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藤野先生》有感(15篇)

讀《藤野先生》有感(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藤野先生》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藤野先生》有感1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名家作品,其中人物豐富多彩,每個人物都有正面和側面反應了當時中國無比黑暗的社會現象,其中我認為寫的好的是藤野先生。

在《朝花夕拾》中,除了小引和後頸,還有十篇,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其中講的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學習和生活的片段,通過幾個場景的刻畫突出了藤野先生治學的嚴謹,待人的熱枕以及對作者的熱情關照,從而也歌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在文中中,我記得這一句:“我拿下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脱漏的地方,連語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藤野先生在做學問上的嚴謹,在培養學生上的細心。

讀《藤野先生》有感2

上週,我們學習了《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它選自於魯訊先生的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這篇課文寫的是:青年時期的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當他來到東京時,卻失望至極,他看到清國留學生生活的污濁,失望以及不滿。當他來到仙台時,受到了特殊的待遇,這裏的學校對自己不收學費,還為自己食宿操心。接着,魯迅便遇見了改變自己一生的老師—藤野先生,在這裏作者又與藤野先生之間發生了幾件事情使魯迅學醫的信心轉變了。第一件是先生為“我”添改講義,這件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對工作的認真態度。第二件事是藤野先生為“我”糾正解剖圖,而魯迅只將解剖圖中的一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藤野先生就給改正好了,這表現了先生的細心與認真和對學生嚴格的品質。後來,藤野先生又關心起“我”的解剖實習,表現了他的熱情與誠懇。接着,藤野先生又瞭解女人裹腳的事,這又表現了先生的求實精神。

在魯迅身上有兩件事真正使他改變志向。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另一件是看電影事件。“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是魯迅先生擅長的反語,表達了自己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受到的極大震動,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從文的決心。從這以後,魯迅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作者認為應該從精神上救國民,即使身體再健壯,也改變不了愚昧的思想,只有從精神上喚起國民的覺醒,才能救國。

從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魯迅先生的愛國思想,也知道了人一生中不能沒有導師。

讀《藤野先生》有感3

值得魯迅先生一生懷念的老師有兩個;壽鏡吾先生與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師,《藤野先生》即回憶藤野的散文。本文記敍了魯迅從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生活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但文章的重中之重是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

文章以藤野先生和魯迅的留學生活為兩條主線,從中不斷節外生枝,安排錯落有致的副線。一條鮮明的愛國主義思想貫穿了全文,使每個看來似乎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段閃耀出奪目的光彩,從而給以讀者深刻的啟迪。

在閲讀過程中,我被藤野先生育人那仔細,兢兢業業的品質所打動,但同時又被日本學生歧視中國留學生的所作所為感到憎恨。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魯迅棄醫從生物的決定。我為此感到可惜。魯迅能在茫茫人海中識得這樣一位老師,真是天大的幸運。但又匆匆與他離別,為這個事件畫上了一個五味雜陳的句號。

倘若魯迅先生仍舊在世,藤野先生一定永刻在他的心中。

讀《藤野先生》有感4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於1926年寫的,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其中一篇文章,讀完後,我感慨萬分。

“藤野先生”?乍一看,只是一篇簡簡單單的人物描寫文章,但是,魯迅於無聲處聽驚雷,用兩條線索,巧妙地構造出了一篇包含作者滿懷深情的文章。第一條線索是眾所周知的魯迅先生心中的,眼中的藤野先生,另一條線索則是魯迅先生對國家的,對民族的,前途的憂慮,對人民麻木不仁的痛心,以及其願意為了人民,民族,國家而在黑夜中吶喊的決心。

“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寥寥幾筆,就將清朝留學生不學無術,一天到晚只知道遊樂,消度時光的景象勾勒出來。魯迅先生對此十分痛心,他感慨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開篇點題,魯迅便將自己對清朝留學生不學無術的痛心以及自己不滿東京的學習氣氛,前往仙台學醫的原因寫了出來,引出了第一條線索,隨後,作者看似無意的記住了車站名字“日暮裏”,實際上是作者在痛心自己的祖國正在一步步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以及清朝官員只知道吃喝玩樂,壓迫百姓的醜惡面目的憎恨。

緊接着,作者將藤野先生的穿衣隨意和高超的知識水平形成鮮明對比,引出第二條線索,對藤野先生進行描寫,後文引出的“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一箭雙鵰,既引出了作者對藤野先生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情操的讚美和對日本學生對自己祖國的蔑視和對自己的鄙視的不滿和深惡痛絕。

讀完此文,我深深的感悟到,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用心良苦,在當時的環境下,魯迅先生的寫作行動遭到了極其嚴重的迫害,但是,魯迅先生依然堅持着沒有放棄他內心的堅持,沒有放棄吶喊。

讀完這篇《藤野先生》,我更是學習到了魯迅先生不同於其他人的文筆,令我極其驚訝的是,之前我雖然對魯迅先生非常的敬佩,但是我絲毫沒有想過,魯迅先生竟然能夠把白描手法運用的如此熟練,短短几筆,就將藤野先生的性格描繪的栩栩如生,讓人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敬愛。

讀罷本文,我真的受益匪淺。

讀《藤野先生》有感5

人的一生將會遇見許許多多的老師。

老師的一生總是倒持自己,使自己大量燃燒滴下些蠟油,再以哪些蠟油將燭身固定,然後便慢慢地放出光亮,並在光亮跳動時剪短燭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貢獻一分又一分的生命。然後便淡淡地消逝,熄滅……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老套的比喻了,只要是老師我相信這些一定很準確。藤野先生也擁有,但他獨有的是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在各方面大公無私的人,藤野先生已經很了不起,因為他對“學術”大公無私。,他的生活如此奔騰不息,又如此清澈。因此他成了魯迅的“第一老師”,他給了魯迅勇氣,讓他煽動自己的羽翅飛向自己的天空,鼓勵着他的愛國精神。

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把燃燒的火,有熱、無熱地去温暖人的甘田。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片碧綠的草,有生、無生地去堅定人心的動搖。最後魯迅留下的還是遺憾,但我覺得這也很好不是嗎?我憧憬完美,也欣賞遺憾,因為所有的完美似乎都指向遺憾,而那麼遺憾卻常常能映現完美。

讀《藤野先生》有感6

讀了巜騰野先生,我深深體會到藤野先生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分國籍和民族一視同仁,他對魯迅先生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新的醫學能傳到中國去,他在魯迅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

那時日本視中國學生為低能兒,那些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醉生夢死,不顧國家危亡,而追求風雅的醜陋現象在魯迅的筆下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影片中,一羣中國人圍觀一箇中國人被槍斃,魯迅對這種民族的麻木不仁感到無地自容、痛恨不己,在這麼一個充滿瞧不起、鄙視的環境下,唯有騰野先生不因魯迅是中國人而歧視他,他對學習有着高度嚴謹負責的態度,對於魯迅的筆記,即使偏差一點,藤野先生也要把他改過來。

藤野先生認真負責的態度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他對生活不拘小節,模模糊糊但工作中細心負責,體現出騰野先生是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他與學生之間,己經超出了民族的界限,連一根血管的微小偏差也要當面改正。藤野先生與其他日本學生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尊重學生的民族習慣,知道中國人敬鬼,怕魯迅不來上實體解剖課,是一個負責的老師。

在這麼一個每天都要面臨着諷刺、挖苦、嘲笑的環境中,魯迅選擇了棄醫從文,看着一羣麻木不仁的清國留學生,他覺的治病不如救國,病可以醫,而思想不能醫。而至今中囯雖然己逐漸強大起來,但離真正的強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中國富強的責任就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少年強則國強,為了我們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我們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讀《藤野先生》有感7

我眼中的藤野先生是一位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太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很好的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和魯迅對他的敬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和對學生一視同仁,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一個正人君子。

藤野先生一直鼓舞着魯迅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每當夜間疲倦的時候,正想偷懶時,仰在……再繼續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影響了魯迅的一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藤野先生所為魯迅傾注的愛。

讀《藤野先生》有感8

《朝花夕拾》是我初中時讀第二遍的書,其中要數《藤野先生》給予我的印象和啟示最為深刻。

重讀這本書的時候算是我比較巔峯的時候,因為我戰勝了碾壓我五年的好同學,儘管不是在班上,但仍是在同一個培訓機構做同一張試卷,還是不止一次,自然膨脹驕傲了。重讀這本書是被媽媽壓迫的,因為我已經讀過了,覺得意義不大,但卻令我收穫滿滿。

讀過這篇《藤野先生》後,我被文章中的藤野先生深深感動了。要知道,那時候的種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那時候的中國還十分的落後,魯迅可算是吃遍了苦頭,飽受欺凌與輕視。在日本學生眼裏,中國留學生就是卑微的,成績就該是最落後的,就該是被嘲笑的。但藤野先生卻不,他對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尊重,從不偏袒任何一個人,大公無私,而且兢兢業業,十分的認真。這種可貴的品質深深打動了魯迅,魯迅從心底拜他為自己的顯示,向他的品質學習着。

我也在閲讀,我也在思考:是否有那麼一個人可以成為自己心底的老師?答案是:每個人都可以。於是,我開始不斷去尋找自己的老師。我一般都是在課堂外的生活中尋找着——等待公交車時,路過身邊的環衞工人,我向他學習着,無論是什麼職業都不分貴賤,都是重要的,需要儘自己之力的;來到圖書館看書時,坐在我對面的老爺爺,我向他學習着,看着他認真閲讀的樣子,我知道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閒着無聊時,池塘裏游去游來的小魚兒,我向它學習的,儘管我們時間和能力有限,但我們仍要盡全力去尋找心底的那些美好……

《藤野先生》不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位老師,教會我謙遜。

讀《藤野先生》有感9

早晨凋落的花,夕陽時分,把它拾起,心中仍會翻起熱潮。回憶起來,漫漫長路,記憶中的恩師,格外鮮明。

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因當時中國為弱國,所以魯迅時常遭到日本學生和老師的嘲笑,而只有藤野先生,在暗暗地幫助魯迅,給他添講義,該解剖圖,關心魯迅的解剖實習,並瞭解中國女子裹小腳······在魯迅準備回國時,先生尊重他的選擇——儘管對魯迅有太多太多的不捨。回國後,藤野先生依然寄照片給魯迅,可他再也沒有得到答覆······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以後的時光中最難忘的一位老師,而海倫凱勒的莎莉文老師,也讓凱勒的人生有了轉折點。一歲半的凱勒因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不能講話。而就在這時莎莉文老師的出現,讓凱勒“重見光明”。莎莉文老師教會了凱勒寫字,教她認識單詞,教她手語,這讓凱勒可以與他人交流,讓她熱愛學習,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到她多麼想“見”到莎莉文老師一面,可是在她66歲時,老師去世了,願望落空了。

一位老師可以給我們的,是無限的,他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還有寬容、諒解,尊重,在老師的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好壞、貴賤之分,一位恩師造就人的一生。藤野先生對任何學生都很嚴厲,但卻對魯迅關愛有加,絲毫沒有民族偏見,這樣一位有着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説:“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我的小學語文老師給了我人生最大的啟示:“你要如何才可以出色、如何才可以把一件事學精,不單單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還要實踐,用實踐去完美你所擁有的知識。”從此,我明白了學習的真諦,感謝我的恩師!

在數十年的生命中,相伴我們最多的,教會我們最多的,就是那塑造我們的老師。

讀《藤野先生》有感10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裏,近代的中國是弱國,所以其它國家的人特別是日本人是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的。然而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卻讓我知道世上還有一種只關心學術能得到發展而不論國籍的學者。

在當今社會,純粹的學者是非常少見的。大多數學者都有着門户之見。就像中國古代的傳統一樣: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使中國各行各業的獨門祕術失傳。而現在是各國與各國之間存在着門户之見,很少將真正的技術與別國進行交流,但藤野先生卻是一位純粹的學者。

他不在乎學生的國籍。不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他都一視同仁。沒有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弱國就瞧不起中國人,而是耐心的指導魯迅。甚至因為他聽説中國人十分注重鬼神,擔心魯迅不敢解剖屍體,而專門想去開導魯迅。而現在許多國家都注重國籍,非本國籍的人一般都不會讓他進入技術核心領域。像錢學森去美國學習時,美國開始並沒有讓錢學森進入技術核心領域。後來錢學森進入了美國核武器研究的核心機構。但當錢學森想要回國時,美國政府百般阻撓。最後我國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讓錢學森回到了祖國。而藤野先生卻不在乎學生的國籍,對學生們一視同仁。

他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當藤野先生先生上台作自我介紹時,後面的.幾個資歷大一些的學生笑了起來。對旁邊的同學説,這個藤野先生穿衣十分模糊,以至在一次坐火車時,列車員擔心他是一個扒手而讓乘客們都小心點。不顧自己的形象不一定是一個優點。但對於藤野先生來説,這難道不是他做事認真的體現嗎?那些外表光鮮亮麗卻實則敗絮其中的人只會弄虛作假。他們將自己太多的時間花在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上,而不去仔細鑽研學術。像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整天灰頭土臉的,但是他們不在乎這些,最後提煉出了鐳。而藤野先生不正是這樣工作認真、不顧自己形象的人嗎?

他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當魯迅被誤會提前知道考試題目並牽連到藤野先生時,他沒去很快地證明自己的清白。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做這些子虛烏有的事。而現在許多人就因為做了一些事,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到處向人吹噓。像袁隆平研究出了“東方魔稻”而名滿天下。但他沒有在乎這些,而是回到田野,想把雜交水稻培養的更好。而藤野先生難道不是這樣淡泊名利,專心於學術的人嗎?

藤野先生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他不在乎學生的出身,對學生們一視同仁,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的工作認真;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專心於學術。如今,像藤野先生這樣專心於學術的人還有多少呢?

讀《藤野先生》有感11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我對魯迅先生特別尊敬,魯迅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20世紀初,魯迅先生在日本求學,學的是醫學。當時國內時局動盪,在日本相對穩定。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是一個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情操高尚的人。他對魯迅先生非常負責,總是能夠細心輔導魯迅先生的功課。

在日本上學期間,魯迅先生學黴菌學的時候是用的電影教學,在看電影的時候一般會放幾個實事的片子,當時日俄戰爭時期,中國人有人為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補貨,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當時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喊萬歲。坐在那裏的中國人,包括魯迅先生覺得特別刺耳。

第二年魯迅先生想要去學生物學,他想告訴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知道後臉色有些哀傷。魯迅先生看到他有點悽然,便説了一個安慰他的謊話,魯迅先生説:“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

臨走前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家裏,給了他一張照片。多年以後,魯迅先生總還記得他,他讓魯迅先生感動。藤野先生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他也能同樣抱以尊重和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和清朝留學生的放縱尋歡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藤野先生成為魯迅先生的精神偶像。

讀完《藤野先生》我知道世界上所有善良的人都是一樣的,他們真摯,熱誠。魯迅先生在文中不但表達了對恩師深深的懷念,也抒發了對自己心中宏願的堅持。每個時代都不一樣,作為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藤野先生》有感12

《朝花夕拾》中,在《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裏,藤野先生作為魯迅在仙台的老師,朋友,引路人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而魯迅與藤野先生之間發生的故事令我尤是感興趣。

初讀《藤野先生》時,我看到了一個個子黑瘦,八字須,戴着眼鏡,穿衣不太講究的一位解剖學教授,上課時的聲調抑揚頓挫。

讀第二遍時,我感受到了他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誨人不倦的精神。他在學術上一絲不苟,十分嚴謹。同時又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是一位品格高尚的老師。

通過幾次細細品讀文章後,我理出了大致思路。文章通過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敍事,講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期間與他的老師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經歷,同時也交代了自己棄醫從文的原因。

從藤野先生的種種作為和對魯迅這個作為“弱國學生”的關照來看,可以隔着書本深深地感到藤野先生的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摒棄了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感受到魯迅對當時進步青年所持有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民族自尊心還有赤誠的愛國之心。

文章通篇讀完,感受到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懷念,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對我的教誨和激勵。

感謝你們!

讀《藤野先生》有感13

原本在《朝花夕拾》上偶讀的一篇文章竟在課本上出現,於是細細看起來,發現竟也還滿有趣味。聯繫現在,倒不知從哪冒了箇中國式的驕傲來。

在中國,唱歌厲害可以驕傲,跳舞厲害驕傲;但是打仗厲害不是驕傲,大多人都認為打戰只是武夫而為,並非文人之事。我倒是妄下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不能打戰而找的理由罷了”。

中國是個很無恥的國家,擺在牆上的全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永遠都是在自欺欺人;看到的也永遠是自己的優點,但嘴上卻永遠是什麼謙虛、禮儀。自己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但是根本輸不起。中國人死要面子,認為有面子就是驕傲。記得曾經在路上見到兩個人,在不停的爭吵,一問路人才知道原來是芝麻大點的小事,但兩人是僵持不下,為的就是面子。

在中國,完全學人家的是崇洋媚外,不學人家的是頑固不化。學到一半的,就是真正驕傲。什麼也學不到,還把自己的忘記了一疛,並恬不知恥的説是什麼保留傳統,還挺會為自己找理由。

以前去人家日本幹什麼?為的就是學習。永遠説自己是泱泱大國,還不是夜郎自大。自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那又叫什麼發展中國家。

人,不要那麼恬不知恥行不行?越王勾踐,勝利前,不是一直在看自己的缺點吧?

中國式的驕傲,説白了就是恬不知恥。

讀《藤野先生》有感14

恩師是讓人永遠懷念的,特別是當你獨處異國他鄉,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時候,卻有一位老師給你無私的關愛和真誠的鼓勵。那是永不墜落的寒夜星辰,永遠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的閃亮。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那個特殊年代裏感人至深而又發人深省的往事。

甲午中日戰爭時,中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因為政治不作為被日本打敗了。這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為了洗刷屈辱,中國出現了一位位愛國者,魯迅就是其中一位。魯迅為救國學起了醫術,來到了日本仙台,碰到了藤野先生,而藤野先生並沒有因為魯迅是中國人而歧視他,反而特別照顧她,幫他修改講義,改正解剖圖,關心他的解剖實驗。還經常問他中國女人是怎用纏足的。在魯迅的記憶中,藤野先生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穿着很樸素,很馬虎,有時竟會忘記帶領帶。有一回上火車去,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竟叫車裏的乘客大家小心些。藤野先生雖然穿着馬虎,寒顫,但他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治學嚴謹,教學認真,能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而且給與了極大地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洪平老師雖然從來沒有給我上過課。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他聊了一會,我們一直都在聊關於父母的事情,我總是覺得父母對我太嚴了,我無法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小小鳥,帶大説:"以後等你出去了,你就知道了,父母的管束對一個孩子來説是多麼重要的……。

讀《藤野先生》有感15

週末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裏的前幾篇文章,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的醫學老師,他對魯迅十分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是很講究,但他卻為人誠懇公正,對自己的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他糾正魯迅筆記上的錯誤;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特別擔心魯迅不肯解剖屍體。看了這個故事,使我想到了一個故事: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大夫白求恩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地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對快爆發的戰爭時,他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中國,最終因為病人手術時不小心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先生,他們都為了自己的使命奮鬥着,我被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我想,作為一名小學生,學習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也應該向他們那樣為了自己的使命努力奮鬥。

標籤: 有感 藤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3w4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