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200字 >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1200字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1200字

《狂人日記》是魯迅所作,也是中國的第一本現代白話小説,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1200字,希望大家喜歡。

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1200字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中寫道:“我橫看豎看都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吃人。”而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中寫道:“這是個吃人的社會,他不讓好人生存。”兩者主題相比,都充分的批判了舊社會,唯一不同的是老舍筆下有一個力圖靠自己辛勤奮鬥而改變命運的“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當時在各種惡勢力的壓迫和政治的剝削下,百萬破產農民紛紛湧入城市,而祥子正是其中一個。

全書敍述了駱駝祥子在經歷人生的三起三落的打擊下精神崩潰從而變成一個慵懶自私的庸人的故事。

整個故事令人回味的同時也飽滿深思:“在舊社會的壓迫下,人的精神承受程度就僅此而而已嗎?” 文篇開頭有一段這樣的記敍:“祥子本來生活在農村,18歲是喪了父母和丟失幾畝田便到北平當人力車伕。

咬牙苦幹了3年,湊足了100塊錢買了輛新車,這使他幾乎激動的哭了出來,他幻想着照這樣拉下去趕上兩年,就又可以買輛新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廠子了。”這段故事情節細膩的描繪了祥子的遠大理想,這同時也使我們充分的感受到了小生產者積極進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殘存在舊社會中。

而文末又有一段這樣的記敍:“他低着頭,彎着背,口中叼着個由路上拾來的煙捲兒,有氣無力的慢慢蹭。

只是他走他的,低着個頭像做着夢,又像在思索着點高深的道理。”這段文字也細膩而生動的描繪了祥子陪人送殯的一個場景。

由文篇和文末的兩段描繪而形成的強烈對比中,我感到痛心,一個擁有遠大理想的勤人竟變成這樣一個慵懶、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小老頭。

合上整本書,我的心交錯縱橫。

此刻飽滿着心酸、同情與深思。

我同情,那是因為像祥子這樣的人的遭遇太過悲涼;我心酸,那是因為祥子由一個正氣之人變成充滿歪風邪氣的用人;我深思,難道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中,中華兒女就只能被失敗搓倒嗎?不僅在舊社會,今時今日,也存在着許多類似祥子這樣的事情。

我有一個小阿姨,最讓她引以為傲的就是她的兒子。

表哥是一個異常優秀的學生,德智體美勞在他的身上都能充分均勻的發展,而且他經常在各項國家賽事拿獎,對於我們旁人而言他簡直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典型的好學生。

那時高考剛剛結束,在我心中以他的資質清華北大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我便趁這個好時機回老家恭喜他。

一份心意始終抵不過命運的安排,一個噩耗從別人的口中傳來:表哥因3分之差無緣清華,精神崩潰後遂自殺而逝。

這無疑對我來説是個極大的霹靂,我先是極大的震撼,然後便是莫大的歎惋。

我感歎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而逝;我感歎祖國未來的棟樑就此消失;我感歎這樣一個飽讀詩書的聰明人處事怎麼如此極端。

近年來,全國各大媒體不斷報導出有關“考生壓力過大精神崩潰或者自殺這樣一些惡性的事件。

據統計,我國因考試而造成的惡性的事件的發生率以每年5%的`百分比在持續上漲。

面對這些噩耗,難道我們只能為他們歎惋?難道我們只能熟視無睹?難道我們只能坐以待斃?不,我們是完全有機會去阻止悲劇的發生。

如果我們能夠細心的去看待這些事件,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精神上的承受極限從而促使極端的處事方式。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假如祥子樂觀點,咬牙再苦幹,那麼他早已是一件車廠子的老闆了;假如表哥嘗試心胸放開點,培養好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復讀的話那麼憑他的資質早已在清華的學堂裏“兩袖清風”了;假如全國成百上千的自殺考生也和表哥一樣,那他們也早已實現各自的理想各奔東西了。

所有的假如,不是存於腦海的泡影,不是嘴上的不切實際,更不是耳上的危言聳聽,它是可以實現的,唯一的前提是:放飛心情,積極樂觀。

青春是一道絢麗的彩虹,稍縱即逝。

青春是一艘急流而下的航船,不可回頭。

青春是一樣別緻的禮花,美景難有。

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在青春的藍天自由翱翔;讓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沐浴在理想的春風中;讓我們把握好自己的思想,乘着青春,綻放出人生最美好的禮炮。

社會固然沒有百分百光明的,但是如果我們改變態度及社會觀去適應這個環境的話,命運的改變一切皆有可能。

保爾·柯察金曾説:“人生是一條船,在生命裏旅行,沒有不受傷的心靈,堅持住,不要沉默。”因此,把握好人生的方向,開好人生的小船,切勿做那隻潦倒的駱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erbai/w83vd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