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老子道德經原文翻譯

老子道德經原文翻譯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下面是關於老子道德經原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閲讀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取道於尋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恆久之道;取名於尋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恆久之名。取名於無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於有名,乃是萬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無所趨求,以便觀想那無以名狀的微妙;時常又要有所趨求,以便觀想那成名化物的極限。這兩方面是同一行為體的不同顯現,同樣深及於行為體的幽深內殿。在這同樣深及幽深的兩者之間作不斷深入的循環運行,就是一切行為運作的微妙法門。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令人嫌惡的醜;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互突顯,"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顯現,"高"與"下"相依而存,"音"與"聲"相互陪襯,"前"與"後"相互照應——這些"名"相反而相成,遷延不居而不獨立自足。因此,聖人從事於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坦蕩迎候萬物的湧現與流變而不牴觸畏避,生養了一切並不拘繫自有,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成就了事業並不矜居功名。就是因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會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崇尚賢才異能,使人民不至於炫技逞能而爭名逐利。不看重稀貴之物,使人民不做盜賊。不顯露足以引起貪慾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於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温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執成見、不生貪慾,使那些"智者"不敢為所欲為。從事於無所成為的作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是虛無的,但它的作用卻似乎無窮無盡。它是那樣的幽深莫測,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歸。它消磨了鋒角,排解了糾紛,柔和了光芒,渾同於塵俗。它無形無跡呵,像是很不確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還能有什麼更本源的存在,只覺得它存在於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萬物都當作"芻狗"來看待;聖人也不執求仁愛之心,把百姓也當作"芻狗"來看待。天地之間,不正像是氣囊或空管那樣的大空泡嗎?它雖空虛但卻不會塌縮,運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於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虛而順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

虛神永遠存在,可以稱它為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這個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門徑,就是這個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綿延存在而又若有若無,它施展的作用無窮無盡。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不去強求一種非其不可的狀況維持,所以能夠長久。因此,聖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後,反而成了人羣的首領;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護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為他對自己很無所謂嗎?這樣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上好的行為典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利導萬物而不與之爭,處守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處,所以,接近於道。

水,居處善於擇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遊共處諧和相親,言行表裏如一,公共關係易於清靜太平,辦事能幹,行動善於應機順勢而行。正因為水總是利導萬物而不與之爭,所以,它很少患過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鋭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畢露,難以長久。金玉滿堂,誰能守藏?富貴而驕橫,自埋禍殃。功成身退,是最應該奉行的行為準則。

《老子》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譯文】

保持神魂與體魄的諧和統一,能不崩解離散嗎?圓融氣質以致柔順隨和,能像嬰兒一樣嗎?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體,能沒有任何瑕疵嗎?愛民治國,能不執着於名而順任自然嗎?在展身作為、功成身退的循環中,能像雌母一樣嗎?明於道而"發光"行進於一切領域,都能無須向顯學成見"借光"嗎?生它,養它,生了它並不拘繫自有,成就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雖獲取較高的資格權能卻不肆行宰制,這就叫做無限深得於道的"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彙集於車轂而造車,有了其中的虛空,才發揮了車的作用;糅和陶土製作器皿,有了器皿內的虛空,才發揮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虛空,才發揮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給人以便利,是因為它營造的"無"發揮了作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聲使人聽覺失靈;濃厚的雜味使人味覺受傷;縱情獵掠使人心思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於不軌。因此,聖人致力於基本的維生事務,不耽樂於感官的享樂。所以要有所取捨。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譯文】

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重視大患等同於對身家的珍重。為什麼説得寵也像受辱一樣使人驚擾呢?因為:就其對人的驚擾程度而言,得寵更為下劣:得到它的時候為之驚喜難安,失去它的時候又為之驚慌恐懼,所以説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為什麼説重視大患等同於對身家的珍重呢?因為:我之所以會看重大患,是因為我有這個非顧慮大患不可的身家,如果我連這身家也置之度外,那麼,還會有什麼私已的大患可以干擾得了我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樣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護天下;像愛養自己的身家一樣愛養天下的人,可以託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它看不見,就叫"夷";聽它聽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從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渾融無名的元始。居於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現實世界是清晰具體的。它本身渺渺茫茫,無以名狀,不同於現實的具體存在。這就叫做沒有確定形狀的形狀,不可歸結於具體組分的顯象,它是不確定性的表徵。圍繞着它團團轉,我們永遠也搞不清它的模樣。維繫於古已有之的道,以駕御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老子》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譯文】

古來善於當士的人們,微妙、幽深而通達權變,深邃得令人難以測識。正因為難以測識,所以要勉強作形容:有時候,他們遲疑審慎得像是在冬天裏涉足江河,警覺戒備得像是隨處都有強敵環俟,恭謹自持得像是一直都在做客;有時候,他們又像冰塊就要崩解融化一樣鬆跨散漫,敦敦樸樸的,看不出什麼突出的能耐,曠放豁達得就像虛空一樣;他們的那些似乎不相調諧的多面目表現使他們顯得很渾濁。

哪些人能在混濁中保持本心的澄明?能注意守靜就能漸趨本心的澄明;哪些人能使安穩得到長久的維持?懂得靈動權變就能漸得長久的安穩。保持這種生存方式的基本點就是不去追求"無不具足"。正因為沒有"無不具足",所以能歷久而常新。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儘可能地使自己顯得虛若無有,儘可能地保持清靜,在事物波起雲湧似的事態演變中,我們可以因此而觀察它們的循環反覆。事事物物雖然紛紜繁雜,但它們都可以歸結於它們的根本。歸結到根本它們就顯示出始終如一的清靜,這就叫做恢復到“本來”。

懂得恢復“本來”就叫做達成了生存的恆常,懂得達到生存的恆常就叫做有明於道。不懂得達成生存的恆常而胡作非為,就會充滿兇險。懂得達成生存的恆常就能雍容裕如。能雍容裕如就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得到眾人的擁戴就可以統攝全局,統攝全局就可以像天一樣,像天一樣就可以進而像道一樣,可以永久存在,終身沒有危險。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們覺察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的統治者,人們親近他、讚譽他。

再次的統治者,人們畏懼他。

最次的統治者,人們輕侮他。

威信有所缺損,就會導致整個威信架構的倒塌,閒着點吧,慎作仗名立言之事。最好是一切事情都辦理妥當了,百姓們卻説"我們是自然而然的"。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因為大道廢棄了,

才提倡(有了)“仁義”。

聰明智慧(逐權奪利、投機取巧的心機)出現了,才有了狡詐和虛偽。

家庭六親之間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

國家昏亂了,才出現貞節、忠誠之臣。

《老子》第十九章

【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譯文】

拋棄賢聖權威及權威成見,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拋棄仁、義等道德律則,人民將恢復他們的孝慈本性;拋棄技巧與厚利的助紂與誘引,盜賊將自動消失。

不過,這三項措施作為治標之舉,還不足以治本,所以,應把它們作為從屬的措施並繼之以更為基本的總體原則:表現純真,持守混沌,減少私心雜欲。

《老子》第二十章

【原文】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拋棄顯學成見等路況知識,可以無憂在途。

那些去應諾附從的與那些去呵斥抗拮的,能有多大差別?那些在欣賞喜慰的與那些在嫌惡厭棄的,又相差多少?他人所畏避的,難道就非畏避不可嗎?這種盲從風氣久遠以來到處蔓延,什麼時候都沒完沒了!

人們真是喧鬧喜樂、風光滿面,就像享用着盛宴的美食,就像春日裏奔赴高台。唯獨我淡淡漠漠的,找不出任何隨潮同流的跡象,就像嬰兒還不懂得言笑作態,嫻靜而慵懶,因不附從於任何潮流而顯得無所歸屬。

人們似乎都有充足的裝備,而我卻顯得什麼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腸呵,混混沌沌的。人們似乎精明而睿智,而我卻顯得糊里糊塗。人們勤緊而利索,而我卻在無可無不可地閒散遊蕩。搖曳靈活呵,就像大海一樣;飄忽散漫呵,無拘無束。人們似乎都有足堪仗恃的本領,而我卻總是不輕易出離混沌無名,就像不堪成器的鄙樸一樣。我將繼續我的特立獨行,我崇尚求得於道。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

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閲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

甚高德位的行為形貌是對道的效仿。道化生萬物的過程表現為恍恍惚惚的不確定性。在恍恍惚惚的不確定之中,有了相對確定的形態停駐;在恍恍惚惚的不確定之中,又有了相對穩定的結構實體的呈現。在具象的實體世界,窈窈冥冥之中可以捕捉到某種情態表現。這情態表現非常本真,它藴含着源之於道的德的信息。從古到今,這一系列表現從未改變,閲遍了眾多人羣王朝、物類王朝的興衰變遷。我是怎麼知道這些人羣王朝、物類王朝的基本狀況的呢?就是通過觀其情察其德而得知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繞行則能迅捷直達,能不斷地凹陷成"盅"則能不斷地自我充盈,懂得護守現成的穩定則能得到真正的逐漸更新,少取則真得,貪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因此,聖人渾融一體而為天下前行探路。不執着於成名,所以能明於道;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誇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長遠在途。因為他不執着於名而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把他作為對立面而與他爭。古時候所説的"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等道理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在是一個很全面的概括。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少發聖言號令,就可以任運自然。狂風颳不到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行使了這狂風暴雨?是天地。天地也不能長久地維持它的狂暴,何況於人呢?所以,注重於修道的人,以道為法式就可以趨同於道,以德為趨求就可以得到德,失道失德就會導致失道失德的惡果。同於道的人可以得到道的容納,趨求於德的人可以得到德的畜養,失道失德則終將以失敗告終。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博得人們的確信,人們是不會真正相信的。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着腳尖立不穩,張着雙腿難成行。執求成名的,不明於道;自以為是的,不善辨析;自我誇耀的,少有事功;自我矜持的,難以長久。這些做法比之於道的理想範式,實在是一種撐脹而拖沓的行為。一般存在也有不這樣的,所以,奉行完善的在途規範的人絕不這樣。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無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存在渾融而成,先於天地分化的現實世界而存在。它無音無形,廓然無依地自在,沒有根本性的遷改;循環反覆地運行,永不敗壞。可以稱之為天下萬物共同依歸的母本。我不知道它的確切名號叫什麼,給它加上一個標號説是"道",勉強給它一個描述説它是無不包涵的整體存在。這個整體存在綿延運行,運行之中它遠化展開,遠化展開之後又循環反覆。所以,道是整體性存在,天是整體性存在,地是整體性存在,人也是整體性存在。宇宙中有四個層次的整體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以隨遇自在作為法則。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

重是輕的根本,靜是動的主宰。因此,聖人處理任何事務都不脱離他的承載、供養者;雖有榮華顯貴的地位權能,卻能坦蕩從容,超然處之。為什麼大國的君主要強逞己能而輕舉天下?輕舉天下就會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施政就會失去主控的權能。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計,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譯文】

合道境地的人,他的行為無轍跡可追尋,他的言談無瑕疵可指謫,他的謀劃不必藉助於籌碼的演算,他的關閉不用栓梢而不可打開,他的束縛不用繩索而不可鬆解。因此,聖人通常留心於救護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通常留心於修復物,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這就可以説有了含而不露的明。所以,善人,可以作為不善人的師範;不善人,又可以作為善人的憑資。不懂得標榜師範,不懂得善待憑資,雖然對善不善的知見有很深的認識與把握,行為舉措仍將是糊塗之至。懂得這一點是非常精要玄妙的。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

【譯文】

雖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於雌柔取態而處事,甘作天下的溝谿。甘作天下的溝谿,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復歸於嬰兒般的隨和態。雖深知什麼是清白豁亮,卻安守於摸黑行進的取態,甘作天下的試探者。甘作天下的試探者,永恆的德行就不會有偏差,復歸於無所突出無所特恃的未分化態。雖深知什麼是榮華顯耀,卻安守於平常的謙卑取態,甘作天下的虛無者。甘作天下的虛無者,永恆的德行才趨於的圓滿,復歸於混沌無名的樸初態。混沌無名的樸演化展開就成為各種功能性的器具,聖人發揮他那無不為的潛能就成了官長。所以,大道的體制渾然而不斷裂。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想要把天下抓來任意擺弄的,我看他永遠也達不成目的。天下是神聖的存在,是不可以任意擺弄的。任意擺弄就會敗壞它,緊抓不放就會失去它。所以,各類存在可以任之獨行,也可以任之從隨;可以任之恬柔輕噓,也可以任之迅猛疾吹;可以任之強盛,也可以任之衰頹;可以任之安穩,也可以任之毀滅。因此,聖人戒出手過分,戒自奉過奢,戒行走極端。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用道的原則輔助國君的,不促使國家以武力逞強於天下。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很容易得到報應:武裝力量所駐紮的地方,總是一片荒敗;窮兵黷武之後,總是饑荒連綿。有道的人成就功果就適可而止,不敢執取功果而強梁霸道。不把功果作為憑恃,不借功果而張揚誇耀,不恃功果而驕慢待人,只把功果作為情非得已的必需,並不因此而強霸天下。要知道,事物強壯了就難免趨於老化,這是不合於道的,不合於道總是自速其亡。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尖兵利器呵,是不祥和的東西,人們通常都嫌棄它,所以,有道的人不靠向它。君子居處以左邊為貴,用兵打戰以右邊為貴──它們背道而馳。尖兵利器這些不祥和的東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以恬淡為最佳。即使因此而取勝,也不要自鳴得意。因此而自鳴得意的人是以殺人為樂的人。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的。吉慶之事以左邊為上,兇喪之事以右邊為上;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這説明軍列的秩序儀軌等同於兇喪之事的行事儀軌。所以,準備征戰殺人的人羣,要懷着哀痛的心情參加;既使戰勝了,也要按照兇喪的禮儀來處理。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譯文】

道通常取名於無名,它就像不是器具又可以成為各種器具的樸一樣,雖幽隱渺小,但天下沒有人能把它作為自己的附屬。候王若能體守於道而治天下,各類存在將自然歸服。因天地諧和一體而普降的甘露,沒有什麼人的指使也會自然均勻。推行建制就會趨於確定的名狀。趨於確定的名狀(一定的結構秩序)即使是一種現實,也要懂得適可而止。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有道蒞臨的天下的那種諧和統合,就好像天下的溪水河流都流歸江海一樣。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瞭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戰勝別人的有力,戰勝自己的強。知足就是富有,堅持力行就是有志,不離失他所維繫、歸依的道的可以長久,身雖死而事業精神流傳就是長生。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泛流通,可普及於或左或右的各種領域。萬物依靠它才得以生存而它並不推卸,成就了萬物並不矜居功勞,護養萬物而不肆行管制,通常沒有意志趨求,可顯得非常虛無渺小;萬物都歸附於它卻感受不到它的拘管限制,可以顯得無比浩大。就是因為它不自大於萬物,所以能涵納萬物的歸附而無比浩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

用之不可既。

【譯文】

誰奉行了大道,天下就歸附於誰。歸附於大道,人們就不會相互殘害,天下將會穩定、太平。只是,聲色美食之類的感官誘惑,總是輕易地就招引某些人不再奔赴大道!這些傳道言談,也許使人覺得淡然無味,覺得不值一顧,不值一聽。但是,理解它而運用它,它的妙用是無窮無盡的!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脱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束它,必須暫且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想要廢黜它,必須暫且興舉它;想要執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戰勝剛強的機理所在。魚不可以離開深厚的水體而生存,國家的有效力的憑恃不可以輕易展示於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譯文】

道通常什麼也不成為,又什麼都可以成為。侯王若能體守它,各類矛盾糾結就會自然銷化。銷化之後如果產生了某種整體性的犟執趨求,我就斬斷這種趨求而使它回覆到混沌態。使它回覆到混沌態,它就不會有什麼犟執性的趨求。沒有犟執性的趨求而靜定,天下就自然地平息動盪搖擺而沒有偏倒傾覆的危險了。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上德者不彰顯德名,因此有德;下德者張揚德名以示不失德,因此無德。上德者無所成為,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固着於某一德名道貌的作為;而下德者卻總是撐着一幅德名道貌多作多為。出之於仁愛之心的作為是不恃德名不擺道貌的;出之於道義責任感的作為則顯擺德名道貌以資憑恃;出之於禮範儀軌的作為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應答,人們就拔臂牽拽,強其履行。所以,離開了道才會去考量合於道的程度的德,德位的沉降才突顯出人們的仁愛之心,仁愛之心的疏失才去激發社會的道義責任感,道義責任感的消退才去審訂各種禮範儀軌。禮範儀軌這些東西,是以忠誠、信用為其主要內涵的道義感召力日趨淡薄時的產物,由此社會開始走向混亂;各種現行的社會知見,不過是此前道途的行道設施的衍展鋪張,用它來踏上新途,那是愚蠢的開始!因此,脱落形骸的大丈夫,但向日趨敦厚的方向不斷進取,絕不拘泥於位處澆薄未端的禮儀的拘束;但求其之所以然的核心真髓,絕不牽累於一時的衍展鋪張。所以要有所取捨。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致數譽,無譽。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過去曾經達到渾融一體的:天因為渾融一體而清明,地因為渾融一體而寧定,精神因為渾融一體(即"營魄抱一")而活靈,虛空因為渾融一體而到處充盈,萬物因為渾融一體而生長,侯王因為與百姓渾融一體而保持了統治地位──這些(清、寧、靈等德能表觀)都是因為它們達到了渾融一體而自然達成的。天如果沒有渾融一體而清明,恐怕終將崩裂;地如果沒有渾融一體而寧定,恐怕終將發生大動盪;精神如果沒有渾融一體而活靈活現,恐怕終將萎頓枯滅;虛空如果沒有渾融一體而到處充盈,恐怕終將無以為繼;萬物如果沒有渾融一體而生長,恐怕終將滅亡,侯王如果沒有與天下百姓渾融一體而高高在上,恐怕終將被顛覆。所以,在一個諧和統一體中,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常常説自己孤弱、無助、不謙虛,這不正是因為他們充分體認到必須以賤為根本嗎?所以,多求德能表觀,則沒有德能表觀。既不要一味地像寶玉那樣華麗高貴,也不要一直像石頭那樣頑劣x賤。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譯文】

正﹑反之間的出入自如,是道的運行特徵;柔弱靈動的因勢順導,是道的施用特性。天下各類存在之成其為存在,是因為它們有名,而有名生於無名。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上士聽了傳道言談,勤勉行證;中士聽了傳道言談,似有所動,但終無所得;下士聽了傳道言談,大加嘲笑──覺得除非作為笑料,簡直不值一提!所以,成語有説:使人明澈的道似乎讓人懵懂愚昧;使人順利進取的道似乎讓人消極後退,使人處事平易的道似乎讓人曲折坎坷;大道之德使人覺得空無着落(難以用確定的價值標準作把握),一片純白的境圍使人覺得像是有污漬;普潤之德使人覺得有欠缺,使人行有所成的德似乎讓人慵懶怠惰;被最終認定的本真存在讓人覺得它是污濁混成,普遍的框架座標讓人捉摸不到它的邊隅;無不涵納的整體存在無須急於求成,洪大的樂音缺少可讓人辯別的和聲,整體共同的普遍形態沒有可確定的具體形態 ——道沒有任何謂詞可資界定的確定名狀而歸於無名。只有道,才最善於借力給萬物而成就萬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使宇宙混成為一,混成之一又呈現形態分化,形態分化形成各類羣體,各類羣體因個體的相互獨立而形成各具體存在。各具體存在都以其所具的陰德而保有現實的陽祿,它們因渾融於道而相諧和。 人所最嫌惡的,就數孤弱、無助、不謙虛,而王公卻用這些作為對自己的稱呼。所以,對各種具體存在來説,有時會因減損而增益,有時會因增益而減損。別人的教訓,我也作為教訓:強行霸道的人總不得xx,我將引以為戒鑑。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於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行為者,同時也是行遍天下無所不克的最堅強者。虛無的道可以進入一切存在起作用。我因此懂得了不執着於名的“無為”的好處。“不言”的勸教,“無為”的好處,普天下沒有什麼比得上。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聲名與身家哪個更為切己?身家與財貨哪個更為重要?得失損益如何把持得定?過分的貪慾必然連接着龐大的破費,過多的持藏必然導向沉重的損失。所以,懂得自我滿足就不會有挫折,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可以長久行進。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

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運營施展的作用不會衰敗;大道的充實好像很空虛,但運營施展的作用無窮無盡;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靈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辯好像很不善言辭。運動可以消解行為體的寒凝僵結,守靜又可以消去行為體因運動而產生的熱濁。諧和穩態是天下動盪搖擺所圍繞的中心。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

國家的運行合於道,連戰馬都可以還田耕種;國家的運行不合於道,戰馬只能在戰場的惡劣環境生產。禍害莫大於不懂得自我滿足,罪過莫大於偏執性的貪求。所以,懂得自我滿足的富足,是長久的富足。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

不離開“家園”,也可以懂得怎麼去經行天下;不向外感知察辨,也可以證解到道的境地。越是出離“家園”成為“專名”涉於專途,他的明辯能力就越是狹小。因此,聖人不待踐行就有所自知,不待實察就已自明澈,不必多作多為也可坐收事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矣!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從事於學則隨之以各種附贅的日益增加,從事於道則隨之以附贅的日益減少。減少又減少,最後就到了什麼也不僵持固着的無為境地。無為就可以因順自然而無不為。執掌天下,最好是放之自然而讓它無所事事。如果為遂行欲利而肆加驅使,那是不足以執掌天下的。

《老子》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

聖人沒有恆常不變的思想主張,他以百姓的思想主張為思想主張。百姓的主張,合於自己的價值觀的,予以善待;不合於自己的價值觀的,也予以善待。這樣就可以得到人們的共同善待。百姓的觀點,自己認為正確的,予以信任;自己不認為是正確的,也予以信任。這樣就可以獲得人們的共同信任。聖人在天下,忍氣吞聲似的為了天下而使自己陷於糊塗。百姓們聰明而自覺,聖人則像慈母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

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

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出離維生之道就入於速死之途。人世間,屬於長壽的,佔十分之三;屬於短命的,佔十分之三;因為行舉失道而自速其死的,也佔十分之三。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自執過高而導致奉養所需過重。據説,善於維護生命的人,在陸上行走不會遭遇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即使參加戰爭,也不會受到武器的傷害。對於他,犀牛於其身無處投角,猛虎於其身無處伸爪,武器於其身無處顯露鋒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可以讓人致其於死命的要害部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mkr7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