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慈悲與玫瑰》讀後感1200字

《慈悲與玫瑰》讀後感12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慈悲與玫瑰》讀後感12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慈悲與玫瑰》讀後感1200字

之前好友送了本《慈悲與玫瑰》,假期正好翻出來仔細讀讀。之前我們一起讀過作者的另一本書,當時收益很大倆人也常有交談,想來這是他送我這本書的緣由。送時他説:“感覺作者這本書“收斂”了許多,可能是因為一些政治原因,沒那麼敢寫了,很多觀點在前面那本書裏就提到過了。”當時沒有閲讀也就沒有迴應,不過現在讀完了該回應一下,就當是讀後感了:“感覺作者的文章更像是時事評論,那麼時事不同,評論的東西也會有差異;每一個作者需要有一套較為穩定、波動不大的分析方法才是,總不能“一事一説辭”來“以新引目”,那便會出現前後相悖的情況,也就不太真實而只追求形式了;如果僅從收斂的程度來評判此書的價值,倒是把作者“符號化”了,與作者以思考為樂,做理性中正客觀知識分子的初心不合;不過如果説此書不如前書的地方,我想可能體現在論證的完整性以及內容的豐富度上,有一部分文章讀來會覺得意猶未盡。”

今天晚上把兩書的批註拿來做了對比,竟有些有趣的思考。讀之前那本書時,我往往會讀到一些按主流意識形態來看比較“反動”的文字,除了驚歎另一個思維視角外,往往也會想如果有人當面跟我説此類話,我該如何迴應才能維護我所認同的價值觀。比如當時寫的一個批註是:“作為一個新建立摸着石頭過河的國家,難道我們不是在越來越好嗎?”但是現在細想這個邏輯是有點問題的,這就好像一個施暴者如果施暴的方式變好了,他就不應該被指出有問題,並且還要説他慈悲;再比如我在“哪裏有混亂,哪裏就有不自由”下面寫的批註是“那在所謂追求自由的'美國,現在出現混亂的原因又是什麼?”可問題是我為什麼要在別人説起我們國家的問題時去靠尋找美國的問題來證明我們很好?只要A有問題就能證明B還不錯?當我們對一些詞彙敏感到不允許存在時,是不是我們就變得自信力不足,來讓我們無懼批評了?

其實身邊也有人,會説一些我聽來“刺耳”的言論。之前我會給自己的“諫言”:“我們不在同一個世界,我得為維護一些東西去戰鬥。那另一個世界的你也不是我的敵人,我們大可各自安好。”不過,熊培雲的書讓我有了新的思考,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非自由非愛國”的第三方立場,他認為真理存在於“灰色地帶”,他不傾向成為一個將自己比作戰士把文字當做武器的人,在他看來“從習慣反抗到熱愛自由,這恰恰是一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關鍵。”後來我也會發現那個説出偏激言論的同學也只是有思想和愛思考,並且只要你願意,你都能夠和他進行很“實”的思想交流。包括一個很有思想的澳門同學也跟我提起過一句話:“我可以不贊成你説的,但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

讀熊培雲有關於魯迅的幾篇文章,有一瞬間我會覺得自己像是熊培雲筆下“熱愛戰鬥的魯迅”,我的戰鬥方式是把對象打上“另一個世界”的標籤,並拒絕接受我們的交流能夠和諧的現實。不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成為“戰士”的潛質,只要當我們迫切希望保護所愛的時候,我們就會不再理性、中正、客觀地去戰鬥,如果過於強調“不佔邊”的第三立場,其實是在教我們對諸事冷淡而拒絕去愛。像作者所説魯迅的慈悲是不完整的,其實完整不完整之間,又為什麼要執着去苛求一個完整的慈悲,我也並不認為不能接受某個現實而拿起武器去戰鬥就代表了“殘暴”。正如那個有點“偏激”的同學,他也只是在為自己相信的東西去戰鬥,只不過我們的戰鬥並不相同,畢竟我的“陣營”里人數眾多可稱“主流陣營”。

我不是在支持所有思想“存在即合理”,我是覺得曾經那個動不動將人打入“另一個世界”的我太過魯莽而不成熟,“世界”這個詞太大,我們如果都不敢在同一個世界包容不一樣的“自由”,又怎麼能説嚮往自由?或許讓言論者只有選擇沉默才能有容身之地的世界便是熊培雲所説的“病態的社會”,而如果我和一個沉默的“偏激者”共處一個世界,我也相信我們之間是沒有真實的。但我始終“冥頑不靈”在認為的是:就算在同一世界裏,當我遇到了難以理性對待的言論時,我所承擔的責任不允許我沉默,我絕不會通過放棄戰鬥來達成和平。最後想把上面提到那句話改為:“我可以不贊成你説的,但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並希望我們都不忘記和逃避説話的責任。”

標籤: 慈悲 讀後感 玫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joy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