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影響力》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1

由於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所以讀了一本有關心理學的書籍《影響力》,作者是羅伯特·B·西奧迪尼。這本書主要分析了心理學原理在社會營銷活動和社會事件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作者通過很多例子將原理闡述得清晰易懂,書中提出的現象和觀點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讓我產生很多共鳴。

作者先介紹了影響力的武器,之後揭示了六種順從策略,即:互惠原理、承諾和一致原理、社會認同原理、喜好原理、權威原理、稀缺原理,下面就這六個原理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首先是互惠原理。

作者在書中舉了墨西哥與克利須那協會“先施恩再乞討”的例子,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微信羣裏幫填問卷可以領紅包的現象。問題是:是什麼讓我們願意犧牲寶貴的時間而只是因為區區幾分錢的紅包呢?其實我們無形中陷入了對方給我們的一個看似“恩惠”的圈套裏,它利用我們內心的負債感“迫使”我們主動花時間填完問卷,讓我們以“湧泉”來回報對方開始給予的“滴水”。書中將互惠原理總結為:給予,索取,再索取。商業社會的本質是交換,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一種長期的關係,肯定是基於禮尚往來,雙方都能夠從這段關係當中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個人認為在中國這個講究“人情”的社會裏,互惠原理可謂是所向披靡。因為互惠原理允許了這樣的情況發生:一個人靠硬塞給我們一些好處,就能觸發我們的虧欠感。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在描述人類文化圍繞贈禮過程產生的社會壓力時説:“人有送禮的義務、接受的義務,更有償還的義務。”由此可見,互惠原理很容易遭到利用,可以觸發不對等交換,畢竟,虧欠感讓人覺得並不舒服,並且人們都不願被貼上“忘恩負義”的標籤。

當今社會我們都要在“互惠原理”下生活,按原則辦事,以善意回報善意。但我們也要擦亮眼睛,對於別人強加過來的恩惠,超出原則底線的要堅決抵制,正如作者建議,一旦我們確定最初的恩惠並非出於善意而是另有所圖,就是一個順從的伎倆,那麼我們也不必受它影響,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第二是承諾和一致原理。

它利用的武器便是: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同時也顯得言行一致)的願望。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會一次次地欺騙自己,堅信自己做得選擇沒錯。心理學家很早就認識到承諾和一致原理對人的行為有着強大的指引力量,它經常令我們做出明顯有違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為什麼人的一致性動機如此強大?在我們的文化裏,言行高度一致展現了一個人個性堅強、穩定和誠實的優秀特質。因此,許多營銷高手就會利用這些引我們入“歧途”。書中舉了冥想術的例子,很明顯是騙人的把戲,卻有人願意追隨,其實是他們在付出金錢的那一刻便做出承諾,願意相信這件事,之後也就矢志不渝地追隨了。我們可以看到,承諾在這一過程中是關鍵,它相當於播放鍵,激活了難以抵擋的一致性磁帶。這也就提醒我們:在接受瑣碎請求時務必謹慎小心,因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認知。它不僅能提高我們對分量更大的類似請求的順從度,還能使我我們更樂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應的小要求毫不相關的事前。尤其是你在眾目睽睽下選擇了一種立場,你便不得不去努力維持,顯得前後一致。

第三是社會認同原理。

美劇中經常會有“罐頭笑聲”,很多人都非常討厭,但電視台高級主管卻十分喜歡,因為實驗發現用“罐頭笑聲”會讓觀眾在看到滑稽節目時笑得更久更頻繁,尤其對“糟糕的笑話”最為有效。這便是另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在起作用:社會認同原理。通俗一點就是“別人都在做的事前肯定錯不了”,它為我們判斷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條方便的捷徑。人們對社會認同的方式完全是無意識、條件反射式的,這樣以來,偏頗甚至偽造的證據也能愚弄我們。正如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説,人一到羣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書中展示了“看客袖手旁觀”的經典例子,與國內老人摔倒無人扶的情景是類似的。在人們自己不確定或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最有可能等待看別人怎麼做,也就形成了:我們和大多目擊者一樣,因等待其他人採取行動而顯得“冷漠”。所以當我們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最佳策略是減少不確定性,讓周圍人注意到你的情況,最好指定一個人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幫助。反過來,當我們作為旁觀者時,我們需要謹慎判斷情況,若明確是自己有責任插手的緊急事件,應義不容辭提供幫助。我們生活在羣體中,而羣體通常是“無意識”的,個體很容易被引誘,放棄了自主的思考投身於領袖思想的懷抱裏,人云亦云。因此,我們在羣體中要有意識地減少由於社會認同造成的影響,面對明顯是偽造的社會證據,保持警惕。

第四是喜好原理。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不管是在觀點、個性、背景還是生活方式上。所以我們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或喜歡的人的要求。相似性、接觸與合作、條件反射和關聯都能增強我們對某種事物或人的喜好。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製造商總是急着把自己的產品與當前的文化熱潮、與流行藝人聯繫起來。生活中,我們不需要識別出所有導致好感的因素,將注意力放在效果而非成因上,這是作者提出的拒絕方法。將交易與交易者區分開來,防禦感性偏見對我們理性決策造成的影響。

第五是權威。

書中開篇舉了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我在閲讀完之後感到十分心寒。受試者面對權威還是選擇將電壓加到最大,儘管他們內心是惶恐的,但仍不敵權威的壓力。驚人的實驗結果強有力證明了:人們對權威根深蒂固的責任心在很多情況下使我們喪失理性的獨立思考,選擇不假思索地服從。儘管服從權威大多數能做出適當行為,但盲目服從產生的例外情況也不在少數。避免受到權威地位的誤導,有效的方法就是先發問:這個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這些權威及資格是否與眼前的問題相關?最近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單從權威角度看,年幼的孩子們受到來自老師的權威壓力下,加之缺乏相關自我保護的意識,最後釀成悲劇。因此,拒絕權威下的順從,除了對權威資格的質疑,更重要的是相關知識的瞭解。

最後是稀缺原理。

物以稀為貴,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越高,這是大家普遍認同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渴望擁有一件眾人爭搶的東西,幾乎是處於本能的身體反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拍賣場裏,人們會不由自主地不停舉牌。很多企業就是利用所謂“限量版”、“飢餓營銷”的方式吸引大眾,營造一種產品稀缺而珍貴的現象。

總體來看書中列舉的六種順從策略,本質上都利用了人們懶惰、走捷徑、貪婪、無知的特點,但也正是這些糟糕的特質證明了人類的進化——融入社會、作為社會的個體活下去。《影響力》的初衷是幫助人們辨清社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個人覺得,作者提供的幾種方法還可以教人自布陷阱。當然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順從技巧,既可為善也可作惡,關鍵在於使用人的動機。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2

該書為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西奧迪尼所著,是一本通俗的社會心理學讀物。本書語言較少用專業性術語,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且從實際案例出發,深度剖析影響力的邏輯。

書中介紹了六種影響力的武器,分別是互惠、承諾與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其實,這些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

1、互惠

互惠原理認為,我們應該儘量以類似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作的一切。簡單地説,就是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互惠源於我們內心的負債感和感恩圖報的心理。當別人給我們一些小恩小惠,就能提高我們照其要求做的概率。

2、承諾與一致

承諾與一致深深地紮根在我們心裏,無聲無息地影響我們的行動。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願望。一旦我們做出了一個選擇或採取了某種立場,就會碰到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按承諾説的那樣去做。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我們會想方設法地以行動證明之前的決定是正確的。

為什麼人的一致性動機如此強大?其實,依照人們普遍的感覺,言行不一是一種不可取的人格特徵。信仰、言語和行為前後不一的人會被看成表裏不一,易遭人詬病。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個性堅強、智力出眾掛鈎,它是穩定性和誠實感的核心。

3、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取決於他人是怎麼做的,尤其是我們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時候。而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當我們自己不確定、情況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

提個技巧:

當我們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最佳的策略是減少不確定性,讓周圍的人注意到你的狀況,搞清楚自己的責任。儘可能精確地説明你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而不要讓旁觀者自己判斷,因為尤其是在人羣裏,社會認同原理有可能會使他們認為你的情況並不緊急。

《影響力》這本書解釋了影響人們日常決策的一些心理學方法,分析人們無意識順從別人的心理學原因,讀罷收穫頗多。對於我們來説,合理運用書中給出的一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一些事情。

此外,明白了生活中讓我們無意識順從的手法的運作機理,亦可幫助我們抵制住這些誘惑和陷阱。應該説,這本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沒有抽象高深的理論,而更多的是生活中常見的案例,讀完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幫助。

這本書列出了六種影響力的武器,分別為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這六個武器巧妙利用人們心理深處的漏洞。人類在上萬年的進化當中,形成了一種“自動反應機制”,這類似於動物的本能反應,只不過人類這種反應機制是在總結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機制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地處理問題,但是缺點之一是人們看到某種“觸發事件”往往會不假思索地作出決定,原因是我們覺得這麼做往往是正確的。

舉幾個例子來説,別人給我們施與恩惠(不管多麼微不足道),我們會覺得有必要給予報答,有時候報答的程度遠遠超過別人施與的程度。我們覺得“知恩圖報”理所當然,一方面因為我們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知恩圖報是美德,另一方面,我們的“自動反應機制”會讓我們不假思索地認為應當報答。推銷員利用我們這種反應機制可以很巧妙地讓我們接受他們的購買建議,比如超市會讓我們免費試用一段時間,或者先給我們一些小禮品,我們一旦接受了這些恩惠,往往會購買他們的商品,這就是本書中所説的互惠原理。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稀缺原理,它表明人們對於變得稀缺的東西往往會高估其價值,這一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超市裏經常掛着清倉大處理,限時搶購等標牌,它是想告訴我們東西在變得越來越少,我們下意識的認為這些東西變得更有價值,因此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超市生意異常火爆。

這兩個例子都説明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行為都受到以上六種影響力武器的影響,讀完這本書,我們會清楚的知道自己無意識犯的錯誤並學會怎樣抵制這些誘惑。一言以蔽之,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隨波逐流,多用自己的理性來判斷周圍的事情,而不是過於依賴別人的行動,這就是這本書教給我們的。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3

昨天讀了《影響力》這本書,書中所提出的6個影響力的武器,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使用的地方有很多,對於工作幫助很大。

一、互惠

我理解的“互惠”,就是先給予,再索取。事先設想好自己的目的,然後再去設計一系列的環節,從而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在此時提出你的要求,從而實現你的目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辨別,別人對你好到底是真的好,還是別有企圖。

平時我會以一隻口紅作為項目組的獎勵,學習了互惠這個技巧之後,或許之後我可以先送給客服一隻口紅,然後再去提業績要求。這樣客服心中也會有一定的責任感,目標意識會更強烈。

二.承諾與一致

我理解的這點,就是人們都會為自己説過的話,承諾的事情而負責。於是一旦我們主動承諾了做什麼事情,哪怕是自己不情願的,也會逼迫自己去完成。

所以在每個月分解目標的時候,可以主動引導客服人員説出自己的目標,加強他們的責任感,從而使目標更加可以被保障完成。

三、社會認同

我覺得這一點,就是在講,盲目從眾心理。不明就裏的跟從別人的意見。其實就是缺乏主觀思想,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個人認為,每個人都得有自己的主觀思想,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套路。

四、喜好

1、增加外表魅力;

2、相似性;

3、稱讚;

4、接觸與合作。

這裏面我的理解是:

1)人都是喜歡接觸美好事物的;

2)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人們更喜歡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

在這一點上,日常打理自己的外表,是自己看起來乾淨整潔,可以使自己在一天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加成。在與員工的談話溝通中,也可以拉拉家常,或者先稱讚一下,然後再表達自己想表達的,這樣員工接受你的想法的概率,會大幅上升。

五、權威

這一點的話,基本上是對權威的尊敬和信任帶來的壓力使人們對權利盲目服從。

其實這一點的話,魯迅先生早已説過“從來如此,便對麼?”

與其相信別人,不如自己努力成長,早日成為權威。

六、稀缺

物以稀為貴,對缺乏資源的佔有的原始衝動,但是很多時候只是商家的手段而已。容易盲目的就被套路了。

現實生活中,這6種武器,往往是組合出擊,讓人防不勝防,看完這本書之後,至少可以讓人對於這些套路有一定的防範。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4

同事上個月借了一本書,但是因為書的內容太乏味而放棄,我順手借來翻閲,發現這是一本關於心理和社會學的書,講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簡單而沒有被看透的事例,一直對心理學和社會學感興趣,這本書用一種簡單平實的語言和生動又有説明力的故事或者實驗向我們證明了這些被我們所忽略的或者壓根兒沒意識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麼巨大的影響力。

順從原理,機械反應與固定思維模式:當我們請別人幫忙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對比原理,經常看嘔吐劇的人總是覺得生活中的人長得都難看。當你買下一大件昂貴的東西時,總覺得原本比較貴的配件顯得不那麼貴了,有時候衝動消費就是這樣產生的。

互惠,給別人一點好處,別人也會幫你。社會中的人大多在仁義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縛中會不知不覺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雙刃劍,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則會讓很多人成為冤大頭。我向來屬於被人騙了還不覺察的那種人,只有用吃虧是福這種阿q精神來平衡自己了。這個原理可以很好的運用於買東西跟人砍價的情況,尤其是金五星那種漫天亂要價的地方。先使勁兒砍,再適當讓步,買東西的人一定算不過賣東西的,但至少不會損失太多。

承諾和一致原理,一旦我們做出了某個決定,或選擇了某種立場,就會面對來自個人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和社會認同原理一樣,我們常常會由此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這個原理讓我最為之一驚,回想過去和現在的一些選擇,我明白了命運的'推手其實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腦和有限的閲歷和知識。高中老師曾説應該改命運為運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資源呢?一旦我們在內心不堅定的情況下選擇了某種東西,就會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統,每個人都免不了有社會稱許性,於是總是執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選擇是對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確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壓力,而是來自自我內心的支持系統,自己欺騙自己的人是最無可救藥的。看完這一章之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很多選擇和想法了,不知道這是一種收穫還是一種干擾,總之,認清內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關於書中闡述避免受社會認同影響的兩種方法:環顧左右之後,別急着往前衝,向前看;抬頭跑。這讓我想起了劉總説過的一句話:在埋頭苦幹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確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我相信很多時候,從眾是人們所避免不了的情況,但偶爾,在決定自己命運的選擇面前,一定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相信自己!

《影響力》的讀書筆記5

這篇文字是用來描述自己看完書單上的《影響力》的感受的,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和計劃——凡走過必留痕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讀過的東西能慢慢的忘掉,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説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衝動地順從他人行為背後的6大心理祕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説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範。

在這本書中,羅伯特。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一一拆解他們的招術,學會保護自己以及讓這6大祕笈為我們所用。

讀過此書之後,定能使你做到以下兩件事:一是當你真正的意圖是要説“不”時,你不會再説“是”,二是可以令你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具影響力。

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有種“原來如此”、“我又被套路了”的感覺。很多人運用足夠的技巧成為順從大師,讓人不自主的認同他們的觀點,達到他們的意願。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這會是極為成功的“共贏”。而要提防這些技巧,違背“大師”的意願,常常是在跟這麼久以來,整個社會的界限進行對抗。

技巧本身無可厚非,甚至在我讀來,偶有撥雲見日的感覺。如果不把其作為技巧來理解,當成為人處世的一種方式,想來會少不少內心的抵抗。那如果把他作為和《菜根譚》一類的書來理解,想來更容易在固有的知識體系當中構建連接點。只是對於我這樣的“小白”來説,這樣尤為直白的書籍,或許更加有價值。

不説廢話,對我從這本書裏獲得的有效知識,我想用三個詞和一句話來概括,三個詞分別是“共贏”、“冷靜”和“底線”;一句話則是:讓自己獲得舒適。

“共贏”這詞在這本書中出現多次,很多時候,共贏不是一個目的。是的,我必須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沒有標準的評判是沒有意義的——正如沒有標準的制度是沒有價值的。這裏的共贏只是讓人產生“共贏”的感覺。簡單來説,順從大師們從某些角度,讓你覺得獲得了好處(這種好處可能是贏得什麼便宜,或是避免的什麼損失甚至是咬牙維護了自己的形象),然後依從他們的建議,達到對方的目的,實現“共贏”。那麼你説,如果你看到這裏,你會怎麼想,是的,這只是你自己覺得你獲得了好處。

事實上,當每個人在足夠冷靜和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很有可能,這位美麗的女士,你櫃子裏買來卻從未穿過的衣服要少上一大半還多。那麼,應對這種“共贏”的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冷靜”。

“冷靜”,有時候戲稱,深夜十點之後,人類開始有了靈魂。我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始思考白天怎麼都不可能花心思去思考的問題,比如人生的終極意義,比如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等等……雖然更多的情況是,在沒有思索出任何意義的迷糊中,明天就意外的到來了。所以,可能,對於更多的人來説,更迫切的是認識“現在”。但這並不是代表“冷靜”就沒有價值。很多人在選擇之後,為了證明我沒錯,我不會錯。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情感,試圖讓事情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甚至不斷的説服自己,我是對的,世界不一樣了。那麼,你只需要在“冷靜”的時候想一想,如果當初我知道現在的情況,我會不會做同樣的選擇,如果答案是“不,我絕不會明知道是個坑我還往裏跳”,那麼,現在趕緊出坑吧,這是止損。如果不需要自己説服自己,答案還是堅定的“是”。那麼不妨多付出點什麼,這叫投資。

可是,我們知道,不是時時刻刻我們都能冷靜。甚至有些人一年也冷靜不了幾次去反思自己。是不是這些人就註定被大師們“牽着鼻子走”呢?

如果我説是呢?比如你明明很不願意答應朋友的請求,比如你明明不需要別人推銷給你的按摩器,比如你根本不想吃超市裏導購請你品嚐的試吃甜點……

那麼第三個詞或許有點用,“底線”。

“底線”,某種程度上來説,這個詞也是非常主觀的。而一旦説到這個詞,就會讓我不由得再次想當《金瓶梅》裏的潘金蓮。從某種意義上説,她反而是全書中最真實最有底線的人,尤其是在愛情上。只是她的底線,更多的也許是出於無力改變事實的“我和我最後的倔強”。而在本文中,如果你向這位女性學習,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你必須設置你的底線,你必須瞭解你的底線,你也必須在別人觸及它時還擊——或是保護自己的底線。人性的可悲在於他有極強極強的可塑性,而且,在從惡方面不需要人教導。因為我們社會道德中,惡是獲得利益和部分需求滿足的最簡單的方式。所以,在你認為自己該説不的時候,堅決説不。不然,你可能會失去説不的機會。

讓保護自己的底線成為潛意識中的東西,這樣會輕鬆許多。

前幾日看別人的公眾號,看到一段很勵志的故事,説誰來着我忘了,大致的意思就是撇開細枝末節,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然後儘量避免接觸你認為“也挺重要”的事。也就是説,如果你接觸到了“也挺重要的”,就會影響到“最重要的”。是的,精力有限,想做的事情,要麼全心去做,要麼不去做。對於我來説,某種東西,如果它“不得不去做”,那麼,給自己一個程度。比如説書法,天可憐見,我是真的對其無愛,但是字卻實在太醜,覺得會影響到別人對我的印象,那麼自然而然,讓字“工整、整潔、乾淨”就是我練字的目的。是不是挺簡單的呢?

看完這本書呢,好像學到了挺多,可是又好像什麼都沒學到。所以,最後的那句話,就是讓自己獲得舒適。

人和人的交往,説到底是有目的和需求的。或許是出於利益,或許是出於情感,甚至或許是出於百無聊賴和生理需求……人的意識可能會一再的説服自己去接受“我不太樂意”的事物,但是身體可能更誠實。就像張愛玲的名句,也只是告訴你,身體更誠實。當我們“不得不”答應什麼或是捨棄什麼的時候,你的腸胃會告訴你,不,我不樂意。或者是,你的雙腳會想“逃跑”。親愛的們,這時候,你真的是非常不樂意了,你身體的所有細胞都在叫囂,好可怕,他在套路我。那麼,就逃吧,不要怕。偶爾的成為“弱者”或者“不那麼好的人”,很有必要,因為他會讓你在其他的,你樂意的“好”上更加熱情。畢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啊。

《聖經》上有一句話,我常常對自己誦讀,“凡事都可做,只是不都有益。”這是上帝之子對於信他的人的應許:因為有了他的救贖,信者做什麼就都可以,只是,不一定是好的。如果作為人生哲學,那麼,請告訴自己,在道德的範圍裏,甚至是在法律的框架內,我做什麼都是被允許的。只是,對我,不一定有益。判斷有益的標準,請你們自己制定,比如讓你的“最重要的”事更容易完成、讓你“最在意的人”更加快樂。至少,我説的是至少,也請別忘了讓自己“獲得舒適”。

最後的話,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對未來很迷茫。也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現在缺乏認知,對自己缺少接納,對理想缺少熱愛——低估了自己,高估了“束縛”。然後告訴自己,我也很無奈啊……你真的竭力之後再説“無奈”好麼,或許,你力竭之後,反而不會覺得“無奈”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9r0r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