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6篇

《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6篇

篇一:《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些有關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蹟,讓我感覺獲益匪淺!

《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6篇

這些美德少年不僅品學兼優,而且吃苦耐勞。有的同學是在家庭條件非常艱苦的環境下學習,還要照顧父母,操持家務,真是令人敬佩!比如我們江西南昌陽明學校六(1)班的塗樺同學,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雙目失明瞭,母親的一隻眼睛也看不清了。但她不僅沒有悲觀絕望,還時常勸父親別難過,她來當父親的眼睛,早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塗樺就是這樣一個開朗、活潑、不畏縮、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

篇二:《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暑假裏,我讀了很多關於美德少年事蹟的文章。在這些文章裏,主人公大多數都是家境貧寒或父母身體不好的學生,裏面的每一個人都深深打動了我。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今年剛滿10歲的李春玲。

李春玲住在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百步梯村裏。雖然今年已經10歲,但體重僅僅20公斤,身高才12釐米。每天清晨6點整,李春玲就起牀了。這個時候,其他孩子還在温暖的被窩裏呢!燒好飯,端上桌,便開始餵雞、餵鵝。做完這些事情,李春玲便翻山越嶺,走幾公里山路,徒步上學。下課鈴聲一響,她就早早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如今,10歲的李春玲已經承擔起了家庭的擔子,不僅要上學,還要照顧卧病在牀的奶奶。

多麼感人啊!

看了那麼多人的事蹟,我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不管怎樣的家庭,我們的'父母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把我們養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我們可以以很多方式報答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洗衣、端飯、洗曬收衣服……聽父母的話,做懂事的孩子,不管怎麼樣,一定不要讓父母太操心。

最後,我要對李春玲説:“李春玲,你真棒!10歲就撐起一個家!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篇三:《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讀了許多美德少年的事蹟,包括我們的書本上也學過一些,有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有願做人們螺絲釘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劉洪帆。

我知道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隊員。他的品德修養深受老師、同學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教師的掃把壞了,他便拿自己攢的零花錢買了一個掃把,同學的鋼筆沒有了,他拿自己的錢買了幾瓶墨水放在教師裏,方便同學們使用。

在公共汽車上,他都是搶着讓座,學校裏的活動,他都是很積極的參加活動每逢節假日,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經常能看到他撿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門前,擦窗掃地更是習以為常。這讓我十分的感動。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現實生活中媽媽也常對我説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媽媽是熱心幫助別人的人,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她經常教育我要尊老愛幼,懂事聽話,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我都謹記着媽媽的教導。

休息日,我和媽媽去菜場買菜。過馬路的時候,看見對面有一位老奶奶右手拄着枴杖,左手拎着許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着。

篇四:《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我讀了濟川中學初一(25)班同學程可馨的事蹟後,我覺得她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她班上的同學生病了,她會幫他(她)做課堂筆記、抄作業,還給同學講解題目。有不會就先去問老師,怕把同學教錯了。

程可馨對於她朝夕相處的同學,她會盡力去幫助他們,做老師的小助手,是同學的好榜樣。

在家裏,她經常幫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媽媽做事的時候,她會站在一旁看,並試着做一下,所以她很小就會自己做飯了。

在2007年,程可馨榮獲“襟江小學十佳少先隊員”的稱號,2007年12月24日,在《少年日報》上刊登了她的故事

讀了她的故事,我覺得她在各個方面發展都很好,在慈善方面受媽媽的影響,她給得白血病的同學捐款,做得非常難得。程可馨在動手方面也挺強的,還發明過兩樣小東西呢,分別是“三通皮條“和電熱鞋墊”,還榮獲了二、三等獎!我要向程可欣學習,在不足的方面要好好改正,爭得第一!

篇五:《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都”、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而我卻沒有向那些叔叔阿姨們問好,對他們不理不睬,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媽媽一看我這個樣子,趕忙對我説:“快向叔叔阿姨問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陽台,繼續幹我自己的事情。媽媽見我不甘情願,就過來數落我。我一開始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所以還和媽媽頂了幾句嘴,不過沒一會兒便落了下風。我被媽媽訓得有些委屈淚珠在眼眶裏打着轉,彷彿一眨眼,眼淚就掉了下來,所以我趕緊出去招待他們。從這件事當中,我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見到客人要問好。同時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着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裏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篇六:《美德少年事蹟》讀後感

美德,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樣才能認識美德,並擁有它?這個問題不簡單,《美德少年》給了我答案。

《美德少年》教我們怎樣擁有美德,它分1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個主題。內容有“我有好習慣”、“我們愛學習”、“尊重每一個人”、“微笑面對每一天”等。這本書從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等方面,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美德,怎樣才算擁有美德。

讀過這本書,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個人,不管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中,只要他擁有美德,他就不會失敗,美德會幫助他。別人願意跟有美德的人交朋友,也願意幫助他。而且美德會感染人。就是説美德不僅能讓你成功,還能讓別人喜歡你,讓你周圍的人受益,豈不是很好。

《美德少年》中,偉大領袖的故事我最欣賞。他們從小就養成了好習慣,好習慣使他們能很好的為人處世,並且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所以説好習慣對我們來説是極其重要的。

葉聖陶爺爺説過,兩種習慣養成不得,一種是不養成什麼習慣的習慣,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為什麼説這兩種習慣養成不得?因為它對自己對他人都無益。這樣我也明白了,好習慣不僅對自己,對別人也有益。

説到底好習慣就是美德,有了美德,才有好朋友;有朋友幫忙,你一定成功。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從小養成好習慣,長大派上用場。

人生是條漫長的路,美德就是一盞指路明燈,燈光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有了這盞燈,你就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重新看到前方的光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093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