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香菱學詩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6篇)

香菱學詩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香菱學詩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香菱學詩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6篇)

香菱學詩讀後感1

讀完《香菱學詩》深深的體會到教與學的關係。

《香菱學詩》這篇課文選自中國四大名著中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第四十八回,本篇課文敍述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導下專心讀詩,認真理解,講評詩歌並苦心吟詩,寫詩的全過程。也讚揚了黛玉教得得法,香菱學得極致。

文中黛玉是一位學識淵博,熱情大方,具有詩人氣質的好老師。香菱是一個精敏靈秀,悟性極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香菱”苦志學詩,精血誠聚”,黛玉有詩性、有靈性、有耐性、有經驗的好老師。一個苦學的學生加上一個好老師,體現出教與學緊緊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關係。

教與學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學習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我個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學,教得細,學得精。

自從上了中學後,我的英語成績一直不盡人意,而我們的英語老師是一個知識豐富的好老師,她講的課針對性強,循序漸進。成績不理想時她會很嚴厲的批評但又叫你下次努力。這種指導髮式可謂嚴而不苟,引而不發。但是我卻沒有好好珍惜這種優良的教學資源。有了好的教,卻沒有認真學,才會導致今天英語差的局面。在《香菱學詩》一文中香菱為學詩“諸事不顧”甚至到了“呆、瘋、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學詩的精神去學英語,我想也不至於那麼差。

在我學習英語的道路上我有一位與黛玉相似的好老師,但我“不學無術”沒有香菱苦志學詩的精神,所以成績當然提高不了。在學習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個人的苦學。在學習中教育學缺一不可。

教與學密不可分,教與學相結合才有可能成功。對於教與學的認識使我在今後的學習中受益無窮。

香菱學詩讀後感2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念之所至。”其實,香菱學詩也好,語文學習也罷,亦或是生活中的學習與嘗試等,心若向,身若往,則必然會得到一個可觀的結果。

心之所向,即內心的嚮往與憧憬。若指學習,則可理解為對自己的信心與期待的目標,像香菱執着於學詩那樣,我們也應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堅持就能夠做好。如果我們定一個目標,則可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向前,這是自身的信念所致。因此,成功的.第一步,即相信自己能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

身之所往,是在精神與靈魂的指引下行動的實踐。若是説學習,則可引申為在擁有了自身的良好狀態後付出的行動與堅持不懈的嘗試。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像香菱執着於一次又一次地寫詩,如果只有多彩的想法卻不將其努力變成現實,那又有何用?不經歷幾次失敗,又如何取得成功?所以,不懈地嘗試與在每次實踐失敗後的反思,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除此之外,多觀察體驗也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學習,抑或是生活。香菱在寫詩之前,不也研讀了許多好詩嗎?我們學習語文,不正是要多閲讀才能得到更多的觀察體驗嗎?觀察、體驗寫作要領,體會作者思想和感情,在此過程中又積累鞏固了基礎。

我們的生活亦是如此,正如有些人,他們能夠通過觀察、分析別人的言行與結果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所以,有時多觀察、體驗、思考,也不失為一條成功的捷徑。

香菱終學有所成,自身原因不外乎這些。天資聰穎,學習認真而勤奮,肯多觀察思考,願意一遍遍寫詩且讓林黛玉教導自己,這都是促使她終成佳作的原因。當然,道理我們都懂,能實行的人卻不多,願我們“心之所向,即為信仰”吧。

香菱學詩讀後感3

談起文學我就非常有興致,學起文學,我就忘乎所以。這回我又找到了一個知已——香菱。她對詩的興趣可比我大多了,為了學習寫詩,她更是廢寢忘食。

剛和她接觸,我就感到她對文學是多麼的如飢似渴,薛蟠外出經商,她隨薛寶釵搬進了大觀園。她學詩的熱情就愈加高漲,進大觀園的當晚,就去找黛玉學詩。沒想到平時驕傲尖刻的黛玉,竟然收了這個弟子,還熱情地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地教她。從這裏我也看到了黛玉沒有小性子時的詩人的胸襟。

香菱後來學會了作詩,還加入了海棠社,這歸功於兩個人,一個是黛玉,一個是她自己。黛玉給香菱制定了一套正規的學詩安排,從此看,黛玉的學識是非常深厚的,我也看到了這個一個孤獨女孩的內心,只有讀詩、寫詩才能撫平她內心的寂寞,只有在詩的世界裏,她才能自由翱翔。雖然黛玉的莘莘教導讓香菱受益匪淺,但是如果沒有香菱自己的勤奮努力,也是不會有學成寫詩的結果的。香菱在學作詩時茶不思,飯不想,一心只惦記着詩,甚至連夢中也還在作詩。正是因為她如此的虛心、好學刻苦,才能摘取這麼碩大的勝利果實。

儘管香菱是如此勤學好問,但是上天卻對她如此不公,讓她的人生如此悲慘。原本出生鄉宦家庭,卻在三歲時被拐走,長大後被薛蟠買去做妾,後來又被夏金桂折磨至死。我不得不惋惜在封建社會中被扼殺的人才,無法表達出對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現象的厭惡。

在這樣的發達、開放、文明的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讀書環境,隨意揮撒的空間,更要借鑑香菱的學習精神,長江後浪推前浪,成為世界的棟樑。

香菱學詩讀後感4

《紅樓夢》很厚很重,我也不怎麼看得懂,翻開語文書中的香菱學詩,開始我只覺得這是一篇記敍文,看着看着,也看出許多門道來。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林黛玉做師傅教香菱作詩的故事。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黛玉先教香菱讀詩,讓香菱學會識記,理解運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為黛玉知道只有讓香菱明白識記是基礎,理解能幫助識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才能作出好詩,成為“詩翁”。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基礎知識的鞏固,只有把最基礎的東西搞透搞懂,才能夠靈活的運用,進行下一步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香菱之所以想學詩,興趣是她最先的出發點,平時,她也愛看些詩集,在賈府這個特殊環境裏,文學氛圍濃厚,更是增加了對詩的興趣。自己喜歡的東西,學起來肯定會輕鬆愉快,這就要求我們有自己的愛好,平時可以放鬆心情,倒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作為自己的加分項目,愛看書的有文采,會畫畫的能偶爾創作一番,喜歡書法的可以陶冶情操等等,都説明愛好和興趣是十分重要的。

要大膽創作,要敢於想象。香菱學詩,第一首,通篇就是説了“月亮很亮”這麼一個意思。所以黛玉就説,初學者看的詩少,措辭不雅,要放開膽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想都很有侷限性,比如説編結局,就只會有好結局和壞結局,其實還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方式,比如説惡人打敗了國王篡權,但是他最終還是治理好了國家,死後還買了個無字碑立在那裏怎麼樣怎麼樣的。人的想象力是無情無盡的,要敢於“放風”,深入思考。

響鈴在夢中的到了最後一首詩,可見其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我們可比他聰明伶俐的多,還怕學不好?

香菱學詩讀後感5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插曲,但聯繫香菱的一生遭際來看,這個插曲的描寫是作者頗具匠心的安排。脂硯齋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説:“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為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

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香菱是小説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後四十回寫她死於難產,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設計。在情榜當中,香菱位居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這樣,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就使悲劇性更為強烈了。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為師,並在黛玉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泊成篇。最大的問題是,全詩沒有表達真情實感,了無新意。

詩中所用“月桂”“玉鏡”“冰盤”等,詞藻陳腐,所以黛玉説“被他縛住了”,即不能從前人的套子中跳出來。她的第二首詩就有所進步了,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漸漸放開了手腳。但“玉盤”“玉欄”等詞語仍有陳舊的氣息,而且全詩在詠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題,所以黛玉説“這一首過於穿鑿了”。

香菱學詩讀後感6

香菱,一個苦命的女子。來到大觀園後,潛心學詩,可謂如痴如醉。林黛玉悉心指導,看似輕巧的幾句話,卻句句點出寫詩的要旨:重在立意,輕在形式。

作文又何嘗不是一樣呢?不論寫哪種題材的文章,都不能在形式上過分深究,最重要的是文章的立意。立得意正確了,文章就對了一大半。寫作要有主題,整篇文章要圍繞這個中心寫,將自己融入其中,樂學,苦學,善學,好學。要持之以恆,像香菱一樣“精血誠聚”“兩眼鰥鰥”,一心一意,做夢都在作詩,可見她是如何專心啊!“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遍……

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不愁不是詩翁了!”林黛玉提出要先多讀打好底子。我們寫作文也得多品讀名家名篇,優秀作文,學習他們的寫作手法,好詞好句,擴大我們的閲讀面,讓腦海中留有印象,當自己寫時,便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有一句話説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措辭不雅,第二首詩過於穿鑿,第三首詩才“此乃妙絕”。寫作文也要學會善於修改,錘鍊詞句,經過一次次修改,才能煉出最好的文章。形式要靈活,不能被縛住,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寫親情,想到的就是冒雨接孩子,夜間織毛衣等,寫景物,就寫乾巴巴的景:連綿的青山,碧綠的湖水等,寫人,就是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膚等,沒有新意。

縱使天下的父母都冒雨接孩子,青山都是連綿的,人的眼睛都是大大的,看是它們總有自己的特點,它們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同學們,所以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在文章裏找到你能學習的地方,相信對寫作會有幫助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73e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