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1

曾經兩次閲讀過魯迅先生的小説《狂人日記》,可全然不知到説了些什麼,就像一頭誤入霧林的小鹿,毫無方向地奔跑着。今天再次拿起此書,在翻開之前,心裏不停地嘀咕,這次會不會也一無所獲呢?慶幸的是,今天好像有點想法了,雖然不知對不對,姑且先記下來。

《狂人日記》中説的吃人的人並非指真實的人,而是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中的消極成分。吃人的人只不過是這種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的傀儡,是已經被吃了的人。這種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傳承了幾千年,根深蒂固,新文化運動之前從未被質疑過。它是非常頑強的,及其頑固的,在吃人的人心中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它統治的地方——舊中國,他的勢力是無敵的。仁義道德是它光彩的外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等等,深深植根於人們的頭腦中,像一個鐵牢一班制約束縛着他的“臣民”。而那些至聖先師,是專門傳播這種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的人,是這種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的外化,其他人便是他的忠實粉絲。而這種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歸根到底只為一個人服務,那就是封建獨裁專制的統治者。它就像是西方教會中的教皇,代表着神,受萬民敬拜。

作者是一種新起的異端——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代表。他代表着自由、民主與進步。他企圖改變甚至是以新代舊,也正因此而遭受到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的打擊。就像作者説的“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從而導致了陳貴翁之流出來作冤對。“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就是千百年來未曾改變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陳貴翁之流就是所謂的吃人的人。不過作者之輩是新生的,勢力是弱小的。作者一個人走在路上,一路上的人都給他怪眼色,以鐵青的臉色相對,甚至連他的親大哥也一樣。新、舊形成鮮明的對照。可見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在當時是多麼的瘦小!但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害怕,他非常勇敢,信念堅定,作者勇氣百倍的向別人質問起吃人的`事,他敢於戰鬥,他是一個真正的猛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當然,他不是也想吃人,吃掉吃人的人,他想改變吃人的人,使他們不再吃人。他最先企圖改變他的大哥,卻被大哥稱作為瘋子,甚至受到所有人的仇視。他沒能改變他大哥,更別説其他像他大哥之一類吃過人的人了。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信念。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這是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吶喊!這是對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的吶喊,是對吃人的舊社會的吶喊!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2

第一次讀《狂人日記》時,我怎麼都不能理解,看到狂人在一個周圍都在吃人的環境裏,我禁不住從頭冷到腳跟,還以為這是一部恐怖小説,只是讀了個劇情就放下書本,沒再探究了。這個寒假打開《吶喊》再翻到《狂人日記》時,便帶着“作者在表達什麼?”的問題去讀,讀完後才理解作者並不是在寫真正意義上的吃人,而是想表達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批判。可我還是對這種象徵的寫作手法理解不透徹,於是拿着書向爸爸求助。在爸爸的幫助下,大致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作者在《且介亭雜文二集》中説本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由此我認為本文想表達以前中國的封建思想對人民的迫害,也就是所謂的“吃人”。作者沒直接批評這種現象,而是塑造了一個人物,也就是“我”,狂人——一個代表着新思想的人物。

首先,在狂人周圍的村子裏,像“趙貴翁”和“古久先生”都是以前封建權威的代表,在此是封建舊思想的象徵。接着講到“七七八八,交頭接耳接議論我的人”,這些人也是被封建禮教壓迫的民眾,可對新思想的進入也一樣排斥恐懼,就連街上的小孩子也被教得與我“冤對”。他們都想把我所代表的新思想撲滅掉。

作者還着重描寫了我的大哥—封建宗族勢力的代表,記敍了小時候他同我講“吃人的道理”,還讓我也參與一起吃掉妹妹。現在輪到要合起夥來吃掉我。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封建禮教的滅絕人性的性質。

最後,作者由人寫到了歷史,“歷史書上歪歪斜斜的每頁上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仔細看了半夜,才發現全是‘吃人’兩字”。這也正是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出的最強烈的批判,他們把吃人—禮教對人性的壓迫,美化成仁義道德來宣講,來愚民。

小説結尾,在這個已經絕望的社會中,作者還是找到了希望——孩子。即使自己已經吃了人,無法傳播新的思想,無法建立新的社會,即使那些孩子也被他們孃老子教得“冤對”我,但總有沒吃過人的孩子。所以作者發出了呼喊:“救救孩子”。沒吃過人的孩子,他們可以成長為新的人類,可以建立新的社會。

魯迅寫這篇小説是100年前了,那時的中國是吃人的社會,他舉目看不到一個沒吃過人的孩子,於是發出了幾近絕望的哭喊——救救孩子。那麼100年後的中國,國民還在吃人嗎?孩子得救了嗎?

我問爸爸這個問題,爸爸説這個得自己找答案。我想我自己應該是沒有吃過人吧。社會上粉飾太平,指鹿為馬還是有的,但應該説還是給個人留出了充分的發展空間。賽先生可以盡情宣講了,德先生則需要做些修正。魯迅看到估計肯定不滿意,但應該不至於絕望吧!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3

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於我這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説,真的是晦澀難懂,如同嚼蠟。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區分大家與大眾之分。

所以於我,魯迅先生的文章必讀兩遍以上,方可略知其意。如若再不懂,那隻能是自己的智商拙急,不能深領其意了。而《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篇晦澀難懂的文章。

至於寫下這篇筆記,也是再讀了很多遍的前提下,再參考着文章,才用拙劣的文筆寫下的一絲小理解。

文末的註釋寫到《狂人日記》是我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小説。那麼魯迅先生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誰都知道當時的中國社會還處於動盪不安的年代,寫此文必定會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響。

那麼魯迅先生既敢寫出此文去抨擊社會禮教,就證明了魯迅先生已經深刻認識到當時的社會已經腐朽沒落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也缺少敢於對抗的思想。

所以魯迅先生通過《狂人日記》這篇小説,塑造了一個被外界認為是“瘋子”的我。而我之所以被認定為“瘋子”,就是我覺得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會“吃人”的人,而且都要吃掉我。甚至連那狗都想要分一杯羹。

可最後的我,竟然發現我那死去的妹妹,可能也被我的哥哥做成了肉,予每個人都吃了。而我可能也是那吃了自己妹妹肉的人,也成了那“吃人”的人。

於是文末感歎到: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甚是悲涼悽慘。

所以以我低能的智商理解這篇文章,魯迅先生許就是通過那真真假假的“吃人”手法,來批判當時社會的昏暗腐朽,來批判那封建禮數。

通過吃人,來反應那落後的封建思想,反應被那封建思想吃掉的真正的“吃人”者。使社會沉淪,使思想沉淪。

所以魯迅先生才會棄醫從文,不光是因為封建禮數的“吃人”,還有中國人自己吃自己的慘痛經歷。

魯迅先生當時在日本求學時看到了一羣身體強健的中國人冷漠的旁觀一個要被殺害的中國人,竟然麻木到不能反抗,任人宰割。於是魯迅先生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造就當時國情的一切根本毒瘤。就是封建思想的麻木,沉淪。它腐蝕了人的思想,讓人逆來順受。

你順從,則永生;你若反抗,則必死無疑。

所以當時社會才會淪為最大的殖民地,淪為人不人鬼不鬼的人間地獄。才會有許多的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去換取人間正道。

讀罷,竟也覺得悲慼,想到當時若是沒有像魯迅先生這樣的愛國文學家去做文章,做新文學。來對抗舊時思想,那麼還有有多少人都殘忍的“吃”掉呀!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0字4

近日讀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頗有感觸。

《狂人日記》藉助一個虛構的“狂人”之口,揭示了中國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批判了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這篇《狂人日記》用十分真切,詳盡的語言,描寫了一位語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意識不清的人物。一個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人,卻道出了當時社會的本質。而那些所謂的正常人,卻幹着“吃人”的勾當,這便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之所在。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麼怕,也沒有這麼兇。”這幾句話,是全文給我印象最深的。這幾句話中的“他們”,都是曾經被封建傳統所迫害過的人,但“他們”不但不去反抗,反而也做起了“吃人”的人。當時的社會竟是如此可怕,黑暗,讓文中的“狂人”“從頂上冷到腳跟”。魯迅先生為此而憤怒:“是歷來如此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吃人’兩個字!”這句話就是説所謂的“仁義道德”,其實就是封建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先生對封建禮教的定義:虛偽!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吃人”。

“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這句話反應了在封建社會中,沒有親情,連自己的親人、兄弟也有可能相殘,這是多麼可怕啊!

“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叫我怕,叫我納罕而且傷心。”我認為,這裏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指的是我國封建主義統治的長久歷史。凡是反抗封建主義的人,都被認為是“狂人”,或是“瘋子”,這也就是人們甘當“吃人”的人的原因吧!

“救救孩子······”這是“狂人”發出的最後的呼籲。這世上還有幾個未“吃過人”的孩子?孩子們為何也學會了“吃人”?未來的希望也只能寄託於未“吃過人”的孩子身上了。所以,魯迅先生再一次藉助一個“狂人”之口,發出了呼籲。

在這字裏行間,我讀出了魯迅先生滿腹的憂患,讀出了他內心的吶喊:救救孩子們吧!他們是國家未來唯一的希望了!他的呼聲,或許是當時社會唯一的曙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7gd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