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石頭城》鑑賞

《石頭城》鑑賞

《石頭城》是劉禹錫組詩《金陵五題》的第一首,全詩着眼於石頭城周圍的地理環境,在羣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顯古城的荒涼和寂寞,格調莽蒼,境界闊大,感慨深沉,歷來備受讚譽。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石頭城》鑑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石頭城》

唐朝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譯文

羣山依舊,環繞着廢棄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東邊,古老而清冷的圓月,夜半時分,窺視這昔日的皇宮。

文學賞析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歎,悲涼之氣籠罩全詩。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山圍故國周遭在,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説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蹟,所以説潮打空城。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後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這裏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依戀不捨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

李白《蘇台覽古》有句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謂蘇台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並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內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羣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着詩人故國蕭條、人生淒涼的深沉感傷。

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歎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鑑今的現實意義的。江城濤聲依舊在,繁華世事不復再。詩人懷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評價影響

《謝疊山詩話》評價説:“意在言外,寄有於無。”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評價説:“不言興亡而興亡之感溢於言表。”

白居易讚美《石頭城》:“我知後之詩人無復措詞矣。”

唐以後的詩人詞家,吟詠金陵,多有化用劉禹錫《石頭城》的意境者。如元薩都剌的《念奴嬌》中“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為能事了。

餘秋雨曾在《羅馬假日》中説:“人稱此詩得力於懷古,我説天下懷古詩文多矣,劉禹錫獨擅其勝,在於營造了一個空靜之境。惟此空靜之境,才使懷古的情懷上天入地,沒有邊界。”

標籤: 石頭城 鑑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82ql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