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十年信仰,質樸為真散文

十年信仰,質樸為真散文

一、文章起於瑣事。

十年信仰,質樸為真散文

前些日子,隱居芮城期間,由於吹空調過度,加上兄弟來訪,膳食失衡,最終導致身體發虛,感冒頭昏。夏季感冒最為燒腦,如若不及時醫治,總有恍恍惚惚之感,一整天都幹不好事情。為此,我就近選了一家公寓附近的中醫診所打算讓大夫給我打個針開個藥。

診所的主人是一對年過古稀的夫妻。當我走進裏面時,看到診所男主人正在與棋友下棋,忙得不亦樂乎。女主人則在櫃枱忙着手邊的活計。當看到我進來時,女主人一臉慈祥地用純正方言問我哪不舒服?我趕忙把我症狀告知她。隨後她便拿出體温計讓我量一下體温。

幾分鐘後,我突然聽見女主人叫我:娃,量好了沒有?不知是這裏的方言還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緣故,她對我的親切令我欣慰無比,病魔似乎也一退千里。接下來便是診斷病情了,非常少見的是這家店居然用把脈的方式來診斷病情。而今信奉中醫的人已然不多,更別提號脈就診了。我個人對老中醫有一種莫名的崇敬,雖然把脈被視為跟不上潮流,但卻體現着醫生的妙手回春的本領與中華醫術的博大精深。

到了抓藥結算時,我看見這家診所沿用的依舊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診所的抓藥習慣,用白紙將所需藥片包好囑咐我一包是一次的用量。問及價錢後,女主人打了打算盤,細聲説,14元。我的心又一次被打動。在現代化的今天,科技引領時尚,改變人的生活,而這家店面為何要執拗地留戀着舊物呢?或許是他們習慣了傳統技藝與工具。與其説習慣,倒不如説緣於心中的情懷吧。任憑時間飛逝,心中的情懷卻始終保留着……

二、回憶源於信仰。

曾經説過,我無故留戀初二的一段時光。留戀之情講不清道不明,很是讓朋友費解。後來遇見芮城後,我以為我留戀那段時光只是為鍾情芮城做鋪墊,其實這是主觀的解釋。遇見芮城雖然在那年算比較有意義,但一件事情畢竟不能概括三百六十五天。那麼,到底是什麼牽動着我的惆悵呢?

姑且將之擱淺,先來説説我記憶中的初二吧。初二當年,生活其實並不一帆風順,老師錯怪過我,與同學鬧過彆扭,差點離家出走……儘管如此,但當時我卻並未被擊垮,反而自詡為“陽光下的絕緣體”,這個網名曾經用過一段時間。其實人的`樂觀都是偽裝的,之所以會波瀾不驚,是因為當初的信仰支撐着我。這個信仰源於一個女孩,算是初戀情愫吧。縱然全世界不信任我,她卻會待我如故。縱然會無限悲傷,一念想起她,便心若向陽。雖然現今這些話挺起肉麻,但卻是當初真實寫照,誰沒個青春呢。

當初的我已然接觸到電腦遊戲,而且樂此不疲。可怪異的是每當我回到河津老家之時,看到家鄉人們樸實歸真的生活時,剛被網遊佔住的內心又飛回大自然。那時起,就有點嚮往小環境裏的學生生活,總覺得那裏有動聽珍貴的故事,那裏的生活不僅僅只有網遊。加之遇見芮城縣,所以芮城縣便成了我唯一的信仰。

三、清流需要常駐。

緬懷過去是因為對現今的不滿。準確地説,是對現今的自己不滿。曾經的我稜角分明敢愛敢恨,隨着時間更迭,性格被磨圓了,真愛也離我越來越遠。當初一夜讀萬卷,而今一頁啃萬年。新鮮事物的生長牽引着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抹殺着當初的質樸。久居市區,一部手機走天下,苦澀空虛,沒有追求。言語裏多了些戾氣,思想內少了點內涵;處世交往中少了點真誠,生活工作上多了些慵懶……

後來想想,我之所以留戀十年前2008年的初二,亦或是鍾愛芮城十週年,無非就是留戀曾經的質樸年華和芮城的質樸水土。雖然求此答案,耗盡十年心血,但大道至簡,悟者天成。越是寶貴的道理,其實越通俗易懂。道理雖通俗,求解卻不易。

時下,清流成了一個流行語,成為人們的一種嚮往。芮城的質樸就是我對清流人生的追求。清流的人生本該超然脱俗,與眾不同。清流模樣我的理解為,筆下有乾坤,生活有格調,講話有率真,做人有傲骨。而這種清流的性格在俗世是難以培養出來的。周敦頤雖然認為蓮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絕不代表污水裏可以醖釀出蓮花的聖潔節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質樸的山水孕育出清流的人生自然不在話下。

人生之中總需要一股清流常駐,境遇才會出彩。

四、偽隱者的自白。

中國古代道家學者東方朔曾説過,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是心境高低對待外物的看法。

有能力的人可以藉助周圍的環境來忘卻世事,沉迷於桃源世外,這是指小隱。真正有能力的人卻是藏匿於市井之中,那裏才是卧虎藏龍之地,這是指中隱。唯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於朝廷之中,他們雖處於喧囂的朝政,卻能夠大智若愚、寵辱不驚,這才是真正的道家隱者。

隱居芮城一直是我一個夢想。但我的隱居實際上連小隱也達不到,因為我美其名曰的隱居其實也就是換個環境去生活,並未看透世事忘卻世情。如果真要定論,應該算偽隱者吧。關於偽隱者,元好問在《市隱齋記》有記載,“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言辭是人們用來修飾外表行動舉止的文飾之物,身體將隱居,還要文飾做什麼呢?是為了求文以顯耀自身而已。其實我所謂的隱居與元好問所諷刺的偽隱者的本質既有相同,亦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我的隱居並非為了求名圖利,而是為了尋找一片淨土來淨化慰藉自己的心靈。

五、守護心靈淨土。

兒時,我家住在小區後面的筒子樓裏,那時雖然食物匱乏,卻充滿着童年的味道。那個筒子樓裏,我和兒時的夥伴嬉笑打鬧,騎着小車,無憂無慮。筒子樓裏的人大都是進城務工的人,他們貧窮,經常為了早市上的一丁半點毛票和菜販子鬥智鬥勇,發揮着嘴上功夫。他們又很大方,當別人送來的好東西時,他們都會挨家送去,逐一分享。他們喜歡捕捉新聞卻不喜歡後面嚼舌頭;他們恩怨分明卻同情難者……

我在那個筒子樓裏生活了七年,之後大家都搬到了新小區,有的之前的鄰居與我們住在一起,依然肝膽相照。有的雖然去了別地奔波,但逢年聚會如故。後來,那個地方被逐漸改變逐漸擴建,雖然總有人小孩子在現今的筒子樓上刷抖音,也有大人在居住,但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心中久違的童年感覺便如此丟失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城市的一切都在改變着。網咖、迪廳、桑拿屋等花樣齊全,但這些新鮮的東西也漸漸地吞噬着我的淨土,猶如被丟失的童年。而我心中僅留下的一塊淨土便是她——芮城。

從2008年到2018年,鍾愛芮城始於緣分,貴在質樸,終於蒼老。她已然成為我心中的淨土。我一直覺得工作的地方不能稱為生活,只能為生存。生活是應該積極地投入生活,熱愛生活。而只有在這個天藍水甜的小城裏,我才能本真地活着,拋去所有的頭銜與名利,“赤裸”地活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隱居吧。

或許在未來的一天,芮城會轉型發展,空氣不再新鮮,或許有一天芮城將改名換地,或許有一天……無論未來,芮城會發生什麼變化,在我心裏她的地位是永恆的。因為我鍾情的是我心中的芮城,這片淨土是我自己的獨家記憶,心靈地位是無可比擬的。

緣分有時説來可笑,1998年我五歲,去過除老家之外的第一個地方居然就是芮城。這次的出行雖無收穫卻為2008年的遇見奠定了基礎。2008年的我興許有些早慧,在尋求質樸的生活時,將遇見的芮城作為嚮往之地。2014年,為了破解心中答案,我到這裏頂崗實習,可笑的是答案追尋未果,卻愈發對這裏有感情。2018年的今天,開始實現芮城隱居的夢想,終究探尋出了十年謎題。然而這時,我與這裏已經融為一體,再難分離。

芮城,註定是一輩子追求的心靈淨土。

標籤: 信仰 散文 質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llo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