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藤野先生》有感15篇

讀《藤野先生》有感1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藤野先生》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藤野先生》有感1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裏,近代的中國是弱國,所以其它國家的人特別是日本人是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的。然而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卻讓我知道世上還有一種只關心學術能得到發展而不論國籍的學者。

在當今社會,純粹的學者是非常少見的。大多數學者都有着門户之見。就像中國古代的傳統一樣: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使中國各行各業的獨門祕術失傳。而現在是各國與各國之間存在着門户之見,很少將真正的技術與別國進行交流,但藤野先生卻是一位純粹的學者。

他不在乎學生的國籍。不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他都一視同仁。沒有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弱國就瞧不起中國人,而是耐心的指導魯迅。甚至因為他聽説中國人十分注重鬼神,擔心魯迅不敢解剖屍體,而專門想去開導魯迅。而現在許多國家都注重國籍,非本國籍的人一般都不會讓他進入技術核心領域。像錢學森去美國學習時,美國開始並沒有讓錢學森進入技術核心領域。後來錢學森進入了美國核武器研究的核心機構。但當錢學森想要回國時,美國政府百般阻撓。最後我國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讓錢學森回到了祖國。而藤野先生卻不在乎學生的國籍,對學生們一視同仁。

他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當藤野先生先生上台作自我介紹時,後面的幾個資歷大一些的學生笑了起來。對旁邊的同學説,這個藤野先生穿衣十分模糊,以至在一次坐火車時,列車員擔心他是一個扒手而讓乘客們都小心點。不顧自己的形象不一定是一個優點。但對於藤野先生來説,這難道不是他做事認真的體現嗎?那些外表光鮮亮麗卻實則敗絮其中的人只會弄虛作假。他們將自己太多的時間花在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上,而不去仔細鑽研學術。像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整天灰頭土臉的,但是他們不在乎這些,最後提煉出了鐳。而藤野先生不正是這樣工作認真、不顧自己形象的人嗎?

他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當魯迅被誤會提前知道考試題目並牽連到藤野先生時,他沒去很快地證明自己的清白。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做這些子虛烏有的事。而現在許多人就因為做了一些事,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到處向人吹噓。像袁隆平研究出了“東方魔稻”而名滿天下。但他沒有在乎這些,而是回到田野,想把雜交水稻培養的更好。而藤野先生難道不是這樣淡泊名利,專心於學術的人嗎?

藤野先生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他不在乎學生的出身,對學生們一視同仁,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的工作認真;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專心於學術。如今,像藤野先生這樣專心於學術的人還有多少呢?

讀《藤野先生》有感2

《藤野先生》回憶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敍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着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説:"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藤野先生》也同樣記錄了魯迅的心路歷程,學醫救國到棄醫從文的轉變,表達了魯迅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魯迅留學日本之時,是"風雨如磐暗故園"之時,也是魯迅個人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時期。他曾説:"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但從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中,魯迅才深刻地認識到,學醫可以拯救人的身體,卻不能拯救人的靈魂。魯迅説:"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學醫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強健,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我們的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提倡文藝運動了。"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魯迅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下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説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了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影響了魯迅的一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對魯迅傾注了無私的愛。他平等公正、一絲不苟的為一個清國留學生改作業,連一根畫錯位置的血管也要當面替學生改過來;他關心學生的個體差異,聽説中國人敬鬼,擔心魯迅不肯上解剖課;他尊重學生,儘管替魯迅棄醫從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魯迅這位弱國子民的強國夢,臨別還贈與題寫了"惜別"二字的相片。這些對一個受盡了歧視和污辱的清國留學生是多麼大的鞭策和鼓舞啊。

藤野先生嚴謹的教學作風,對魯迅真誠的關懷,還有,對於中國,對於"人"的熱愛。作品的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魯迅對這位恩師的讚揚與牽掛。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耐心輔導,是希望將日本精湛的醫學技術傳入中國,為中國的人們治療身體上的疾病(事實上,魯迅先生留日學醫的目的,也是如此),在此,藤野先生將醫術還原到了它本來面目——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學醫,而不是以自己個人的利益為目標,着實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寫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斷地"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敬佩。熱愛學生、理解學生,使藤野具有了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至於影響學生的一生。

因此,作為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有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促進教學上的師生互動,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居首位的是師生關係。美國羅傑斯的"人際關係"理論、前蘇聯的"合作教育學",都把師生關係提到辦學水平的高度來認識。良好的師生關係必須依靠深厚的師生情感來維繫,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熱愛、學生對教師的敬佩和愛戴,是產生師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蔡雲芝先生與學生的關係就十分和諧,他愛學生,教學生唱歌跳舞,和學生打成一片,關心愛護弱勢學生,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學生"打抱不平",難怪學生做夢都想到他,幾十年以後仍然惦念着他。

對學生而言,教師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響力,如果這種影響力是建立在教師身份所賦予的權力基礎之上的,那是不穩固的。而如果這種影響力是靠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的,那就相當持久而且強大了,這種影響甚至強大到足以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高尚的德行和追求,深入學生心田,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魯迅就是時時受着藤野先生的鞭策,幾十年過去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堅韌的鬥爭着,為民族的覺醒和解放而奮鬥。在魯迅的精神家園裏,有藤野播下的種子。

《藤野先生》也啟發着我們當代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給學生以影響一生的精神食糧。

讀《藤野先生》有感3

毛澤東説:“魯迅的骨頭最硬,他沒有奴性和媚骨。”看了文章《藤野老師》,深深感受到了魯迅的愛國情懷。他直面人生,從善中尋求真理。他用一生的筆墨為葛而戰。如果説英國文學離不開莎士比亞,那麼我們的民族也離不開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國魂。

《藤野老師》表現了魯迅崇高的愛國情懷。魯迅選擇在仙台學醫,是為了治療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傷害的病人,改善被嘲諷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他想通過醫學來激發中國人的意識。他懷着“我以血薦軒轅”的遠大志向,投身救國,但這個夢想沒有持續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擊碎了。魯迅作為一個弱國,在日本受到一些“愛國青年”的歧視。在他們眼裏,中國人都是“低能兒”,可笑!魯迅解剖得了59分,所以他們懷疑他有藤野老師泄露的問題。魯迅覺得很苦,很難過。有一次,下課前幾分鐘,他看到一箇中國人被槍殺,一羣中國人看着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魯迅的思想受到了極大的動搖。這使他意識到精神麻木比身體虛弱更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慘命運,首先要改變中華精神,而善於改變中華精神的,首先是文藝。所以,為了拯救中國人民,魯迅毅然選擇棄醫從文,雖然他知道文學的道路是多麼艱難。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們的生活。升旗儀式上,學生們整齊地排成一排。隨着音樂的聲音,鮮豔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在風中飄揚。在這樣莊嚴的場合,幾個學生在國旗下竊竊私語,一直笑個不停。我覺得很生氣。作為一箇中國人,難道不應該以一顆愛國的心為祖國驕傲嗎?我們現在享受這樣優越的學習條件,不都是靠黨的領導人的艱苦努力換來的嗎?想想自己,難道不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而努力嗎?難道不應該把青春貢獻給祖國的繁榮昌盛嗎?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難道不應該站出來嗎?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樹立崇高的理想,塑造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努力學習,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

讀《藤野先生》有感4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我對魯迅先生特別尊敬,魯迅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20世紀初,魯迅先生在日本求學,學的是醫學。當時國內時局動盪,在日本相對穩定。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是一個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情操高尚的人。他對魯迅先生非常負責,總是能夠細心輔導魯迅先生的功課。

在日本上學期間,魯迅先生學黴菌學的時候是用的電影教學,在看電影的時候一般會放幾個實事的片子,當時日俄戰爭時期,中國人有人為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補貨,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當時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喊萬歲。坐在那裏的中國人,包括魯迅先生覺得特別刺耳。

第二年魯迅先生想要去學生物學,他想告訴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知道後臉色有些哀傷。魯迅先生看到他有點悽然,便説了一個安慰他的謊話,魯迅先生説:“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

臨走前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家裏,給了他一張照片。多年以後,魯迅先生總還記得他,他讓魯迅先生感動。藤野先生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他也能同樣抱以尊重和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和清朝留學生的放縱尋歡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藤野先生成為魯迅先生的精神偶像。

讀完《藤野先生》我知道世界上所有善良的人都是一樣的,他們真摯,熱誠。魯迅先生在文中不但表達了對恩師深深的懷念,也抒發了對自己心中宏願的堅持。每個時代都不一樣,作為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藤野先生》有感5

讀了《藤野先生》,我深深體會到藤野先生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分國籍和民族一視同仁,他對魯迅先生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新的醫學能傳到中國去,他在魯迅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

那時日本視中國學生為低能兒,那些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醉生夢死,不顧國家危亡,而追求風雅的醜陋現象在魯迅的筆下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影片中,一羣中國人圍觀一箇中國人被槍斃,魯迅對這種民族的麻木不仁感到無地自容、痛恨不己,在這麼一個充滿瞧不起、鄙視的環境下,唯有騰野先生不因魯迅是中國人而歧視他,他對學習有着高度嚴謹負責的態度,對於魯迅的筆記,即使偏差一點,藤野先生也要把他改過來。

藤野先生認真負責的態度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他對生活不拘小節,模模糊糊但工作中細心負責,體現出騰野先生是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他與學生之間,己經超出了民族的界限,連一根血管的微小偏差也要當面改正。藤野先生與其他日本學生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尊重學生的民族習慣,知道中國人敬鬼,怕魯迅不來上實體解剖課,是一個負責的老師。

在這麼一個每天都要面臨着諷刺、挖苦、嘲笑的環境中,魯迅選擇了棄醫從文,看着一羣麻木不仁的清國留學生,他覺的治病不如救國,病可以醫,而思想不能醫。而至今中囯雖然己逐漸強大起來,但離真正的強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中國富強的責任就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少年強則國強,為了我們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我們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讀《藤野先生》有感6

值得魯迅先生一生懷念的老師有兩個;壽鏡吾先生與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師,《藤野先生》即回憶藤野的散文。本文記敍了魯迅從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生活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但文章的重中之重是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

文章以藤野先生和魯迅的留學生活為兩條主線,從中不斷節外生枝,安排錯落有致的副線。一條鮮明的愛國主義思想貫穿了全文,使每個看來似乎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段閃耀出奪目的光彩,從而給以讀者深刻的啟迪。

在閲讀過程中,我被藤野先生育人那仔細,兢兢業業的品質所打動,但同時又被日本學生歧視中國留學生的所作所為感到憎恨。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魯迅棄醫從生物的決定。我為此感到可惜。魯迅能在茫茫人海中識得這樣一位老師,真是天大的幸運。但又匆匆與他離別,為這個事件畫上了一個五味雜陳的句號。

倘若魯迅先生仍舊在世,藤野先生一定永刻在他的心中。

讀《藤野先生》有感7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收錄於《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與他的老師的故事。表達了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無盡的懷念和崇敬。

在這一篇文章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藤野先生沒有把魯迅先生當成低人一等的人,而是把他當成自己的朋友知己,要知道當時魯迅先生的周圍都是日本學生或者是不學無術的中國留學生,他們都不願意與魯迅在一起,可是藤野先生卻並沒有這樣的歧視。他不僅安頓好了魯迅先生的衣食住行,而且還關心魯迅先生的學習,要魯迅每個月都把講義拿給他看,在魯迅先生決定棄醫從文的時候,藤野先生用各種方法挽回,還送給魯迅先生一張照片。我不禁想到,人和人之間就應該有這種真誠的感情啊,真正的感情並不是建立在血緣,不是建立在地域,不是建立在所謂的社交關係上的,而是我們之間的心靈和思想要彼此相通,藤野先生和魯迅先生他們雖然並不是一個國籍的人,在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前,也沒有什麼交集,可是藤野先生卻依然把魯迅先生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當成自己的朋友,這可見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如果藤野先生沒有做到平等待人,那麼藤野先生可能就會錯失一個好的學生,錯失一名好的朋友,而魯迅先生也不能得到好的老師的教導。所以我們要平等待人,這樣才能交到更好的朋友,結交更優秀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我也再一次更深刻的理解了,魯迅先生為什麼要棄醫從文的原因。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匿名性事件,所謂匿名信事件就是魯迅先生在心態優秀的時候成績優異,可是其他日本學生卻認為中國人一定是通過作弊取得這個分數的,並且極具奚落的給魯迅寫了一篇匿名信。這時,魯迅先生感受到了極大的人格侮辱,雖然後來藤野先生出手當魯迅先生解決了這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依然給魯迅先生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僅僅只是第1個原因,後面有一個原因是更深刻更徹底的讓魯迅先生有了棄醫從文的想法。這就是看電影事件,魯迅先生在仙台留學的時候,老師有時候剩時間就會給學生放一些當時比較流行的電影片。那一天放的是慶祝日俄戰爭的勝利的定義,其中有一個片段,一箇中國人給俄國人當偵探,被日本人發現了,日本人把這個中國人拉到集市上,要當眾槍斃,周圍圍着很多中國人,槍聲響的'時候,許多中國人竟然拍手鼓掌,卻沒有意識到那是自己的同胞!周圍的日本學生也紛紛拍手鼓掌,魯迅先生再一次被深深的刺激到了,國人的麻木以及周圍日本學生的狂妄,都極大的讓他意識到,如果不能喚醒中國人的精神,那麼無論中國人的身體如何健全,他們也只能繼續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奴役。魯迅先生從此決定棄醫從文,以筆作劍,喚醒國人的意識。他知道要想喚醒國人近20xx多年來的受束縛的思想需要極大的努力,而且很可能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但是他依然選擇了這條道路。這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偉大!

魯迅先生的偉大不僅僅只在於他寫下的文章這麼的犀利,而在於他就算知道很可能自己的努力並不能取得多大的效果,他仍然堅持着走向了這一條道路,這就是真正的思想深度,這就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魯迅先生真正做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他對於人民十分熱愛,對敵人,對人民的公敵他又萬分憎恨,以筆為劍,刺向他們最薄弱的地方!

讀《藤野先生》有感8

原本在《朝花夕拾》上偶讀的一篇文章竟在課本上出現,於是細細看起來,發現竟也還滿有趣味。聯繫現在,倒不知從哪冒了箇中國式的驕傲來。

在中國,唱歌厲害可以驕傲,跳舞厲害驕傲;但是打仗厲害不是驕傲,大多人都認為打戰只是武夫而為,並非文人之事。我倒是妄下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不能打戰而找的理由罷了”。

中國是個很無恥的國家,擺在牆上的全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永遠都是在自欺欺人;看到的也永遠是自己的優點,但嘴上卻永遠是什麼謙虛、禮儀。自己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但是根本輸不起。中國人死要面子,認為有面子就是驕傲。記得曾經在路上見到兩個人,在不停的爭吵,一問路人才知道原來是芝麻大點的小事,但兩人是僵持不下,為的就是面子。

在中國,完全學人家的是崇洋媚外,不學人家的是頑固不化。學到一半的,就是真正驕傲。什麼也學不到,還把自己的忘記了一疛,並恬不知恥的説是什麼保留傳統,還挺會為自己找理由。

以前去人家日本幹什麼?為的就是學習。永遠説自己是泱泱大國,還不是夜郎自大。自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那又叫什麼發展中國家。

人,不要那麼恬不知恥行不行?越王勾踐,勝利前,不是一直在看自己的缺點吧?

中國式的驕傲,説白了就是恬不知恥。

讀《藤野先生》有感9

《朝花夕拾》是我小學六年級時候讀第二遍的書,其中要數《藤野先生》給予我的印象和啟示最為深刻。

重讀這本書的時候算是我比較巔峯的時候,因為我戰勝了碾壓我五年的好同學,儘管不是在班上,但仍是在同一個培訓機構做同一張試卷,還是不止一次,自然膨脹驕傲了。

重讀這本書是被媽媽壓迫的,因為我已經讀過了,覺得意義不大,但卻令我收穫滿滿。

讀過這篇《藤野先生》後,我被文章中的藤野先生深深感動了。要知道,那時候的種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那時候的中國還十分的落後,魯迅可算是吃遍了苦頭,飽受欺凌與輕視。在日本學生眼裏,中國留學生就是卑微的,成績就該是最落後的,就該是被嘲笑的。但藤野先生卻不,他對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尊重,從不偏袒任何一個人,大公無私,而且兢兢業業,十分的認真。這種可貴的品質深深打動了魯迅,魯迅從心底拜他為自己的顯示,向他的品質學習着。

我也在閲讀,我也在思考:是否有那麼一個人可以成為自己心底的老師?答案是:每個人都可以。

於是,我開始不斷去尋找自己的老師。我一般都是在課堂外的生活中尋找着——等待公交車時,路過身邊的環衞工人,我向他學習着,無論是什麼職業都不分貴賤,都是重要的,需要儘自己之力的;來到圖書館看書時,坐在我對面的老爺爺,我向他學習着,看着他認真閲讀的樣子,我知道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閒着無聊時,池塘裏游去游來的小魚兒,我向它學習的,儘管我們時間和能力有限,但我們仍要盡全力去尋找心底的那些美好……

《藤野先生》不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位老師,教會我謙遜。

讀《藤野先生》有感10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回憶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的文章,藤野先生是他的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後給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兩點:一是藤野先生的行為和品質;二是“看電影事件”。

通過文章中寫的藤野先生與“我”發生的四件事,我看出藤野先生的治學嚴謹,教學認真。而且他沒有民族偏見,對作者這樣一個弱國的學生一直給予關心、幫助、鼓勵,這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難能可貴的。

文中藤野先生為作者改講義的事、改血管圖事件和關心“我”解剖實習的事,都可看出藤野先生對“我”的關心,不倦的教誨和對“我”熱心的希望。魯迅先生有一句話寫出了藤野先生這麼做的原由“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藤野先生為了讓醫學傳播的更遠,讓新醫學更有所發展,所以對魯迅更有所愛護。從這幾點中展示了藤野先生一個正直學者的偉大。

但魯迅因為在仙台那次“看電影事件”之後,改變了以醫救國的思想。的確,當我讀到“看電影事件”的時候也有了更深的感觸。

《藤野先生》中提到他的日本同學看到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而被槍斃的幻燈片後,都拍手歡呼起來,嘴裏還喊着“萬歲”。讀到這時我覺得日本人真是可惡和野蠻,但繼續讀下去,我的感覺又多了一條關於中國人的,“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鳴呼,無法可想!”的確無法可想,中國人看別人殺中國人而喝彩。那時的人們或許已經麻木了,在長期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思想統治後大腦不得不變得愚昧無知了。

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到:“從那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的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所以人民的覺悟和思想有了提高,才會更加愛自己的國家,使自己的國家強大。

現在的中國已不是一個弱國,但也不是一個強國。所以我想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讀書,使自己有思想,有覺悟。周恩來總理也説過“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希望中國強盛起來,都熱愛着我們的祖國,那就讓我們把自己這種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化為實際行動。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更加深了我對祖國的熱愛,使我明白了祖國的崛起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我們要從小做起,學習更多的知識,為了國家的強大,奮發圖強。

讀《藤野先生》有感11

《朝花夕拾》中,在《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裏,藤野先生作為魯迅在仙台的老師,朋友,引路人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而魯迅與藤野先生之間發生的故事令我尤是感興趣。

初讀《藤野先生》時,我看到了一個個子黑瘦,八字須,戴着眼鏡,穿衣不太講究的一位解剖學教授,上課時的聲調抑揚頓挫。

讀第二遍時,我感受到了他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誨人不倦的精神。他在學術上一絲不苟,十分嚴謹。同時又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是一位品格高尚的老師。

通過幾次細細品讀文章後,我理出了大致思路。文章通過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敍事,講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期間與他的老師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經歷,同時也交代了自己棄醫從文的原因。

從藤野先生的種種作為和對魯迅這個作為“弱國學生”的關照來看,可以隔着書本深深地感到藤野先生的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摒棄了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感受到魯迅對當時進步青年所持有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民族自尊心還有赤誠的愛國之心。

文章通篇讀完,感受到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懷念,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對我的教誨和激勵。

感謝你們!

讀《藤野先生》有感12

恩師是讓人永遠懷念的,特別是當你獨處異國他鄉,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時候,卻有一位老師給你無私的關愛和真誠的鼓勵。那是永不墜落的寒夜星辰,永遠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的閃亮。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那個特殊年代裏感人至深而又發人深省的往事。

甲午中日戰爭時,中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因為政治不作為被日本打敗了。這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為了洗刷屈辱,中國出現了一位位愛國者,魯迅就是其中一位。魯迅為救國學起了醫術,來到了日本仙台,碰到了藤野先生,而藤野先生並沒有因為魯迅是中國人而歧視他,反而特別照顧她,幫他修改講義,改正解剖圖,關心他的解剖實驗。還經常問他中國女人是怎用纏足的。在魯迅的記憶中,藤野先生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穿着很樸素,很馬虎,有時竟會忘記帶領帶。有一回上火車去,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竟叫車裏的乘客大家小心些。藤野先生雖然穿着馬虎,寒顫,但他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治學嚴謹,教學認真,能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而且給與了極大地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洪平老師雖然從來沒有給我上過課。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他聊了一會,我們一直都在聊關於父母的事情,我總是覺得父母對我太嚴了,我無法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小小鳥,帶大説:"以後等你出去了,你就知道了,父母的管束對一個孩子來説是多麼重要的……。

讀《藤野先生》有感13

在日本的仙台,在仙台的醫學院,當中國學生歡呼雀躍,為中國人被槍斃而快樂時,那些人的可恥,我時常不能忘懷……

魯迅,一個多麼響噹噹的人啊,可是你們又知道嗎,在一切的成功和榮譽的背後,是主人用汗水和辛苦積累回來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國內戰爆發,魯迅以留學生的身份在日本學醫。

在去到日本的第二天,他到了仙台,見到了對他人生有最大改變的人—藤野嚴九郎(藤野先生)。在文中,作者注重寫了坐在後面的上一學期的留級生嘲笑藤野先生的話語,着重突出了中國人對日本教師的藐視,讀完這一片段,我頗有感觸:即使日本人對中國人發動侵華行動,但是那也不是藤野先生入侵的,也不是他提議的,何以你對日本人如此恨之入骨,以致擾亂紀律,要知道,即使日本人有壞人,那麼也有好人,就像中國有像董存瑞那樣的革命烈士,那麼也有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壞人,當中也有一部分中國人,可以看出,好壞是不分國界的。

藤野先生的為人很好,這一點在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叫魯迅去辦公室,用慈和的語氣教導魯迅,這是一個多麼友善的教師,即使對待仇國的學生,日本人依舊那麼友善地對待他們,這是多麼難得的品質,甚至那些上課講他壞事,擾亂紀律的學生,下課也不追究他們,這樣的品質,從何能找到?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魯迅也開始了第二年的學習,在這一段學習過程裏,我對中國留學生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其實,藤野先生是教他們兩年的,在第二年裏,由於學習需要,必須要使用視頻教學,而視頻中又有日本人戰勝俄國軍的片段,而俄國人中又插雜着中國人給俄人做偵探,每當看到中國人被拉去槍斃時,中國留學生總是歡聲雷動,歡呼雀躍……當我看到這裏時,總會有一股莫名的憤怒湧上心頭,我為中國有這樣的渣滓而憤怒,族人,同胞慘遭殺害,居然還能笑得出來,毫無羞恥之心……

回到中國後,魯迅把藤野先生的畫像掛在書枱前,讓他時刻警戒着自己……一對仇國師徒尚且如此,更何況自己人。

讀《藤野先生》有感14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名家作品,其中人物豐富多彩,每個人物都有正面和側面反應了當時中國無比黑暗的社會現象,其中我認為寫的好的是藤野先生。

在《朝花夕拾》中,除了小引和後頸,還有十篇,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其中講的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學習和生活的片段,通過幾個場景的刻畫突出了藤野先生治學的嚴謹,待人的熱枕以及對作者的熱情關照,從而也歌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在文中中,我記得這一句:“我拿下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脱漏的地方,連語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藤野先生在做學問上的嚴謹,在培養學生上的細心。

讀《藤野先生》有感15

人的一生將會遇見許許多多的老師。

老師的一生總是倒持自己,使自己大量燃燒滴下些蠟油,再以哪些蠟油將燭身固定,然後便慢慢地放出光亮,並在光亮跳動時剪短燭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貢獻一分又一分的生命。然後便淡淡地消逝,熄滅……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老套的比喻了,只要是老師我相信這些一定很準確。藤野先生也擁有,但他獨有的是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在各方面大公無私的人,藤野先生已經很了不起,因為他對“學術”大公無私。,他的生活如此奔騰不息,又如此清澈。因此他成了魯迅的“第一老師”,他給了魯迅勇氣,讓他煽動自己的羽翅飛向自己的天空,鼓勵着他的愛國精神。

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把燃燒的火,有熱、無熱地去温暖人的甘田。

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片碧綠的草,有生、無生地去堅定人心的動搖。

最後魯迅留下的還是遺憾,但我覺得這也很好不是嗎?我憧憬完美,也欣賞遺憾,因為所有的完美似乎都指向遺憾,而那麼遺憾卻常常能映現完美。

標籤: 藤野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dqnl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