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張九齡 >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閲讀答案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閲讀答案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全詩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情真意永,感人至深。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閲讀答案

1、簡析“月”的作用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詩,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徹夜難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

2、用一個詞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意境美,並分析這兩句用了什麼藝術手法,有什麼好處?

雄渾闊大 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懷遠之情;虛實結合,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遠在天涯的友人也對這輪明月在懷念自己,深化了懷遠的深情,也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

3、詩歌開頭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人寫月亮不用“升”,卻用“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開頭也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裏頭肯定有道理可説。請説説你的理解。

答案:

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時習見之景,淡而無味,只是把意思表達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別有情趣了。因為它滲入了詩人的主觀想象——那一輪明月好像是伴隨着潮水一起生長的,明月和潮水均擁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個“生”字就把整句詩寫活了,詩歌的親和力、感染力也就隨之產生。

4、首聯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

答案: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月光普照之下,無論遠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遠在天涯海角的親人,此時此刻也該和我望着同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渾成,意境雄渾壯闊。表達對友人的深深思念。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中的“生”,曾有人認為是“升”之誤。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並進而簡析首聯的表達作用。

答案:“生”不是誤用。恰恰妙在此處。一個“生”字,賦予海水與明月以鮮活的生命,也象徵着詩人的情愫隨海潮與明月油然而生。“生”字既寫活了景物,又表達了情感的產生。首聯緊扣詩題,望海上明月升起,不由地想起遠在天涯的“情人”。意境雄渾闊大,感情深切,致思高遠,創造了一幅寧靜空靈、清新淡雅的畫面,為後面的描寫抒情作好了鋪墊,烘托了一個有情人的高大形象。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表達技巧,實質上是體會“生”背後表達的詩人的情感,應注意聯繫情感表達來析字答題。

6.前人曾評論此詩“纏綿悱惻而不傷感”,我國的傳統詩教也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細讀全詩,簡要分析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詩表達了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摯期盼團圓的情感。首聯寫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頷聯寫相思無眠,竟埋怨長夜漫漫;頸聯寫夜不能寐,輾轉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聯寫無法贈與親人滿手月光,想回去在夢中與親人相聚,全詩感情表達迴環曲折,起伏有致,纏綿悱惻而不傷感,感情真摯深切,低沉而不絕望,讓人感到“佳期”一定會到來!正所謂“哀而不傷”。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作品思想感情。答題時要注意聯繫全詩,在解讀詩句的基礎上總結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7、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首聯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皎潔的明月;後句即景生情,寫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輪明月。前句寫“望月”,後句寫“懷遠”,緊扣詩題,絲毫不露痕跡。

B頷聯直接抒發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極、因而埋怨“遠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極言相思之強烈。。

C.頸聯通過動作和細節描寫傳達感情,具體描繪了詩人徹夜難眠的情形。滅燭”,吹滅燈燭,因為滿屋的月光,柔柔的、靜靜的,使人憐愛,催人聯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時間一久,不覺露水打濕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為濃重。

D.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意思是月光雖美,可無法捧在手中送給遠方思念的人,還不如回屋睡覺,在夢裏與思念的人團聚。寄希望於夢中,足見思念之切。

答案:

7、B“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極、因而埋怨“遠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應理解為:“怨”字,詩中指“怨”長夜漫漫,夜不能寐,

1、 本詩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zhangjiuling/d0pq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