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兼葭》有感600字

讀《兼葭》有感6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兼葭》有感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兼葭》有感600字

讀《兼葭》有感600字1

繁茂的蘆葦在池邊搖曳生姿,晶瑩的露珠業已凝成冰霜,一位温温爾雅的少女在水的另一邊緩緩前行,朦朦朧朧。任山重重,任水重重,一片痴心,一份執著,少年追尋的腳步從未停歇,至今想起仍為這純真的愛意感動,深處的無悔堅持,至美至真。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值得嗎?

當初這一切在我以為,仍然是虛幻得不切實際,甚至是矯揉造做,不以為然,覺得這一切都不值得,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過那所謂渺遠的“意中人”吧,可能是對未來的憧憬,可能是短期內某個想要達成的目標,也可能是遠方的夢想......這些看似有些遙遠的抽象的心願,常常會化作一股強大的力量,鼓舞着我們去追,帶着煥熱的幹勁,恰如詩中這位少年郎。

我突然想到阿西莫夫的一句活:“我一定要去尋找,就算無盡的星辰令我的探尋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須單槍也馬。”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即使有1%的希望,也要無所畏懼的追尋,跋涉幹裏,披荊斬棘,最終看海無恨。《銀河帝國》中的謝頓也是如此,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扭轉崩潰的局勢,他在丹莫刺爾的追蹤下發展出真正的心理學,最終成功地找到他的“伊人”——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減為一千年。

事實上,學習好似尋找“伊人”那漫長而未知的道路,我們只要有“溯洄從之”的堅持不懈,有“溯游從之”的所向披靡,就能追到我們的“意中人”。

讀《蒹葭》我體會到了愛情,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真正地去追我們所想要達成的目標,滿懷勇氣

去追吧,追夢,追理想,追遠方。

讀《兼葭》有感600字2

初讀《兼葭》,我在四年級,對古文一竅不通的我被文裏蒼蒼、萋萋、為霜、未晞一類透出詩意的字眼揪了揪心絃,少得可憐的文言詞彙根本不足以理解通篇之義,只在腦海裏模糊出一方雲氣歊歊的畫框來安置這首詩。

再與它相遇是在課本上。靠老師的講解與旁註,我終於完全懂了它的意思,那幅塵封了許久的低象素圖畫逐漸明晰:

天邊清冷月色褪盡,眼波在蘆葦尖上凝成露珠,隔水遠眺,長風萬里,水波濤濤。蘆葦染盡秋風,如襲素衣手執紈扇的女子迎風而立,裙袂翻飛,唯有露水寒涼與秋水茫茫。

主人公那易碎又執迷的追尋給了我整首詩最大的觸動。

“蒹葭蒼蒼。”

蘆葦搖搖晃晃,永遠地以一種守候者的姿態守一方土,守一方水,看着春去秋來,潮起潮落。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他竭盡全力去尋找,卻永遠無法觸及她的身影,無論溯洄還是溯游,留給自己的終究只是一片空寂。伊人在何處?在自己永遠到不了的那一方,像清明夢,再真也只是無法變為現實的幻覺,也許秋葦滄海里的相遇便已是他與她最大的`緣分。但他曾為她堅定地,無數次洄游輾轉,在晨霧散去,心也恢復明晰後再回望這段未開始的愛情,只有淡然的釋懷。

堂吉訶德穿越拉曼卻平原時,幻覺四圍的風車是巨人,遂手持長矛,策馬向着風車刺去,不出意外地一次次地被掄倒在地。巨大的風車轟鳴旋轉,什麼也沒有改變。而他帶着滿身傷執迷依舊。這是堂吉訶德第一個失敗。也不知我為何會想起這與蒹葭毫不相干的情節。或是因為堂吉訶德的假想敵與蒹葭中的伊人都是縹緲在他們腦海裏的,而他們卻為之追尋,為之忘我,為之耗盡熱忱。看起來可笑,卻不能否認其中執着而虛無的深情。生活不是小説和詩,但每個人何嘗沒有心底的風車和伊人呢。

充盈着陰晴圓缺的世界許是因無數這兼葭類可望不可及的遺憾才多了幾分美,因無盡的“知其不可為而未之”的執迷才多了幾分浪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9dg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