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1

讀完李嘉誠傳奇的一生,讓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術創立的宏基偉業,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處事態度和他對做任何事情的誠實態度.我想就是因為擁有這個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這就是”超”之所在。

做人誠實不可拋。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實呢?失去誠實,你所擁有的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

李嘉誠統領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家。

為什麼他會如此成功,理由很簡單,誠!經商的人恪守“價格無二,童叟無欺.”人無誠實不立。無誠實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以贏得別人的誠實。

我想作為學生,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也有很多不誠實的行為。抄襲別人的作業,作弊,撒謊等等。選擇誠實,因為是正確之選。在我們一一權衡之後,我們終會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是那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實,我們會發現,沒有了誠實,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就誠實而言,中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他還在開塑料花廠的時候,有位歐洲批發商看中了李嘉誠的企業,想大量收購,可這時剛好李的企業資金髮生了問題,所以那位批發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做擔保。李嘉誠在找不到擔保人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去開發新產品,結果他通宵趕出了9款樣品。第二天連忙去和那個批發商交涉,他用自信而執着的口氣説:”請相信我的信譽和能力,我的原則是做長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銷,互利互惠”。批發商微笑的説:”我早已找好一個擔保人了,那個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長江公司實力上了一個台階。

有時候我覺得名人的成功是運氣,其實他們是付出了努力,有他們做人的堅定信念,種種原因才會讓他們成功。其實離我們也並非遙不可及。一切來源於生活的點滴。

李嘉誠15歲的時候,其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當時為一間玩具廠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作之暇到也笑進修,補習文化。

這一點讓我頗有感觸,現在的我們,沒有家庭的負擔,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主幹股,而我們仍舊頹廢,不思進取,連本身的課堂都毫不在乎,更別提去夜校進修了。有時候我總想長大後賺很多錢來孝順父母,其實現在父母希望的只是有着一份過硬的成績單來回報他們。李嘉誠的堅強讓我由衷的佩服。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2

讀完了《阿伯拉罕·林肯傳》,對林肯的一生的成長經歷有了一定的認識。偉人之所以為偉人有他的不同於凡人之處,但他首先是一個凡人。林肯是以凡人入場,以卑微之身份,從一片洪荒中走來,走過飄泊的年代,走過戰爭的年代,成長為一代傑出的總統,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人。

阿伯拉罕·林肯的出生是低微的,甚至是不光彩的——這個總統是一個私生女的兒子。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出生低微而沒有任何追求,相反,他不以能有一份體面的律師職業而滿足,而以主持正義、保護被壓迫者為己任併為之奮鬥終生。

很多生命也如他一樣如此卑微的出生,可惜並不是都如他那樣頑強地生長。

雖然出生卑微,林肯卻沒有放棄人生的追求。雖然只有12個月的受教育經歷,但他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只要找得到的書他都拿來仔細地閲讀。他很少有無所事事的時候,每當那樣他就會向別人問一些問題,關於奴隸制、關於邦制、關於宗教等,這些知識,為他偉大思想的產生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

從相對弱勢的羣體中走出來的林肯,對底層人民的生活有切身的體會,這種體驗成為他的動力,成為他從事職業的價值取向。在他以自己的誠實、正直、勤勞和才幹贏得周圍的人,贏得全國的民眾時,這些體驗最終成為他的從政目標和一生的追求,他一生都在為此而奮鬥。在南北分裂的壓力下,他沒有妥協,堅定地拿起正義之劍,為了這種追求,不惜發起南北之戰,這是人類的正義之戰。正義最終戰勝邪惡,黑人被當作財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不是每一個平民都能贏得人們的信賴,不是每一個律師都可能當上總統,不是每一位總統能得到人們的愛戴,不是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能有這樣的榮耀。

哈里斯堡有三萬人冒着夜間和清晨的傾盆大雨來瞻仰遺容;費拉德爾亞有五十五萬人等候殯車。靈柩停放在獨立廳裏,前來致誤用的人排了三英里長;在紐約市,從高樓大廈到貧民窟,到處都披上了黑紗。將近十萬人匯成了浩浩蕩蕩的送殯行列,幾乎各個種族、各個民族、各種宗教和各種政治信爺都有代表參加,其中包括兩千名黑人代表。

人們在悼念合眾國第16位總統阿伯拉罕·林肯,一個從一片洪荒中成長起來的合眾國平民總統。正如他自己所説:我就是出身低微的阿伯拉罕林肯。

國人將他比作船長,領導全國人民在風浪中航行併到達勝利的彼岸,引領着人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這是林肯在國人心中地位。

一切都歸功於這場戰爭,這場戰爭還結出了豐碩的成果——美利堅合眾國將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它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3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規模宏大,涵蓋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從傳説中的黃帝寫起,一直到西漢漢武帝太初年間結束,上下三千多年,共五十二萬字。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臨終前對他説:“一定不要辱沒祖先的名聲,要寫出一部光耀千古的歷史鉅著。”司馬遷流着淚答應了父親的囑託。後因李陵兵敗事件遭到牽連,司馬遷被捕入獄並受酷刑。期間他想到人的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他又想到周文王、孔子、屈原、孫臏、韓非子、呂不為等一些聖賢,都是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最後完成了轟動天下的文化鉅著,又想想父親臨終前的遺言,若是就這樣一走了之,多年的心血將半途而廢,那樣更對不起父親。

於是他化悲痛為力量,忍辱負重,各地歷史古蹟間的奔波、史料的蒐集、古籍的整理,獄中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經受飢餓的折磨,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多少勞累,都伴着屈辱的淚水化成了長篇鉅著《史記》。

為不負使命,他嘔心瀝血,傾盡了畢生精力。正因為有他艱苦卓絕的`努力、逆境中的百折不撓,才使這部沉甸甸的、厚重的、不朽的歷史鉅著得以傳承,才能夠讓我們世世代代目睹它的風采。他的名字將和這部輝煌的鉅著《史記》一樣,永垂不朽。

通過讀此書,使我受益非淺。他的文筆,幽默、風趣,又恰到好處。有的讓人看了忍不住就想笑,覺得司馬遷老先生很可愛;有的讓我充滿敬意;有的讓我忍不住落淚;有的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讓我豁然開朗,使得困擾我多時的問題終於找到了明確答案。

我想那個曾經去龍門山實地考察“鯉魚躍龍門”的少年司馬遷,不正如那條鯉魚一般,迎難而上,縱身一躍,即使跌倒在“滔滔洪水”中,也絕不放棄,始終有一顆未了的恆心屹立不倒,那就是撰寫《史記》。這是上天賦予他的神聖使命,儘管他歷盡萬般艱難險阻,最終也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躍過了“龍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轟動天下的輝煌鉅著。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夫”,這在司馬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的驗證。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屈不撓、持之以恆、忍辱負重、不畏強權、愛憎分明、公平公正、精益求精、好學上進的高尚品格。社會需要更多的像司馬遷這樣為人正直、有良知的人。

自從《史記》完成後,歷史上再也沒有關於司馬遷的記載,包括他之後的生活如何,他活了多大年紀等等。歷史已無從考證,這一切成了永久的謎團。他記錄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然而他自己的人生卻被歷史遺忘。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史記》在,司馬遷和他的精神就一直活在人們心中。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4

鄧小平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他從小的時候就勵志學習,想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鎮牌坊村的農家小院裏,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這個男孩就是鄧小平。他從年輕時就獻身於中國革命,在幾十年的革命鬥爭中不斷地成長,逐漸成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還是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他,首先發動了中國改革,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覺得鄧小平爺爺最可貴的思想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是啊,一個人假如沒有這種高尚的精神,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呢?鄧小平爺爺曾經説過:“熱愛祖國,貢獻全部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是祖國最大的光榮。”這是鄧小平對自己的事業和對祖國人民的期盼。

兒童時代的鄧小平就已經潛意識地想過:長大了一定要幹出一番大的事業。少年時代的鄧小平看見當時的舊中國是那麼貧窮和軟弱,曾經想過:只要學習成績好,長大了就可以報效祖國,把中國變成一個光明與富強的國家。青年時代的鄧小平就已經獻身於革命,他堅定了信心,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為了中國的革命,他把畢生都獻給了祖國。

假如我們也生活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我們該怎樣做?是眼睜睜地看着中國被外來侵略者奪走,還是和鄧小平爺爺少年時一樣,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為祖國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有愛國之心的人,需要有熱愛人民的人,而鄧小平爺爺就具有這種品質。鄧小平爺爺生活在一個貧苦的年代,他從小就聰明伶俐、頭腦靈活,對待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幹什麼事情都認真仔細,絲毫不馬虎。

15歲的時候,“五.四運動”爆發了,少年的鄧小平作為一名熱愛祖國的青年,他理所當然的和其他愛國人士一樣在街上游行,喊着那些佈滿激情的口號。每當口號聲響起,鄧小平爺爺就覺得他和自己的國家、廣大的民眾是那麼緊密、那麼心心相連。正因為如此,我彷彿看到了這支羣情激昂、龐大的隊伍,感受到了他們的愛國心切。

俗話説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的,誰都有責任。鄧小平爺爺從青年時就執著的追求這個理念,努力為目的去做到。

寫到這裏,我得感謝這本書,感謝鄧小平爺爺,因為是他告訴我,怎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怎樣做一個愛民的人。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5

人生之路漫長又坎坷,人生之旅中充滿了成功與失敗,佈滿了玫瑰和荊棘,在艱難的跋涉中,我們選擇了成功,同時也就選擇了失敗。

人們往往都希望自己成功,去收穫那片喜悦,然而卻害怕面對失敗,害怕體味那份苦澀,近日,我在一本書中讀到一個人的簡歷,面對那一串串的數字,我震驚了,也感動了……

大凡成功的人,他們都是一段從零開始的艱鉅里程,都經歷過失敗,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因為他們經歷了比我們更多的失敗,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一步步地成功的。書中闡明瞭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當我們真正地明白了,理解了失敗的偉大意義,我們便也懂得了:我們應該感謝失敗。我們學校曾早2005年開始進行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感恩教育,提倡感謝曾經給過我們幫助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或敵人、對手。甚至到現在,我們也經常教育孩子,要感謝周圍的人。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更加順利,而打擊過我們的對手、敵人卻能鍛鍊我們的意志,讓我們跌倒了再爬起來。其實文章所説的“感謝失敗”也是這個道理。

有人説:失敗,是一塊調色板,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繽紛,絢麗燦爛,如果沒有失敗,就沒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就少了那份執著,少了那份激情,如果沒有失敗,生活便過於平淡,也就顯得蒼白無力,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沒有了大苦大樂,沒有了歡歌笑語,生活也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應有的風采、光華和生機。我覺得我的工作生活確實經歷了不少的成功與失敗,當然,這些與偉人們的失敗與成功是不可相提並論,簡直就是連“小巫見大巫”都談不上。但我發現經歷了失敗,我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吸取經驗教訓,為成功或者更準確地説是為下次更好開展活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而積蓄力量,孕育希望的種子,變得更堅強。比如,當我發現某節課上得比較失敗時,我覺得不能氣餒,應該調整心態和教學方法,使下次的教學更好,我相信我們的毅志也會在無數次的挫折中磨鍊得更加頑強,我們的信心了也會隨着那份執著更加堅定。

我想:大凡偉人能成功,大多數經受失敗的挫折。我們要想得到玫瑰,就必然要準備接受失敗的利刺,我們要想使自己快樂,就必然要經得起失敗後的調節……還是那句話: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

人物傳記讀後感1000字 篇6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

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歎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暫且不説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裏,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3dv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