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語文選修課的幾個問題論文

關於語文選修課的幾個問題論文

在語文新課程的若干模塊中,選修模塊的教學格外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選修教學涉及到教材選用、教學計劃、教學組織、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諸多方面的問題。20XX年秋季,我校開始蘇教版語文新教材的實驗教學,2005年進人選修教學階段。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在選修教材的教學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和體會。本文就選修教材的教學實施問題談一點看法。

關於語文選修課的幾個問題論文

關於教學模塊的選擇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選修教材的教學應該具有這樣一些特點:課程開發權屬於學校,即學校根據課程標準、學生的需求和自身的資源優勢開發選修模塊;學校制訂選課指導手冊,指導學生選修;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系列和學習模塊,制訂學習計劃,按計劃選修:教學班級與行政班級並行>>其中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教材的可選擇性。

由於教育理念上的問題、社會接受心理上的問題,更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實施理想狀態下的課程選修。首先,“選修”制度沒有在我們的課堂中站穩腳跟;其次,實施選修教學的師資力量準備不足;第三,選修教材的編寫存在困難,大部分學校不具備編寫教材的能力,不得不依託高校編一套地域性的統一選修教材;第四,選修教學給教學管理帶來新的困難,對教學設施提出更高要求;第五,選修與高考如何接軌,給教學評價帶來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切實搞好選修教學,首先就要解決選修哪些教學模塊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選擇教學模塊應該遵循下列三條原則。

一是抓住核心、滿足個性的原則。語文選修教材共有五個系列,每個系列又有若干個模塊。我們要首先保證把那些在語文基本素養中居較為核心地位的課程開足開好,如《唐詩宋詞選讀》、《寫作》、《現代散文選讀》(或《實用閲讀》)、《(史記)選讀》(或《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論語)(孟子)選讀》)等;然後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學校師資的可能,設法多開設其他的選修課程,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個性發展需要。

二是注意引導、適當平衡的原則。選修課固然以學生的選擇為主,但在選擇中應注意適當平衡。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注意體類的平衡,避免某一體類過多重複。比如《(史記)選讀》《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論語)(孟子)選讀》都是以文言文學習為基礎的。根據需要選擇其中1-2個模塊就可以了;又如《現代詩歌選讀》《現代散文選讀》《短篇小説選讀》和《中外戲劇名著選讀》都有助於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對於想進一步學習提高的學生,可以考慮選擇其中1—2個模塊即可。二是注意文學文化演變發展的平衡,注意中外、古今,語言、文學以及文化的兼顧。如選修了《唐詩宋詞選讀》後,建議選修《現代詩歌選讀》,以構成較為完整的詩歌發展的.脈絡;如在選修了“詩歌與散文”“小説與戲劇”的模塊後,可以考慮在“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選讀”中再選擇新的模塊,使文學與語言或文化相協調。從而使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高。

三是互為讀本、有機補充的原則。所有的選修模塊應該是一個有機整體,模塊與模塊之間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繫,可以“互為讀本”,有機補充。這有兩種方式。一是擴張式補充,即隨視野的開闊,學習的深入,所選的選修模塊不斷增加擴張。比如由詩歌擴張為小説,進而擴張為戲劇,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是彌補式補充,即為了彌補學生個人知識的不足而增加的輔助性選修。考慮到課改過渡時期的特殊情況,選修課一時開不齊,可以給有興趣的同學配發相應的選修教材,以學生自讀為主,輔以教師的講座、報告等,或作為校本選修課安排,對選修課進行彌補。同時選修課教科書也可以成為教師今後開設校本選修課的素材,保證校本選修的水平和質量,從而使教師在較高的平台上獲得專業化發展。

基於這三條原則,我們在選課的實施策略上注意了四個方面。

自由選擇與統一安排相結合。在選修教材的選用上,我們首先廣泛徵求、整合學生的意見,然後結合學校師資力量的配備和資源情況統一安排,確定選修模塊。統一確定的選修模塊仍保持一定的選擇性,一般一個學期開設的選修模塊不少於3個,這樣學生就有了一定的選擇空間。同時,開設了近10門校本語文的選修課,供學生自由選擇。

根據實際情況,瞄準語文素養的提高。在選擇選修模塊時,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高度重視選擇那些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精神,教會學生思想方法有較大幫助的模塊。針對2007屆學生的實際,我們選擇了《唐詩宋詞選讀》《(史記)選讀》《寫作》《語言規範與創新》《(紅樓夢)選讀》《散文選讀》《實用閲讀》《短篇小説選讀》等選修模塊。

適當照顧高考可能出現的要求。考慮到社會接受心理等因素,我們在選擇選修模塊時,注意到儘可能與高考要求接近。如《(史記)選讀》的教學,可以聯繫現行高考的“文言文閲讀”,使學生在感受《史記》文學與史學成就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言文閲讀能力。《唐詩宋詞選讀》的教學,可以聯繫現行高考的“古代詩歌鑑賞”,使學生在感受古代詩歌持久永恆的魅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古詩鑑賞能力。《語言規範與創新》的教學,可以和高考的“語言知識和運用”中的若干考點聯繫起來,幫助學生積累有關知識,培養他們規範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創新能力。

兼顧學校自身資源優勢和特長。我校語文教師中,有對《紅樓夢》有一定研究的教師,有參加全國藝術課程課程標準課題組工作的教師。有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博士生、碩士生。加上揚州大學有一批教授參加了蘇教版教材的編寫工作,我們在選修模塊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這些資源因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n0r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