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材料 >

2017年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

2017年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

美德少年是懂禮貌,做好事的少年形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年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

2017年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篇一】

曾xx,女,漢族,少先隊員, 2006年5月13日生於xx市,現年10週歲,xx市xx學校小學部4(6)班學生,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曾xx,在父母眼裏,她是個聰明乖巧的孩子;在老師眼裏,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同學眼裏,她是樂於助人的好同學;在鄰居眼裏,她是個懂事孝順的少年。她的成長過程,是鄰里教育孩子的典範,是周圍孩子學習的榜樣,她的事蹟被編成一個個故事在孩子們中間流傳,是老人們茶餘飯後説服教育孩子的經典話題。

一、 言傳身教是美德積累的基礎

曾xx生活在一個言傳身教的家庭環境中,從幼年到童年,在長輩們的感召下,無形中學會了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知恩感恩、敢於擔當、愛護環境、團結同學的良好品德。家庭環境是她養成美德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她培養美德的根基,自身習慣促成美德貫穿她生活的全部。

幼兒時期,看到路邊丟棄的廢紙、包裝袋,曾xx會主動撿起來放進垃圾箱內,這一良好的習慣從幼兒園到上小學一直保持着。在xx學校學習期間,以純潔心靈、志存高遠、德才兼備為座佑銘,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監督着身邊的同學,時常提醒亂丟垃圾的學生及時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內,提醒住校學生洗淨手上的灰跡,主動擦淨教室的玻璃窗户,看到亂跑的同學,曾xx會及時提醒注意安全,別撞傷了同學。雖然有些同學不理解,曾xx一直堅持,用自己的行動感化身邊的同學養成生活學習的好習慣。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她所在的班級經常被評為xx標兵班。

二、 自覺行為是美德的真實表現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曾xx在幼兒時期,就經常看些勵志故事書,把好多典型事例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即豐富了她的童年生活,又培養了她的主動作為意識。

早在她三歲左右就成了媽媽的好幫手,知道幫媽媽洗菜、涮碗,一個最小的圍裙,系在她身上,看起來整個人都被包裹着,舉手抬腳似要絆倒,踉踉鏘鏘站上櫈子,趴在洗菜池上涮碗、洗菜。近期,曾xx強烈要求幫媽媽做飯,家長擔心燙着她的小手,就只同意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自己着磨如何用刀削黃瓜皮,如何切成片和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曾xx做的黃瓜菜是一道最可口的佳餚。這在一定程序上減輕了父母的勞動,最主要的是鍛練了她主動作為的意識,也為她美德的積累奠定了基礎。

在幼兒園時期,曾xx就知道與小朋友分享的快樂,別人快樂了,她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上幼兒園前,她都要提前裝些好吃的零食,家長不理解,也不想讓她吃,她就堅持自己的想法,並説服家長同意她帶到學校,一進教室,她就會給小朋友分享她的“戰利品”,這樣即能博得小朋友的好感,也與小朋友相處的很融洽,每到課間娛樂時,都會有好多的小朋友與她做遊戲,一起玩耍。

一次在公園遊玩時,曾xx摘了一個毛毛草,另一小朋友沒有摘到,哭着向家長要,陪同的孩子的母親伸手打了孩子一把掌,曾xx看到後,立即跑過去,把毛毛草送給了正在哭泣的小朋友,雖然她自己沒有了,能讓別的小朋友開心快樂,她認為這樣做是非常正確的,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幫助了一個小朋友,她感覺很幸福快樂。

三、 知恩感恩是美德的最佳境界

曾xx在家,就是家人的開心果,是家中的一個寶。她看到爸媽生氣的時候,就會偷偷的把媽媽拉到一邊,勸媽媽“你到外面旅遊去,這樣就能找到開心的事,也不會再生氣了”。去年夏天,媽媽的腳崴着了,行動不便,曾xx就天天幫媽媽敷藥、洗腳、搓背、遞衣服,成了媽媽的貼身“保姆”。

奶奶由農村老家來到城裏,很多生活習慣不一樣,曾xx就幫助奶奶,教她老人家學會開電視、看電腦等,告訴奶奶,如果她不在家,就沒有人陪奶奶看電視了,所以要學會使用搖控器,這些話從一個涉事不深的幼兒口中説出來,博得大家都伸出了大姆指。奶奶手腳不靈便,在去洗手間時,曾xx提前跑到門口,用拖布擦淨門口的水滴,以防滑倒。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動作,讓奶奶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奶奶不停的誇獎,都説從小看大,三生(生日)到老,長大後,一定會有出息,從奶奶那普實的話語裏,能看出對曾xx美德養成的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曾xx説:“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不斷的進步,爭做合格的美德少年。”童年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她正用自己的誠實和善良、熱心和寬容爭做美德少年,在xx學校教師的培養下,向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進發,用愛心、恆心、誠心、信心築實美德的高地,讓童年留下美好的記憶,讓美好的心靈更陽光,讓美好的明天更燦爛。

2017年做美德少年事蹟材料【篇二】

馮婷婷同學是恩城街道辦事處石欄小學六(1)班的生活委員,她孝敬長輩、樂於助人、積極向上、團結同學、自強不息、勇於創新,是一個充滿陽光氣息的女孩子。在同學的心目中,馮婷婷同學就是一面旗幟,一個眾人矚目的學習榜樣;在老師眼裏,她更是一名出色的學生和優秀的班班幹部。

自小被父親遺棄的馮婷婷同學,嬰兒時跟隨母親來到了恩平石欄村委會向榮村,由於當時生活非常貧困,她媽媽又棄她而去,直到現在十多年了,依然沒有任何一點兒音訊,她現在就寄養在她的姑姑家(其實她的姑姑也不是她的親姑姑,只是當時村中收養她的一位好心人,故而稱呼這好心人為姑姑。)現在她的姑姑已經78歲了,沒有了勞動能力,也沒什麼經濟來源,生活非常艱苦,平時要像大人一樣承擔很多責任。

馮婷婷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在家裏,她常常搶着做家務事:整理房間、打掃衞生、洗衣服等;對親人噓寒問暖,以禮相待,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把自己的愛心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尊老愛幼,常幫助鄰居照顧小孩子,也幫老人幹家務.村裏的鄰居一説起她就會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誇她是個懂事的孩子。有一次,鄰居的6歲孩子甄苑宜,由於她媽媽臨時要加班,沒有時間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就把孩子放在了馮婷婷的家裏,馮婷婷在家裏教她畫畫、做手工、還一起跳舞,當小孩子説肚子餓時,就親手煮了一碗美味的麪條給她吃,儼然一個小家長似的,把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人説,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吧。

馮婷婷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她和同學相處得十分融洽,同學們都很喜歡她,信任她。她能積極帶頭能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集體榮譽感較強。平時,馮婷婷同學不但能夠真誠的指出同學的錯誤缺點,也能夠正確的對待同學的批評和意見。在學校,對於困難同學,她總是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有同學忘了帶學習用具,她總是熱心的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有同學不會的問題,她總是熱情耐心的幫其解決。同學生病了,她總是想法設法給同學們補上拉下的課程,並耐心地為他們講解。在她的班裏,有一位同學,因為得了小兒麻痺症,行動不方便,開學初,她的母親每天都會抽時間來學校扶她“解決問題”。 馮婷婷看了這一切,心裏明白家長用心良苦,同學怕麻煩,就自願向老師“請命”:以後做這位同學的雙腳和雙手,從此以後,馮婷婷就每天幫她拿早餐、扶她上下樓梯……慢慢地,同學們被她的行為感動了,也紛紛伸出援手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因為在她的帶動下,班裏出現了不少“雷鋒”,多次獲得了文明班級稱號。

馮婷婷不但能幫助每一個同學解決每一個困難,還熱心地為班級服務,積極做好老師的小幫手。課間對違反紀律的同學敢於大膽指出,有時遇上個別同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鬧起來,她總是主動上前勸阻,並像個小老師似的跟他們講些“同學之間要團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每天早晨在老師未下班前督促同學早讀,讓班級的學風蔚然成風;當老師不在時,她總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同學們的“小老師”。她連續5年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馮婷婷同學對師長是發自內心地尊重與敬愛,她説,是老師給予了她知識,幫助她成長,沒有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沒有她取得的眾多成績,因此回報老師是她奮鬥的一個重要動力。對待同學,她從來都是盡力幫助,以善待人,幫助同學解答難題,關心班級貧困學生並與他們分享學習經驗。她以一顆真誠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無論何時都深受同學的擁護。周圍鄰居家小孩也受到過她無私的幫助,以她為榜樣。

馮婷婷同學無論在家在校,都受到正確思想的教育和薰陶。由於收養她的姑姑年紀很大,姑姑的兒媳為了賺錢養家要外出打工,所以在家裏,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她常常搶着整理房間、拖地板,洗衣服,做飯等家務。每天上學、放學她都帶着一個小弟弟,這個小弟弟是那個好心姑姑的孫子,她對小弟弟關心照顧真是無微不至。放學回家,她只能抽空完成作業,大多數時間都要照顧家庭,特別是好心姑姑生病時,她更加辛苦,給大姑端茶遞水,煎藥、送藥,還要做飯給叔叔一家吃,忙到晚上才能安心複習。在學校,她是同學心中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每逢搞衞生,她總帶頭搶髒活、累活幹,老師和同學都很信任她;在路上,看到行動不便的老爺爺老奶奶,她就主動過去攙扶他們,或幫着拿東西。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相信,孝敬長輩、為長輩排憂解難、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的馮婷婷同學憑着自己對美德的無限追求,將會以更出色的表現來展現自己無盡的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cailiao/2xl3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