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論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論文

論文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正確理解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能確保《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試行)》的有效實施。文章從技術、教育技術的概念,對能力概念的理解,教育技術概念的變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等四個角度對“教育技術能力”內涵進行了闡述。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育技術;教育技術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成為教師的專業素養之一。目前的研究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教師的知識結構;三是教師的能力條件;四是教師的身心素質…。因此,一名教師僅具有教育理論素養和學科教學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手段,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貫徹到教育教學過程之中,融人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

基於這種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頒佈了我國第一部規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要求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試行)》,為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提供了依據。為使教師普遍達到標準提出的要求,大力開展在崗教師的在職培訓勢在必行。

但從長遠來看,開展職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才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根本。隨着這個標準的實施,讓受培訓者正確理解和接受“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是該標準實施成功的關鍵。

1從技術、教育技術的概念看“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

“技術”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物質設備”、“物質手段”,即有形的物化形態方面;二是“方法”、“過程”、“智能手段”、“信息手段”,即無形的智能形態方面。有形的物化形態是客觀存在的,其作用呈現顯性;無形的智能形態也是客觀存在的,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卻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説,這方面技術的作用並不亞於有形的物質性方面的技術,有形的物化形態也要靠無形的智能形態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技術”一詞的涵義指的是有形的物化技術與無形的智能技術的總和。

既然技術包含物化形態與智能形態兩大類,那麼教育技術就是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採用的物化形態的技術與智能形態的技術的總和。因此,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就不僅僅指掌握信息技術這一層面,而更多地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基於信息技術的有形技術與無形技術的開發、應用與更新的能力。

2從能力概念的理解角度來看“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

2.1對能力概念的理解

相比“知識”、“技能”、“智力”、“智慧”等詞,“能力”更為普通大眾和眾多領域所熟悉並被經常使用。例如:心理學認為,能力與大腦的機能有關,是人們表現出來的解決問題可能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必備條件。能力是在運用智力、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經過反覆訓練而獲得的。

各學科領域在能力概念理解上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菲利普·納爾及其同事通過選擇經常使用能力概念的學科中典型作者的觀點,建構起不同學科領域使用能力概念的分析表。分析表有6個分析維度,針對不同的分析維度具有不同的考察點。這6個分析維度為:認識論方法(能夠確定建立作者教學法的認識論的合理性)、能力的核心(能確定引導思考的中心因素)、能力的廣度(能夠確定能力的.應用範圍)、能力的動態(認為能力是靜止的,還是發展的)、能力的多層面(能確定要調動的資源類型)、能力的目標(能確認能力是幹什麼的)。分析結果表明,能力並不能簡單地被描繪為一個被等待的行動或行為,有能力也並不僅僅是在一個情景中應用所有的知識,同時還要組織其活動以適應該情景的特點。能力於是就變成了“活動的動態組織結構,可以讓人憑藉經驗、活動和實踐來適應一類情景”。

通過上述分析,菲利普·納爾認為,能力是情景中的能力,情景是能力的源泉和標準。不僅能力養成活動與情景有重要的關係,知識獲得與發展的活動也離不開情景。根據情景認知理論的有關原理,能使知識得到開發和展開的活動是不能脱離學習與認知的,而應該是學習與所學知識整體的一部分,背景有利於意義的構建並促進知識、技能和經驗的連接。因此,情境認知強調知識必須在真實情境中呈現,同時,學習還需要社會性的交互作用和協作。由此可見,本文所談教師對象的“能力”需要在情景中體現和發展。

2.2對“教育技術能力”內涵的理解

如果從能力內涵角度來看,“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又是什麼呢?是否可以被稱之為一種能力?筆者認為,我們通常所説的“教育技術能力”實際上是能力的一個集合,包含若干子能力,它們分別是:設計能力、開發能力、應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評價能力。這些子能力是教師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在特定的情景下,通過一定的活動,為達到某種目的而表現出來。

教育技術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需要一定的情景和活動。只研究教育技術能力而不考慮具體情景和活動,教育技術能力則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對照《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的具體內容與結構,筆者發現:《標準》實際上清晰地界定了教育技術的5種子能力,並規定了教師在所有可能教育教學情景中需要運用的知識、技能,需要具備的意識與態度和承擔的社會責任。

圖1反映了本文所闡述的教育技術能力集與《標準》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由於不同教育主體實踐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和情景存在差異,其教育技術能力之間也存在差異。學科教師主要活動場所是課堂,因此教學的設計能力、資源開發能力、媒體利用能力和評價能力就成為其最重要的4種教育技術能力;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技術能力側重在設計(規劃)、利用、管理和評價4個方面;技術人員的教育技術能力則在5個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3從教育技術概念的變遷看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

在最初的教育技術定義中,“能力”似乎總在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1963年,歷史上第一個教育技術定義就把“能力”放在了顯著位置。它曾把教學目標定位於:“有效地使用每一種傳播方法和媒體,以開發學習者的全部潛力”。由於當時的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基礎主要是視聽傳播技術,因而決定了它的研究對象主要還是“對控制學習過程的信息進行設計和使用”。這實際上強調的是一種專業實踐能力。

1970年,AECT(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為教育技術下的第二個定義雖然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一些進展,但其基本內涵仍是傳統視聽傳播技術。“從較熟悉的意義上來説,教學技術指產生於傳播革命中的媒體,這些媒體可以同教師、教科書和黑板一起,用於教學目的……教學技術是由電視、電影、投影儀、計算機以及其他硬件和軟件組成的”。顯然,此時的教育技術主要指的還是“媒體”和運用“媒體”的能力,而不是後來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本體性的系統理論和實踐。我們甚至可以從第二個定義中歸納出教育技術能力的基本含義,即在教學中運用媒體技術的能力。

1977年,AECT所下的定義有了較大地發展,它提出“教育技術是一個分析問題,並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設計、實施、評價和管理的綜合的、有機的過程,它涉及人員、程序、思想、設備和組織等各個方面,與人類學習的所有方面都有關係”。在這個定義中,媒體運用成分似乎有所減少,而理性分析的成分則明顯加重。顯而易見,此時的定義希望人們把教育技術當作一個系統的理論(theory)和學科(sub—ject)來研究,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媒體技術(mediatechnology)應用。

1994年,AECT為教育技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重新定義,這就是著名的為學術界普遍認同的“94定義”。“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它第一次明確地把教育技術劃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並做出科學的分析和論證。我們發現,這時候教育技術的內涵已經深化,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和意義也相當明晰,即為了改善學習、促進教學最優化而需具備的各種理論認知和實踐運用的能力。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在30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遷,這不僅是思想上的革新,還是方法上的革新。過去,教育技術一味地強調技術的作用;今天,教育技術的範疇擴展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技術的存在是為了讓教學最優化。我們可以發現,教育技術的內涵得到了嶄新的演繹。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

AECT教育技術O5定義指出:“教育技術是指通過創建、運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來促進學習和提升績效的研究和符合職業道德規範實踐”。該定義在新的環境下指出教育技術還要與態度、職業道德規範相關。這與2004年12月15日國家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中4個層次的劃分:意識與態度、知識與技能、應用與創新和社會責任等相一致。

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意識與態度。即能從教學角度認識到教育技術的重要性及其價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種將教育技術應用與教學設計、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結合的意識與態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夠形成一種不斷學習技術與方法、促進專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的意識與態度;②知識與技能。即理解掌握應用教育技術所必須的教育理論與觀念、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教學設計方法、資源選擇與開發的技術與方法、教學應用的模式與結構、教學評價的技術與方法、教學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術基本知識與技能;③應用與創新。即能夠開展教學環境的設計與管理、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管理、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與管理、教學評價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教學科研活動等,以及能應用技術與同事、家長、學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就教學、科研、管理等各個方面開展的合作與交流;④社會責任。即能從社會責任角度促進學生在利用技術、資源方面能夠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規範地成長。

雖然,從不同的視角對教育技術能力內涵的理解存在差異,但從眾多研究文獻中,仍能看到理解上的共同點:教育技術的能力是指對有合適技術支持的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適技術支持的教學環境下進行教學設計並有效地組織與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這裏所説的合適技術,包括現代技術、傳統技術、有形的物化技術和無形的智能技術,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是指信息技術,但是決不應把這裏的“合適技術”僅僅理解為信息技術)。它主要是基於信息技術的,是以各種教育理論為理論指導,培養的是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能力以及現代倫理道德的人才,宗旨是實現教學最優化。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關鍵是要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這是因為教育技術能力的核心是教學設計,而教學設計是把教學理論、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橋樑科學;它是依據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步驟進行科學而具體地規劃;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與方法。這就表明,教育技術能力是任何學科的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有的能力。因此,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尤其對職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要以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為框架,發揮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優勢,從學校、教師、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師範生的自身特點等方面,進行合理地教學設計,促進職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使職前教師在畢業後迅速地適應到信息化的教學中來。總之,進一步正確理解“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一方面能確保《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試行)》的有效實施,另一方面對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9rpx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