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我校教育技術應用狀況教育論文

淺談我校教育技術應用狀況教育論文

【摘 要】當代教育是一個信息化時代的教育,我們追求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達到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成為實現現代化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在今天,已經不會有人再去爭論學校計算機要不要買,或者要不要建校園網的問題了。但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依然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用得如何?這就讓我們從更深的層次來思考一個問題: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普及與廣泛運用,目的都是為了教學,而我們解決了實質性的問題了嗎?本文就多媒體教學設施及校園網絡等情況來探討我校教育技術的應用狀況。

淺談我校教育技術應用狀況教育論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 教育現代化 多媒體教學設施 教育技術應用

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是關係到人才培養優劣的關鍵問題,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所在。廣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已日益成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新的“增長點”。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技術是以教育學的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系統科學的觀點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技術手段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與方法。教育技術94定義講到:教育技術是關於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該定義將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表述為關於“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的提法,體現了現代教學觀念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從傳授知識轉向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重大轉變。可見,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系統

我們可以把教育技術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硬件方面,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多媒體教學設施等的硬件配備;另一個就是軟件方面,通常可以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網絡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以及自身運用現代化教育設施的能力。經過調查,我校多媒體教學設施在2005前,多媒體教學室為38個,2005-2006年為48個,2007-2008年達120個,並設有多媒體教學控制室,全面監控多媒體教學室的使用狀況。在硬件資源配備上,最高經費達100餘萬元/年,在軟件資源配備上,最高經費達10餘萬元/年。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我校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日益強大,在多媒體教學的硬件裝備上已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層次。

作為以應用為主的學校管理和教學,我們每天都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開展課餘講座,學術報告等。利用網絡進行工作與業餘學習,而用得如何,實在是難以用一個簡單的或“規範”的標準來衡量,無論從哪個角度,脱離了“用”,什麼技術都沒有任何意義。現代教育技術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可以使教學達到最優化,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運用圖、文、聲、像等多感觀、多刺激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元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創新性思維。教育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可以促進創作思維的發展,培養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推進素質教育,同時,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縮短教學時間等。目前我們大部分教師都越來越喜歡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越來越自覺地翻閲資料並自制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教學。

二、校園網絡

1.對教師:校園網絡組建多年,實現了網上辦公、數字校園、網絡課程、學生寢室上網、學生校園一卡通等一系列網絡自動化設施。這無疑為我們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教師而言,可以通過校園網絡進行電子備課,資料查詢,自身專業發展以及教學科研等。從認知理論來看,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各種教學媒體與手段融為一體,教學媒體是硬件資源,那麼教學手段就是軟件資源。教學手段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自身專業水平與教育教學能力同時,通過校園網絡,各種網絡課程,可以實現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手段。而數字校園、網上辦公系統為辦公自動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對學生:學習過程是學習者通過與信息、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認知過程,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種信息和環境條件。新的教學理論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能積極進行信息處理的主動學習者,而教師要提供能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信息資源和學習環境。現代教育技術,不光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方便,也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便利。教師課堂上佈置的教學任務,學生可以在寢室利用校園網絡進行資料查詢,校園圖書館的網絡化也給學生查詢資料提供便利,學生通過校園網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課外學習,遠程學習,不光拓展了自身的知識面,還增進了師生間的溝通與瞭解。同時,學校組建的校園一卡通服務系統,為學生的校園學習與生活提供了便捷。

三、教育技術應用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師使用教育技術媒體授課的思想觀念不夠。這裏教師的所指,應該是一小部分教師,特別是年老的教師,他們認為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就夠了,沒必要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的從來都不上一堂多媒體課,因而他們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也十分潰乏。

2.教師運用媒體的技術不高。儘管我們每年至少會針對教師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多媒體技能培訓,但受思想觀念的影響,有的不想學,有的認為沒必要學,教學與技術脱節。特別是新型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引入,教師對新系統的'基本操作不熟練,使得每堂課都需有專業人員為他們糾正操作錯誤,或者是指導他們操作。嚴重情況會造成系統罷工而無法上課。

3.學校對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宣傳力度不夠。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課堂教學,而運用媒體的技術可以由教育技術專業人員來完成,這樣就造成了教學與技術的脱節,因此教師參不參加教育技術培訓、上不上多媒體課都無關緊要,只要能把課上好就行,當然這與學校對此的重視程度有關。

4.教師製作課件的隨意性大。我們説課堂教學的課件可以不如比賽課件那麼做得精緻,你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把每堂課都做得精緻。但是我們要懂得一般課件的基本要素,即要有一個好的教學設計,選擇一個合適的製作軟件,課件畫面要有一定的視覺效果,不一定要很美,但是要覺得合理。一個課件並不是簡單的文字的堆砌,滿屏文字的出現與傳統黑板教學沒有區別。近年來,學校提出要把好課件質量關,對多媒體課件進行審核,不符合要求的課件不予以在多媒體教學室上課,我想這一舉措對提高課件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優化教學信息的組織和管理,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交流的效率與質量,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現代教育技術還可以促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推動教學樣式的多樣化發展,從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先進多媒體教學系統的運用,校園網絡的全面建設與運用,迎合了信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為我們實現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了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章獻明.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五個思考.教育信息化,.

[2]許和震.佔領現代教育技術制高點.全面推進院校教育現代化.教育技術研究,200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vmx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