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范仲淹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翻譯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翻譯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是北宋詩人范仲淹所作的詞。該詞上片由詞人夜讀《三國志》引出了對歷史的'評價、下片則化用了自居易《狂歌詞》的詩意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范仲淹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譯文

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將至。

文學賞析

范仲淹現存詞雖然只有五首,但風格多樣,既有豪放沉雄之《漁家傲》,也有委婉綺麗之《御街行》,而這首《剔銀燈》則語同口出,充滿俳諧氣息。據《中吳紀聞》卷五記載:“範文正與歐陽文忠席上分題作《剔銀燈》,皆寓勸世之意:“而范仲淹與歐陽修相識相交併共助新政,時在慶曆三年(1043)至五年(1045)間。後新政落敗,范仲淹貶離京城。按此詞意趣,似不可能作於慶曆新政勵精圖治之間,或許是作於慶曆五年范仲淹貶官外任之時,帶有明顯的牢騷意味。

所謂“勸世”即是及時行樂之意。詞借詠歎歷史故事表現了人生苦短、功名難恃的人生觀。上闋詠史,因夜讀《蜀志》而慨歎曹操、孫權和劉備之間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而實際上心力費盡,也都未能稱霸全局。

仍是三分天地各自為王。則無不為與無為,何嘗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反不如當年的劉伶,遊離於紛爭之外,一醉泯恩仇來得逍遙痛快。這裏實際上隱喻了慶曆新政期間,權豪們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大肆謗毀新政,“用盡機關,徒勞心力”云云,皆是由此而發。語雖涉調侃,而意未嘗不沉痛。

下闋由曹、孫、劉三人跳出,縱説人生與功名的哲學關係。范仲淹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少年、中年、老年。少年痴駿,渾渾噩噩;老年尪悴,力不從心;只有中年,精力充沛,得意盡歡,但也只有匆匆數年,豈能為浮名牽絆,失去人生自由暢快之趣。縱使官至一品,祿有千金,也無法抗拒老之將至、終歸於衰弱的自然規律。

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云云,亦此意也。自居易《狂歌詞》雲:“五十已後衰,二十已前痴。晝夜又分半,其間幾何時!生前不歡樂,死後有餘貲。焉用黃壚下,珠衾玉匣為?”范仲淹寫作此詞,時年約五十六歲,且又因黨爭而貶滴外地,其心情之苦悶可知,故以遊戲筆墨總結人生,從白詩中尋覓靈感。貌似通脱,實哀歎人生之多艱。知人論世,或當作如是觀也。

名家點評

中國詞學學會常務理事劉尊明《休閒宋詞鑑賞辭典》:此詞雖為飲筵之上分題所寫,即興而作,但所寫內容卻不涉離別相思、歌酒妓樂等內容,而是吟詠三國曆史,抒寫人生感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fanzhongyan/k4yp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