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南北朝樂府民歌·綿州巴歌》譯文及賞析

《南北朝樂府民歌·綿州巴歌》譯文及賞析

【原文】

綿州巴歌——《南北朝樂府民歌》

豆子山,打瓦鼓;揚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註釋】

綿州:地名,隋置,治所在巴西縣,即今天的四川省綿陽縣。

巴歌:蜀地的民歌。巴,原來是我國古代西南的一個民族及其居住地區的名稱,這裏指蜀地。

豆子山:即竇圌(chuán)山,在今四川綿陽縣。先名猿門山,因山上猿猴較多,山形如門得名。後又因山極似豆子大的石子構成,山形如圌(草屯),便稱豆圌山。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縣)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得名竇圌山。

瓦鼓:陶製的鼓。這句形容瀑布飛落的聲音。

楊平山:在今四川,具體地址不詳。

撤白雨:形容瀑布飛一濺的情狀。

下白雨,取龍女:由打鼓聯想到要娶新娘,由下雨聯想到娶的是龍女。取,同“娶”。龍女,神話傳説中龍王的女兒。

織得絹,二丈五:由龍女引出織絹,意思是説,瀑布好似龍女織成的一匹長長的白練。絹,比喻瀑布。

羅江、玄武:都是蜀地的地名。意思是説,瀑布一半流到羅江縣(今四川綿陽),一半流到玄武縣(今四川中江)。

【翻譯】

在豆子山聽瀑布的流聲好像是在打瓦鼓,在揚平山看到的瀑布飛落好像是在下白雨。那瓦鼓聲熱鬧喧天,好像是在迎娶天上的龍女做新娘;那從山上垂掛下來的瀑布好像是新娘子織成的白色*的綢緞,一半流進了羅江,一半流進了玄武。

【賞析】

巴歌,顧名思義是指巴地民歌。綿州處於涪江流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正是古代巴、蜀相互爭奪,勢力此消彼長的地帶。特別是鑑於四川盆地這個較為封閉的環境,巴歌應是早於湘楚在這一帶傳唱。傳唱於綿州一帶的民歌實際上已應叫做巴蜀民歌或四川民歌;但綿州曾為巴西郡,所以人們還是習慣稱為綿州巴歌。

本篇是一首傳唱於古代巴蜀地域的民歌小調,歌詞唱的是綿州的瀑布。

這首歌謠語言樸素,象是脱口唱出,毫無潤飾,但是讀起來卻令人覺得既生動活潑,又瑰麗多彩,這主要是取決於歌謠自身豐富奇特的想象。在豆子山上,看不到瀑布,只能聽到聲音,瀑布從山上飛瀉下來,山谷中迸發出撞擊山石的砰砰響聲,猶如鼓樂轟鳴,這就使作者有了發揮想象的空間,於是由鼓樂轟鳴想像到了迎娶新娘。這是從聽覺角度寫的,聽者為實寫,想象則為虛寫,虛實並舉,便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下白雨”是眼前實景,是在揚平山上看到的情景,在豆子山聽瓦鼓聲聯想到娶新娘,而在揚平山看到“下白雨”又聯想到“取龍女”,由“龍女”和眼前白練一樣的的瀑布,聯想到織絹。想象隨着地點的變化跳躍變幻,新奇有趣,又合情合理。

這首歌謠之所以流傳至今,這與作品中聯想的意象有着直接的聯繫。我們這個民族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有關龍的神話和傳説不勝枚舉,它們折射着民族文化傳統的精華,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神龍行雨和龍女一下凡的神話傳説世世代代在民間流傳,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心理和意識。作品將瀑布的“瓦鼓”聲響、“撒白雨”般的飛瀑、迎娶“龍女”做新娘等意象通過聯想和想象這一紐帶和橋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便使這首歌謠罩上了一層美麗、神奇的色*彩,因而更能引起人們在藝術審美上的共鳴。

這首歌謠之所以流傳至今,還有它在行文構想方面的與眾不同。作品先從聽覺上寫瀑布瀉落的聲響像“打瓦鼓”,從視覺上寫瀑布飛一濺的情狀像“撒白雨”,進而又由這兩種不同的感官意象展開豐富神奇的想象 “娶龍女”和織娟,最後又由想象回到現實中來,交待“娟”——瀑布的歸屬,一半流進了羅江,一半流進了玄武。現實與想象並舉,實寫與虛寫交一融,神奇幻化,渾然一體。(2009/04/2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zx2d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