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

在五年級的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書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主持人——黑柳徹子。這本書講述的內容是,作者小時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來到新的學校“巴學院”,在校長小林宗作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作者的小名),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這本書是我目前最愛看的書,我重複看了兩遍。這本書非常有趣,寫了在戰爭年代的一個天真無邪的小豆豆,我讀了之後感覺有的事情很滑稽,我有時甚至會想象我真正看見了故事中的情景,惹得我哈哈大笑;有的卻很傷感,讓我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如此惹人喜愛的小豆豆,讓我讀了還想讀,百讀不厭。

書中的小豆豆是個熱情開朗的小女孩,當她看到有趣的事時,總想過去試試,就因為這個“特點”,讓她到了好幾次黴,比如:當她看見地上有張報紙,她就會興奮地邊跑邊用力一條,向地上一彈,“墜落”到報紙上,可是不料,這張報紙,竟是為了遮住校廁掏口的臭氣,以免傳出來,但讓小豆豆這麼個一蹦呢?就撲通一聲,掉進了化糞池,那糞池直高到她胸口……真是想想都令人噁心。

這本書有兩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一:主角小豆豆(因為發生的事都是圍繞這她來的)、二:小林宗作(校長,他把學生們培養的很優秀。小豆豆入學時,他還仔細聆聽過小豆豆四個小時説自己經歷過的有趣的事,不但不厭煩,還好奇的問“還有嗎?接下來呢?”這點充滿了童真。校長的教學方法更是非比他人,處處為孩子們着想,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讓小豆豆等更熱愛學習……可惜的是,在小豆豆三年級的那年,巴學園被美國空軍的飛機炸燬。又過了幾年,小林宗作又用自己的財產創辦了一所幼兒園。因為,孩子們的幸福,就是小林宗作的幸福……)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的感動,相信你你讀了,一定會有同樣的感覺。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2

兩個月來,我們全班一起師生共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今天,我們開了一個讀書交流會,大家一起交流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小豆豆在巴學園所度過的幾年童年快樂的時光,書中講述的很多故事是小豆豆長大後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很多。記得小豆豆有一個漂亮的錢包,在一次上廁所時掉到糞坑裏了,她急忙去找廁所的掏口,找到掏口後小豆豆又拿來了一把長舀子,在掏口裏不停地挖呀,找呀,正在小豆豆掏的起勁的時候,校長碰巧來了,他親切地問:“小豆豆,你在幹什麼呢?”“校長,我在找我的錢包,它掉到廁所裏了。”“是嗎?”校長説,“弄完後,把它們都放回去吧。”後來,小豆豆並沒有找到那個錢包,但是,她還是按照校長的指示把它們都放回去了。從中,我可以體會到校長對小豆豆的尊重,他沒有把小豆豆當做孩子來看,而是當做一個成年女性來尊重。理解,校長理解小豆豆,他知道小豆豆是為了找她的錢包,所以沒有批評小豆豆;關心,校長知道小豆豆和她的錢包有很深的感情,校長不想去破壞小豆豆和她錢包的感情,更不想傷害她的自尊心;鼓勵,校長鼓勵孩子們成長、自立,為了孩子們更快樂地成長,校長也經常對小豆豆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不管小豆豆在做什麼,她總會露出快樂的微笑。從這我看出了小豆豆的純潔、天真、可愛……

這樣的事是總也説不完的,在小豆豆的身上,一定會在某一個方面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她身上,我學會了樂觀。讀完這本書我對樂觀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像小豆豆一樣能把煩惱和痛苦輕視、忘記。永遠用樂觀的心態看待任何事情,不會被任何煩惱和痛苦輕易打敗。我也要努力地學習做一個永遠樂觀的人。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3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分享作者自己上學時的經歷。

《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本書,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個的,短短的,有走趣的小題目,每一個讀上去都會有新鮮感,比如: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電車教室......我讀到有些省略號的地方我會進行預測,比如文章中有老師説:“那可就好了”可是......我會去預測“可是”後面的省略號的內容,可能是表示小豆豆還會做出很多意外的事情。這本書還有很多和我們生活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新學校的教室在電車裏、整個學校只有五十六個人,一個班級只有九個人,同學們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小豆豆和其他同學們午飯都自已帶的山的味道、海自的味道......這所學校很多地方都不一樣,除了電車教室,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以外,那運動會和其他學校比起來,就更有特色。比如説:“鑽鯉魚比賽”這一項目,先從出發點開始跑一小段,跑到校園中間,用布做的大鯉魚面前,從鯉魚嘴裏鑽進去,再從尾巴那鑽出來,然後再跑回原來的出發點。這個項目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卻很難,因為鑽進鯉魚的肚子裏之後,立刻一片漆黑,而且鯉魚很長,大家在玩的時候不免會暈頭轉向。每一個項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個子最矮、手腳最短的高橋君拿走了,好像這些項目都在為高橋君設計一樣。

我有一面喜歡小豆豆,也有一面不喜歡小豆豆。喜歡小豆豆是因為她很幽默、很搞笑,很頑皮、也很有招引力,不喜歡小豆豆是因為她在老學校上課的時候一下把桌子打開,一下把桌子關上,發出很大的聲音,這樣就會打擾到同學們。

在這本書的最後,這麼有特色的巴學園,最後被美國的飛機結炸成了灰燼。這讓我非常傷心,非常失望,讓我有欲哭無淚的感受。

我所在的華附學校,風景優美、教室寬敞、設備完善,而且我們學校提倡“為了每個孩子的充分成長”,這不是與巴學園相似嗎?我不是何其幸運嗎?我希望我們學校能像巴學園一樣更有特色。我愛我的學校。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4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她非常惹人喜歡,她的説話,和動作。她的嘴就像機關槍一樣,一直不停的説話。在班裏的時候做出了非常讓別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讓老師非常苦惱。小豆豆她的媽媽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媽媽,她被老師叫到學校的時候,想起了小豆豆對她説的話:學校的桌子就想家裏的抽屜一樣,可是沒有拉的,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學校的桌子不是拉的,是一個桌蓋,她上課總是開開關關、讓老師惱怒起來,一節課就寫了“a”“i”兩個字母。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糟的。她上的課,站在窗户外邊叫:“化粧廣告宣傳員叫了進來。”他們的教室本來也就離得馬路非常的近,她這麼一叫,化粧廣告宣傳員真的來了,小豆豆在窗邊大叫:來了,來了。這下全班同學都圍了過來喊,表演一個吧。化粧廣告宣傳員又是長笛、又是黑管、又是小號……反正他一切都會的都演奏了一遍。老師沒有辦法。只能等着這一陣歡快勁過了。才能上歌。

這才剛過了一會,她有對這窗外喊,餵你幹什麼呢?老師過來一看才發現他原來是和屋檐上的燕子對語呢。在媽媽眼裏這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説也不算什麼傻事。可是老師又説還有,這下媽媽可急了。什麼還有?

那天上美術課,老師讓他們畫國旗,可小豆豆卻畫起了青年團的旗子,老師認為這沒什麼説不定他在哪見過,可是他有畫上了穗子。而且畫的桌子上紙上到處都是穗子。可是隻有一半有,因為她只有一半會畫,另一半不會畫,可是怎麼也擦不掉。老師説到這的時候,已經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5

在一個寒風凜凜的冬日裏,我看了一本充滿温暖和快樂的書,它的名字叫《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所著,書中講述了她上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為在學校很調皮,上課總是影響同學而被學校勒令退學。慈祥的媽媽沒有責備小豆豆,而是把她帶到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一共只有五十多名學生。教室是由六輛廢棄的電車車廂改造而成的。在這裏,小豆豆沒有因為退學的事被拒之門外,學校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並讓她在巴學園裏度了過她一生都無法忘懷的快樂時光。

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是一位有耐心、尊重學生、且十分懂得呵護孩子天性的校長。他可以連續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聽到精彩部分時,還會問“然後呢?”讓小豆豆感受到了尊重,同時也增加了對自己的信心。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他只説了一句:“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哦。”這一句話沒有責備,只有理解。小林校長還常常對小豆豆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雖然這是一句十分簡單的話,可它卻一直是鼓舞着小豆豆前進的動力。

在這所不同於其它學校的學園裏,上課沒有固定的課程,所有的學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讓學生們的興趣自由地發展出來。上午上課表現出色的同學,下午還可以自由散步。學校一直以這種鼓勵和自由的方式在教育着孩子們,讓孩子們不僅學到知識,還完整了心靈的成長。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小豆豆從一個不聽話的小豆豆變成了一個讓大家都接受的小豆豆。

巴學園是我們學生心中夢寐以求的學校,因為我們也向往着自由的學習空間,希望能和老師和校長成為好朋友。期待有一天,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處處都是巴學園。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6

我很喜歡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為裏面寫的同樣是我們小學時期的生活故事。

書中講的是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後來轉到巴學園所發生的故事。

我非常喜歡巴學園,因為巴學園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只有真誠,只有平等。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認識了很多朋友,有泰明,有高橋君,有美代。在那裏,特別新奇的是午餐的時候,大家吃的都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每天上課時,大家可以按自己的興趣來安排課程;在爬別人的樹之前,要説:“不好意思,打擾了”……巴學園的一切,讓小豆豆成為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

小豆豆還認識了有博大情懷的小林校長。小豆豆犯錯時,小林校長不會直接嚴厲的批評她,而是慢慢的教育她,讓她自己認識到錯誤。校長經常用“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來鼓勵大家。小林先生特殊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了一批批成績優秀、品德高尚、個性十足的學生。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個關於成長教育和愛的故事。在小豆豆身上,我看見了自己:天真,淘氣,可愛,好奇……因為淘氣,我以前學習很不理想,在學校我也遇到了好的老師,好的同學,還有我的好爸媽。在他們耐心,認真的幫助下,讓我一步步變成了認真好學、善良可愛的好學生。雖然現在我的成績在班裏還不是最優秀,但我會繼續努力,持之以恆,總會有一天我會變成最優秀的!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7

世界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羅丹

看完了這本書,我便被書中所描述的自由、舒適、悠閒學院給迷住了。我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是我的身邊也有這樣那個一所學院,我肯定會第一個成為它的學生。那新奇的電車教室,那自由的課程表,那佇立一排的樹……

小豆豆本是一個天性貪玩,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她做的事情一一都被大人們否認,責怪。大人們並沒有很好的去引導她,沒有輕聲細語的告訴她哪裏不對,為什麼不可以那樣做。如果她沒有去到巴學園,想必她一定會在大人們的否認聲中自卑的長大,對她的人生也會造成影響。

在她去到巴學園的第一天,一個奇特的大人便獲得了小豆豆的喜愛。原因很簡單——從來沒有一個大人那麼耐心的聽她講話,以往她説話太多都是不被允許的。是的,想獲得一個孩子的喜愛是很容易的,只要你對她有一點點的恩惠,她都會把真心奉獻給你。正式如此,孩子也容易受到傷害,一點點的責罵都會讓她陷入迷惘、困惑。不解當中。

巴學園的宗旨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最生動的美。

是啊,孩子們在巴學園中,沒有人教他們需要遵守紀律、排好隊、安靜,但他們確是在和大家一起生活的時候,學會了關心他人、博愛不自私。這是校長最成功的教學——讓孩子的天性自然的流露,讓他們感受大自然,傾聽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師。

對於校長來説,孩子們在微風中的一張張笑臉是最動人的,那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最純淨的,最不容玷污的臉龐。

在我們為作業多而煩惱時,不妨抬頭看看窗外,鳥兒是否翻飛,樹下是否陰涼,生命還在延續,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會撫平你的憂慮,將最純淨的快樂給予你。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8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意識到周圍的環境對孩子們來説有多麼重要,會給他們的一生帶來多麼大的影響。同時給了小豆豆還有她周圍的夥伴們勇氣和自信的友江學園校長小林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窗邊的小豆豆》裏描述的巴學園,其上課的方式與眾不同,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來決定上什麼內容。在小林校長看來,這種看來“亂糟糟”的上課方法很管用:隨着孩子們年級的升高、知識的增多、能力的增強,教師和校長就能逐漸掌握每個孩子的興趣所在和獨特的思考與學習方式,這樣教師就能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小林校長還説:“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反思我的教育,總習慣於替孩子安排、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們是否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是否應該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窗邊的小豆豆》其實是一種理念的體現,雖然這種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會理解並接受,但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並不是小林校長做什麼,我們就學什麼,而是要學習他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學習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學習他能夠放下身架與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上的,還有師德方面的,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孩子,才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9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東京一個學校中的小學生小豆豆的故事。在她的這本書裏我不僅認識了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她的同學高橋君、朔子、阿泰等,還通過這本書知道了很多關於小豆豆的有趣故事。其中有些內容比如“試膽量”、“不能跳”等都很有趣,還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最後一篇“再見、再見”。

舉個例子,在“不能跳”的這篇故事裏,小豆豆在學校回家的路上發現了一堆沙子,於是她很興奮地跳了過去,結果沙子下面是灰色的抹牆泥,已經攪拌好了,於是小豆豆陷在裏面,只能向不認識的阿姨叫“哎一”,結果人家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笑,終於小豆豆的媽媽來找小豆豆並把她拉出來時,差點就變成了石像了。還有一次午休,小豆豆在禮堂後面的小路上溜達,看到了路的正中間放着報紙,於是便跳了過去,結果當中竟然是廁所的掏口,所以小豆豆又一次掉了進去。這個故事讓我捧腹大笑,覺得小豆豆真是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想到平時我也會因為好奇做一些傻事被媽媽批評,這下可以和媽媽説:“會幹傻事的不止我一個喲。”哈哈哈……

最後一篇“再見、再見”,當看到巴學園因為轟炸而毀於一旦時,我心裏也很難過,那是充滿愛和回憶的小豆豆的學校啊!接下去看到校長站在大路上,靜靜地看着巴學園在燃燒,心裏仍想着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這是一個多好的校長啊,他讓我想起平時對我們同樣關心愛護的老師們。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小豆豆,比較她,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有着更大更美麗的校園和像小林校長一樣愛我們的老師。這本書鼓勵了我,讓我萌發了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像小豆豆那樣努力學習生活,成為一個更棒的自己!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0

這裏的教室很特別,這裏的午飯很特別,這裏的教學很特別,這裏的運動會很特別……在這裏,所有的一切都讓人感到充滿着自由與快樂。多麼渴望,我也能置身在這特別的地方——巴學園中,與小豆豆成為朋友,享受着快樂的小學生活。

捧着《窗邊的小豆豆》讀啊讀,不自覺地就陷入了書中所描繪的故事中。多麼調皮搗蛋的小豆豆啊,為撿錢包而掏糞池,為了好玩想跳過報紙卻掉進糞池掏口……一件件趣事,讀來讓人忍俊不禁。多麼幸福的小豆豆,並沒有因為做了這些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壞事”後而受到批評,小小的心靈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尊重,真是讓人不得不感慨:巴學園真是一所有愛的學校。

當然,這些都得益於巴學園有一個偉大、充滿着教育哲學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

小林先生將他的教育智慧滲透於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中,讓孩子們的天性在這裏得到了最自然、最生動地生長。例如當小豆豆為撿錢包而掏糞池的時候,小林先生只是簡單説了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這對於小豆豆來説,是得到了多麼大的信任啊!換做一般的大人,看到小孩子在做這種壞事,還不是劈頭蓋臉一頓罵?小林校長的“了不起”,還體現在許多方面,他總是不斷對小豆豆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份鼓勵與認可驅趕了小豆豆內心的自卑,激勵着小豆豆不斷成長。小林校長用他的愛滋潤着巴學園孩子的成長,有這樣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愛護孩子的校長,真是巴學園裏每個孩子的幸福!

愛在巴學園蔓延,愛在巴學園孩子的心中流淌。即使最後巴學園在戰火中毀於一旦,令人歎息,但小林校長的愛將跨越百年,慢慢的,慢慢的在我們的心中蔓延!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1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為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她很幸運,在有着超級耐心和愛心及童心的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可以説是成就了她以後優秀的一生。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感覺是我很羨慕這個小豆豆,調皮的她能有一個很有耐心的媽媽,而且能那麼幸運地碰到了一位超級棒的小林校長。小豆豆的媽媽寬厚仁慈,對於女兒的一系列搞怪搗亂行為總能做到耐心引導,而不是打罵出口,更不會以家長的身份去壓制孩子。而是一直到女兒二十歲之後,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我想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她媽媽説:“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那麼小豆豆應該不會有當時的那份輕鬆和快樂吧!而超級棒的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更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超級有耐心,能連續聽一個六歲的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創意和童心,居然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我想如果是我小時候應該也會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室吧,一定也會更喜歡上學!)。而最最棒的是,他很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的想法,就連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校長先生也只是很輕鬆地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

所以我覺得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該來好好讀讀這本書,來探索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小豆豆媽媽和小林校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很適合孩子們的成長,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們的出發點。

最後我真心希望家長和老師們能聯手用我們的耐心、愛心和童心陪着孩子們一同快樂的成長,而不要有責罵和取笑,多一些尊重才好!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2

今天,我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在讀這本書時,我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樂。我為小豆豆有小林宗作先生這樣的老師、校長而感到高興,為小豆豆能來到巴學園而感到快樂,為泰明的死而感到傷心……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一年級就退學了,從原來的學校退學後她來到巴學園。剛到巴學園小豆豆就東張西望,因為這裏的一切和原來的學校都不一樣,校門是兩棵樹,樹上歪歪扭扭地寫着“巴學園”幾個字;教室是電車……每樣東西都讓小豆豆大吃一驚,看到這,我不經為小林宗作先生能創作出這樣一座小學而佩服。

剛來巴學園的第一天,小豆豆已經認識了好多朋友:泰明、阿泰、朔子、大榮君、美代、惠子……小豆豆她們班才十幾個人,巴學園總共只有五十幾人。我想:一個學校才這麼幾個人,真是少得可憐。

小豆豆上學的第一天,校長讓大家帶上“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午飯時間到了,校長來檢查大家帶什麼來了?小豆豆帶了黃色的煎雞蛋,綠色的豌豆……五顏六色,看上去像花圃一樣漂亮。如果校長看到有的孩子沒帶海的味道,就説:“海!”跟在校長後面的校長夫人就從放海味的鍋裏,取出兩個煮魚丸子。如果校長説“山!”夫人就從山味的鍋裏,取出一塊煮山芋。就這樣沒有一個孩子説“討厭吃煮魚丸”之類的話,這樣孩子們的營養就很全面。

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學園被美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燬了,孩子們的歡笑聲、歌聲消失了,巴學園也消失了。看到這我的心情無比沉重,我難以想象,平日載着孩子們“奔跑”的電車教室,孩子們最愛的圖書館,孩子們的游泳池……都被熊熊的烈火包圍着、吞噬着……

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我希望大家能夠去看這本書,能夠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3

寒假裏,媽媽帶我去書城買了一本書,書名是《窗邊的小豆豆》,它是由日本的黑柳徹子寫的。

我第一天看《窗邊的小豆豆》,就被吸引了進去,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幾天下來,書中的小主人公豆豆和我已經成了好朋友。

靜靜的課堂上,孩子們都在寫作業,小豆豆突然站起來,跑到窗前和燕子説話,全班鬨堂大笑。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把抽屜蓋子打開又“啪”地一聲關上,用蠟筆圖得滿桌都是畫,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使老師萬分頭疼,最後,學校決定讓她轉學。一開始,我看到這些總是“咯咯”發笑,還會讀給媽媽聽。再想想,有的同學不是也和她差不多嗎?一個聰明活潑,天真無邪的女孩躍然紙上。

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這所特殊的學校,令人不可思議。用電車做教室,全校僅50名學生,但教學方法又別出心裁。上課,讓學生自選科目,喜歡哪科,就鑽研哪科;散步,讓學生到野外去,無形中增長了知識;比賽,鍛鍊學生膽大細心;活動,培養學生互助互愛。小豆豆在這裏成長起來,在這裏,小豆豆學會了熱愛書本,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在這裏,同樣會體驗到恐懼、無奈與憂傷,所有這一切,讓小豆豆成長為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就象校長先生經常説的:“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所以,我覺得巴學園真是所很好的學校,不管你是被“退學”的劣跡小孩,還是永遠“長不高”個子的小男孩、還是有“小兒麻痺症”的秦明。只要在巴學園,他都能讓每個小朋友開心,自信忘卻自身的不足,發揮自身的特長,最可貴的是能培養其他同學,不歧視弱者,相互關心。她們每個小朋友心中都有一顆暖暖的太陽。

我非常喜歡這本小説。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4

孩子天生貪玩,沒有任何人能改變的了這個特點。即使上了初中,但還是有這個天性。即使成了大人,但這個天性還在心靈中永留。

書中的小豆豆她天性貪玩,性格外向,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當初,她不僅下課貪玩,連上課也不得安靜一會兒,就好像得了多動症。小豆豆先把桌面上所有的東西收下去,再拿上來,又放下去。然後在聽寫的時候,先打開桌蓋,拿出筆記本,關上,又打開,拿出筆,關上,寫了個“a”字,寫得不好;再打開,拿出橡皮,關上;擦掉,打開桌蓋,放入橡皮,關上……足足開了幾百次!老師再也受不了了,於是小豆豆只好轉學,來到巴學園。漸漸地隨着年齡的增長,小豆豆依然貪玩。真是世界上的永久貪玩者。

我們在上小學時,正需要貪玩的天性和天真,它們有時給人帶來幸福和開心,有時給人帶來厄運,還有時給人帶來巧合和好運……

我當初認為貪玩只是暫時的,並沒有留到一世。或許有些人天生純屬於淑靜,永遠不貪玩。可事實證明我錯了,因為自從我翻開那古色古香的《窗邊的小豆豆》,就改變了主意,認為貪玩是每個人的天性,永遠改變不了。這時,我的想法正確了。有些人,天生淑靜,但在背後,也同樣是貪玩的。

現在有些爸爸媽媽,非逼孩子:“孩兒啊,你要文雅點呀,不要做貪玩的孩子呀!”現在明是孩子的正值時期,不要去逼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他們一致認為自己能改變孩子的天性,其實不能。

請翻開這本書吧!從那裏面,你會知道無窮的知識,領悟無窮的道理,還能發現一些人具有的特點。從那之中,就會明白沒有人可以改變孩子貪玩的天性。

教育之道——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00字15

童年是天真的笑聲,童年是豪放的奔跑,童年是無邪的話語;童年穿着幼稚的公主裙,童年繫着鮮豔的紅領巾,童年畫着濃濃的腮紅裝……童年對於我們來説,是非常珍貴的;童年對於青年來説,是十分嚮往的;童年對於老人來説,是值得懷念的……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在同學的推薦下,即興閲讀的。它勾起了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記憶的歡聲笑語濃濃地糊在心頭,揮之不去……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所著的,它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巴學園是作者童年鮮明的記憶,在那裏發生的一件件事情則是童年最美妙的音符,就在這淡淡的回憶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童年的世界,充滿夢幻與想象。每一顆純真的心,都在圖書的國度裏自由翱翔;每一句天真的話語,都在字裏行間滿溢而出;每一張童年的畫卷,都在“五彩”的圖片中放聲開來。

我們的童年也都是快樂的,也有着親人的呵護與關愛,那是我們難以忘懷的記憶,亦是我們一生的精神財富。總有一日,我們會長大成人,遠離美好的童年,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追逐兒時的夢想,用堅實的努力收穫最美的童年!

童年的記憶正散發着幽香,讓我們長吸一口氣,聞聞童年的故事。細細品味,點點滴滴往事,一次純真的笑容,也許會成為永恆的記憶……

童年的詩,童年的歌,童年的音畫,童年的容顏。朝夕晝夜,春夏秋冬,山川河流,大漠廣原……一處處童年的留影,印下了深刻的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00p3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