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彙總

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彙總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彙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治通鑑讀後感範文彙總

培根曾説過:“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是的,培根説的很對!書中的知識豐富多彩,它能讓你歡笑,讓你幸福,讓你的天空充滿陽光。我看過的很多的書:《中華上下五千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我最喜歡的.書就是《資治通鑑》。

可能有些人對它一無所知。其實(資治通鑑)意思是:鑑與往事,資與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其主要內容大多一政治、軍事和民主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滅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歷史已是司空見慣了。從夏商時期至清末民初,歷史的動盪一直沒有停止而消亡,它就像一條鎖鏈牽制着我們。

讀《資治通鑑》就像讀歷史一樣。讀“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烏江情,霸王淚。殘陽鋪江似血。鴻門宴,項羽宴請劉邦,項莊舞劍,險象環生,若非張子房之秒計,沛公早做刀下之鬼!霸王義放劉邦,只因心胸寬廣不懼劉邦的陰險。但最終四面楚歌自刎烏江成全了大漢“大風起兮雲飛揚。”

想《資治通鑑》就像想歷史一樣。想南陽卧龍,三試劉備愛才之心,茅廬未出,便知天下三分,“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最足通惜劉備不聽孔明之言,火燒連營七百里,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曾三氣周瑜、五日渡沾、七出祁山,但因錯信馬謖丟街亭,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張使英雄淚襟。”

思《資治通鑑》就像思考歷史一樣。思一代武聖關羽,劈劃雄,鬥呂布,斬顏良,誅文丑,何等威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何等忠義;單刀赴宴,水淹七軍,何等智勇;刮骨療傷,敗走麥城,何等淒涼。悲壯兮,感慨兮,淚沾裳,精神猶存兮。

歷史就如茫茫沙灘上的一顆珍珠,閃耀着刺眼的光芒,見證着時代的變遷,見證着環境的變化。見證着歷史就等於見證知識那悠遠的獨特的魅力,它敲響人們內心的聲音,靜靜地聽着聽着……

歷史的足跡被世人所追尋,它“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它“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它“留進細碟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歷史的道路是漫長它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悲傷。

曾翻閲歷史的篇章,回首中華民族的屈辱滄桑—帝國主義瘋狂的鐵蹄踐踏過的國土,那一條條不平等的條約,歷歷在目。是的,每一位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那血與淚鑄寫民族恥辱。一輩輩的血,一代代的心,歷史在見證,在馬蹄下丈量過英雄的路途,在烽火中尋找歷史的希望。

讀史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理解。讀了《資治通鑑》着本書使我增加了許多歷史知識,使我知道了什麼是國家大事,什麼是民族大義,也使我懂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3y9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