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如何寫好敍事類記敍文的指導

如何寫好敍事類記敍文的指導

敍事,是記敍文的主要功能。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描述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

如何寫好敍事類記敍文的指導

要想把一件難忘的事生動地描述出來,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一、點面結合,詳略得當

清人唐彪曾説:“詳略者,要審題之輕重為之。題意輕者為略,重者宜詳。”在敍述某件事情的過程中,為了使文章結構繁簡得當,我們可以採用“點上詳,面上略”的剪裁方式。所謂的“點”,是指重要事件或重點人物,直接體現文章主旨;“面”往往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所以,要有“點”有“面”地敍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請看下面片段:

擁擠的公共汽車上,一對頭髮花白的老夫婦站在走道中。擁擠的人流湧來湧去,但老翁用自己的雙手圈住了妻子,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抵擋着身後人流的重壓。那是一雙青筋綻出的手,臂上不復青年時有豐滿的肌肉,身軀也不如青年時的偉岸。但是,他還是小心地呵護着自己的妻子,那並不健壯的臂彎裏,充滿了寧靜和温馨,流露出濃濃的愛意。周圍人的眼裏都充滿了敬意。

本段詳細描寫了公共汽車上温馨的一幕,對老翁的外貌、神態、動作等作了非常細緻的描摹,表現出了感動人的真愛之情。同時,也對車上其他人的情況略帶一筆,用“敬意”一詞表現了這個場面的道德力量。

二、敍事有法,靈活多樣

敍事性記敍文要有高超而巧妙的敍事技巧,才能避免流於平淡。譬如可以運用順敍,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敍述,可以將事件介紹得脈絡清晰,次序井然,文氣貫通;可以運用倒敍,將事件的結局或是發展中矛盾衝突比較激烈的情節片斷提到前面敍述,然後再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正常順序進行敍述,能夠強化情節,製造懸念,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還可以運用插敍,在敍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敍述的線索而插入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敍述,使結構富有變化,增強情節的生動性,補足事件發生、發展的前因後果,為刻畫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支撐。比如學生佳作《精緻的音樂盒》的開頭:偶爾翻開家中抽屜,翻出一個精緻的音樂盒,我不由得想起那有意義的一天。每當聽到音樂盒那美妙的旋律,我就彷彿看到好朋友又站在我面前……

文章開篇採用倒敍手法,能夠起到吸引人的效果。文章接着交代音樂盒的來龍去脈,敍述了往日“我”與好朋友之間互贈禮物的經過,真切地表現了“我”和好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三、行文曲折,跌宕多姿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記敍文倘若平鋪直敍,似無浪平湖,必索然無味;倘若波瀾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讀者。具體寫作時,可以使用抑揚法、巧合法、誤會法、懸念法、突轉法,等等。比如這段文字:

我搬出早已準備好的竹雞籠,開始收拾我的“戰利品”,共有28 只。我竊喜不已,這麼多麻雀,該怎麼辦呢?“專烤鳥腿,蘸鹽巴吃準香,或者去皮毛剁碎,加香葱爆炒味道豈不更好?”想到這,我禁不住垂涎三尺。心動不如行動,我抱着雞籠就往廚房跑。“你幹什麼?快放了它們!”身後傳來爸爸厲聲的呵斥聲,嚇得我趕忙放下了手中的雞籠。

本段用的是突轉法,本來已經想好怎麼吃鳥了,卻因爸爸的到來顯現轉機,而且將麻雀全部放歸山林。這樣寫,使文章的主題變得積極向上,給人以正確的思想啟迪,值得稱道。

【美文引路】

最後的康乃馨

一大早,他就出了門,今天可是母親節,昨天他在花店訂了許多康乃馨,今天要去花店取康乃馨來賣。他本不是做買賣的人,但是他喜歡錢看重錢,於是就想趁母親節這天賣康乃馨賺上一筆錢。

背上康乃馨,來到廣場口,那兒已經有兩個賣康乃馨的人了。()他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眼巴巴地望着來來往往的人,對每一個從他身邊經過的人,他都會説一聲:“買康乃馨嗎?”匆匆忙忙的人,看也沒看他一眼,就向前走去了。

他無奈,焦急地望着來來往往的人。母親節只有一天,要是康乃馨在這天,特別是在上午賣不出去的話,那就分文不值了。

對面那兩個人賣的康乃馨同他的沒什麼兩樣,偏偏他們的生意就好,賣了一束又一束。時不時的,他們還衝他笑一笑。他苦着臉,也向他們笑一笑。

他想,你們別高興得太早,時間還早着呢!誰的花最先賣完,還説不準呢!

時間一點點地逼近十二點,他的生意還是沒有好轉。都十一點鐘了,才只賣出去三束康乃馨。看看對面那兩人的康乃馨已經所剩無幾,他只有埋着頭。賺錢的信心,沒有了,只盼望能早點把康乃馨賣出去。就在這時,他的生意突然有了好轉,買康乃馨的人來了一個又一個。康乃馨越來越少,他的臉也就越來越紅潤了。

終於,只剩下最後一束康乃馨了,他朝對面那兩人望望,得意地衝他們笑笑。那兩人,臉上沒有笑容,木偶似的望着他。

一個男人走過來,看了看他的康乃馨,説:“你只有最後一束了?”他點點頭説:“你要,便宜點賣給你!”男人説:“最後一束了還賣?你沒母親?”他説:“有啊!”男人説:“那你不把它送給你母親?”他説:“不用,不用!”男人看了他一眼,説:“我不買了!”

他説:“半價要不要?”男人沒有回答。

那束康乃馨,自從那個男人問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問他了。路過的人,看一眼就走開了。人們都想最後一束了,是別人挑剩的,嫌不好,當然不會買了。

等了很久,也賣不出去,他決定不賣了。

回到家裏,他把康乃馨送給了母親。母親很高興,説:“想不到我也收到康乃馨了!”他沒有告訴母親那是剩下的'賣不出去的康乃馨。

這晚,父親把他拉到一邊説:“你還知道愛你媽,給她一束康乃馨。要是你不送她康乃馨,你就太對不起你媽了!”他望着父親沒有説話。

父親又説:“今天你在廣場賣康乃馨,你媽在一邊看,見你的生意不好,於是就花錢請人買你的康乃馨……”

父親的話還沒説完,他的眼淚就流了出來。

他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康乃馨賣得快了,因為有母親在一邊幫他。

他慶幸最後的康乃馨沒有賣出去,才有了給母親的禮物,才讓母親得到了快樂

【技法品析】

文中的他為了賺錢,在母親節這天想出了賣花的點子,然而,剛開始賣得並不順利,但是最後卻賣得出奇地好,一門心思賺錢的他,即使賣到只剩下最後一束時都沒想到留下來送給自己的母親。後來實在賣不出去了,才將這最後一束康乃馨送給了母親,但是母親出奇地高興,欣慰不已。後來他才從父親的話裏得知花賣得快的原因,慚愧的他不由慶幸自己的最後一束花沒有賣出去,才讓母親得到了快樂。原本無意送花和愛母親真心送花之間形成了巧合,正是因為這巧合,才有了母親的快樂。巧合成就了一個兒子的感恩之心的產生,也成就了一個母親的知足與欣慰。

【大顯身手】

拔河比賽

今年9 月28 日上午,我們學校在操場上進行了以“迎國慶·展風采”為主題的拔河總決賽。這一天,陽光明媚。操場上,人聲鼎沸。

輪到我們六(2)班與六(3)班決賽了。“嘟——”哨聲響了,雙方隊員都漲紅了臉,緊緊地抓住繩子,身子一齊向後倒,嘴裏一直喊着“加油”的號子。此起彼伏,震耳欲聾。

眼看着繩索上的紅布條在一點一點地向六(3)班那邊移動,我班的選手們隨着拉拉隊有節奏的“六(2)班,加油!六(2)班,加油!”的拼命齊呼,好像突然有了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原本被六(3)班拉得紐曲的隊伍又成了一條直線了。看,我們班排頭的隊員李威把眼瞪得圓圓的,臉都變成了紫紅色,他身子向後傾斜,腳在地上用力把繩子往後拉。再看排在最後的隊員小胖子何曉東,咧着嘴,咬着牙,汗珠從額頭上“跳”下來。六(3)班的選手們被我方拉得一點兒一點兒地向前移,紅布條又慢慢地被拉了回來。

不好!紅布條又開始向六(3)班緩緩前進了。一旁觀戰的李老師急了,他一邊喊着“加油”,一邊向急促地揮舞着手臂,我們班的拉拉隊員也一起齊聲助威。這使得我們班參賽的選手勇氣倍增,精神抖擻。漸漸地,紅布條向我們班移動……“六(2)班,贏了!”

裁判員高聲喊道。我班的同學們歡呼雀躍起來,“哈哈哈”的笑聲瀰漫在操場上空。

交換場地後,第二局就開始了。這局比賽中,我們班同學迸發出一種所向無敵,令人震驚的力量,以絕對優勢戰勝六(3)班!第三局過後,我們班最終以2 ∶ 0 戰勝六(3)班,取得全年級組拔河賽第一!

通過這次拔河比賽,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點 評

這篇優秀習作,採用順敍的方法敍述了拔河決賽的前後經過,脈絡清晰,有條不紊,末尾亮出主旨,“團結就是力量”,給人以啟發。其次,文章詳略得當,作者沒有泛泛寫拔河的所有賽事,而是集中筆墨寫最後的拔河的決賽情況。具體來説,作者選擇雙方隊員的第一場比賽進行精雕細刻,其中成功地進行“點面結合”之法,先詳後略地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內心進行描寫,讓讀者在作者的描述中,也跟隨着作者的筆觸一起心動。對於第二、三局,作者一筆帶過,進而篇末點明主旨,言簡意賅。

【學練結合】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過煩惱的經歷。家長有孩子不聽話帶來的煩惱,老師有學生成績不理想帶來的煩惱,學生有考試不及格帶來的煩惱……煩惱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煩惱呢?

請以“面對煩惱”或“戰勝煩惱”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 字的記敍文。要求:詳略得當,中心突出,有真情實感。

【寫作點撥】

此題適合寫記敍文,可以用第一人稱敍述“我”面對煩惱的經歷。可簡略地記述煩惱產生的原因,詳寫“我”面對煩惱的心情、行動等,結尾可以簡略地闡釋面對煩惱後的感悟。第二個題目也可以寫成記敍文,記敍“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煩惱,但要重點寫如何戰勝煩惱。遇到煩惱的部分可略寫,如何戰勝煩惱的部分則要詳寫。戰勝煩惱部分可以再分為兩個或三個層次,突出戰勝煩惱的艱難。怎樣寫記人為主的記敍文如何在記敍文中進行抒情記敍文寫作如何做到詳略得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pree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