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花盡英雄……”每當聽到這優美而又熟悉的旋律,我彷彿看到了眾多英雄好漢策馬奔騰的壯觀景象。説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它以浩瀚篇章,撰寫了一位又一位英雄的風姿,描繪了那個羣雄爭霸、民不聊生的時代。下面是關於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的內容,歡迎閲讀!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描述的三國時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到一千七百六十年之久了。那時和現在的人看來,除了時間帶來的進化(這裏唯指外形體容的變化)之外,其它再無多大異處了。從看《三國演義》一書可知,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人的思想方面的變化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出來有所變化。相反,那時的人要我看、比現在的人強,主要在誠實方面。現在的人誠實的佔極少數,而那時的人誠實的要佔大多數。那種忠貞賢良之士比比皆是,很讓我向往!相信我如果生在那個時代會找到知音的。可在這反祖變異的時代中實在難找知音。是我的思想落後嗎?也許。但我想人應該是純潔無瑕的。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要比那時強好多,這是來自寥寥無幾的奇才們的功勞,不歸功現在的人們。現在的人裏絕大多數還沒有脱離x性,它們不可能對人類的發展有所貢獻,反而都是些歷史車軌上的障礙物。這些人為什麼讓他們活着,為什麼產生他們呢?人的頭腦簡單就善良純潔,這點又得到了證。

小説《三國演義》看過了,當時還很年輕,除了留下一首簡單的詩詞和一篇情緒低落的產物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記載。忽然有一天看到了它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內心興奮不已,天天守在電視機旁;看至四十多集,即第二部結束就不知何故不往下播放了。一天放一集,在近兩個月時間裏,報紙上連續刊登對這部電視劇的評論文章和相關的劇情介紹,但都是議論演員,評價劉、曹、孫等將帥人物,評論內容的虛與實。而我卻總是對幾乎每集都可見到的那些死難士兵們感傷。那些不知名不知姓的小卒們,不就是今天的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嗎?怎麼就沒人提及?平民百姓對自己同一階層同一命運的人們的生死視而不見,卻偏偏要稱讚頌揚在任意擺佈、肆意屠殺着與自己同等地位的平民兄弟們的那些將帥呢?是他們為了爭名奪利,為了私仇私慾而強迫小民充當他們的玩具,充當他們的犧牲品。當他們得勝而稱帝稱臣或功成名就後,所坐享的榮華富貴生活還是這些小民的血汗裝點,讓他們去揮霍,去享受,他們仍然操持着小民的生殺予奪大權。當他們得足名利享盡福祿而死後,又是小民把他們樹為英雄去千古傳頌。當然,統治階層更要標榜他們的功績,奉他們為民族精英,把他們的墳墓修築得堅固存,把他們的姓名刻進史冊。因為那些所謂的英雄是他們的同類,這樣一來還可鼓勵誘惑那些愚蠢而愛虛榮的莽夫與詭詐的奸臣及好鬥與無奈的小民們主動或被迫地去效仿和尊崇,以鞏固他們的政權和享樂生活,以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只是那些小卒的屍骨與姓名卻都無影無蹤了,有誰提起,有誰想着。在中國歷史上,平民何等愚昧可憐,統治者何等奸詐可惡!

然而,無論是歷史還是未來的統治者,都絕不希望也非常害怕民眾想到這些,更不允許有人在如此實話實説。即便有如葉文福那樣想到並勇敢説出來的人,一定會遭到統治者及其爪牙們的譴責和懲罰,也會遭到捧奉統治者、並替他們鳴鑼開道的先天x奴才小民們的指責。統治者是怕平民們太清醒而反抗他們的強權統治,不甘心充當他們的工具;捧臭腳的狗奴們卻只為主子的垂青,只為討他們的牙慧而已。其實討不討喜歡都免不了一種地位、一種命運,正如清醒與否同是工具一樣。

《三國演義》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期間,我讀了《三國演義》、《昆蟲記》、《紅樓夢》等課外讀物,其中我最愛讀《三國演義》,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喜歡猛將張飛,他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可謂功不可沒,不過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要算他有着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

這些人物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三國演義》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雖然我對歷史不太感興趣,不過《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以天才的筆觸再現了東漢末年以及三國從建立到滅亡的那段波譎雲詭的歷史,塑造了一大批鮮活的歷史人物形象。被後人稱為“七分真,三分虛”。

一直到六年級時再次品味它,我才發現了它一直深深吸引我的原因是作者羅貫中在寫這部作品時,是在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期,由此可見他寫作的困難之大。

書中,我最感到可惜的是“阿斗”劉禪,因為劉備的教育不當,他從那個連諸葛亮都嘖嘖稱讚的好孩子演變成了一位昏庸無知的王,這其中原因,無疑是劉備的溺愛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有一個小男孩,已經七八歲了,就讀小學二年級,有一次,他回家後,想要吃香蕉,就吵着要奶奶幫他拿香蕉並剝好皮,可他的奶奶因為在做飯脱不開身,便説:“你自己去剝吧。”這時,那個男孩邊大吵大叫,最後,見奶奶仍紋絲不動,便自己剝皮了香蕉,還將香蕉皮扔了一地,並且覺得很委屈。

剝香蕉對一個7,8歲的小孩來説並不難,可為什麼這個男孩卻要讓他人來做呢?是因為溺愛啊!溺愛會使人的獨立能力下降,也會讓人不會愛,只知道對別人説“NO”,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説“NO”。這一切都是溺愛惹的禍啊。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不止這些,還有更多更多,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感悟很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qp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