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蘇軾 >

文言文《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説課稿

文言文《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説課稿

上學的時候,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昇華。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説課稿

各位領導 、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內容是《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我將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語文選修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頎賞》第五單元自主賞析中的一篇文章。本書着重從文學鑑賞的角度進一步引導學生閲讀古代詩文。是在必修基礎上的拔高,有一定的難度。

二、説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重點字、詞、句。

2、掌握文言句式特徵;

過程與方法

1、蒐集材料,瞭解文章背景,瞭解文與可的生平經歷

2、分組討論,歸納總結文章的重點字、詞、句

3、通過閲讀人物的的幾個事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文章主題,探索哲理深意。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歸納掌握相關重點字。詞。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徵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文言現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結構、思路以及情感態度。教學難點:感悟文章主題,探索哲理深意難點的依據:哲理性的知識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四、説學生

我所教的班級是高二文科普通班的學生,學生基礎較差,主要表現在文言知識掌握太少,或所學知識不紮實,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情況。

五、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語言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我們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講讀法:通過師生雙方誦讀和講解教材,藉以傳授和學習知識的教學方法。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安排學生課前誦讀文章,對文章的講解至關重要。課堂上,教師範讀,學生朗讀也必不可少。

2、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師提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六、説學法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完成文章中文言知識的歸納)、自主探究法(課前預習收集材料)。

七、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由易到難,條理清晰,緊湊合理。

1、導入新課:(3—5分鐘)由圖片導入新課。導設計的依據:創設情景,由觀竹到賞畫再到品意,使學生完全融入竹的世界中。自然引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2、講授新課:(30分鐘)因為本課屬雜文,理論性較強,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突出教材的重點,實現由易至難的教學過程。特選擇文章第二段作為切入點。文章第二段是記敍性文段,相對議論性內容要好理解。在講授過程中,注重學生讀,寫能力的訓練。

3、課堂小結,課堂練習,佈置作業。(5—10分鐘)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不僅是對本課的總結,更是對下節課的提示,逐漸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課堂小練習,針對梅、蘭、竹、菊設計,使課前課後相呼應。佈置作業不能太多,而要有針對性。一個是下節課的內容,一個是本節課的拓展。

4、板書設計:我比較注重直觀、簡單的板書設計,能最有效的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sushi/v7e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