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精選12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讀書筆記(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1

斯塔夫裏阿諾斯所著的《全球通史》雖是長篇鉅製,然主旨只有一個,便是介紹人類各階段文明的興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敵入侵時,除了軍隊力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自身的骨氣。

正如福熙元帥在“一戰”結束後説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一戰”結束後,參戰的各國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內心,暫作休整。雖然未再發生大型戰爭,但日本侵佔了滿洲,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這等於把它們置於“二戰”最有利的位置。這是為什麼?就是那些“元首”們膽小怕事,便將一種自相矛盾的政策展現給外人!

“二戰”揭開大幕,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獅計劃”,魔爪伸向了英倫三島。日復一日的狂轟濫炸,雖然一開始德軍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國居民,並未有一絲一毫的動搖,也不見有人心惶惶的時候。反而,這段轟炸時期堅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們為皇家空軍的勝利歡呼,士兵們則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戰鬥。終於,希特勒第一次沒有達到他的目的。看,這就是骨氣的力量!

回過頭來看我們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自1937年起,至1943年開始反攻,總是不斷地有人投向日本。我們的民族難道真是如此窩囊嗎?不!抗日名將英雄輩出。那麼,為什麼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緊。因而,這些人為後人所不齒。

戰爭,如此殘酷。正是因為這殘酷,它培育、磨礪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這試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現出來。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2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天空的無邊無際,海洋的無窮無盡,讓人感受到渺小。與此類似的是當我們把目光望向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同樣只是一個短暫的節點,在一個統一的世界中,將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拋開來看,會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全球通史》是從史前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這麼一個大的歷史跨度,主要採用全新的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即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整個世界各地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正如斯塔夫裏阿諾斯在序言中講的“新世界需要新史學”,這本書極具現代意識與深刻的現代思維,將研究重點放在對人類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活動、歷史事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上,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對人性的本質的認識

談及人性的本質有人説性善有人説本惡,持不同觀點的人有不同的解釋。阿爾伯特。班都拉他總結説“人類的本性是一種能被社會影響塑造成許多表現形式的潛在能力。”正如生活在菲律賓的塔薩代人,他們過着無侵略、無戰爭的採摘生活,而生活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芬圖人則是兇暴的武士。在舊石器時代最主要的是保證人類這一物種的存在,只需要有足夠的可供生存的食物即可。而隨着農業革命的到來,人口的增加,可爭取的東西變得更多,所以戰爭也就變得越來越頻繁。

決定人類行為差異的不是基因,而是所處於的社會教給我們的處事方式。戰爭並非不可避免,因為戰爭不是發生發生在人類本性上,而是因為人類社會。而人類社會又是由人類組成的,因而人類是可以重新構建社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塑造。

二、文明的發生

在希臘—羅馬、印度、中國這一古典時期的時期,文明剛剛出現了萌芽,創造出瞭如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等不同文明。這種文明的到來使得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發生變化,如埃及的法老不僅是國家的統治者,而且也是“活着的神”。不僅如此,這種文明的發生也引起了文化的變化,例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生活是自主的、單一的,所有成員的都有同樣的知識、同樣的見解和同樣的風格,生活方式不由外界而定。但隨着文明的到來,一個複雜的新社會便由此而出現了。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成就,也極大了擴寬了人類的視野,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人類對於自己的命運越來越具有把控力。

三、“遏止領先原則”

中世紀千餘年間最驚人、最有意義的變化就是西歐在貧窮落後和默默無聞中崛起。在中世紀時期,中國(唐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先進的工藝、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政治與思想。而西方的不發達則成為了一種優勢,他們更加渴望學習,並積極創造,並將其學習到的知識用於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又引起了他們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的進步。此外在歐洲的內部也存在着衰落與興起的交替,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的繁榮;荷蘭、法國、英國的工業革命。此後經歷一戰、二戰對歐洲的削弱等等。這種發展模式,被成為“遏止領先法則”。落後的社會更加可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並在轉變中逐漸處於領先地位。

四、地區自治與全球統一

西方於1500年前後進行海外擴張,傳統意義上的地區自治也開始讓位於全球統一。因歐洲人居於優先的地位而支配着整個連成一體的世界,到19世紀時他們以強大的帝國與股份公司在經濟和政治上支配着全球,並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那時西方文化等同於文明。而這一時代產生在錯綜複雜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因此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暫時的。所以到了20世紀的今天,因其各個社會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都有實現其功能的道路,所以鐘擺再度偏向了地區自治。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這是來自狄更斯的《雙城記》,這不只是那個時代的寫照,同樣也適用於現代社會。我們的時代遇到一個謎,一方面現代人成功的翻越了喜馬拉雅山,同時也認為高科技已經可以確保人類不會因為環繞地球周圍的小行星爆炸造成的惡果而滅絕,不會因為冰川時代的再次來臨而滅絕。但是另一方面是人類的自我懷疑而使自己變得步履蹣跚。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3

讀這本書是受了《未來簡史》的打擊,覺得三觀需要修正一下,805頁厚厚的上下兩冊,斷斷續續看了大半年。主要以前是學理科的,世界史更加已經完全沒印象了,看完了《全球通史》其實也搞不清楚那些名字都讀不順的國家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留下的大概印象便是以下這個流程:自給自足——宗教為王——打來打去——技術變革——海外擴展——誰都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己滅了自己就好。胡亂總結的,但是史書一讀,還是覺得人類現在已經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因為技術進步的發展速度太快,導致在社會形態和人的精神層面的參差不齊也日益嚴重。

引申到教育和個人成長,古人一輩子做的事情,以現在的信息量,也許一年甚至一個月一個星期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了。但是技術領域的日新月異,與精神層面的進展並沒有很好地同步,我們在社會觀念上的進步是非常緩慢的,比如男女平等的口號喊到現在,之所以還在講,是沒有解決。三觀的形成應該並不能歸結為生物學的問題,或許物質基礎不可避免,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肯定存在,但我仍然認為人類是有自己的靈性的動物,不管這種靈性以什麼命名,是永遠不可能被機器完全替代和模擬的,所以我們對意義的追求也是一種本能,一個不會問為什麼的人是沒有靈性的。

我們現在對哲學的思考和教育相當的謹慎,怕思想入了歧途,所以寧可不講思想,先講技術,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便講思想,也是政治目的大於思考的訴求,我原先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技術的領先才是實力的體現。但是當技術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思想體系跟不上,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我們以後所有的知識信息都可以芯片植入並且實時更新,那麼要怎麼思考呢?大腦的溝壑是芯片可以形成的嗎?

今後的社會或許需要精英們去消除或減緩矛盾,考慮技術革新的同時如何同步更新思維能力和觀念,以使人類這個物種在這個星球或者其他星球上存在的時間更長一點,如果人類還在追求意義的話。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4

有人説讀史就是在讀故事,其實本是如此,我們以後來人審判的視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實並不客觀,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個人邏輯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觀的前提下,我們不應該去評判歷史,以現代人的思維和眼光去對前人品頭論足是沒有意義的,唯一應該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養分為己所用,對個人、時代、社會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就給人這樣的感覺,正如書中所言,每個時代都要編寫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早先的歷史編寫的不對,而是因為世界完成了自己從舊到新的轉變,所以每個時代都會面對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索新的答案。

書中一直在強調歷史事件發展的邏輯性。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變革,而且不同的地區會有較大的差異,有的人會去計較所謂過渡的時間,用以比較各個國家甚至是民族之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從食物採集到食物生產,還是從部落文化過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從農業社會更迭為工業社會,都不是因為某個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發奇想而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這是一個過程。

我們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導致了農業革命,而農業革命反過來又支持了更大規模的人口增長。當農業漸漸代替採集業的時候,人們開始嘗試種植更多的植物來適應不同的環境。這就是良性的循環,當簡單的植物採集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的時候,自主的培育糧食就成為新的出路,創新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果相生,農業的傳播擴大也讓不同地區的人們開始培育更多的植物,從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方法讓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適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東的芭蕉等植物。當人們把實踐中的經驗運用到改良上之後,植物也因為人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間接地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歷史本身就是邏輯最嚴謹的教科書,是環環相扣,最為精彩的魔術,所有看似突然的變化,都有蛛絲馬跡可循,那是一張由幾十億人的蹤跡編成的巨網,沒有人可以置於其外。

《全球通史》雖然是史書,但卻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讓我意識到史書可以是啟示類文本,面對不同的話題,不變的是對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靜的闡述從史前到21世紀的歷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讀者認清現實世界和歷史的內在聯繫。從而使讀者的思維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在歷史和現實的兩個時空裏自由馳騁,甚至由此產生出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聯想和對比,產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創作的衝動。當然,《全球通史》並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書,斯塔夫裏阿諾斯以自己對歷史和哲學的深厚功底,同時無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寬度,書中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辨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的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變革的警示和憂慮等等。

歷史沒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後果,一脈相承。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內在的嚴密邏輯和浩瀚廣博的知識讓我領略到歷史的精彩,緊循着這樣嚴密的邏輯線,所有的文化優勢都應慢慢轉變為經濟優勢。我們可以冷靜的探索,釐清其中的線索,汲取養分為己所用。不執著於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靜言巧思,亦不失為上乘。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5

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一直都有歷史課。學過中國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課程從小學到大學似乎也沒有間斷過。但一直以來都未能形成一個人類歷史的全景圖。中國史裏無世界,世界史裏無中國。不知道秦皇漢武與何人歐洲何人並立於世,不知道中國與世界何時開始的。最近閲讀美國斯塔夫裏阿諾斯所着《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彌補了以往的疑惑。

隨着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世界才開始成為“一個世界”。人類諸種族的混合必然伴隨着動植物的相應混合,“今天,全球範圍內人類之間,動物之間和植物之間的混合仍在繼續”。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種終將混同。不同人種之間的精子與卵子並不拒絕合作,正如酒精與水倒在一起變成你仲有無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時間問題。

最初國際性的競爭舞台是現在的中東地區,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倫,興衰輪替是歷史的必然,人無百日旺花無百日紅,還沒有那個王朝能夠維持百年霸權。現在的老大美國1914年也才剛剛有力量趁着歐洲內訌,紮緊自己的籬笆。亡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是他後來居上,其中有沒有規律?

從發現新大陸開始,人類歷史開始進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領者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他們通過對美洲大陸的掠奪和通過新航路與東方的貿易中得到大量財富,由於長期的宗教戰爭,國立衰敗。由於大量財富流入,導致國內物價大漲,產品沒有競爭力,所以工業得不到發展。最終被西北歐的荷蘭、英國控制了經濟命脈。並在其國力衰敗之後,取代了其對海上航線的壟斷。

趁着歐洲大陸之間的攻伐不斷,悶聲大發財的英國後來居上。一方面內部工業革命提供了工業基礎,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競爭中取得較大優勢,成為日不落帝國,也把英語這個島國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語言的寶座。當時世界發展的發動機無疑是歐洲,歐洲對待世界其他地區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奪。

面對歐洲的霸權,正如作者總結的那樣,有兩種反應:第一種割裂同入侵勢力的一切聯繫,撤回到與世隔絕的境地中,在傳統的信念和習慣中尋找安慰,“回到美好的從前”。第二種力圖採納外國社會的東西,“向西方學習,與西方戰鬥”。恰好是清王朝與日本的寫照。

恰如英國趁着歐洲大陸忙於戰爭,發展壯大。美國趁着英國陷入歐洲大陸的戰火,取得獨立,獲得壯大。美國何以取得世界霸權?不是這隻瞎貓碰到了歐洲內戰的死耗子這麼簡單。美國在歐洲革命的基礎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礎上形成以個體自由為中心的社會倫理。他脱胎於歐洲,並戰勝了歐洲。

今天的世界,遠未到達大同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中國目前遠難談得上樂觀。是躲在傳統的幻想中尋找安慰,還是“向西方學習,與西方戰鬥”,答案似乎不難理解,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6

最近,我讀了一本讓我感悟很深的書——《世界通史》。世界通史,字面的意思是記錄那些具有重大意義是事情,可是,翻開書,裏面卻大多是戰爭!什麼“馬拉松戰役”“温泉關之站”“紅白玫瑰戰爭”……

一次戰爭要死多少人啊!如果有那麼多的人力,精力,財力,為什麼不拿來建設我們的家園,反而去破壞它呢?我不解。都説戰爭是富人發起的,死的卻是窮人。你們還記得在南京車站痛哭的那個小男孩嗎?還記得在核戰爭中受到傷害的人嗎?他們重則死亡,輕則致殘,連在肚子裏的胎兒都不能倖免。可是,我試問,他們有什麼錯要遭此滅頂之災呢?他們都是無辜的啊!

戰爭對全人民來説,百害而無一利。可為什麼還要戰爭呢?那些被權勢衝昏頭腦的人啊,清醒吧!

我們渴望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度,那裏有鮮花,有歡樂,伴隨着幸福……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7

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買下這兩本書《全球通史》的上下冊,原由有二,一者想進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當然以全球的角度來出發,這些恩怨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內部矛盾,像鄰里的打雞罵狗。而事實上我們又身在其中,不能從過去跳出來,畢竟那些欺凌實實在在血淋淋地發生了。那是歷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卻;二者想看看美國曆史學家眼中的全球歷史,它們眼中的中國,國人,畢竟,教課書難免有一面之詞之嫌嗎。

迫不及待的開篇,盡然讓縈繞我腦中多年的異想天開找着一些“理論根據”,記來博今後一笑。由有學過一些電子、化學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像電流的流動,電子作為實在存在的物質在導體中流動形成電流,但電子的流動並沒有改變導體的物理化學特性。比如銀線連接金線有電流流過,金線並沒有得到銀線的電子而變成銀子,原因是原子核沒有被改變,但並不能否認金接受了銀的某些東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為一個生命單位,每天和外界發生着各種信息(能量等)的交換,但你並沒有變成我,我也沒有變成你,但相對親近的人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這就是為什麼有“夫妻相”一説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麼人那些記憶的最小物質載體呢,它會不會飄蕩起來,形成“魂魄”。而這一記憶的物資載體會不會因為被活的生命體(人)交換而體現原生命的部分特徵。

這樣説來,魂魄附體就不是一個迷信話題,而是一個科學課題。我們的五千年典籍中,這樣的記載何其多也。書中美國這位老先生講道:“電子、質子和中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互結合組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在組成有機化程度不等的聚合體,其中有一類有機聚合體形成了生物。”[4頁]也就是説把人微觀了分,人無非是一堆有機聚合體,或説是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只不過是它們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塵埃”[4頁],如此應證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極限,在我看來,宏觀世界外還有宏觀,沒有盡頭,微觀世界內仍可微觀,無窮盡也。也就説,大永遠可以再大,小永遠可以無限的小,沒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遠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絕對,大與小的比較只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時間範圍內進行。這樣的理論的其中一個推論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還有宇宙,總有一個地方也會形成有機聚合體而又生物。微觀世界的人的記憶的載體(一個比中子、質子更小的粒子)由於科技的發展而被捕獲,一夜之間大學畢業完全不是夢想。抓一兩個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為可能。物資是永恆的、也是守恆的,總有一種粒子攜帶一種不同層面的特徵展現,把人看成一粒子時,展現出人的特性,並不是細胞,然每一細胞又有自己的特徵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現在基因技術説明基因是你區別他人的最小單位,而總有更小的粒子去決定有這樣的基因表現。一直微觀下去,我怕會出現人和石頭或水的組成的最小單元體是相同的結論,我輩還是不做討論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歡,“人類通過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變自身的基因去適應環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論,沒有基因的改變,人類應該還時有機聚合體或生物,正是系列隨着環境的改變而發生的基因的改變,才會有進化(如果人類進化是真的話),不會有由基因改變而由有機聚合體逐步進化成人時,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變了,因為環境從沒有停止改變過,而且正是由於人類的破壞,環境的改變的更加劇烈。這也成為我們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們人類並不是生命形式的終極,而應是生命形式的一個階段。具體在哪個階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許有一天的研究會發現,人類生命體只是更高生命體的載體也説不定。

歷史學家對文化的論述太精闢了“人化的環境被稱為文化”。[頁6]一切由人類而改變體現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圖騰、記錄的文字、載歌載舞無不體現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學中文化為上層建築的論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確切。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8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裏阿諾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本書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的趣味性史書,它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與發展、朝代的更迭、社會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因自身閲讀能力有限,我只能從中截取部分感興趣的內容走馬觀花。下面就談一下我在讀後的感受。

一、兩性間的不平等

兩性間的不平等是源於新型農業太繁重,女人終於不堪負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嗎?我的認識是這種不平等雖然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的,但不是因為太繁重,而是因為生活得需要所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勞動力,在同樣的時間裏,照料同一塊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幹活就可以生產出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糧食。這樣一來就有空閒的勞動力回到家裏。那麼為什麼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過是因為女人的生理能力決定的,因為孩子總是女人生的,過去因為食物採集,無法多生孩子,現在口糧夠了,女人可以多生幾個,保證種族繁衍。於是女人理所當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後來的發展卻不是一開始可以預料的。雖然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同樣辛苦,但是沒有產出,就沒有發言權,於是,漫長的幾千年,女性淪為第二性。這一幕甚至現在仍在上演:無論開始是怎麼受千萬寵愛所以做全職太太的,過個5年8載,便成為多餘的人。當然,帶着豐厚嫁粧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二、文化的力量

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羣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着人類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隨遇而安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類“交流”為幌子,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鬥。放眼望去,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發展”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拼命發展經濟,希冀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度,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説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找到的場景。

三、日益劇增的危機感

《全球通史》在最後説“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作者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險,美好中承載着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兇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説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例如現在的朝美兩國,不停地研發新式的武器,日益劇增的矛盾,可是他們卻沒想到如果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那麼我們在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想一想,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馬克思主義説,事物總是有着“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説,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驚恐。我們必須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9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卷帙浩繁的史書,讓史料、歷史事件佔多數,而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朝代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在閲讀《全球通史》的過程中,無法對具體歷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當這些感悟印證到了現實和自己所瞭解的中國歷史,便有了下面的幾點。

一、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羣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着人類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動物一樣隨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類在名為“國際交流”的幌子下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鬥,這在當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續。放眼望去,世界歷史越來越是“實用主義”哲學或是“唯物論”的天下了。近代以來的一次次戰爭,一戰二戰,在炮火的轟鳴下人類在一次次地進行着力量的轉換。

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拼命發展經濟,希冀能建設成一個強大的過渡,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國際競爭的號角吹響到各個地區,我們看到現在的中國,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GDP指標壓倒一切,經濟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這種“競爭”説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在對比1500年以前的歷史特別是遠古歷史和1500年以後的歷史不難發現: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我們對這一理論的理解是否有點誇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對中國的介紹始於商朝,把商朝當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朝來展開中國歷史,這和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不一樣的。目前史學界尤其是外國曆史學家對我們所稱的“五千年文明”還有很多持懷疑態度,以至於我們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出現。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在外國人的壓力下我們屈從地去挖掘我們的祖先的墳墓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年代久遠,難道“歷史悠久”便能加足我們以後在國際交往中説話的底氣?難道美國會因為一個國家的歷史長短來作為它外交政策的依據?我們對本身歷史的研究不應該建立在別人的要求下,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歷史。時間能説明什麼呢?只能説明過去。

民族、國家乃至於我們個人的發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美國只有兩三百年曆史,但還不是生機勃勃,照樣生活得很好?斯塔夫裏阿諾斯意味深長地引用了伏爾泰的話作為題記開始講述1500年以後的中國:“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至竟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是最好的。”我們承認,我們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誰能説證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後説“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

斯塔夫裏阿諾斯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險,美好中承載着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兇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説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在人類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馬克思主義説,事物總是有着“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説,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驚恐。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10

以前一直喜歡讀有故事的史書,像《明朝那些事兒》、《大秦帝國》、《血腥的盛唐》等,前段時間第一次讀西方人眼中的歷史———《全球通史》,它不像故事史書一樣小説化,也不像教科書教條化(一般都是時間、地點、任務、事件)。反而我認為它是一部必讀的經典,我總結其3個特點。

1、《全球通史》的作者編寫這部史書的目的是為了給解決當前時代所遇到的問題,是給現代人以啟示。正如作者開頭所説每個時代都要編寫它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早先的歷史編寫得不對,而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會面對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求新的答案。

2、這本書描述事實較客觀,平心靜氣,娓娓道來,讓讀者通過了解事實,自己去求索,去思考,去求索當代我們遇到的問題。它不同於目前市面的一些書籍,例如《成功人士的____習慣》,《互聯網之獨孤九劍》,這類書籍一看就是先整個譁眾取寵的書名,然後以教育人為口吻,將自己觀點強加給讀者的書籍;再挑選幾個的示例證明,缺乏多次推敲和給人思考的空間。

3、對於國內的讀者,這本書敍述角度、方式很新穎。它敍史的角度不是以一個國家、地區為核心,而是以全世界的角度來觀察人類歷史。它敍史的方式不是斷片式的,而是以一個整體的、動態的、連續的角度敍説,前一個歷史時代是後一個時代原因,後一個時代是前一個的發展。例如書中西歐3個不同歷史階段章節關係如下: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經濟增長、國家建設—>海外擴張。

另外我總結了一張表提煉下書中歷史發展的階段。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11

喜歡買書,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買了半年了,一直並沒有看過。今天百無聊賴,取過來看看。還是蠻有趣的。特做筆記如下:

社會變革滯後於技術變革是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根源。

作者將人類歷史的演進劃分為兩個階段,即1500年之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西方的興起並佔優勢的世界。

作者在考察歐亞大陸文明的興衰時指出:如果其他地理條件相同,那麼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民族間的“易接近性”;因為易接近性既為各民族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也製造了淘汰的壓力;歐亞大陸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歐亞大陸內部的遊牧部落和周圍的各大河流域文明區之間的歷史;農業文明結束了長達數千年的種族平衡,建立起一直延續到今天的蒙古人種、高加索人種和黑人的優勢;在古代文明的數千年裏,中東一直是創造力的中心,但到了古典時代,中東的優勢漸漸消失,除了宗教領域外,中東不再是創造發明的重要發源地;古典時代形成的,並在許多情況下一直存續至今的新思想和新制度,都是原先從歐亞大陸諸邊緣地區發展起來的文明的產物,如希臘和羅馬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正是歐亞大陸的西方古典文明比其他文明遭受了更徹底的破壞,無法復原,被一種嶄新的東西所代替,才使西方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西方衰落了,但西方開啟的現代革命卻蔓延到全世界,因而西方也是成功的。

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產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則正如教皇保羅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響力”的結果。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篇12

今天閒來無事,隨手翻看了一下以前寫的讀書筆記,看到《全球通史》時,覺得有幾句挺不錯的,整理了一下。

當穆斯林帝國與中國對外界文明不屑一顧時,歐洲人卻被其他民族的文明所吸引,所着迷。

16、17世紀時,歐洲人驚訝,在掠奪時仍表現出謙卑,有時候甚至焦急地探求良知。但之後,歐洲變得越來越粗暴、冷酷和褊狹。對待古老文明正如曾經被對待的輕蔑,習慣於自己的領先地位。

歐洲初始資源的貧瘠,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們不斷尋求對外學習和擴張。將自己置於最低位,以一種謙卑的心去看他人,或許會有許多新的發現。中國的落後當然在於它的自大,儒家文明一直向國人灌輸着中庸之道,卻忽視了長此下去,當儒家本身完全成為了一種統治工具時,沒有新的思想的碰撞,安於現實,乃至自滿情緒的不斷上漲。“天朝上國”的自居使得統治階級完全忽視了外來文明,不僅摧毀了剛剛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萌芽,也扼殺了中國當時的一切希望。

在古代,存在着一種反對將創造性的學習與體力勞動結合起來的強烈偏見。近代以前,思想家與勞動者一直是分開打。歐洲繼承了古希臘的形而上學思想,對具體事物,實際技藝不感興趣,而追求世界的本源,萬物的本質。近代,隨着資本的擴張,文藝復興階段的影響,歐洲人為了尋求更大的利潤,開始重視技術,為科學革命奠定了基礎,也就帶來了歐洲的繁盛。

科學革命所帶來的改變之所以遠遠高於農業革命所帶來的在於它的研究方法——科學本身包含了無限進步的可能,而且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18世紀80年代生產力的驚人進步似的機械化工廠體系不再依賴現有的需要,而是創造出新的需要,不斷去刺激消費。

英國之所以可以首先發起工業革命,當然不僅僅是瓦特的功勞,更在於它獨特的背景條件:社會結構的合理,重商主義的流行,商業制度的建立,流動資本的豐富,海外市場的刺激,科學、哲學底藴的爆發。

在我們分析事情原因時,不能僅僅侷限在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聯繫歷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背景條件,探求根本原因,以及預見它所導致的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x778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