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邊城》的讀後感三篇

《邊城》的讀後感三篇

邊城》藴含着詩一般意境和韻味,作者不僅創造了詩一樣意境而且賦予作品中人物與景物以深厚象徵意味,集中了湘西秀美山水和淳樸情致。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邊城》的讀後感三篇,歡迎閲讀。

《邊城》的讀後感三篇

《邊城》的讀後感一

那個年青人究竟有沒有回來呢?《邊城》裏沒有説,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給讀者去猜想、去補充。象一首悠長的山歌,旋律樸素,但嘹亮的音調卻足以在聽者心中激盪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把各種書籍比喻成各式的飲品,那麼,《邊城》就是一杯白開水,透明、純粹,不含任何雜質。入口的感覺雖然總是淡淡的,但你不會厭倦,反而,會在一次一次的品飲中體會到她與眾不同的風味。

不能不佩服沈先生的文筆,薄薄的一本小書,那樣雲淡風輕的描寫,就生動地重現了茶峒別具特色的人情風味、鄉土世故。還有翠翠,這個山泉一樣清澈的女孩,她的愛情亦在字裏行間不動聲色地鋪展開來了。遍覽全書,可曾有一處明明白白地寫出“愛情”兩字呢?但凡是用心讀過的人就一定能體會出一個情篤初開的女孩對愛情的嚮往與執着。

要怎樣的一份情感,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看書的人也許不明白,但寫書的人一定明白,書中的人物一定明白。

翠翠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吧,剛剛開始憧憬“愛情”這種神祕的情感。她所想要的,不是富貴的家業,不是顯赫的地位,她所期盼的,不過是自己喜歡的人能為自己唱三年零六個月的情歌,而自己就能在歌聲的伴隨下,在美麗的夢境裏遨遊。

這本書把一個沉浸在對愛情的美好幻想中的女孩的形象勾勒出來了。我們的眼前也許沒有這個女孩的相貌特徵,但有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她一定有一雙清澈透明的眸子,一定有一顆晶瑩剔透的心。都市裏有太多紛擾複雜的情感了,就像河水,再好的水質也免不了攙雜泥沙和石塊。而在《邊城》裏,一切都是簡簡單單的。愛,或者不愛,一句話就可以説明白。

《邊城》像清風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顆不安分的心。簡單決不意味平淡,相反,簡單的文字、簡單的情節,藴藏的正是強烈的情感。《邊城》裏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鎮的民風,淳樸、單純、明瞭。在平凡中看出偉大,在瑣碎中透露深刻。這就是《邊城》。

《邊城》的讀後感二

説實話,我在這《邊城》中找不到任何亮點,卻又挑不出任何瑕疵。沈老先生只是用了相當樸素的文字,寫出了一個相當普通的故事,但我卻總是莫名的為這些筆下的人物感到愉快或悲傷。當然,就是這樸素的文字才會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這種平凡,這種自由,就好像自己也身在這邊城之中,心靈也被淨化了似得。

《邊城》講述的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悲劇,它的結局或許很不好,但我們卻能感受到整篇小説體現的人性真善美,尤其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保留這麼一份質樸與寧靜談何容易!翠翠是這篇小説的主要人物,很多本不相干的人因為她而產生羈絆,糾纏在一起,而作為中心的連接點,翠翠的的親情、愛情、友情,時刻都在表現這一種質樸與和平。

沈老先生從軍5年,卻嚮往一種充滿寧靜祥和的田園生活,他的故居於鳳凰古城,這古城給了他創作的熱情以及後續的靈感,也難怪沈老先生可以將這種質樸、和平如此真切的表達出來。

清末的動盪,並沒有影響這邊城小鎮的安寧,在這小城中,船家少女翠翠與天保、儺送兩兄弟展開了一段美麗但不完整的愛情故事,作者通過這一段悽美的邊城愛情,繪出了帶有濃厚湘西風情的農村畫卷。這種和平,這種樸素,真的值得去細細品味。

《邊城》中主人公翠翠代表的是善良和美麗,它的魅力貫穿着整部小説;渡船人“爺爺”對翠翠的關愛與擔憂體現出了老人的淳樸和善良,其行為經常令我默然發笑,固執卻理智,粗中有細;順順則是一名誠信仗義的紳士,他的兩個兒子都受到他的影響,成為一方才俊,兄弟倆也都同時對翠翠產生了愛慕之情,大老天保受到船伕爺爺的次次刁難也決不放棄,二老儺送放棄了碾坊而去追求翠翠,最後一起在夜晚中的懸崖之上為翠翠送出表達愛意的歌聲。

這篇小説並沒有明確的對任何角色表示出貶義諷刺,但在部分內容卻表示出作者的某些不滿,其結局給了讀者們無盡的悲痛,甚至可以説沒有結局,只是留給人們一個悲傷的想象空間。翠翠對感情的含蓄導致的後悔與悲傷,大老天保溺水生死未卜,二老儺送的猶豫不決致使他逃離了生活長大的地方,老船伕在一場雷雨之後撒手人寰,給翠翠的心靈又一次的創傷,彷彿邊城的一切都隨着白塔的倒下而消逝,只留下翠翠的痛哭與絕望。

《邊城》是一個愛情悲劇,在結局我的心彷彿被揪起了一般,甚至不敢接着作者留下的“也許”往下想,只怕會真切的哭出來。作者用單純、質樸的文字帶來的卻是擁有比華麗辭藻更具有代入感的效果,我只能對沈老先生感到敬佩和惋惜,我想這種作品值得我再去閲讀,細細品味其中那淳厚質樸的語言。

雨的紛紛,景的清淺,人的深情,歲月的流淌,你不得不佩服作者駕馭語言和營造氛圍的能力。而這樣的文風恰恰和沈從文的《邊城》裏藴含的清亮而惆悵的美相吻合。是呀,天地之大,人生苦短,能堅守一份真愛已屬紅塵中的稀事,你珍惜了嗎?

《邊城》的讀後感三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合上手中的書,古樸的封面,單一的色調,正如沈先生的文字一般,有着讓人在紛亂中心安的作用。讀了沈先生的《邊城》之後,我好像也變得如茶峒人那樣安靜、和平了。

翠綠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鎮一班厚實而又樸素的人。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人……茶峒人是不功利的。爺爺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小鎮裏婚嫁自由,只要兒女們喜歡。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裏,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户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麼新聞。

生活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擺渡的依然來回於河岸之間,打牌的依然喧鬧着……然而這一切正常的好像令人發慌。也許這真的應驗了那一句話: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平靜的。翠翠跟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依然如故,然而在哪一天,有個男孩的身影闖進了她的心裏,於是她就有了祕密,那跟虎耳草與山歌有關係的祕密。這個屬於她的祕密在她看來是甜蜜的,因為在她睡覺的時候也咧着嘴笑,一副甜蜜快樂的樣子就可以知道。

翠翠與二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面對二佬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老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翠翠驚慌之中雖未向他人表明她的心意,但她已經有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悄然出現的重利輕義的外來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擔憂。邊城中最具“勢利”性的,就是那間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場,就是金錢相伴,碾坊夫人十分自然地從身上摸出一銅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同於當地風情。邊城式的鄉土氣息,在外來文化的侵蝕中,到底往何處去,這是沈先生的一直來的擔憂,他既愛這泥土氣味,憎惡重利輕義,以鄉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勢必然,純粹爺爺式的文化傳統行將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徵着這邊城文化到底往何處去。

翠翠嫁給已請人説媒大老,沈先生對大老不滿,嫁二老,象徵着本土文化的變質,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願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結局,用他自己的話説,他其實竭力呵護着他們。因此,邊城以等待做結局,不讓翠翠走向必然走向的未來。

在天寶和儺送互相表明態度後,天寶溺死在湍急的漩渦之中;儺送之前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決心也由於大哥的死也變得不再堅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回到恬靜的茶峒。孤獨的翠翠再沒有聽到在夢裏將她拖起的悠揚的歌聲,她對此還一點都不知情。

在恬靜的後面,暴風雨來的是如此的猛烈,全不顧一個柔弱的女孩子是否能承受——爺爺在一次暴風雨後死去,剩下她伶仃一人,每天只能形影相伴;接着是二老的出走,只留給翠翠漫長而又無期的等待。思念——翠翠只有苦苦的思念,苦苦的幻想。

可不管經歷多少狂風暴雨,翠翠性格中茶峒人的向上永遠不會改變,對美好明天的嚮往永遠不會改變,宛如那座白塔,永遠在翠翠心中屹立不倒!

標籤: 讀後感 邊城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qvo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