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屈原廟賦》譯文與賞析

《屈原廟賦》譯文與賞析

《屈原廟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賦作。此賦通過想象描寫了屈原的經歷,刻畫了屈原孤憤無奈、悲傷絕望的心情,不僅表達了作者對於屈原這位偉大詩人的景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思,更是表達了他不屈服現實、勇於抗爭的決心與勇氣。全文熔敍事議論抒情為一爐,語言明暢,感情真摯,充盈着一股奮發向上的豪氣,被認為是發屈原之心的作品,其詞氣與屈原暗合。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屈原廟賦》譯文與賞析,歡迎閲讀與借鑑!

《屈原廟賦》譯文與賞析

原文

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鄉。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沉吟。

“吾豈不能高舉而遠遊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而改行。苟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於久生。託江神以告冤兮,馮夷教之以上訴。歷九關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惸乎中浦。”

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見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於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於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

“惟高節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以免於後世?”

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區,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譯文

小船浮波順流來到了楚地,經過屈原大夫生活過的遺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疊的山巒,這便是你魂牽夢縈的故里。想當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過大江的洶湧巨浪。你離開家園跋涉千里,生無歸宿啊死無墓地。悲哀啊!人當然都不免一死,可是決定怎樣死卻很不容易。你獨自在江邊徘徊不已,想離開人間又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讓人心驚膽悸。你吟成《懷沙》自傷懷抱,令人歎息你為什麼獨抱着自沉的心意。詩的結尾陡然慘烈之極,你決心離開人世卻沉吟猶豫。

“難道我不能遠走高飛到國外遊歷?難道我不能激流勇退、潔身隱居?我獨自嗷嗷不停地傾訴對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關係更加疏離。生前既不能奮力爭辯直進忠言,死後仍期望君王受到感發改變行為。如果我的祖國已遭到顛覆,我也決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我拜託江神代我告怨,黃河神卻叫我向玉帝申訴。我一連闖過九重天門去見玉帝,玉帝也為我悲傷卻不能救助。我懷揣美玉、身佩香草而無處容身,只能在水濱孤獨憂傷。”

江峽上的山峯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廢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孫後代都散失在哪裏?何況我又見到你故居殘敗的高台。你離開人世迄今已過千年,世道更加偏狹,人生更加艱難。賢良的人憂讒畏譏而改變做人的準則,隨世俗之風順應變化,摒棄方正而崇尚世故圓滑。人們在亂世中竭力掙扎,卻捨不得潔身退隱。有的竟然做了助紂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髒亂的圖畫改成美玉般潔白,人們就説你太不明智。

“只有高尚的節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當然不是我的同類。告別祖國,拋棄人世,義無反顧地赴死,難道這就不足以免受後人的非議指責?”

啊!君子之道,難道一定要這樣追求完美嗎?保全生命,遠離禍害,或許也是正確的吧!我歎息你專心一意,獨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儘管你的言行過於激烈不夠適中,但要緊的是,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賢良的君子。那麼,我還悲傷什麼?屈子啊,願你的靈魂安息吧!

賞析

本文為騷體賦,作者蘇軾,宋賦。

騷體賦是漢賦中的一類,它是從楚辭中發展而成的,形式上屬於騷體,所以稱為騷體賦。騷體賦的大都是抒發懷才不遇的不平,抒發一種不得幫閒的牢騷。首倡者是西漢初年的賈誼,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如賈誼的《吊屈原賦》、《服鳥賦》,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等。

這種賦在內容上側重於詠物抒情,且多抒發哀怨之情,近於《離騷》的情調。在形式上也與楚辭接近,常用帶有“兮”字的語句。另外,過去有人總結過,“騷”調以虛字為句腰,腰上一字與句末一字平仄相異為諧調,平仄相同為拗調;《九歌》以“兮”字為句腰,句調諧拗亦同。騷體可以稱詩,亦可以指賦。漢以後署名蔡琰的騷體《悲憤詩》後半部分,韓愈的《復志賦》,柳宗元的《懲咎賦》,《閔生賦》等均可歸入騷體類。

整體賞析

此賦開篇交代了出峽適楚的行程以及造訪屈原故居的感受。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後被改建為屈原廟,但時過境遷,此時屈原廟已荒廢不堪。蘇軾目睹此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接着文章刻畫了屈原孤憤、無奈、彷徨以及絕望的心態。屈原雖被放逐,然繫心於國事,徘徊江上不忍離去。賦吟《懷沙》詩章自傷懷抱。這些都是屈原內心的掙扎,他作為楚國的大夫,卻沒有盡到責任。儘管這些都不是他主觀上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他沒有盡到責任這是一個事實,屈原感到的是懊悔,是自責,是無奈,是悲痛。最終這些情緒徹底壓垮了他。對於他而言,唯有一死才是解脱。這並不意味着他在逃避責任,而是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承擔責任的可能了,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國家以及人民的懺悔。

蘇軾正是看到了屈原內心最為真實的情感,因此他在賦中為屈原代言:為了忠君報國,為了國家人民,不逃避不苟活,活着要力爭強諫,即使死了也希望自己的死能感動君主使其從而改變作風。對於屈原而言,是可以選擇逃避和苟活的,是可以把所有的責任完全推卸給那個不負責任,甚至是沒有責任的國君身上的,甚至像屈原這樣名滿天下的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安身立命,甚至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屈原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他對於楚國的愛是深入骨髓的愛,是超越生死的愛,是發自靈魂的愛,正是這種愛超越了千古,為一代又一代人所敬仰。屈原不是為了一個不爭氣的國君自殺的,他是為了楚國而死的,他是一個殉國者,一個殉道者,這是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知識分子與歷代腐儒的不同之處。

接着作者寫了屈原寧願為國而死也不隨從流俗的決心。對於很多人而言,屈原的確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他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樣一個國家去死,但是他就是去了,原因何在,因為這個國家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形式,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正如齊奧朗所言:“一個國家的偶像滅亡了,那麼這個國家就滅亡了。”偶像就是文化,就是精神。屈原悲傷的不是國破家亡,而是神器被毀,楚國就此不復存在了,這是令他感到絕望的根本之處。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良知的人,他是不能夠就此苟活於世的,是不能夠沒有靈魂、行屍走肉一般地活下去的。屈原是一個貴族,他有着無與倫比高貴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不能夠受到一絲一毫玷污的,同時越是高貴的靈魂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擊。

文章最後表明“君子之道”不必苛責求全,對屈原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讚賞。蘇軾通過一種跨越時空的、一種精神上的對話,完成了對於屈原精神的一次深刻的分析與理解,最後他終於明白,作為一個君子,所要思考的.,所要接受的,不是利害,不是現實,不是生死,而是一種道,這種道類似於儒家所謂的“仁者”之道,類似於孟子所謂的“捨生取義”。有些人總是要為了某些東西做出犧牲,這種犧牲並不是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東西、更好的東西,而是為了捍衞信仰,捍衞真理。屈原的死,是出於對自身的絕望,他只有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抗爭,但是這種絕望不是徹底的絕望,死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為了喚醒更多麻木的靈魂。這就是屈原的希望。

《屈原廟賦》是採取“騷體賦”的形式寫成的,同《離騷》一樣,大量運用句尾助詞“兮”字,使文章唱歎有致,哀婉纏綿而又悲壯遒勁,讀來使人有蕩氣迴腸之感。全賦熔敍事議論抒情為一爐,敍寫了江峽的崔嵬山峯、峭壁驚湍、江畔荒涼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園的矛盾心情,抒發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潔的人品,渴望匡時濟世的情感。這是作者與屈原靈魂的對話之作,不論在思想內涵或是藝術表現方面,都堪稱賦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作品。

名家點評

宋代理學家朱熹《楚辭集註·後語》:“獨公自蜀而東,道出屈原祠下,嘗為之賦,以詆揚雄而申原志,然亦不專用楚語。其輯之亂乃曰:‘君子之道,不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區,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是為有發於原之心,而其詞氣亦若有冥會者。”

山東大學教授劉培《論蘇軾的辭賦創作》:“蘇軾入仕之初的辭賦有一股奮發向上的豪氣。嘉祐四年(1059)寫的《灩灝堆賦》 《屈原廟賦》 《昆陽城賦》,或議論用危求安之理,或旌表屈原的高風亮節,或反思興衰之跡、立身之道,均湧動着濟世的衝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qvrq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