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範文1200字

《目送》讀後感範文12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範文12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目送》讀後感範文1200字

《目送》讀後感1200字1

假期讀了龍應台的《目送》,書中寫盡了作為女兒、母親、姐妹的她與自己的父親,兒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離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裏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脱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台,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着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着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着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裏,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着……”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我沒有象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牴觸”,但我以後不會嗎?我永遠不會嗎?我不敢答應自己雖然我現在每天都樂此不疲第和媽媽電話彙報、滔滔不絕講我的新生活,但我會不會有一天面對着她卻默默無言嗎?我不敢肯定。

時常想起和媽媽一起在超市裏推着購物車,看到我中意的東西,無論多麼貴媽媽都會撿到籃子裏,而有一次她選了一包自己喜歡的餅乾,我竟然説“媽媽,這種口味的餅乾最難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裏,媽媽只對那些被我吃膩了而丟到一邊的食品感興趣,而且那樣津津有味。

當年的媽媽身後的跟屁蟲現在已經自己單飛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樣經歷着無數次的彼此的目送,當她過來陪我度過每個週末返回營口,當我每次從營口返回大連,看着列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變老,而我,在長大。

沒錯,就象龍應台在書中所寫:“我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處,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200字2

《目送》裏的文章包羅萬象,龍應台女士用她温婉細膩的筆觸將每篇文章刻畫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有不同的感悟,會面對各種各樣這個年齡段所要觸碰的事情。

當我們老了,我們目送着兒女們的成長、獨立,知道有一天離自己遠去,而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孩子老了的時候,他們也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這樣的行為似乎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着,也許該説這是一種愛的延續,但很多時候,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對孩子的.愛總是遠遠超過對父母的愛,絕大部分的關心投注於孩子,成家以後孩子長大之前,我們便和孩子們在一起,然後看着孩子到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和他的孩子一起,這能不能算是一種目送?年長的人永遠目送着年輕的人。父母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注視着你,給你絲毫不亞於你給你的孩子一樣沉甸甸的愛。不管他們是什麼學歷,什麼職位,過得怎樣。他們目送着你,直到生命的終結。

所以,當父母們老了的時候,即使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漂亮、聰明、善解人意,變得滿身都是老人斑、開始愚鈍、行動緩慢笨拙、脾氣也開始不好,或許獨自出門就會迷失在某個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許因疾病癱瘓在牀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或者覺得總是不厭其煩地每天天電話給你,只是因為他們孤單寂寞。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在自己的小的時候是如何對自己的好,而現在,他們只是又回到了像他們小時候,是個需要你去照顧的老小孩。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在你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們。

我們無法抗拒時間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來望不到邊界的時光軸。我們或早或晚地會學會一些事情,那些不重複的色彩一點點編織起來。我們學到了什麼,便目送了什麼的離開。生命裏又多了些什麼新的東西,那些東西逐漸積累、交織,而且你完全不能説它類屬哪一類,它是所有。《目送》這本書也許就是想表達這個,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卻又無法將它們抽離,因為他們是整體。生命裏的不可或缺。

我們目送着燈光下漂浮的塵埃四處懸遊,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羣與自己擦肩而過,目送着那位於好像時光定格在那裏的老街裏的一隻花朵獨自開敗,目送着悲歡離合、舍與不捨,好多東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會知道,但我們所擁有和我們用盡一生去學到的東西讓我們感到滿足,不斷探求,覺得世界有着好多驚喜,自己不曾被拋棄。直到最後,目送着自己走向盡頭。

那時,有人會為你吟唱輓歌,為你獻上白菊,目送着你。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一直重複下去,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實的美麗、深邃、憂傷,我們如此鮮活地活着。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無法言喻那種情感。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dyy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