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王維 >

王維詩的山水詩

王維詩的山水詩

王維詩語得繪畫之脈理, 有白描點染的線條勾畫, 有通感溝通的靈活運用, 也有透視角度轉換, 是以山水詩中有水墨畫之美, 言有盡而意無窮。

王維詩的山水詩

(一) 白描點染

王維作詩直寫白描, 不尚華麗, 務求樸實, 選詞考究卻又不露痕跡, 渾然天成, 而淡遠之境自見, 使讀者身臨其境, 如墜其中。正如殷璠所説:“一句一字, 皆出常境。” (《河嶽英靈集》) 詩歌《新晴晚望》有一句“白水明田外, 碧峯出山後”是寫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更加明亮, 遠處碧峯出現在羣山之後。其中“明”字是使動用法, 使得田野裏的水更加明亮的意思;“出”字則是指碧峯秀出, 是將山峯擬人化。“白”做“水”的修飾詞, 避免了俗套, 用以襯托碧峯, 令人耳目一新。

又如《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其一) :“青苔石上淨, 細草松下軟。”這首詩是寫石上的青苔乾淨無塵, 松樹下的`細草柔軟温順, “淨”、“軟”二字使詩中瀰漫着恬靜閒適之意。再來看看《鹿柴》:“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詩人以不事雕琢的白描筆法, 表現了“幽”的極致。日光返照入深林, 復照於青苔之上, 王維出人意表地借光色來表現幽深昏暗, 暗中有明, 有孤絕清冷之感。

(二) 通感溝通

王維以畫入詩愛用通感手法, 何謂通感?通感, 也稱作“移覺”, 是指在描寫客觀事物的時候, 用語言文字將聽覺、視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轉換, 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簡單來説, 就是“顏色似乎會有温度, 聲音似乎會有形象, 冷暖似乎會有重量” (《通感》) 。王維喜歡並且擅長使用通感, 大多是將視覺與觸覺、聽覺、感覺等相結合、溝通, 將事物的明暗、冷暖等特徵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如王維的“綠豔閒且靜”, 就是將視覺化為聽覺的通感表現, 將本來只可眼見的顏色, 寫出“靜”的聽覺。再如《山中》:“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 空翠濕人衣。”水底白石粼粼可見, 枝頭紅葉稀疏點綴, 山嵐蓊鬱中煙霧濛濛欲滴, 就像要沾濕衣裳一樣。筆意清潤, 色彩明麗, 以觸覺“濕”寫視覺“翠”, 使讀者能感覺到那濕潤的翠綠似乎撲面而來。

最經典莫過於《過香積寺》一句“日色冷青松”, 青松幽冷, 連照映其上的日色, 也彷彿變冷了。“冷”字被歷代譽為煉字的典範:“冷”為通感, 繪松林青濃綠重, 視覺與觸覺溝通, 日光本給人以温暖的感覺, 這裏卻因青松綠濃而變冷, 寒意自生,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註》評:“著一‘冷’字, 則深僻之景若見”。

(三) 透視轉換

透視, 是繪畫術語, 即畫家作畫時, 觀察角度不受限制, 可以根據需要轉換角度, 將不同立足點上所看到的東西, 都組織到畫面上來, 使客觀物象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王維在自己所撰寫的《山水論》中提過:“凡畫山水, 意在筆先。丈山尺樹, 寸馬分人。遠人無目, 遠樹無枝。遠山無石, 隱隱如眉;遠水無波, 高與雲齊。”作為一位熟悉山水技法的畫家, 王維經常採用多重透視等方法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 運用色彩詞來處理畫面的空間距離。還是以“白水明田外, 碧峯出山後”為例, 田外白水為近, 山後碧峯是遠, 距離構成立體感, 色彩組成層次感, 山與水佈局巧妙, 青與白設色清新。再如王維的《終南山》的頷聯“白雲回望合, 青藹入看無。”進入終南山回望來處, 再看置於煙雲之中的山中景象, 景物由清晰而朦朧, 由朦朧而杳渺, 視點由遠及近, 意味悠長。

標籤: 王維 山水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angwei/4lp4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