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白 >

李白《行路難》其三翻譯賞析

李白《行路難》其三翻譯賞析

讀李白的《行路難》,應抓住一箇中心主題、主調,就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一種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情緒不斷地從他的詩中流露出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白《行路難》其三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李白《行路難》其三翻譯賞析

《行路難》其三

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税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註釋:

①“有耳”句: 引用堯時高士許由不受堯的官位,不願聽堯封官的話,而去洗耳的故事。《高士傳》:“許由耕於中嶽,穎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穎水之濱。”穎川水,淮河最大的支流,在安徽、河南兩省。

②“有口”句:用殷末伯夷、叔齊兄弟不食周粟,采薇餓死的典故。《史記·伯夷叔齊列傳》:伯夷、叔齊聞周武王伐紂,叩馬而諫,隱於首陽山(在今河南省偃師縣),采薇蕨而食,終於餓死。

③含光:含藏美德。混世:混跡世上。貴無名:雖貴但無名望。

④殞身:死亡。

⑤“子胥”句:春秋時吳國大臣伍員(字子胥)立有大功,後被吳王賜死,棄其屍於吳江中。《吳越春秋》:“伍子胥諫吳王不聽,吳賜屬鏤之劍,子胥伏劍而死,吳王取其屍,盛以鴟夷之器(皮囊),投於江中。”

⑥“屈原”句:戰國時楚國忠臣三閭大夫屈原,由於受到靳尚等人讒言陷害,被楚懷王放逐。屈原乃作《離騷》等篇以表明志向,後投入汨羅江(在今湖南省東北部)自盡。

⑦“陸機”句:西晉陸機有才能,文章冠世。後為成都王司馬穎平原內史。司馬穎率軍討長沙王,以陸機為後將軍,與王粹等戰於鹿苑,陸機宮大敗。宦官孟玖乘機讒言,遂被殺害,事見《晉書》。

⑧李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人,秦始皇任為丞相。曾表白自己説:“斯乃上蔡布衣,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税駕也。”後被趙高進讒言殺害。税駕:解下駕車的馬匹休息。税:解脱。苦不早:苦於不早一些。

⑨“華亭”句:陸機被殺害時,在刑場上歎息説:“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華亭,在今江蘇省松江縣,陸機兄弟曾遊歷此地。唳,鳥類高亢的鳴叫。詎(ju 去聲),豈。

⑩“是蔡”句:李斯被趙高陷害,全家被斬於咸陽市,臨刑時對其子説:“吾欲與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

張翰:西晉文學家,字季鷹。吳郡吳(今江蘇省吳縣)人,性曠達,喜優遊,時人稱為達生。

“秋風”句:張翰曾在齊王司馬冏(jiong 上聲)執政時任大司馬東曹掾。忽一日見秋風颳起,頓時思念故鄉吳中的菰(gu 陰平)菜,蓴羹,鱸魚膾,説:“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千里以要名爵乎?”遂辭官歸隱江東故居。後司馬蓴敗亡,當時人都稱讚張翰識時機。有人問他説:“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名耶?”張翰回答説:“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晉書·張翰傳》載,張翰為齊王冏大司馬東曹掾時,看到秋風吹起,想念家鄉吳中的孤菜、蓴羹、鱸魚膾的美味,認為人生最可貴的是適意,不能為了名利而在千里之外做官,因此便辭官回去。不久,齊王冏失敗,張翰因走得早,沒有受到株連。他曾對別人説:“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這兩句詩是希望自己能如張翰一樣,任性自適。看透了世路坎坷之後,胸襟曠達灑脱,連追求千秋萬古聲名,也不再放在心頭。詩句深刻地反映出詩人志不得伸、才不能用的苦悶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譯文1:

別學許由潁川洗耳,別學伯夷與叔齊去首陽山採蕨吃,別做有名氣的隱士。

不如和小百姓混在一起,連清名也不要,多爽快!

翻翻歷史書,功成不退的那就叫:死得快!

伍子胥冤死了吧?屈原冤死了吧?陸機冤死了吧?李斯也是冤死的!

臨死才想起鶴鳴好聽,臨死才想起打獵有刺激,晚了!

看看張翰這小子多瀟灑!官做得不開心,就回家烹菰菜、蓴羹、鱸魚膾,生活多滋潤!

説什麼千秋萬代的名氣,去,來杯酒先!你不喝?別後悔!

簡析:

這首詩吟詠伍子胥、屈原、李斯、陸機等古人的遭遇,他們都有功或名,但最後一個個卻落了悲慘的下場,還不如學吳中的張翰,急流勇退,及早辭官歸隱。本詩表明了作者曠達的胸懷、豪邁樂觀的性格。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道:“讀李詩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胡應麟《詩藪》評論説:“闔闢縱橫,變幻超忽,疾雷震霆,悽風急雨,歌也;位置森嚴,筋脈聯絡,走月流雲,輕車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

在《行路難》三首中,這一首用典最多。但是在這一首中,作者並沒有以古人自比,而是通過對古人的評價甚至否定,表達出自己面對現實極其複雜的心情。

詩人首先否定了“ 許由潁川洗耳”和“ 伯夷、叔齊首陽採蕨”這兩個為人稱道的先賢故事。可以説是出語驚人。然後説明自己的觀點:在朝廷黑暗腐敗的時候,不妨和光同塵,默默無聞,但是,即使淡泊名利,也不能像伯夷、叔齊一樣與當權者為敵,他們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只能給自己招來禍患。

接着詩人又總結了自己在通讀史書基礎上得出的一個結論:“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為了證明這個結論,他先後歷數了伍員、屈原、陸機、李斯四人因不知及時隱退而招致殺身之禍的歷史事實。然後以一句“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抒發自己對這四人的悲慘遭遇的感概,同時勸誡人們不要恃才久居宦海。

在對諸多歷史任務進行了否定之後,詩人找到了自己最為欣賞和羨慕的一個先輩,那就是“秋風忽憶江東行”的張翰。張翰能在身居高位時見秋風起而辭官歸鄉,最終得以免禍,這才是真正的處世曠達和縱任不拘。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能在宦海中全身而退,獲得真正的自由。最終,詩人做出了自己無奈的總結:權且只顧眼前的歡樂吧,何必要在乎死後的`名聲呢?

懷才不遇是李白抒情詩中最常見的主題。但是,寫於前期的這類作品不過是恃才使氣和表達功名未遂的苦悶而已。到《行路難》中,這種抒情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詩人在長安的經歷讓他對現實看得更加清楚,反映在詩歌中,就形成了一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既不願同流合污,又無法做到獨善其身。正是這種矛盾,使得李白的抒情詩歌感情複雜、思想深刻、波濤洶湧、氣象非凡,讀起來有排山倒海的氣勢。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創作背景

這三首詩聯繫緊密,不可分割。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幹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後,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唐宋詩醇》以為《行路難三首》皆天寶三載(744年)離開長安時所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太白樂府舉隅》從之。鬱賢皓《李白集》以為前兩首作於開元十九年(731年)前後李白初入長安追求功名無成而歸之時,第三首作年不詳。

名家點評

鬱賢皓《李白集》:詩的前四句否定歷代人崇敬的許由洗耳和伯夷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的行為;接着提出一個結論:自古以來賢能是人,攻城不退都不得善終;最後四句認為只有像張翰那樣在當時混亂政治中借秋風思鄉為名辭官回家,才是真正的曠達之人,避免了殺身之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bai/dnj2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