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張九齡 >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翻譯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翻譯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賦得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翻譯

丈夫離家遠行而未歸,妻子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織機變得殘破無比,卻沒有人修理;女主人日日夜夜思念,容顏都憔悴了,好像那團團圓月,在逐漸減弱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

賞析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離家遠行而未歸,表明了一個時間概念。良人離家有多久,詩中沒有説,只寫了“不復理殘機”一句,發人深思:首先,織機殘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離家已很久,女主人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其次,如果説,人去樓空給人以空虛寂寥的感受。那麼,君出機殘也同樣使人感到景象殘舊衰颯,氣氛落寞冷清;再次,機上布織來織去,始終未完成,它彷彿在訴説,女主人心神不定,無心織布,內心極其不平靜。

以上,是對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紹,接着,詩人便用比興手法描繪她心靈深處的活動:“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古詩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婦的消瘦形象,寫得相當具體突出,而在這裏,詩人用皎皎明月象徵思婦情操的純潔無邪,忠貞專一。“夜夜減清輝”,寫得既含蓄婉轉,又真摯動人。比喻美妙貼切,想象新穎獨特,使整首詩顯得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閲讀訓練

1、“不復理殘機”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氣氛?(2分)

2、詩的三、四句描寫很有特點,請加以賞析?(2分)

3、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4、詩歌的後兩句,詩人採用了哪種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織機殘破,説明丈夫離家已久,君去機殘,描繪了一種落寞冷清的氛圍。(2分,意對即給分)

2、運用比喻的修辭,把思婦的思念比作那團團圓月,這圓月在逐漸減弱其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從而使思婦的這份思念之情表達得含蓄婉轉,真摯動人,也使本詩顯得清新可愛。(2分,修辭1分,情感1分,意對即可)

3、通過“殘機”“滿月”等意象,塑造了一位丈夫久出未歸,百無聊賴、無心勞作、日見憔悴的思婦形象。(意對即可)

4、比喻。因為日夜思念,容顏憔悴,宛如那圓圓的明月,在一天天的減弱它的清輝,變成了殘月。生動形象,委婉含蓄,真摯動人,美感鮮明。(意對即可)

作者簡介:

張九齡 (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武則天時中進士,後任右拾遺。玄宗時吏部選拔人才,曾由他和趙冬曦評定等第。積官至嶺南道按察使。為張説所重,説死,以祕書少監代領集賢院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為中書令,監修國史。任相期間,有直諫之風。曾建議不循資格用人。復置十道採訪使,於河南屯田種稻等。又曾主張治裁安祿山敗軍之罪,以抑其驕橫。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為李林甫所譖,罷相。詩文著稱於時,有著作《曲江集》。

張九齡為相賢明正直,不避利害,敢於諫諍,推行一系列利國安民的措施:如主張君王應以民為本,扶持農桑,反對窮兵黷武;選官應舉賢任能,反對浮名虛才、名實不副;他注意到地方官的重要,主張凡是沒有擔任過地方官的,不得擔任侍郎、列卿等京官要職;提出恢復府兵制,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權,並覺察到安祿山的狼子野心,提請唐玄宗處置。可惜當時的玄宗耽於逸樂享受,不辨奸邪。由於張九齡“小必諫,大必諍”,不惜犯雷霆之威,與饞黨抗行、剛正不阿,在一羣奸人的詆譭下,於開元二十四年被罷相,李林甫把持了朝政,這成為唐代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後來玄宗被安祿山逼得逃到蜀中避難,想起張九齡之言慨歎萬千,遂遣使到其家致祭,撫卹家人。

張九齡的施政方針,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後一位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很多人都向他獻過詩,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張九齡是盛唐前期重要詩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詩,在唐詩發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響。清人王士□認為,唐五言古詩“奪魏、晉之風骨,變樑、陳之俳優,陳伯玉(子昂)之力最大,曲江公繼之,太白又繼之”(《古詩選·凡例》)。沈德潛也説,五言古詩“陳伯玉力掃俳優,仰追曩哲”,“張曲江、李供奉(白)繼起”,“唐體中能復古者,以三家為最。”(《説詩□語》)他們都是把他和略早的陳子昂、稍後的李白聯繫起來,作為開一代詩風的人物而加以評價的。他的五言古詩代表作有《感遇》12首、《雜詩》5首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zhangjiuling/7gvp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