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蔣捷虞美人原文譯文

蔣捷虞美人原文譯文

《虞美人·聽雨》是宋末詞人蔣捷創作的一首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蔣捷虞美人原文譯文,歡迎閲讀

虞美人⑴·聽雨

原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⑵。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⑶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⑷下,鬢已星星⑸也。悲歡離合總無情⑹,一任⑺階前點滴到天明。

註釋

⑴虞美人:著名詞牌之一。唐教坊曲。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⑵昏:昏暗,羅帳:古代牀上的紗幔。

⑶斷雁:失羣孤雁

⑷僧廬: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髮點點如星,形容白髮很多。左思《白髮賦》:“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⑹無情:無動於衷。

⑺一任:聽憑。

譯文

在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濛濛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羣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髮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台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創作背景

1267年,元滅南宋。宋元之際的詞人,經歷了這一滄桑變故,其國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來。其中,蔣捷是頗有代表性的作家。蔣捷用詞作來抒發黍離之悲、銅駝荊棘之感,表現悲歡離合的個人遭遇,其中《虞美人·聽雨》便是這一時期創作中的代表作。

賞析

這首詞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謂言簡意賅。它以“聽雨”為媒介,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層則潛隱着作者的亡國愁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npze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