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哈利·波特》有感

讀《哈利·波特》有感

讀《哈利·波特》有感1

我相信,很多讀者都還記得他那油膩的頭髮,那刻薄的話語,還有那一句“Lookatme!”

讀《哈利·波特》有感

這一切是如此清晰,彷彿就刻在我的腦海裏。

《哈利·波特》塑造了太多經典人物,不僅是主角和他的朋友,鄧布利多、伏地魔、小天狼星……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家養精靈多比,都讓人記憶深刻。

而斯內普,又是其中一個備受爭議的角色。

冷漠、陰沉、自私、孤僻。

深情、隱忍、智慧、驕傲。

他是怯懦邪惡的代名詞,同時也是一個不受人理解的英雄,更準確地説,是個雙面間諜!

一方面,他作為食死徒為黑魔王賣命;另一方面,他是鳳凰社的一名重要成員。

食死徒們認為他是伏地魔安插在霍格沃茨的間諜,鳳凰社的成員則認為他是鄧不利多安排在伏地魔身邊的眼線。

面對伏地魔,他謹慎地隱藏自己的情緒,唯恐暴露。

兩眼空洞的他僅憑一份執着堅持下去。

他是伏地魔的忠實僕人嗎?

也許曾經是,但現在絕對不是。

他從來不管食死徒的死活,他從沒把他們當作同伴。

斯內普,稱呼自己為“混血王子”的斯內普,不會做任何人的僕人。

他是鄧布利多的心腹嗎?

也不是。

他厭惡自己鳳凰社成員的身份,排斥格蘭芬多。

斯內普,僅僅是為了被伏地魔奪去生命的莉莉,和保護莉莉的孩子——他憎惡的波特。

莉莉死後,斯內普做起了間諜,潛入敵人內部,不畏艱險地完成任務。

從這裏看,他是個勇敢忠貞的人。

同時,不夠靈活,思維不夠靈敏的人,無法勝任這份工作。而斯內普做得很完美。

不説他在魔法上的造詣,僅憑這些,足以被稱為英雄。

而我依然要給他反面的評價:卑微。

他生長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這樣的出身是他天生比較自卑。

他卑微地愛着一個女人,在愛情面前,他是個懦夫,也不全是。

在伏地魔殺死莉莉之後,斯內普對他依舊心存敬畏甚至畏懼,而面對他時的卑微也是發自內心。

在成長中,他日漸成熟,但他至始至終都是這樣怯懦的一個人。

就如同開頭摘錄的片段一樣,他依舊沒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個懦夫。

他的後半生就在矛盾中掙扎,善與惡,愛與恨。

他的優點很多,缺點也不可忽視。

因此,他備受爭議,人們無法説他是多麼偉大,也無法説他是多麼可惡。

最後,只落得一個頗得中庸之道的評價:絕不偉大的英雄。

太孤獨,太複雜。

他的經歷讓人歎一聲可憐,但這又何嘗不是自作自受?

他的一生忍辱負重,最後卻成為卑微的英雄。

他死後,所有真相大白。人們給予的榮譽,有何用?有何意義?對於斯內普,這些無聊的讚美有什麼價值?他只是要那一份感情罷了……

他是不幸的,而我也無法説他是不是整部書裏最可憐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可憐之處,而斯內普教授的這份又讓人心酸至極。

我只能深深記住你,親愛的教授。

讀《哈利·波特》有感2

因為兒時受到我姐姐的影響,我看過一部哈利波特,就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這本書,從書本,到電影,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電影的拍攝,書本的出版,我一次都沒有落下,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書店,或是電影院,一睹會快。也許當時吸引我的是神祕的魔法世界,是哈利念一句咒語就從魔法棒裏飛出的魔法。總之,兒時的自己充滿了幻想,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擁有一跟魔法棒,也能是那個充滿神祕感的霍格沃茲學院的學生,然後十分得意的告訴爸媽,我不是麻瓜,我會魔法。兒時的自己是天真的,我天真的覺得,真的會有那個魔法學校,也許真的有一天,在火車站上會有一班駛向學校的列車。

歌德説過:“經典在於重讀。”常讀常新,兒時的天真,到現在的想法,已經截然不同,我意識到,故事的一切起源於哈利的母親——莉莉波特。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伏地魔準備血洗她家的時候,她用盡自己最後的力量,給哈利留下了一道咒語是因為他的母親,她母親對他愛。他的母親犧牲自己保護了他,母親的愛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施了古老的保護咒,使得任何邪惡傷害不了。她用盡自己最後的力氣,讓自己的生命替代了哈利的死亡,這就是母愛,能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

當哈利長大了後,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生命換來的,就是“大難不死的男孩”:一個嬰兒居然在伏地魔的魔爪下得以生還,只留下一個奇特的傷疤,而許多出色的魔法家都沒能倖免於難,他自己也成為了伏地魔手下唯一的一名倖存者,在哈利的成長中,他慢慢的學會了感恩,在《哈利波特和阿茲卡班的囚徒》中,克服攝魂怪是哈利必須所學會的,然而驅趕攝魂怪需要一個有一個温暖的回憶使用魔法,於是,哈利想到的是自己記憶中僅有的對父母的回憶,哈利理解母親的關懷與愛。他懂的感恩,他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努力讓自己從恐懼的陰影中走出來。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一集中,哈利與伏地魔上演了對手戲,哈利雖然魔法沒有伏地魔那麼的高強,但他在直面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沉着、冷靜,另我詫異,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伏地魔,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母親愛的庇佑的襁褓中的嬰兒,他已經長大,已經學會了自己保護自己,甚至整個你想要的魔法世界,但現實還是現實,他目前沒有能力去戰勝,於是,母親莉莉和父親以魂魄的形勢現身波特眼前,告訴他,他目前沒有這個能力,母親需要他活下去,完成更大的使命,這就是母愛,哈利感恩的聽從了。

莉莉對哈利,哈利對母親的這份愛讓我感動,讓我感動不已,母愛是偉大的,回報母愛更是值得的,是每一個做子女應該去完成的,書中的哈利對母親的回報的動人細節描寫的十分細膩,本書的作者羅琳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愛,這書只寫給她的女兒,將來,當她女兒懂事時,體會到媽媽對自己濃濃的愛意時,她必定會像書中的哈利一樣,努力回報母親的愛,學會在感恩中成長。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個精神病患者,平時遇到驚嚇就會失常,不是癱瘓,就是發狂。可是,當她的三個孩子陷於塌房裏時,她卻異常地清醒。在呼救無人來援之後,她一邊和三個孩子輪流不斷地説話,一邊奮力搬開磚塊和橫樑,全然不顧雙手鑽心地疼痛,全然不顧雙手鮮血淋漓,直到所有的孩子全被刨挖出來。

母愛是母親與生俱來的本能啊,哪怕是在一個瘋母親身上,也同樣迸發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告訴我們,要在感恩中學會成長,也要在成長中學會感恩。

讀《哈利·波特》有感3

長着一頭亂亂的黑髮,鼻子上架着一副圓框眼鏡,穿着黑禮服,手持魔法棒,騎着他那把“光輪20xx”——世界上最快的飛行掃把,沒錯,這就是在魔法學院上學的哈利波特!

有位名人説過:“讀書應該像飢餓的人遇上了麪包。”這話説得很對。這個假期,我簡直像一匹惡狼,貪婪地,如飢似渴地讀完了《哈利波特》,這套書真是太有趣了!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父母突然去世,死因不明。哈利波特來到姨媽家,姨媽雖然收養了他,但並不喜歡哈利,哈利的表哥也欺負他。然而,在哈利十二歲時,這一切都改變了,一個大個子巨人將他送往了魔法學院,他被錄取了。在那裏,他交上了好友——羅恩韋思萊和赫敏,同時,他也發現了一個黑魔法陰謀,經過一系列考驗後,他終於來到殺害他父母的兇手——伏地魔面前,並打敗了他......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發現了哈利成功的祕方:能力、智慧、勇氣、友情!能力,他刻苦學習魔法,掌握了強大的魔法技能,這樣才能與伏地魔對抗;智慧,他從容冷靜,聰明無比,在尋找伏地魔魂器時,運用智慧,推斷出了魂器所在地;勇氣,哈利在最後對付伏地魔時,毫不畏懼,表現了非凡的勇敢;友情,他用可貴的.真誠得到了忠實的朋友,在一次次冒險中,他的朋友們一直幫助他,才使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沉思間,我彷彿覺得哈利化作了一面鏡子,我不禁對着這面鏡子反省起自己來:我成績不錯,且有幾門特長,老師和同學們都誇我多才多藝,平時也有幾位知心朋友,所以我在能力、智慧、友情方面還是有自信的。但在勇氣方面,我覺得自己不太勇敢,比如我非常怕黑,每當獨自處在黑暗之中時,我那豐富的想象力就開始作祟,我的心就不由得怦怦直跳,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猛地扼住了我的咽喉,令我感到窒息,以致於老要抓住一個人作陪,惹得媽媽常常對我苦笑道:“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另外,我還不愛體育運動,尤其是跑步,上學期期末,張老師在給我的評語中寫道:“如此聰明的你,可不能做運動場上的逃兵哦!”張老師的忠告,加上哈利的榜樣,無形中產生了一股奇妙的力量,促使我向跑步發起了挑戰,我堅持跑了一個暑假的長跑,每當我累得氣喘吁吁,眼看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彷彿感覺哈利正騎着他的掃帚飛在前方,對我使勁揮着手臂,嘴裏喊着:“加油!加油!堅持就是勝利!”我咬緊牙關向前衝去。哈利在向我微笑!

我要插上勇氣的翅膀,克服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為強大!

讀《哈利·波特》有感4

遊竄於書海之間,經常有一兩本名篇大作獲得我的欣賞,但當我觸碰到那一本書,我為它迷醉,為它感動,把它看了千萬遍,牢牢記在了心中。以至於一念一個咒語,它就會浮現腦海,久久不能散去……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神力所驚喜。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

而這個善良的男孩,哈利波特,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從整本書來看,作者是以這個小魔法師的神奇經歷為線索,從而表現了孩子與孩子,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還有的便是孩子們面對困難時堅持不退縮,機智鬥惡,用他們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過難關。而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記述了哈利波特,還有他的朋友,在這個神祕的魔法學校中的點點滴滴。可以體現出對朋友的友情、老師的尊敬、面對困難和邪惡永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擁有了這些,他們就一次又一次的逃過難關。“哈利波特”這幾部書講述了他與他兩個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發生的故事。在那裏記載着他們一起戰鬥、一起共享快樂、一起分憂困擾的點點滴滴的事情。

其實我很佩服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而且在這部書中,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城堡裏有許多的鬼魂,他們可以遊動、可以談話、可以挪動城堡裏的任何東西、還可以穿透任何物體、有時還搞惡作劇……還有許許多多,都是那麼的神奇!怪不得我們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師會風靡整個魔法世界。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總是鬥不過正義的。我也很佩服作者JK羅琳,她運用魔幻小説寫出生動的“哈利波特”,又運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師和這個魔法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閲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

讀《哈利·波特》有感5

不知從何時開始,美國女作家羅琳所著的《哈利波特》小説已風靡全球,書中主人公哈利波特成了我們的話題,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更是令人嚮往。

耳濡目染後,原以為自己不會沉迷於這樣的虛幻小説,卻沒有料到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這離奇的故事和可愛的主人公----一個西方人筆下戴着黑框眼鏡、模樣羞澀、氣質沉穩、頭髮蓬亂的小巫師。

故事用神奇的魔法來渲染全文,成了整部小説的看點,也成了吸引我們的亮點,讓每個“麻瓜”們總是不停地説:“如果我有魔杖就好了。”“如果我也會魔法就好了。”“如果我們這也有霍格沃茨就好了”……在哈利的帶領下,我經過了霍格沃茨學校的一道道關卡,推開了古堡的一間間房門,努力揭開一個個迷團,久違了的這種娓娓道來、窮極想象的刺激和快樂讓我愛不釋手。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作者無邊無際的想象力:光輪20xx的飛天掃帚、帶羽毛的魔杖、閃電形的疤痕、咧嘴唱歌的分院帽……

再回首此書時,我才發現,《哈利波特》不僅僅只側重於神奇的魔法,在羅琳的筆下還表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種拼搏、勇敢、堅強的精神。凡事都用一顆純真的心去看待,擁有堅定的信念,勇於與黑暗勢力做鬥爭。讀一本書,要注意到它所要表達的積極思想。就像《哈利波特》一樣,我們必須看到哈利的樂觀與向上,他沒有因為父母雙亡而整天活在鬱悶、傷心中,沒有因為姨媽的不公平對待而自慚形穢,更沒有因為他的名字赫赫有名而自高自傲。他有的正是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哈利最後能夠戰勝伏地魔取得魔法石的原因何嘗不是他這種性格為他帶來的呢?這就是這個虛擬的世界另一個值的我們去讀的地方,讓我們能夠真正瞭解到作者寫書所要傳達的一種精神。

人們總是羨慕擁有魔法,你可曾想過,我們是不可能擁有哈利的魔法,但另一種魔法不是一直藏在我們身邊的嗎?美國的盲人女作家凱勒就是一個具有神奇魔法的人。她天生是盲人,但並未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努力過着與別人不同的每一天,併力求活出精彩。她的作品暢銷世界,更以幫助別人為自己的任務,難道這不是一種堪稱神奇的魔法嗎?如今許多的企業家都資金雄厚,但他們並不以為傲,而是每每以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的身份出席各種支援貧困山區的活動。他們擁有的魔法就是沒有將名利過分看重,以平常心來關心周圍的人,沒有讓金錢掩埋了自己的善良。他們的名字都會被世人所銘記,那因為他們有一種平淡如水的生活態度,面對每個起起落落,都不刻意追求或在意。我們也有神奇的魔法,我們的魔杖就是自己的信念與雙手,我們的魔法衣就是自己的青春與生命,我們最神奇的魔法就是平淡看一切,以包容心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魔法下的生活將是美麗與耀眼的。

這些都正是通過《哈利波特》感受到的積極向上的思想。請那些只在意哈利的魔法的朋友們,不妨拾起被遺忘在角落裏的《哈利波特》,用一種不一樣的角度再一次地隨着哈利經過一道道關卡,推開一間間房門,揭開一個個迷團,努力地發現書中所傳達的一種精神,它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魔法,一種不需要咒語的魔法,一種屬於我們的魔法,它會讓世界變的和平,讓生活變的美好,讓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充滿生機與活力,讓我們不再羨慕霍格沃茨,因為我們擁有我們自己神奇的魔法

讀《哈利·波特》有感6

哈利,讀《哈利波特》有感450字。波特感悟逸夫中學初二一班付宇初指導老師;吳超藍【哈利。波特】講訴的是關於魔法的故事,主人公哈利。波特進入魔法學校,他不僅學會到了許多魔法,還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投球手,不僅僅如此,他還交了兩位非常要好的摯友,這兩位摯友在他人生道路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説,它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書籍,同時也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影片。

在娛樂的同時,又教給了我們一些道理,像在困難來臨時,不要退縮,要勇於面對;珍惜友誼;愛憎分明等,在哈利·波特身上表現出來的美好品質,不正是我們青少年所要學習的嗎、哈利·波特在被親家欺負,他卻一直不卑不亢,這給了我極大的啟發——考試沒考好,不要消沉,不要失望。要以失敗作為動力的源泉,持着不懈的奮鬥,奮發圖強,爭取更大的進步。看完這部優秀的影片,我想到了當前的中國影壇、文壇的一些負面的影響現象。現在的影片、書籍大都是講述人間的愛恨情仇、恩恩怨怨。這些都不符合我們青少年的口味,更不適合我們品鑑。我們需要像【哈利·波特】這樣的影片和書籍。

為何【哈利·波特】如此的受中國青少年兒童的青睞呢?經過調查,許多孩子都説喜歡哈利·波特的機智和勇敢,喜歡電影中的重重懸念的‘魔法’,孩子們觀看影片,既娛樂又可以學到做人的道理,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哈利·波特】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吧!在如今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孩子們的成長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強,自然不會喜歡古板的影片和書籍,而許多的國產片只注重教育而不注重娛樂,異常古板,更不堪的是故事毫無新意,看了前面就能猜到後面的內容,整片幾乎都是以教育開始又以教育結束,很明顯是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導致內容太過稚嫩、太過無語了。其實青少年們都希望有優秀的國產片,看到適合他們的書籍,而不僅僅是空洞的説教。孩子們喜歡在快樂、輕鬆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及做人之道,像【哈利·波特】一樣,在神奇的魔法世界中遨遊、探索、學習。因此,我希望中國的影壇、文壇一般能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笑對困難、愛憎分明、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實現‘寓教於樂’的巨大飛躍,讓我們不會‘只為讀書而讀書!’

讀《哈利·波特》有感7

大家肯定都知道他:他是一個巫師,戴着一幅圓框眼鏡,他是打魁地奇的高手,在黑魔法防禦術上擁有優異的成績。沒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上學期,我剛剛把這一系列的書籍給讀完,我深深地被它那扣人心絃的情節所吸引。

《哈利波特1-7》出自英國作家j·k羅琳之手,主要講了哈利波特,一個父母被伏地魔殺害,自己卻大難不死的傳奇少年,在他十一歲生日時接到了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他在那交到了兩個朋友: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並和他們經歷一次又一次驚心動魄的冒險,最終徹底打敗大boss:伏地魔,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我合上了它,可一些情景仍歷歷在目,例如哈利騎着飛天掃帚逃脱匈牙利樹蜂龍,納威用格蘭芬多劍砍下了納吉尼的腦袋。它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要直面困難,要機智過人,要雄心萬丈,要真誠待人。更重要的,是有愛。愛是最強大的武器,是一切事物的源泉,它能化解任何矛盾與糾紛,使人與人之間更和諧。這個道理伏地魔永遠不會明白。

我們要學會去“愛”別人。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小同學。我連忙説:“哎呀,實在對不起,沒有撞疼你吧?”“沒關係,是我自己沒有看到。”他笑眯眯地説。禮貌待人,也是“愛”別人的一種方法。

《哈利波特》給了我一個啟示:愛,無論何時何地,它的力量都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愛別人,別人就會愛我們,這樣互相鼓勵,就能給予彼此力量和信念。

讀《哈利·波特》有感8

書中的那所説的那所學校,成為所有小朋友夢想去的地方。我也不例外。我想,如果我也有一根魔杖,那該有多麼好!我要用那神奇的魔杖,為人類造福!現在,我們地球的戰亂很多,那些無辜的老百姓淪為難民,東躲西藏,飢一頓,飽一頓,真是可憐。這時,我的魔杖就要大顯身手了!我輕輕一揮,和平的花朵就灑滿全球。

世界再也沒有戰亂了,多好!如今,地球上的生態環境正在被破壞,自然災害頻頻發生,那些災害,不但毀了人們的房屋,田地,還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痛苦。這時,我揮魔杖,隨着一道金色光芒閃過,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會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樣美麗,多好!其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書中始終呼喚和平真情、勇敢、和愛。它不光是一本單純的兒童小説,其中也包含了很深的哲理性,如神奇的厄里斯魔鏡和冥想盆。只要認真品味,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哲理和感人至深之處。

讀《哈利·波特》有感9

當我從新華書店買到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裏就冒出了許多問題:哈利波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與魔法石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知道了故事講了在哈利。波特一歲時,他的父母就被伏地魔殺害了。小哈利神祕出現在了姨父姨媽的家門前,並在這裏度過了十年痛苦、飽受欺凌的日子。就在他11歲生日那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由貓頭鷹送來的信,竟然是邀請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的。在魔法學校裏,哈利認識了羅恩、赫敏、納威和海格,並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海格的嘴裏,哈利知道了殺害他父母的仇人——————伏地魔,很想擁有一塊藏在魔法學院裏的魔法石,據説這塊魔法石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哈利和他的朋友們歷經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最終來到了最後一關,這時他們才明白,只有希望得到魔法石卻不想利用它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它,那些想利用魔法石長生不老的人,永遠也不會得到它。

這本書的內容全部是由作者想象出來的,但依然把哈利這個主人公描述得栩栩如生。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神祕,讓我讀完第一遍後忍不住立刻再讀一遍,同時,故事裏的很多情景不時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當你想得到一件東西時,只有不貪心並能善待它,你才能最終擁有它。

讀《哈利·波特》有感10

在我書架上眾多的課外書中,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了。自從前幾年看了第一部以後,我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魔法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利,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因為自從出生之日起,他的父母為了保護他就被壞人伏地魔給殺死了,而哈利自己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風雲人物,他所到之處,都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神。但是同樣他又是十分幸運的,因為他自從要進入魔法學院學習,開始新的人生旅程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好朋友,這些好朋友並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對他指指點點,而是用一顆赤誠的心和他做朋友。在這個新的環境裏,哈利開始了他的新的生命旅程......

這本書吸引我的,除了精彩的故事情節以外,就是主人公的性格了。哈利的性格樂觀開朗,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也赤誠相待,面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會勇往直前,不會退縮,這些都是我需要學習的。

如果你也被我的敍述所吸引,歡迎你加入《哈利波特》讀者大家庭哦。

標籤: 有感 哈利 波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kkl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