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音樂鑑賞古籍

音樂鑑賞古籍

音樂鑑賞的本意為對音樂作品的鑑別和欣賞,或者是認真地欣賞與回味音樂作品。隨着近些年各類音樂的創新與突破,市場上的音樂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為人們的業餘生活提供了豐盛的聽覺盛宴。下面跟着小編來看看音樂鑑賞古籍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音樂鑑賞古籍

摘要:

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的不同,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不同,中國民歌的特點,樂器在音樂發展上的作用不可磨滅,電影配樂的賞析。

關鍵詞:

音樂、古典音樂、樂器、民歌、西方音樂、現代音樂、電影與音樂

正文:

經過上音樂知識欣賞選修課,多多少少使我瞭解了一些音樂樂理的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因為對音樂沒有太多的瞭解,思想中總以為上音樂知識欣賞的選修課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也許是我不太瞭解音樂的緣故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這樣懼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選修課程都是一些諸如音樂美術影視等等一類的課程。在我記憶中,從高中開始就沒有音樂美術等課程,久而久之也就將它們淡忘了。而如今,感覺又回到小時候上音樂課,因為唱歌的時候總跑調,我因此一度對音樂灰心喪氣。但是在看電視搜台的時候聽到有好聽的歌曲總要停下來去聽,也許是對音樂的“另類”喜歡,我選擇了音樂知識欣賞作為我的選修科目。在學習樂理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各種各樣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和精美的電影配樂。這也使得我在課程結束以後覺得受益匪淺。下面就讓我來談一下這學期所聽音樂給我的一點感受。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部分。因此學習欣賞音樂是一門很重的課程!

一、音樂與樂器

音樂的發展使它越來越離不開樂器的發展,要有良好的音樂鑑賞能力離不開對樂器的全面的瞭解。在音樂這個龐大的家族裏,樂器以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張顯着包羅萬象的王者風範。中國傳統樂器中最早的吹奏樂器有骨笛、骨哨等,接着的壎的發展以及管、蕭、笙的發展,讓古典音樂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此外還有擊奏樂器也極為常見,如罄、鼓。總之,時代的發展,樂器也是一個最好的見證者。中國如此,西方更是如是。豎琴、鋼琴、提琴、薩克斯、號、吉他等等,以其浪漫的聲音張顯着西方浪漫音樂風格。無論是壎、琴、古箏或是蕭,它們所表現的是獨特的中國古典文化,東方的神祕,像一個個全身散發着佳人內藴的羞澀沉默的含羞帶澀的美人。它們所給的是知己間的默契。而西方的鋼琴、提琴等所散發出來的是無限的浪漫和遐想,聽着那些流淌出來的.聲音彷彿是銀色月光下的竊竊私語的情人。它們所帶來的是法國葡萄酒的醇香,梧桐樹的靜謐,荷蘭鬱金香的雅緻,丹麥人魚的期望。

再美的詞與聲音如果沒有樂器的陪伴是無法打動人的聽覺器官的,就像紅花總要有綠葉來陪的。當然有些樂器本來就能演奏出最打動人心的音樂。古箏的《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鋼琴的《命運交響曲》。樂器欣賞本身就是一門音樂欣賞,如果用樂器來代表音樂這是不為過的。在不同的樂器奏樂中我們在尋找着屬於它本身所具有的那份真諦。音樂鑑賞能力的重要體現就在對不同樂器以及它所體現的思想的詮釋有這深刻的體會。

二、對中國古典音樂的認識

在這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國的古典音樂,體味到了中國古典音樂的美。笛聲的清脆,簫聲的深沉,琵琶的錚錚之音,這些我們都從中感受到了華夏之音的美妙,體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國的古典音樂是以五音——宮商角徵羽為基礎的,中國古代的音樂大家創作了中國獨特的音樂形式。

如今在民間十分流行的是嗩吶這種樂器,無論民間的喜事還是喪事嗩吶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樂器之一。嗩吶作為我國傳統的樂器我國的音樂大家創作了優秀曲子如《百鳥朝鳳》堪稱經典。

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有提升了對祖國的愛。

三、對中國民歌的認識

中國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民歌,即民間歌謠,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民歌是人類歷史上產生最早的語言藝術之一。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音樂,唱出了最早的民間歌曲——勞動號子。原始的民歌,同人們的生存鬥爭密切相關,或表達征服自然的願望,或再現獵獲野獸的歡快,或祈禱萬物神靈的保佑,它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階級的分化和社會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層面越來越廣,其社會作用也顯得愈來愈重要了。

《詩經》中的《國風》,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民歌選集。它彙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500多年間,流傳於北方15個地區的民歌。《國風》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剝削實質,表達了被剝削階級的反抗思想和鬥爭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語言諷刺和詛咒了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在《碩鼠》中,更把剝削階級比作貪得無厭的老鼠,刻畫出勞動人民對奴隸主的切齒痛恨和對於“樂土”、“樂園”的嚮往。

中國民歌分為號子(一領眾合)、山歌(户外歌曲,曲調多高亢、嘹亮、節奏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和小調(生活氣息濃郁、流傳範圍廣、曲詞細膩較穩定)。

四、對西方音樂的認識

《命運交響曲》堪稱經典,歷史上表現命運的音樂很多唯獨只有貝多芬用選取了敲門聲來表現命運,一聲聲短促而有力的敲門聲顯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命運”這一主題在貝多芬的演繹下有了另一種境地,成為了歷史上無人挑戰的經典。同時在這門課的學習中還有欣賞了幽默曲、圓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對幽默曲的欣賞,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這個時代的音樂更是在這些藝術家的身上學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棄精神和為實現目標不斷奮鬥的高尚品格。

五、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

中國是有着悠久歷史的國度,其音樂的發展歷史更是一部豐滿的史詩。在當今的樂壇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是Rap音樂,其中周杰倫便是一位現代音樂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們看來如此現代的音樂人,在他的音樂裏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傳統的音樂元素,還有就是他和搭檔方文山一起創作了多首中國風歌曲,歌詞不僅帶有濃郁的中國風韻味,在使用樂器上更是搭配了中國的傳統樂器古箏、二胡、葫蘆絲等。如在《菊花台》,這首曲子的結尾用的便是我國雲南的傳統樂器葫蘆絲;《東風破》中搭配二胡和古箏。再如當今的年輕人所喜歡的歌曲《蘇三説》與《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膽的吸取了我國傳統藝術京劇中的音樂元素,受到人們的歡迎。迴歸傳統是一種趨勢,我國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立足於傳統並且與現代的音樂元素相結合進行創新這是一種必然。有我國“西部歌王”之稱的王洛賓先生是將傳統音樂用現代音樂元素演繹的典範,他創作的歌曲膾炙人口,在廣大人民羣眾中傳唱。

六、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2、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着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着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着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係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裏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複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佈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係。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為、人際關係等等,有一定的關聯。故高潔的音樂與低價的音樂其對人們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

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奏或聽,都內涵着關聯人們千絲萬縷情感的因素。為什麼音樂能表達人們的感情呢?因為音與音之間聯接或重疊,就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濃淡、明暗、剛柔、起伏、斷連等等,它與人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關聯。特別對人的心理,會起着不能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作用。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着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標籤: 鑑賞 音樂 古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yp7m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