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通用7篇)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通用7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通用7篇)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1

捨得——有舍有得、有得有舍。“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相生相剋,相輔相成,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才能和諧,達到統一。人生要懂得舍,有時候舍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舍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詮釋着人生,明白了舍,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學會取捨的智慧,懂得進退的真諦,就能夠享受美好的人生!

有一個富翁,在坐船過河時,由於風浪太大,船被浪打翻了,富翁落入水中。身帶錢幣過多的他幾乎要沉入水中。富翁拼命掙扎,但就是不願放棄身上的錢幣,最終因體力不支而丟了性命。這個富翁其實就是不懂得放棄的道理,不知道暫時的放棄之後才可能獲取更多的利益。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得充實、快樂!舍掉那些沉重的、讓你走不遠的負擔,留下那些輕快的、靈性的美好。患得者得不到,患失者必失去。人不可能永遠只是獲得,而從不失去,珍惜曾經擁有的,就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方式。

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着、經歷着、承受着、面對着。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逐利,總是隻求“得”,不願“舍”,堅持着不該有的執着,讓自己揹負得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滯不前,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

克服人性的弱點,解決心理的迷惑,保持心靈的寧靜。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的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別人才能對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關係,就如因和果,是相關的也是互動的。能夠舍的人,一定是擁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內心沒有感恩、結緣的性格,他怎麼肯舍給人,怎麼能讓人有所得呢?他的內心充滿歡喜,他才能把歡喜給你;他的內心藴藏着無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給你。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貪嗔愚痴,他給人的當然也是貪嗔愚痴。因為舍什麼就會得什麼,這是必然的因果。在生活中,要有淨化的感情,要有善用的金錢,要有德化的處世。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總是糾纏於一些瑣事,白白浪費了自己的人生,細細想來,確實得不償失。

星雲大師説:“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則無處不自在。人生苦短,不過是來去匆匆的幾十年,與其在抱怨中度過,不如為自己營造一方快樂的天地。”

人生如棋,在重要的位置,或在不重要的位置都不必介懷,只要恰如其分發揮自己的功能,平凡的崗位也能展現精彩的人生。生活的道路,無論崎嶇平坦,都要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不管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品嚐。人世間的事,有的可以選擇,有的由不得你選擇。能選擇的,是對人生的態度。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有改正自己錯誤的勇氣,才能建功立業。對於給予自己批評的人要認同,因為他提醒了自己的缺點;對於給自己設置坎坷的人要認同,因為他對自己的不公平才能讓我更加堅強的面對人生;對於給自己傷害和欺騙的人要認同,因為他磨練了我的心智,增進了我的智慧,使我學會辨別事物的好壞醜惡;懂得學會保護自己,懂得以堅強的意志去捍衞自尊和權益。

用一句《捨得》中的話來大家勉勵:做人要能被利用,才是有用之人;物品要能被實用,才是貴重之物。自已有才(財),才能舍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努力學習,充實自己,提高素養,使自己成為對社會、對單位、對九三有用之人。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2

一、認同的觀點

1、舍和得到關係,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關的,舍與得也是互動的。能夠捨得人,一定是擁有富有的心胸;如果他的內心沒有感恩、結緣的性格,他怎麼肯舍給人,怎麼能讓人有所得呢?他的內心充滿歡喜,他才能把歡喜給你;他的內心藴藏着無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給你。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

2、實生活是殘酷的,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且似乎已經習慣了在忍耐中生活。拿出你的魄力,做你想做的事情,實現心靈的自由。如果生活缺乏勇氣和魄力,那你永遠處於環境和他人的擺佈之下。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需要你的勇氣和魄力。

二、聯繫實際

在舍與得之間也有個度。你不能因為書中説“大舍大得”就欲大得而大舍。盲目的舍,只會打破了舍與得的天平,得不償失,大舍反而不得。

捨得,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脱。懂得或者説善於捨得的人,在捨得基礎上能做到無慾無求的人,才算是真正邁入了捨得的境界。“做你想做的事,説你想説的話。”衝破世俗的羅網,衝破內心的矛盾,真實地做一次選擇。拿出你的魄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三、重構

快樂要得到,人活着如果連快樂都得不到,那麼還有什麼意思呢,即使有再多的錢財,事業有再多的輝煌,缺乏了快樂,如同一口枯井,失去了生命,毫無意義。“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對你哭;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這就是英國作家薩克雷尋找快樂的方法和祕訣。做個樂觀的人,用快樂去生活。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3

今天,我偶然看到星雲大師在《捨得》中關於“隨喜”的一段話:

社會上,多少人慈悲為善,救助傷殘,我給予隨喜贊助;社會上,多少人勵精圖治,建設功業,我給予隨喜讚美。“隨喜”真是美好而有德的行為。

做好事,説好話,我雖然沒有能力為之,但是你做了,你説了好説做了好事,我很歡喜,我“隨喜”讚歎。佛説:果能如此,其功德與親去做沒有分別,可見“隨喜”在為人處世之道上的重要。

道憾的是,現在社會,有“隨喜”美德的人畢竟太少了,大部分人是幸災樂禍,不肯隨喜的居多。例如,你有錢而資助傷殘孤老,他批評你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你經濟抽據,但對善事也贊助若干,他説你“打腫臉充胖子”。整個社會因為沒有養成“隨喜”的習慣,到處任意批評,肆意踐踏,這樣社會哪裏會有好人好事呢?

這個社會,你好,你善,你大,你富,我嫉妒你;你貧,你窮,你笨,你愚,我看不起你;你不行善,我來行善,你批評我行善太少;我待人慈悲,你不慈悲,你説我慈悲不夠。任憑你怎麼做,他都要中傷、批評,令人不禁想問:你希望這個世界,你不行,他不行,大家都不行,難道要大家同歸於盡嗎?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4

在這個暑假經歷了很多的事,心情總是起起浮浮地,人難免都會有挫折,就是怎麼去看待人生的挫折。我要更積極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油,加油。《捨得》靜下心來好好的讀了讀。

贊同的觀點:在得到的同時,你也會失去;在選擇的同時,你也在放棄。你有無數個機會,但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人生沒有全選,一個人終其一生,只能選擇一種生活。也許,你會説:只選擇一種可能,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太單調枯燥?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的確只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比如,你選擇了當作家,你就無法體會做一名成功的商人的樂趣;你選擇了單身漢的自由,你就無法體會婚姻的一切;你選擇了不接受文化薰陶的人生,你就永遠無法領略得到超越你自己這個水平線上的一切,無法昇華。你選擇了做個井底之蛙,你就無法體會到海闊天空。

人生要懂得放棄,有時候放棄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所謂捨得,就是有舍才有得。放棄在以另外一種方式詮釋着人生,明白了放棄,你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

與自己的聯繫: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讀過FRORESTLEE《THEROADBENOTTAKEN》。在很多的時候人有很多的選擇,但人都會只選擇一個機會。即使可能選擇的路會很難走,人都會堅持下去的。上半年,教男生班,雖然很累,但是我也堅持下來了。我很努力的,去背一堂課,上一些跟專業有關的英語知識。也去上課。我很大的缺點是:做事有些拖。這個我想要改掉。加油,加油。沒人給我加油。只有自己加了。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5

一、認同觀點:

暑假一直在看星雲大師的《捨得》,心裏久久不能平靜。説不出是什麼滋味,總之,慚愧得很。在星雲大師的講述裏,我宛如看到了他一生行走於世間的身影,也耐心地體味到他行為背後的那顆心,不禁為之深深感佩,也深深地內疚。星雲大師在<捨得>開篇中寫到了成功者的`願景:

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

為道了無寒暑變,利生豈畏路途艱。

二、聯繫實際:

雖然人只是宇宙的過客,但只要是能掌握時間的人,就能擁有人生;會用時間的人,就能懂得處理生命。對於過客的人生,有的人活得很認真,有的人活得很隨緣。不管你春去秋來,不管你生老病死,總之,過客的人生,匆匆地來也匆匆地去,在匆匆的生命中吾人應該自問的是:我們能為人間留下一些超越匆匆的紀念嗎?生涯規劃,這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生的一個現代新理念。在世間做人,能有一個完整的人生規劃,實在是不容易。其實,真正的人生規劃是不確定的,各有因緣,有時候實在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最好的生涯規劃是把自己規劃成:自覺的人生,自度的人生,利他的人生;在生活中,要有淨化的感情,要有<捨得>善用的金錢,要有德化的處世。能夠把移風易俗作為自己人生規劃的前提,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這就是最好的生涯規劃。

三、反思重構:

“讀書有讀後感,做事有做後感,交朋友與人相處,要有認識,有認識就有感覺,有感覺才能跟着走。”讀了這段話,讓我有了一種寫讀後感的衝動,於是提筆,權當作記備忘錄吧,不一定成篇通暢,只求記下有感覺之語。

大師説:“閲讀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跳感應世界的脈搏,中外同在眼前,古今一體悉聞。”王安石説:“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高希均教授説:“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的確,讀書讓人感到充實,是人生豐富。

大師提出的如何學習方面的佛法四偈語:“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説寫作;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淨樂融融。”非常會的學習方法

學習,永遠的工作!人生的幸福!我認為,人的幸福,能自由的學習就是一種!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6

看了星雲大師著作《捨得》,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認同的觀點:

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別人才能對你回眸一笑。

二聯繫實際:

舍與得,是相通的,沒有舍就沒有得,有舍就有得,舍與得就看我們自己怎麼正確對待了。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的缺點非常善於舍,比如遇到不順,自己心情煩躁,就把壞情緒傳染給別人,這樣的一個肯定的結果,別人也不會向你展示友好,假設你今天覺得心情很差,你帶着情緒進課堂,然後看學生也會不順眼,學生不認真學習的一個小動作,如果是平時,你可能會温和提醒和教育,但是你情緒差,採取對學生大罵一通的方式,學生的心裏會怎麼想呢,對你這樣的方式他肯定是不會接受,肯定不會改。心裏也會產生怨恨。不僅一堂課的質量受到了影響。而且影響了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還更多。

你舍壞,出壞的結果。但如果能及時剎車,就可以避免。我們要善於舍自己的優點,你真心的讚美別人,別人會罵你嗎,肯定不會。他心裏會很開心,然後對你也會很友好,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招呼,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這必然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可見人際關係的重要。舍就是得,舍該舍,得該得。

三反思與重構:

1、對於自己的的缺點要不斷的去改正,不要生別人的氣,如果很難做到,就及時排泄掉,可以向好友述説,也可以運動等或心理諮詢等。不要讓壞的情緒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2、多加強有益的心裏暗示。如不要生氣,生氣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不好。看起來有些幼稚,但確實是有效果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自己能接受的,有益就行。同時平時多讀書,加強自身修養。

3、正確對待舍與得,舍該舍的,得該得的,如果做一件事情,單純的為了表面的得,其實自己一定是不會快樂的。用心做事。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7

有幸拜讀了星雲大師所着的《捨得》一書,文中觀點樸實平凡,但深邃入理;思想簡潔明淨,但意境深幽;文字也並無奢華,但行雲流水。文章從“職場篇”、“日常篇”、“修身篇”和“養心篇”四個部分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心得和事理闡述,細細品味並附之於實踐細量,可謂讀一書而曉人世、知事理、明心靜、達已行,感觸頗深,尋味良久。

暫掩此書,最讓我銘心陋記和久久回味的是星雲大師在“養心篇”中所闡述的“門裏門外”的做人做事哲理。核心要義即為:門內的東西是家裏的東西,都是我的;門外的東西屬於他人所有。門要可關可開,開門迎客,開門就教,開門才能走進社會,走入人羣,走進世界,才能走往未來。有形的門再怎麼多,再怎麼開,如果心門不開,終究難成世事。

我認為,星雲大師用“門裏門外”四個字就較好的將做人心態、做人之理、做人之求進行了微妙而辯證的有機説理。而這四個字的哲理和寓義藴含與當今倡導的“和諧”社會更是一脈相承,意境相通。門外的世界很精彩,門外的誘惑很贏人,門外的物質和精神領域也很罾蒙晦澀,關鍵取決於你以怎樣的心情去看門外的世界,以怎樣的取向打開這扇魔術般的心門,以怎樣的態度去取捨門外的樁樁件件,這才是門裏門外景物最終呈現給物質人類和每一位個體的關鍵。不同的人面對的是同一扇門,但最終透過這扇門看到的、得到的和悟到的東西卻有若天壤,原因何在?其實道理很簡單,歸根結底與星雲大師將千言萬語,萬語千言昇華成的“捨得”二字高度相關。

於是我不禁懷想,咱們做人行事,咱們對待自己的崗位事業,咱們爭做和諧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哪裏都是“門內門外”的哲理透視,如果能夠悟出“捨得”二字藴含真理,如果能夠辯證而平靜的對待“門裏門外”,毫無疑問,我們至少在幾個方面會重新冠上我們的觀點,進而或多或少的改變我們的行為,豐富我們的思想和修養。用一雙慧眼看清門裏門外,在做人行事上,我們就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而不會心生貪戀,鋌而走險;在工作上,我們就會敢於負責,恪盡職守,而不會推諉拖拉,簡單應付;在生活上,我們就會謙虛謹慎,博採眾長,而不會驕縱自滿,坐井觀天。

而“捨得”真理襯映下的“門內門外”觀點,其最高的統馭、意境和價值觀,我認為還是在於她與當今“和諧”社會大局,更是一脈相承,意境相通。“門內門外”展示和折射的更是一種態度和心品,慧眼穿透“門內門外”,便會由然滋生一顆無慾之心、博愛之心和公義之心。當前,和諧社會的創造需要社會每一分子的積極支持、參與和身體力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將門內的東西好好的珍惜、收藏和豐富,將門外的東西辯證的汲取、學習和為我所用,徹底擺棄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作風,完全拋開損人利已,投機取巧的行為,而用一顆包容、寬仁的心嚴於已,施於人,普濟於世,寬敏納德,勢必會在人與人之間搭起座座友愛互信的橋粱,給社會營造一份份美好温馨的空間。和諧社會建設,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也是國家當前重點戰略推進目標,作為中國公民,每一位個體都與之息息相關,秉持而行。如果我們能從“捨得”一書中感悟些許“門內門外”的做人行事機理,能夠為和諧社會大局多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和努力,我想星雲大師的思想光澤也就會越發燦爛無比。

標籤: 星雲 通用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j4z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