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關於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原文

關於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原文

召公諫厲王止謗(選自《國語·周語上》)

【原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①!”王怒,得衞巫,使監謗者②。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④。”召公曰:“是障之也⑤!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⑥。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⑦。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⑧。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⑨。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⑩。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11}?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12}?”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叁年,乃流王於彘{13}。

註釋

①厲王:名胡,公元前878年至前841年在位。國人:指住在國都裏的人口。謗:指責。召公:名虎,諡穆,故又稱“召穆公”。時為厲王的卿士。告:稟告。民不堪命:人民忍受不了殘暴的政令。

②得衞巫:找到衞國的一個巫者。

③道路以目: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來示意,不敢講話。

④弭(mǐ):止,禁止,消除。

⑤障:本義為防水之堤,這裏用做動詞,堵塞之意。

⑥壅:堵塞。如之:像這樣。

⑦為川者:治水的人。決:疏浚。宣:開導。

⑧聽政:處理政事。公卿:即三公九卿。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列士:又稱“元士”,即上士。瞽:盲樂師,古代樂師都以盲人充任。史:史官。書:指史籍。師:少師。箴:一種規諫的韻文。瞍(sǒu):沒有眸子的`盲人。賦:帶有一定音節腔調的誦讀。矇(méng):有眸子而失明的人。百工:百官。庶人:一般老百姓。近臣:國王身邊的臣子。規:規勸。親戚:指與國王同宗的大臣。補察:彌補國君的過失,監察國君的行為。教誨:用歌曲、史籍對王進行教誨。耆(qí)、艾:六十歲者稱“耆”,五十歲者稱“艾”。修之:把各種規諫的意見加以整理。斟酌:考慮取捨。悖(bèi):違背。

⑨原隰(xì):高爽平坦的原野和低下潮濕的土地。衍沃:低下平坦而水源充分的土地。

⑩宣言:發表言論。善敗於是乎興:政事的好壞都從這裏反映出來。阜:增多。

{11}成而行之:思慮成熟就會自然流露出來。

{12}與:贊成。

{13}流:放逐。彘(zhì):在今山西霍縣境內。

【鑑賞】

西周後期,飽受周厲王殘暴統治的百姓們怨聲載道,周厲王就用肆意殺戮的方式壓制國人的批評,使得百姓們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道路以目”。召公看到了潛在的危險,用“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規勸厲王要廣開言路、體察民情、改進統治,來緩和人民的反抗。但厲王一意孤行,繼續倒行逆施,最後落到被國人流放到彘地的下場。

本文簡要記敍了這一事件,並着重記載了召公勸諫周厲王的諫詞。此篇諫詞的主要特點是善於設喻。先以治水為喻,説明“防民之口”的危害性;後又以“土”和“原隰”為喻,説明“宣之於口”、廣開言路的好處。無論是正喻反喻,都能言精意警,發人深思。且比喻與正題有機結合,夾和成文,筆意縱橫。

此外,本文敍事也極為簡練。由王“虐”而引起民“謗”,由民“謗”而激起王“怒”,由王“怒”而實行“弭謗”,“弭謗”而使王“喜”,王“喜”而終被流放……往往只用一字或數字作交代,寫來極為簡括而因由分明,厲王的兇暴和愚頑也藉此被刻畫得十分鮮明。

文章語言簡潔,邏輯嚴密,比喻形象生動,無論從思想內容上還是藝術技巧上看,都堪稱經典之作。

■妙評

召公所諫,語語格言,細看當分四段:第一段言止謗有害;第二段言聽政全賴民言斟酌而行;第三段言民之有言實人君之利;第四段言民之言非孟浪而出,皆幾經裁度,不但不可壅,實不能壅者。回抱防川之意,融成一片,警健絕倫。世人不察立言層節,輒把此等妙文一氣讀卻,良可惜也。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卷二

諫詞只“天子聽政”一段在道理上講,其餘都是在利害上講,而正意又每與喻意夾寫,筆法新警異常。至前後敍次處描寫王與國人,以及起伏照應之法,更極精細,最是《國語》遒煉文字。

——清·餘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卷三

喻雋矣,又變化;議核矣,又疏宕。漢文帝除誹謗妖言詔,庶幾可以媲美。

——清·高嵣《國語鈔》捲上引俞桐川評

中間正説求言,簡而賅。前後喻言止謗,婉而勁。其章法兩兩照應,尤有羅浮二山,風雨離合之致。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klmx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