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11篇)

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11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11篇)

教師的讀書筆記1

我在幼兒園一邊陪護幼兒午睡,一邊翻看《威海教育》讀到榮成市第三十六中學區大魚完小王喜華老師的文章《老師,請守護自己的承諾》,心有感觸。

文章中列舉的事例在我身邊時有發生。例如,一個幼兒向老師告狀,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恰巧正忙於一件事情,無暇調查幼兒所説事情的原委。好幾次,我就隨口敷衍:“老師批評xxxx。”説完便了,沒有下文。幼兒通常過一陣子便被別的事情吸引,忘記了,相互依然做朋友。我也不曾檢討自己的做法。讀過王老師的文章,一份不安與自責開始纏繞着我。

作為教師,不應該輕易地許諾,隨意地許諾又不兑現,會給幼兒帶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説話不負責任。為人師表,當講誠信。言必信,行必果。為幼兒做出表率。而講話不負責任,不守誠信,久而久之,會讓幼兒模仿。

另外,承諾要有價值,不能脱口而出,隨心所欲。老師的承諾可以刺激幼兒的是非觀念,行為選擇。老師要尊重幼兒,不能認為幼兒什麼都不懂,容易糊弄。其實,幼兒的感受是非常靈敏的,他們能從老師很多不經意的行為中直接感受到老師的態度和潛意識。

作為老師,不要輕易給幼兒承諾,如果許諾了幼兒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不能因為面對的是幼兒,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幼兒是有感受力的,我們只有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才能贏得幼兒發自內心的信任。

教師的讀書筆記2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範。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我的為師之道》,我得到了很多啟發。

身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道德規範上要做到言傳身教。國家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做到以身作則,做道德規範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學生的引導者。身為教師的我們還要做到“嚴以律己”,抵制一切不良誘惑,並且勇於指出不道德行為,在道德規範遵守上為學生樹立起一個榜樣。自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培育同學們正確的道德規範常識。例如,結合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故事和中國現代道德模範代表,生動形象的講解道德在生活和成長中的作用,啟發學生學習理解並且規範自我成長。人民羣眾的道德素養質的提高有時就發端於幼兒園、小學生的課堂上,只有卓有成效的道德培育,社會的文明素養才能突飛猛進。

於老師在書中寫到:“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這説明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教學上要做到因材施教,消除了差異便沒有了差生。其訣竅就是要善於發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並且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適當的肯定,讓每個學生在我們的肯定中樹立學習的信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其他同學一樣沐浴在教育的光輝下。對於那些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教師應提出適可的目標要求,並努力幫助他們克服身上的自滿意識,鼓勵做更好的自己。特別是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孩子,我們不能夠抓住他們的缺點不放,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做出正確的引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另外,利用集體的力量,開展圍繞學習任務完成的組別評比活動,讓同學互幫互助,優等生幫助學困生,逐步提高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對於學困生來説,有時候教師偶爾的一次個別輔導也能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還需要有奉獻精神。有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形容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其他崗位一樣,教師也要熱愛自己的職業,時刻對教育存有敬畏之心,深刻理解教育事業在國家發展中的歷史擔當。樹立堅定的理想,甘願投身於繁重而又平凡的教育事業中,才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實現自我價值。

同時需要不斷學習,摒棄過往教育教學中陳舊落後的認識和方法,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迎接新的一天、打造新的課堂,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手段、方法去教育學生,盡力開發每個學生身上的潛力,充盈每個孩子的生命素養。

於老師説:“我從不認為自己是隻教語文的,我是教師,要着眼學生髮展的方方面面。”教師雖是一份職業,當更多的卻是一份擔當。教師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是給予學生終身成長的勇氣和力量,是“少年強則國強”最有力的註解。教師是用自己心中的“文”,去“化”孩子們的生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教授孩子們豐富的學科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開展適合孩子的綜合實踐活動,甚或圍繞成長的玩的活動,引領學生過一種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幸福童年生活。

通過閲讀本書,我知道於老已將學識、才華融入對教育的執着,併成為一種生命自覺和自然。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他的文化品格、學識修養,學習他對教育的態度、對語文的情感,他對學生的諄諄善誘可作為一種將來學生工作的“範式”,並時時警醒我日常的教學形態。我在教育之路上將不斷修正我的教學理念,使我逐漸走向專業成熟,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於老師的教育思想的引領下穩步提高。

教師的讀書筆記3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是李開復先生結合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所撰寫出來的,在書中李開復先生不僅提出了“成功同心圓”的理論,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釋成功的祕訣,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細細品讀,書中並沒有太多個人英雄主義的豐功偉績,用最平凡的語言闡述他眼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邏輯縝密,案例清晰,語言流暢,不由得對他閲歷的廣泛,觀察的細緻,知識的淵博,思維的深厚,觀點論據的精闢深以為然。

本書中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章節是《合作溝通——信息時代的成功之道》。章節中主要講的是團隊合作。讀完後,我十分深刻地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團隊合作最注重的就是互相的交流及表達,團員之間只有分享相互的信息和資源、積極合作、取長補短,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溝通是團隊合作成功的基礎,有效溝通的四個祕訣:

其一、悉心傾聽;

其二、大方積極;

其三、直截了當;

其四、不同意的藝術。所以,偶得啟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們定當攜起手來,讓我們的名師工作室“名起來”,實現我們共同成長、提升之目的。

“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就這樣做最好的自己吧!努力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同事,做最好的朋友。

教師的讀書筆記4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 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的讀書筆記5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份膜拜,如何能不停的在多從角色中轉換,課堂上的教師;生活中的家長;心靈上的朋友;“最美教師”的報道,給了我更多堅持的理由,有了這份堅持,讓周圍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讓教師,不再是職業稱呼,而是一份愛的代言。“最美教師”的事蹟也給我們現行的教育評價機制一個啟示。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優秀,除了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學生成績這些顯性指標之外,還應該更多地關注教師的愛心和責任心。愛心和責任心都體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點點滴滴,雖不容易量化和評估,但這卻是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和發揚的,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一定非得追求成為一位“名師”,但應該力求成為一名“最好的教師”: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最美教師的故事中,有許多細節反射出強烈的責任感,每一個細節都因為教師的“責任”而得到了堅持,最終救下了三條人命。

什麼是最美老師?怎麼樣才算是好老師?我的理解是,不放棄、不捨棄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會碰到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對 於一名 老師來説,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教師。每個學生身上都潛藏着優點和才華,作為老師,應該耐心地去發現、去鼓勵、去關注。我從教15年,教過了很多孩子,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讓我很充實,雖然每天都很忙碌,但和孩子們在一起,是一件開心的事。特別是每當一個所謂的“壞孩子”愛上了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會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滿足感。

最美老師的報道也讓我重新思考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應該像他們一樣有愛心,有責任心,想家長不能想到的,做家長不能做到的。

教師的讀書筆記6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定位。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歎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教師的讀書筆記7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看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怎樣做教師?這是我們常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往教學生。在暑期潛心瀏覽《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回納為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勇於露拙也勇於表現自己。

不管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眼前露拙。卻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實在,學生也很清楚,老師不會的東西多了,對而言,他們已不再象小學生那樣以為老師無所不知。所以老師假如在學生眼前偽裝什麼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假如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哼上一曲,可以調走得找不着了,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很多方面有着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間隔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另外一方面,假如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並茂地來一段朗讀,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很多人説自己不會玩了,假如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

有些退了休的老同道,一每天地老的特別快,大多由於他們沒有什麼業餘愛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沒事可幹,反倒悶出病來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進步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假如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用藝術來宣泄實際上是最好的方法。比如看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看到劇中人物碰到巨大不幸,觀眾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實在更幸福的是創作藝術。在藝術創作進程中,自己的主觀世界完全投進了進往,夜以繼日樂此不疲,會令人十分滿足。他創作時簡直就是神,他非常自由,他感覺到世俗世界對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國就在他的創作中。""只有關心老師的心靈世界,才是真正地關心老師和生命質量。"

教師的讀書筆記8

教育是一種智慧,需要教師運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為學生提供進步的機會與空間。最近拜讀了林崇德教授的《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一書,書中寫出了作者對教育的執着與情感,對基礎教育的瞭解與重視。作者是充滿智慧的,他以自己的智慧向讀者展現了教師在教育中智慧的體現,使人受益匪淺。

第一次看到《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這本書,就有着一種特別的感覺,墨綠色的書名點綴着乳白色的封面,簡單、乾淨,不摻雜任何別的東西,給人一種寧靜。而封底上三句平實而樸素的話語:我們從事同一個職業,教育學生;我們熱愛同一個事業,塑造靈魂;我們擁有同一個心願,當好人師。讓人震撼,熱血沸騰!確實,這就像教師的職業,簡單卻充滿生命力,這就像教師的智慧,理智而又有大愛!

這本書是寫給教師的,如同《教育漫話》、《給教師的建議》等。初讀之,“教育的智慧”使人感動,感動在作者提供的基礎教育“操作指南”如此實在,感動在作者對中國基礎教育強烈而持久的特殊情節,感動在先生“豁達”、“勤奮”的學者風範;反覆翻閲這本書,再次咀嚼作者流暢而充滿智慧的文字,我感到手中的書越來越重。因為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凝聚了一個有良知的教育者對中國教育的反思與探索。

為什麼《教育的智慧》有如此大的“威力”呢?這是由此書的學術內涵和鮮明特色所決定的。一是立足研究,求實創新,科學性強。這部書以作者主持完成的多項國家級或部委級科研項目為立足點,綜合反映了“七五”、“八五”、“九五”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究成果,客觀分析了在實踐中和實驗中的第一手材料,提出了教師在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中的具體做法。可以説,這是心理學研究對學校教育實踐的一個重要貢獻。二是內容新穎,系統全面,富有真知灼見。《教育的智慧》一書從教師職業的價值、教師的素質、學生的特點、智育與德育、建構各種學科能力、探索德育中品德形成的機制、班主任工作、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做學生的保健醫、全面發展和學有特色以及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等諸多方面,向我們展示了新世紀教師的必備素質。三是深入淺出,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強。書中,作者對教師成長與發展的熱點問題,以創新的意識、嚴密的邏輯、源於教改實踐的科學性,以及生動流暢的文筆,通俗易懂的事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高度上,對此進行了詳細討論,回答了教師們普遍關心的許多重要問題。

我們常常説,教育需要智慧。何謂智慧?如果説教育的智慧之源來自於可教的信念,那麼,教師智慧的表現則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學去影響學生。因此,我覺得教育的智慧實際上就是教師的智慧,而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首先得擁有師德師魂,要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正如林教授在書中所講到,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失去了對學生的愛,教師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樂趣。因此,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首先應該把整個心靈給學生並堅持一視同仁,將神聖的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以感染他們、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

除了這種大愛,我也特別認同書中所提到的教師教育觀——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有這樣的自信:“我一定能教好學生;我的學生一定會進步,會成才。”這也是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只有有這樣的教育信念,才能支撐我們去克服一切困難,堅持不懈地鼓勵學生獲取學習的信心,爭取學習的成功。

教師的讀書筆記9

摘1:歷史教學法專家、北京教育學院趙恆烈教授當時也在28中執教,跟我在同一個教研組。那時候他還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教師,他的課深受學生歡迎。他不僅課上得好,而且還潛心於教學法的探索。他不僅研究教法,而且在與他交談中,他説“中國還沒有一部自己的歷史教學法”,流露出要為中國歷史教學法闖出一條路子來的宏大志願。

啟示1:成功總是垂青於有理想、肯付出的人!

摘2:課餘記筆記,寫心得,做摘錄。

啟示2:似乎寫筆記,寫心得,做摘錄是那些成功教師的共性。成功的教師都應該是生活、工作中的有心人。

摘3:備課三部曲是把教材由薄變厚,再由厚返薄的過程。

啟示3:我認為學習應該經過這樣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書本由薄變厚的過程,讀出書本中言外之意,讀書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是知識的理解過程;第二階段,是將知識由厚變薄的過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將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知識發生聯繫,進行縱橫聯繫,經整理之後有序地存入自己的大腦從而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這是知識的儲存過程;第三階段又是將知識由薄變厚的過程,當我們遇到實際問題,將存於大腦裏有序知識源源不斷地提取出來,為我們生產、生活服務,這是知識的應用過程。

摘錄4:一次備課不能到位,我就來一個長計劃短安排,每節課接觸一些原始材料,每學期重點備好幾節課,有選擇地深入攻下幾個問題。積跬步總能致千里,這是我的戰略思想。

啟示4:做學問,貴在有序、系統和堅持!不要太急功近利,而應做到厚積薄發。

摘錄5:我平時備課也總要接觸各種看似對當前教學用不着的東西。更深層的東西,更廣泛的涉獵,可以加深功底,可以提高素質。

學問是沒有止境的,素質的提高也是沒有盡頭的。

啟示5:中學老師,大學老師只是一個分工不同,不要認為大學老師水平就一定比中學老師水平高。中學老師的學術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相信學習可以改變很多。

摘錄6:“寓論於史”、“論從史出”的觀點,強調中學歷史教學必須言之有史,反對了當時脱離史實、空發議論的偏向。

啟示6:看了這個發現各門學科教學都儘量不要擺脱該學科的學科本色。數學課不能沒有數學味道,而且數學味應該是主打味。

摘錄7:“寓愛國主義教育於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的口號,從歷史教學知識性與思想性相一致的這個特點出發,提出要挖掘教育內容內在教育因素,而不是外加一項教育內容的主張,反對“穿靴戴帽”式,標語口號式,強調了要突出一個“寓”字的教育教學思想。

啟示7:數學文化、數學史料、德育元素等相關滲透應結合具體書內容進行融合,儘量不要自成一體,給人感覺有些多餘的味道就不好了。

摘錄8:

思想史之難,難在“抽象”。變抽象為具體,化抽象為形象,如能從形象入手,學生看得見,感得到,然後再從形象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學生往往便易於理解了。

同一個歷史時期,好幾個頭緒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講課最忌雙管齊下,多頭並進,全面開花,抓不住一箇中心。倒不如先從某一個問題突破一環,講深講透,然後對其他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這個做法,頭緒再繁再亂,也可以全盤皆通。毛主席論打仗,説要打殲滅戰,不要打擊潰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通過一仗一仗殲滅戰,最後便能全殲敵人,獲得全勝。

歷史教科書中概念化的詞語雖然不多,但是仍然存在。概念化的辭句,學生難以理解,教師講課時,可以用具體的內容來充實它。

歷史教科書中概念化的詞語雖然不多,但是仍然存在。概念化的辭句,學生難以理解,教師講課時,可以用具體的內容來充實它。

圖表的優越性,在於脈絡清楚,頭緒分明,以簡馭繁,直觀性強,因此圖表的設計,一忌包羅萬象,求全而不簡;二忌文字宂長,長篇大論,降低了圖表一目瞭然的直觀效果。

啟示8:數學學習在很多地方需要跟現實生活聯繫,跟過往知識聯繫,需要恰當的比喻,更需要恰當的直觀,總之應一切為方便學生理解服務,教師在授課應該有效率意識。

摘錄9:不能濫用高音和強音。講課聲音太高,語音的刺激太強,會使學生很快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聽課的效果。

不能勻速前進。老和尚唸經,平平的缺乏變化的語調催人慾眠,容易使人感到睏倦。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適合學生的水平和興趣,不能晦澀艱深。

教師教學語言要口語化,要把書面語言轉化為口語。

歷史課堂語言作為一種教學語言,最要緊的是準確無誤,科學性是第一位的。

歷史課堂語言要講究一個精字,説話務求明白、簡練、乾淨。簡練乾淨的語言使人神清氣爽。宂長而抓不住重點的話越講得多,聽的人越糊塗。教師從第一天走上課堂開始,就應該防止出現“官腔”、“訓話腔”。一句話一個“啊——”,兩句話一個“懂嗎”,不斷的“這個、這個”,無數的“嗯嗯”……這些官腔、訓話腔,會成為一種疲勞因素,在你講話內容的外殼上蒙上一層塵霧,使本來豐富而有意義的內容失去了它應有的光彩。

準確而精練的語言使人產生美感,而婆婆媽媽,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來回重複,只能使聽者生厭,興味索然。

啟示9:課堂儘量作到:語調抑揚頓挫,給學生有適當調整的時間;語言要儘量科學、簡潔、形象,不要出現科學性錯誤,亂打比方,大量口頭禪等語言垃圾現象。

教師的讀書筆記10

如果説冬日讀書如温暖爐,那麼春日讀書如賞百花。當代詩意語文倡導者王崧舟説,底藴是書堆起來的,生命不息,閲讀不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的教育素養提升取決於讀書、讀書、再讀書!

學生時代的我喜歡讀名著、散文、詩歌。工作後,由於寫論文、班級管理需要,我漸漸接觸到了教育著作。無論白天多麼忙碌,回到家靠在牀頭或沙發捧上一本書頓時全世界都靜了。在書裏,我讀到了許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也找到了許多心靈的共鳴。就在一頁一頁的翻閲中,我感覺自己暢遊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又像遇到了心有靈犀的朋友,當我迷茫彷徨時還有高人指路。如此美妙,每天合上書本我都感到滿足愉悦不已!

第一次聽説縣教研室下了音樂論文通知,我激動,又緊張。在找繼續教育的學習筆記時也翻出了徐小懿等編著的《聲樂演唱與教學》。這本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簡直全説到我心坎裏去了!尤其是"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學中的作用"這一章節活脱脱就是寫我,也是寫了不少同學共同出現的歌唱心理。於是,我迅速將自己的體會落筆成文《關注學生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教學的有效性》後榮獲縣二等獎。第一次寫論文就能獲獎,不得不説這是莫大的鼓勵。就這樣,"讀教育著作是很有趣的,關鍵還有指導性"讓我漸漸走進教育閲讀的美好世界。

此後,我的辦公桌、牀頭常常會放着各種種樣的書籍。有時候是工作中碰到問題想要尋找辦法,更多時候我是需要看看書才會安寧、舒暢。剛開始,我很喜歡看一些案例或教育敍事類的書籍。

那時候我只管自己讀着舒服,別人讀不讀書那是別人的事。20xx年,縣師訓處到我們學校籌劃縣培計劃的教師集體閲讀活動。我也意識到,讀書是要帶動的。我自己也可以通過讀書交流活動得到提升。於是,我組織老師們共讀了《愛心與教育》《讓愛智慧》《讀懂小學生》等教育心理學著作。就在一次次讀書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温潤、感動與智慧。從做方案到挑書買書到組織交流、讀後感評比,我確實花了不少的時間與精力。但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猶豫。特別是看到滿頭銀髮的蔣團合老師一下課就戴着老花鏡寫讀書筆記,聽到肖豔老師看完心理諮詢手記《讀懂小學生》後聊到自己班上的單親孩子掩面哭泣時,我覺得我遇見了有教育情懷的作者,也遇上了温潤的教育同行。

讀書,成了最美好的時刻。有了互聯網,我不僅可以最快了解書訊,還可以快速得到自己想讀的書。噹噹網、京東商城,我都成了常客。就在便捷地途徑當中我如飢似渴地讀了許多好書。在李希貴《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中我瞭解到了美國教育的一些情況,開始思考我們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由於這本書我也關注了李希貴的一些情況,對於他創辦北京十一中學"走班制"的勇氣和創新特別佩服!在《窗邊的小豆豆》裏我感受到了兒童真是可愛的天使,巴學園的校長是多麼有愛心和智慧啊!在佐騰學《靜悄悄地革命》我很嚮往那靜心傾聽的温潤的教室和談樂趣和困難的實效性教研活動。"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裏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許多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夏雪梅著的《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和程紅兵的《聽程紅兵老師説課評課》讓人重新審視我們多年來的聽課評課活動。吳忠豪主編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為我們教語文指明瞭方法和路徑。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湯勇《做一個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中都提到了理想信念"雨果説,世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都更強大,那就是恰逢其時的理想。"朱煜主編的《迷人的閲讀》本身就很迷人……

雖説讀了不少書。但是微信、微博、微閲讀的"微時代",刷屏、不讀或淺閲讀現象比比皆是。當我第一次讀到劉波的《教師閲讀力》不禁驚呆了!"正視‘微時代’對教師閲讀的挑戰"合理網讀,推進閲讀的路線圖、讀寫結合加快成長步伐。書中,我不僅遇見了一位熱愛讀書的大師,更是對當今時代閲讀有了進一步思考。於是,我召集有興趣的老師共同申報了課題《互聯網+時代教師閲讀力的研究》。

"閲讀,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書成了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華應龍説,因為我們不讀書,所以工作很忙碌。我喜歡讀書,喜歡在閲讀的世界歷經一次次美好的遇見!

教師的讀書筆記11

近日,讀了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師》一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獲得了許多感悟。

《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在這本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怎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厚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

據我瞭解,人們評價教師首先是看他人品怎麼樣,然後才看他課堂上的表現,這就是要求教師成為道德上的楷模。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希望教師時時處處是學生的榜樣。其次能力強往往也成為衡量好老師的標準,以往這樣的標準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説,是可望不可即的,學校不是光靠幾個道德模範教師,而是靠更多的教師提高服務質量、教學質量。而有效教師呢,“他的個人品性方面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雖然可能他並不帶病工作或無私奉獻;一個有效教師一定是有能力的,雖然可能他也不是什麼一流人才。”這樣的理論,讓有效教師首先成為了人,一個與學生平等對話的人,一個可以擁有正常生活的現代人。他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做一個完完整整的人,一個快樂時尚的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讀到這裏,霎時覺得心裏輕鬆多了,原來,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為好老師的。

有效教師,其次要對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態度和積極探索的能力,成為研究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優秀的教師就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探索最能適合自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也許這樣的教與學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實用的。好的教師總是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作一個反思的實踐者,具備反思自己實踐、自己質疑的能力。

有效教師,還要善於和學生、同事、領導、社區、家庭溝通與聯繫,做個成功的教育合作者,要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有效教師還要是一個樂學善學的智者。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有效的教師必須具有可信任感。在學生看來,有效的教師是值得依賴。教師的可信與否決定於學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育水平或地位,所有這些都可能保證教師具有可信性,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樣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以下三個因素不能不引起所有教師的重視:你的學歷證明,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你的行為。你的學歷證明影響到年輕學生對你的印象,一般説來,學生都崇拜高學歷的教師,他們往往認為學歷和能力成正比,如果再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作後盾,並讓學生意識到你的學歷證明才會有用;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內容同樣會影響你的可信度。當你能夠向學生證明你所講的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相關,他們就認為你是可依賴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當你開誠佈公、誠實、公正地對待學生,公開徵求並接受學生的評價或批評,描述你的期望和所學的內容關聯,表示對學生成功感興趣或關心,你就會得到信任。正像大家所説的,可信任感必須要掙得。

有效的教師還要鼓勵與支持學生,使學生有歸屬感,滿足他們渴望得到喜愛、成功的需要。那些鼓勵學生的教師是真正尊重和相信學生能力的人。他們幫助學生獲得認同感,承認學生的努力和潛力,而不僅僅是糾正答案。因此,鼓勵與其他品質如熱心、熱情、期望成功是相聯的。通過鼓勵和支持,你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所期望的成功,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

當學生不情願或遇到困難時,鼓勵尤為重要。鼓勵可以激勵學生去做並不情願開始的工作,或當他們遭到挫折時,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工作。有效的教師在積極激勵的同時,還要建立和維持專業品行。他們要有條理、以任務為中心,當需要幫助學生時,還要靈活,有智力能力。他們不僅要知曉所教課程的知識,還要懂得教育學。

最後讓我們永遠擁有一顆平和之心,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用別人無法具有的堅韌精神開拓這片美好的沃土。教師所從事的事業真的是好瑣碎,好平凡的事,然而這種瑣碎之中卻極富創造性。所謂水滴石穿,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就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有效教師我們要有平和、寧靜的柔韌,同時也要有堅實和勇氣,才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才能在教育教學這條康莊大道上走得遠攀得高;才能面對現實,面對這三尺淨土之外的天空心平氣和,踏踏實實的做人和工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用良好的心態,幽雅的談吐,淵博的學識來教誨我們所熱愛的孩子們;做一泉源頭活水,永遠孜孜不倦,誨人不怠,用心來關愛我們的孩子,用心來成就這平凡卻偉大的事業。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mqjz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