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通用5篇)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通用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通用5篇)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1

董卿製作的《朗讀者》節目中,張梓琳朗讀了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一文,實在是令人感動。通過劉瑜這篇文章,不難看出她對女兒最真切的期盼,她不是期盼女兒成功,而是期盼女兒學會愛,學會善良,即使沒有人愛,也要善良。這是劉瑜寫給百天女兒的文章,同樣也是億萬母親內心最真誠的聲音。

如今,鳳凰聯動編輯部出版的《願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一書,其目的就是給孩子朗讀,讀出父母內心深處的聲音。這本書收錄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以表達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全書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天使,降臨人間;帶你看這個世界;你是我人生最動聽的歌;正好的你,成為自己;很多時候,你需要獨自面對。只通過這些小標題,就已經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期盼,期盼孩子能夠成為自己,能夠將來獨當一面。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劉向《觸龍説趙太后》一文中有這樣一句。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並不是為他遮風擋雨,不是將孩子當做温室裏的花朵,只要安好就可以。因為沒有人可以陪伴別人一生,那麼最好的愛就是能夠讓孩子成長,即使將來父母不在,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長。這正是《願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一書的主題。

葉芝《當你老了》一首詩,感動過無數人,還被改編成歌曲被人吟唱。為什麼它會如此流行,因為它説出了人的心聲。“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睡意昏沉,坐在爐火邊打盹,你取下這本書,用心品讀,回憶曾經美麗的容顏,你那柔美的雙眸,和眼中深幽的暗影。”這首詩適合送給愛人,也適合送給父母,當然也適合送給孩子。只因為,任何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若是能在變老的過程中,留下美好的瞬間,即使有一天變老了,內心也盛裝了温暖。

徐志摩《雪花的快樂》中這樣寫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詩歌中,雖然寫雪花的方向,何嘗又不是説人要尋找自己的方向?讀這首詩給孩子,是期盼孩子能夠在將來的道路上,尋找到自己的方向。這首詩是徐志摩對自己的要求,但也值得人借鑑。任何一個孩子,若是能在年少時,就有了對理想、自由的追求,這一生想必能夠走出自己精彩的道路。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很多詩歌和小故事,這些都是孩童時期接觸到的,讀詩,讀童話,可以開闊孩子的思維,引發他們的想象力。始終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陪伴,陪伴着孩子慢慢成長,若是每天可以給孩子朗讀,這不僅學習了知識,還增加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何樂而不為?

願你慢慢長大,是無數父母的心聲。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成長為一個有自我,有追求的人,這也是我對將來孩子的期盼。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2

心理學家温尼科特説過:孩子仰望媽媽的臉,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作為這個世界最有話語權的人類——成人,探討的都是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然而,就像彼之笑臉即是吾之笑臉一樣,孩子對父母的愛,只有更無私。

“孩子知道各種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他所以不想説,並不是沒有緣故。

……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和珠子,但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卻像一個期待。

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並不是沒有緣故。

……

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並不是沒有緣故。

……”

泰戈爾老人在《新月集》中的這首詩叫《孩童之道》,真真是讓人落淚。孩子之所以成為你的孩子,不是沒有緣故。這句話,大概是真的成為了母親之後才懂得的吧。

剛巧就在剛才看到了一位母親欲帶着女兒跳樓自殺,只為換取出軌丈夫的'關注的新聞。心中鬱結的,不是同情,是憤怒。“你的兒女,其實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如果她是內心充盈的母親,她是個讀詩之人,讀過紀伯倫的這幾句詩,她還會如此漠視生命的價值嗎?最可悲的不是孩子抬起頭來看見媽媽發怒的臉龐,而是她淚水滿面,卻説這是你的錯!

為人父母,如果這就是愛,又要孩子如何愛?

自己的問題要自己解決,既然選擇了,承受便是了,離開不離開,都是成年人的事情,置若罔聞拿孩子當工具的父母是可恥的。

因為他們的生命並不屬於你,因你而來,但是,並不屬於你。

最愛倉央嘉措《問佛》:

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的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詩歌充盈心靈,詩歌營養筋骨,詩歌也鍛造着人類的靈魂的骨骼。

多讀詩,總歸不是一件壞事。我知道對於有些人來説這從來沒有意義,那只是一羣人無病呻吟,但是,為了孩子,如果聽不見一個孩子的哭喊,漠視至親的生命價值,一輩子沒有讀過《小王子》,一生沒有一朵屬於自己的玫瑰,悲哀的,不是孩子,是一條生命。他曾經如此枯竭地在世上活過一遭,還詰問着,為什麼自己得不到愛?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3

《願你慢慢長大》,是劉瑜寫給女兒小布谷100天時的信,想分享文中部分語句,願你我都有所收穫。  "也因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對你的未來有什麼寄望。"

從我們父輩開始,總能聽到“望子成龍”這四個字,也老是聽到他們口中的“好孩子”,這個説法不知道傷害了多少孩子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父母親,也沒有權力來左右自己孩子的人生。拿我自己來説,本身比較叛逆,認為爸媽不能決定我的工作和結婚對象。但我知道骨子裏還是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有些事情的判斷還是會妥協。

這點不能延續到自己女兒身上,或許固有思維的形成不能輕易被改變,但至少可以多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在往後家教上的方向。

"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敬畏和熱情。"

每個人對於成功有不同的見解,但是我贊同劉瑜的看法。

她説,一個每天早上起牀都覺得上班是個負擔的律師,並不比一個驕傲地對顧客説“看,這個髮型剪得漂亮吧”的理髮師更加成功。  這就是熱情,只有熱情才會使人不懼險阻,只有熱情才會使人富足。如果能一直活在自己的熱情裏,那才是成功的人生。

"作為一個女孩,我還希望你有夢想,你的青春和人生不僅僅為愛情和婚姻所定義。"

我也有個女兒,這個也是我想傳達給我女兒的話。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有夢想的人生和沒有夢想的人生有多大的區別。女孩子不能被婚姻定義,即使成為媽媽之後,你的字典裏也要有“自我”兩個字。這也是我現在正在經歷的時刻。

與其説這些是我想告知小魚兒的話,不如説是送給自己的。慚愧自己在這些方面做得不夠好,慶幸能讀到劉瑜的文字,讓我有所收穫。希望警示自己做好自己,明白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一起共勉。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4

最初知道《願你慢慢長大》這篇文章,源於央視一個節目《朗讀者》對,你沒有看錯,是聽到,而不是看到。節目中,張梓琳小姐用充滿母愛的、温暖柔和的聲音將這片充滿愛的文章娓娓道來。

看完那期節目,我迫不及待地從網上搜索了那本書的名字,並用最快的時間下單買了這本書。拿到書的那天,我立刻如飢似渴地朗讀起來,讀着讀着,越讀越感動,可能是自己成為媽媽的原因,我非常容易和書裏作者的觀點產生共鳴,更確切地説,作者劉瑜真真切切地點醒了作為媽媽和幼兒園老師的迷糊的我。

文章《願你慢慢長大》是以媽媽寫給年幼的寶寶的一封信的形式陳述的。當我讀到“在過去的一百天裏,你像個小魔術師一樣,每天變出一堆糖果給爸爸媽媽吃”時,我的內心感到羞愧。在作者筆下,孩子出生這一百天可以説每一天都讓她感到驚奇和美好,再回頭想想我自己的孩子,我想到她一百天的時候,我好像都沒有刻意去記錄和紀念孩子的點滴成長,更多的是感受到有了孩子之後的忙碌和辛苦。

再聯想到我們班的孩子,九月份剛開學時,他們一個個那麼小,揹着小書包,第一次踏進我們幼兒園,迎接他們的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伴,第一次離開的爸爸媽媽的身邊,那時的他們該有多害怕和無助啊!而現在,通過了幾個月的相處,他們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他們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和同伴,他們每天早上笑着跑來和我説早上好,下午笑着揮手和我説再見……我突然發現,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裏,不管是我自己的孩子,還是我教的那羣孩子,他們都像一個個小魔術師,每一天他們都給我驚喜,每一天他們都在進步,而粗心的我卻忘記記錄和享受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多麼可惜!

從那一刻開始,我每天都留心觀察我的魔術師孩子們:我自己的孩子在我下班回到家後會給我拿來拖鞋;我的學生x大方的和其他孩子分享他的玩具啦;願意大聲説出自己的名字啦;x今天午餐沒有讓老師喂噢;午睡起牀時沒有賴牀……我發現自從我開始留心他們的進步之後,我每天都特別特別開心,就好像自己種了一粒種子慢慢的發芽、長大,而我非常幸運和幸福可以看到它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同時,我將平時工作中觀察到的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的告知孩子的家長,贏得了家長們的支持與感謝,加強了家園合作,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願你慢慢長大》讀後感5

我相信每一個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出生時,都會迷茫不堪,我們甚至從未想過成為一名怎樣的父母,在做父母的這條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又時不時拿出家長的威嚴,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錮孩子的思想。

在《願你慢慢長大》中,各類文學家們大師們,還有普通的父母,都通過文字表達了自己在面對兒女的成長上,不同的觀點。但相同的是,他們為人父母,都從孩子的角度去出發,他們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克服各種苦難。

書中提到了幾個觀點:快樂,健康,品行,閲讀,快樂是成長之首,健康是身體之行,品行高於成績,閲讀能修身養性。現今的家長們已經不同於以往的家長,在思想上他們更加放開,不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相信快樂遠比財富,權利重要。品行是做人之首,俗話説: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品行習慣的培養上,遠比成績更重要。我最喜歡關於閲讀這一塊,胡適先生談了關於為什麼要讀書,錢穆先生談了讀什麼書,特別喜歡錢穆先生説的:讀書能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因為在書中可以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能做你的榜樣。在形形色色的書中,我們在閲讀時也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道:是的,我願意登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當五歲的兒子在我面前奔跑時,快樂和笑容洋溢在臉上,他們是如此的天真和可愛,那個時刻我是父母也是生活的欣賞者,我只願這樣欣賞着他的快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遠離這個時代,我們開始懂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注重孩子成績遠沒有注重孩子的品德和快樂重要,當一個個孩子自殺的消息在父母中傳開,我們開始害怕了,原來孩子的身心是如此脆弱,我們只關心他們吃沒吃飽,穿沒穿暖,卻忘記記憶深處還有孤獨和不被理解。

慶山在《月童度河》中説到:有什麼可以着急的呢?孩子總是要按照自己內在的節奏慢慢生長起來,沒有什麼是比保護天性和保持愉悦和活力更為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可以,我願你天天被温柔對待,被陽光沐浴,被快樂包圍,孩子,請你慢慢長大,我願陪伴你一起成長,看遍世界美好。

標籤: 讀後感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r3k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