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高考滿分議論文集錦

高考滿分議論文集錦

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説服,以表明自己的見解、主張、態度的表達方式,通常由論點 、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高考滿分議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滿分議論文集錦

【篇一:課內課外,上下求索】

探究是我國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它便於我們在課內或課外求索知識、探求真理,它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能夠給同學們留下許多終身受用的寶貴財富。

探究性學習是讓同學們在老師的引領或指導下,自主地探索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它可以有效避免“填鴨式”教育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自由尋求知識,增加課堂互動,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創造性與積極性。正如領袖鄧小平所説:“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鼓勵在學習中探究,正是落實“三個面向”的重要舉措。

在課內探究,主動出擊掌握知識與真理。正如千百年前的屈子所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允許並鼓勵同學們“上下求索”。在課內進行探究,我們需要主動出擊,或探究課本中的人物事蹟、數理知識,從而拓展自己的視野,深化對知識的認識。微軟在中國的執行總裁李開復就曾坦言,自己在耶魯大學便是在探究中學習,他所有的學習資料,課內知識的大半都是通過自己的查閲獲得,而在課堂上,他也被老師稱為“最大膽的提問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探究使我們將學與思相結合,在課內探究,更允許我們騎着思想的馬兒奔馳在知識的草原上。

課外探究,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健全的人格,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女老師帶領孩子們上課外音樂課,孩子們在大自然美景的陶冶中學習樂理知識,主動編寫、吟唱出了許多美妙的歌曲。正是在課外的這種探究,培養了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與對音樂的喜愛,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而我國“兩彈一星”元勛朱光亞身處過艱苦的年代,然而他憑藉着自己的報國志向,在郊野中邊放牛邊讀書,進行對知識的探究,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培養起健全的人格,受人敬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人曾説:“今天的文盲是目不識丁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在課內課外的學習中勇於探究,求索真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學習者。

【篇二:學習在探索中昇華】

探即探索,究即思考、明白,探究即去探索、明白事物。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課內外學習中的探究,都是必須的。

在課內學習中,探究是一種思考。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老師在課堂上教給我們知識,解疑答問,這就夠了嗎?不,不夠,我們還需要對其內容進行思考、分析、論證,要有發問的精神。對比中外教育的模式,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是由上到下的傳遞式,即老師教,學生接;而外國呢,例如美英,則是平等地面對面交流,你的看法是那樣,而我的看法是這樣。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立思考的平台。沒有他人強加的觀點,是純粹的自己的觀點。有這麼一個對比,一名學生因喜愛小鳥,將其帶入課堂,破壞了課堂紀律,老師發現後,轉而對學生講起了鳥類知識,並鼓勵了這名學生,最後這名學生成為了生物學家。同樣是將動物帶進課堂,另一名學生卻被老師當眾責罰,落為一名“不良學生”。前者,對老師的話進行探究,探究成了生物學家,後者,輕信了老師的判斷,一事無成。可見,探究之於人,如魚之於水,不可或缺。

在課外學習中,探究是一種實踐。走出課堂,走出考場,探索自然的奧祕。遠離終日伏案的痠痛,遠離紙上談兵的苦惱,在實踐探究中,明白事物的真理。魯迅曾説:“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既然吃過螃蟹,也許吃過蜘蛛,通過實踐,他探究出螃蟹能吃而蜘蛛不能吃的結論。神農遍嘗百草,為人們留下良藥,在無意中發明了茶,這也是探究。而我們學生,要想認識自然必須得親歷自然。要知道:蘋果是長在樹上,花生是埋在土裏,而芝麻是長在稈上。通過實踐,我們既可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又可以增長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課內外學習的探究,才能塑造成人。哲學上講,實踐出真知。哲學上還説,哲學源於對實踐的追問和對認識的思考。探究是塑造人們思考能力的鍊金石,是培養人們實踐能力的試驗田。只有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人才算是成人,只有真正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才算是成人。

重視探究,努力探索,讓學習在探究中昇華。

【篇三:大度從容得平衡】

什麼是平衡的生活?

是大儒名家的持平中庸?是遁世隱者的明哲保身?還是市井滑頭的世故圓滑?都不是。

南懷瑾説:“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這不正是平衡的生活嗎?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彌勒菩薩的大肚,就是大度。其實,就是一個人在遇到心理不平衡時,自己勸自己,自己安慰自己,來點阿Q的“精神勝利法”,使自己心理平衡起來。説白了,就是像佛家那樣想得開,像道家那樣看得淡。司馬懿被孔明罵為婦人,他想得開,心平氣和,依舊過着他的平衡生活,最終逼退了蜀軍。而周瑜為何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歎?其實就是想不開,心理不平衡,最終被活活氣死。一同輔佐勾踐的范蠡和文種,其人生結局迥然不同。范蠡把名利看得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平衡生活;文種放不下功名利祿,繼續為官做相,其平衡的生活很快被打破,被勾踐賜劍自裁。

姜育恆唱道:“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淡了,靜了,從容了,你的生活才會聽你的安排,平衡的生活才會隨之而來。諸葛亮坐守空城,內心肯定翻江倒海不平衡,但他從容撫琴,鎮定自若,正如孔明所願,虎狼之師最終引兵而去。從容應對的底氣,一定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孔明退敵,那是有“技”有“能”有“思”的。謝安戰苻堅,他不上戰場與人廝殺,卻在棋盤上與人對弈。為何能如此從容安然?是因為成竹在胸。“敵軍圍困萬千重”,毛主席憑什麼“巋然不動”?也是因為勝券在握。

南懷瑾所指出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並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也就是説,這種平衡的生活並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紅塵中人,哪能説看淡就能看得淡?哪能説想開就想得開?《紅樓夢》不是説“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嗎?尤其是身處市場經濟時代,“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凡俗肉身,哪能説鎮定就能鎮定的?哪能説從容就能從容?所以,僅僅大度看世界,平衡的生活還不一定會來。要充實底氣,修煉從容,這樣才有可能過上平衡生活。

然而,是不是這個最高境界就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呢?也不是!有思想做武器,有偉人為榜樣,有行動打基礎,路途雖遙遠,但平衡的生活不是夢!

【篇四:窮則變,變則通】

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也沒有註定會一事無成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只因如今的坎坷給前途帶來的迷茫而困惑,自暴自棄。

如同一塊普通的石頭,用它裝飾房屋,嫌他不夠華美,砌牆嫌它不夠堅固,但它可以用來鋪路或者用於別的。

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當初因為他的豐富想象力打動了編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為了維持生計,他畫了許多跟隨當時風尚的漫畫,因而在競爭激烈的漫畫界始終沒能脱穎而出。之後,在他人的點醒下,他堅持着畫有着自我畫風的忍者類的漫畫,當時日子很拮据,但終於挺過來了,待到之後{火影忍者}的問世,自己終於達到了當時的夢想。他的成功一方面得易於自己的堅持,還有就是完成了當初的蜕變。

魯迅當初是學醫的,之後棄醫從文,反倒成了一代文豪。班超當時做刀筆史,之後投筆從戎,從而保障了大漢王朝西部的安寧。

孫中山是我國近代的重要人物,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確立三民主義。而他當初如同康有為,梁啟超一樣,寄望於清王朝的改革,當初有一腔投國熱情,想為國效力,自己興高采烈的.梳着大辮子去見李中堂大人,沒成想,李大人對這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子打擊太大了。總之,孫先生的建議對中堂大人來説,屁用沒有。正是載興而來,敗興而歸。説得唾沫星子滿天飛,中堂大人一甩手,頓時心就涼了,大清朝不成了。為了國家的前途,孫中山乾脆揭竿而起,搞起了革命。當初清廷的無能促使孫中山改變了看法。如果當初李鴻章接納了他,又會如何?總之,歷史的細節改變,具體的發展,無從而知之。不過大清終究要歸於塵土。孫中山也是因為他的改變而變得偉大。

千里馬一直不被人知道是千里馬,但心中瞭解自己的才幹,那就把它展示於人,令人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又何必苦苦等待伯樂,伯樂可不是常有的!

樹挪死,人挪活,一枚曲別針拿到哥倫布尚未發現的新大陸,可能就價值增加數倍。一塊土地總有它適合種植的作物,即使是草,可還會多動物提供食物。

如果總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一味堅持自己所不適合的,追求不合實際的。不知變通,即使自己再沒有出路。但人總要有一些需要改變的,為了更好。固執下去可能一世默默無聞。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篇五:青春就像東逝水】

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從來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

古往今來,多少樓台煙雨中,而今剩下幾座?昔日的古羅馬,是何等的強大與輝煌?而今只是歷史上一朵比較大的浪花。再看看身邊的人還跟往昔一樣嗎?不朽,看上去不過是個笑話。樓台在時間中湮滅,什麼都沒留下。古羅馬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輝煌過後,只剩下一片荒涼。而我們身邊的人終有一天都會離我們而去,那時我們便要承受孤獨。

我從來沒有想過不朽,因為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作為億萬平凡人中的一員,不朽對我們來説太過遙不可及。終有一天,青春的熱血將會冷卻,曾經的夢想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就像這向東流逝的水一樣,不可抗拒,無法逃離。

西方的龐貝古城,中國的樓蘭古國,哪一個不曾在歷史上叱吒風雲過?秦國的始皇帝,漢代的漢武帝,哪一個沒有追求過長生術?他們想要不朽,可現實是殘酷的,他們都不能掙脱自然的法則,最終只成為一抔黃土。

想要不朽的人,請醒醒吧。歲月不饒人,更不必説其他東西了。但是正是因為我們不能不朽,所以我們才更要珍惜當下,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分鐘。

活在當下,不去考慮自己能否不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這才是生活的真諦。一個只想自己不朽的人,是不會享受生活的,也不會真正不朽的。

抗日戰爭時期,多少人的青春的葬送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裏。那時的`他們風華正茂,正值青春年華。望着滿目蒼涼的大地,毅然決定參軍,去抵抗瘋狂的日軍。青春的熱血揮灑在生他、養他、哺育他的祖國大地上,曾經的少年不是倒在了抗日前線,就是已成為一名成熟的軍人了。青春已經離他們遠去,而他們則被冠上了人們英雄的頭銜。青春雖然遠去,但他們還有一腔熱血,不朽的信念支撐着他們,陪他們度過黑暗,迎接光明。

到如今,英雄們早已離去,可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是不朽的。因為他們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少年,教會他們青春很短暫,唯有做出於自己、於國家、於社會有意義的事,正能量才會被傳遞下去,一個民族才會不朽。

青春就像東逝水,水最終不會回頭,會一往無前地走下去。青春也是如此,但你別忘了,流水經過的地方,樹木叢生,綠草如茵,而樹木和綠草會在這片有水的地方生生不息。青春的生命是充滿生機的,他們長在青春的河畔,汲取養分,壯大己身,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凋零,但他們的根不會死,根會積蓄力量,重新開出青春的光芒。

青春者,縱萬難,亦不懼。鏽蝕肉體,不朽靈魂。

【篇六:生活需要微笑】

尼采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巴黎大學的圍牆也刷着“生活在別處”的字樣。我曾經長久地喜歡這些閃光的句子,它們無不闡述着一個道理:生活需要樂觀,需要微笑。

悲觀者愁眉苦臉,認為他們從天空飛過,天空卻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他們看到的只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樂觀者微笑生活,認為天空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但他們已經飛過,他們看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打來,在它的身上,腳下碎開”,在那段紅色動亂的文化大動盪中,艾青被扣上反動的帽子,受盡折磨,但他卻始終微笑着。在大興安嶺,你常常可以看到正在勞動卻依舊哼着歌的他。即使前路是無盡的黑暗,但他始終追尋着心中的光明。他説:“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所以,縱然他被困在窗台,卻依舊能夠構想着海洋。他説:“生活需要微笑,我便微笑。”

是的,生活需要微笑。亞歷山大市的海蒂在實驗室裏度過了她23歲的生日。這個女孩,從一出生就待着科學家為她製造的無菌室裏,因為她有一種奇怪的病,她的皮膚對外部環境過敏。她從出生開始,母親沒抱過她一次,她也不能哭泣,因為鹹鹹的淚水會腐蝕她的皮膚。多麼孤獨的人啊,但是她笑着説:“我喜歡上網,那裏有我喜歡的天堂。”

因為不可以哭泣,海蒂選擇了微笑。然後,那個寫下“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的顧城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卻因為不會微笑而走上了極端的自殺道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看見什麼取決於你的心態。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説:“只剩下了半杯水。”而樂觀者則會説:“還剩半杯水。”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的際遇也許會因此而不同。

樂觀,就像是寒冷季節的一絲陽光,就像是炎熱夏日的一縷清風,給予你的永遠是希望、信心和勇氣。生活需要微笑,那麼便微笑面對生活,懷揣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即使遇到空谷,你面對的不再是懸崖峭壁,而是棧道橋樑——越過空谷,通向新生活的途徑。

微笑是一塊磁鐵,吸引並感染他人;微笑是一把號角,使你振作起來勇敢面對生活。我很想告訴米蘭?昆德拉,我見過一種微笑,比上帝本人還要美。

【篇七:怎麼得來的】

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卻常常無心去探究那些問題的根源。誰提出的對這個現象的疑問?誰,憑藉什麼方式,得出這個結論?這一定是真的嗎?縱使現行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在教學活動中也往往流於形式……

“錢學森之問”至今還回蕩在教育者的耳邊,我們的學生是怎麼了,怎麼一個個都不去質疑書本。老師説的話,從來都是奉為圭臬。馮驥才先生有次在美國某高等學府聽課,那是堂哲學課,老師先提出的書本上的觀點,最後卻被學生駁倒。馮驥才大惑不解,他問老師:“您不覺得丟臉麼?”老師卻説:“我認為學生給我上了堂課,我承認他們説的是對的,我準備致函給書的作者與他討論。”流於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複一遍書上的實驗,最後才得出符合書本上的結論。學生們很少去問:“明明我的實驗無法印證書上的結論啊,是哪裏出了問題?”我們往往沉默地接受現成的結論。

如果探究成為一段難忘的學習經歷,那麼學生必定經過了像科學家那樣摸索着前進,經歷着從無到有的過程,最終得到真理。這個時候,真理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了解了“怎麼得來的”這個過程,學會了質疑、猜想等。然而現今尷尬的是,“探究”往往演變成“驗證”,學生們知道,如果實驗得出的結果與書本吻合,那麼實驗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麼實驗就失敗了。這樣索然無味、沒有新鮮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更別説成為輔助他們的工具。

我們倡導探究,是因為它們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未來可能有所建樹。但限制我們的過多:器材的缺乏、應試教育的壓力……在《開講啦》青年公開課上,一位中學老師對北京第十一中學的校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舉了個例子:在國外,一個對數的概念老師講了一節課,從它的.誕生的來源,使用的歷史意義,推動了什麼領域的發展……而在國內,一堂課要研究對數的概念、運算、應用、引申……這同樣是許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條件不允許,探究也就無意義。

讓學生多問“怎麼得來的”,老師想法幫助解決“怎麼得來的”,探究才能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成為學習的助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gw8o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