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心理契約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論文

心理契約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論文

第1篇:心理契約與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

心理契約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論文

幼兒園與教師之間構建良好心理契約的目的在於實現人力資源的自主開發、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滿足幼兒園發展需求。這樣既可以避免信息不對稱影響幼兒園管理工作效率和教師教學質量,還可以實現幼兒園長遠的創新發展。

一、心理契約概述及對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

(一)心理契約概述

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施恩教授最先提出“心理契約”這個名詞,並將其定義為員工與組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一種非書面形式的期望或承諾。

在幼兒園管理中,幼兒園在制定教學目標和管理計劃時,應依據教師心理實際需求和發展條件,確保教學目標和管理計劃的可實施性。雖然這種狀態和需求並沒有通過契約的形式將其明確表達出來,但是心理需求呈現階段性特徵,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不斷髮展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園教師瞭解自身的發展期望和幼兒的心理需求,並採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滿足自身的發展期望和幼兒園需求。因此,教師的發展與幼兒園的成長緊密聯繫在一起。

(二)對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

首先,促使幼兒園教師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依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滿足了低級需求之後,才能進一步謀求高級發展。由於教師的自我發展與幼兒園的成長緊密聯繫在一起,幼兒園教師在尋求自我突破和發展的同時,應依據幼兒園需求建立低級工作管理目標和高級工作管理目標。目前,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教學任務方面,從而嚴重忽略了自身發展。隨着新課改的實施與推行,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質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習先進的計算機知識、文案策劃知識、才藝表演等。但是教師忙於與家長展開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因此沒有給自己留足培訓時間。由此可見,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責任心雖強,但自我發展意識薄弱。如果幼兒園一味地給教師佈置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並沒有站在教師角度思考和策劃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不僅會讓廣大教師逐漸產生牴觸情緒,還會導致心理契約不夠科學化。因此,構建科學的心理契約關係是增強與教師之間情感的紐帶,也是幫助教師獲取更高層次發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增強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職業認同感。各行各業的員工都需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進行不同程度的認同,幼兒園教師亦如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會逐漸增強職業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是教師謀求長遠發展和提升自我發展意識的情感紐帶,也是教師尋求專業發展的內在因素。專業自我意識是幼兒園教師在工作中形成的與專業相關的一系列情感體驗、規劃期望、自我評價等。具有良好專業自我意識和發展意識的教師會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反思自己的不足、審視自己的缺點,進而依據經驗調整自己的思想、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而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因此,良好的心理契約對於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最後,有利於教師克服職業困難。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主要分為職業教育、能力建立、生涯挫折、生涯退出等八個階段。其中,引導階段是教師自信心容易受挫的階段。這一階段是教師剛剛離開學校步入社會的初級階段,由於現實與理想差距太大,不少教師受到現實衝擊之後,容易失去教學信心和自我發展信心。生涯受挫階段主要出現在教師進入職場生涯的中期。在這一時期,雖然教師的工作逐步趨向穩定,但是他們的壓力更大,不僅要承受職場變動風險,還需要承擔來自家庭的壓力,最終導致教師產生工作疲勞感。處於這幾個階段的幼兒園教師應受到重視,需要採用自我調節和重建工作信心等方式度過艱難時期,逐漸走出事業低谷期,進而幫助教師重塑專業信心和工作熱情。

二、構建良好心理契約、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實現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的管理模式和教師的管理方法以硬性管理模式為主,即上級下達命令或者安排任務、下級絕對服從或者執行任務。這種管理模式不僅會逐步消除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會導致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低下。針對這一問題,幼兒園應改變隱形管理模式,實行柔性管理模式,引入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現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目的。

柔性管理模式的最大特徵是權利平等、以人為本、民主管理,並相信教師的內在潛力和創造健身,並做到下放權力,實現全員參與的管理目標。從根源上提升幼兒園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可見,幼兒園在構建心理契約時,應加重視和肯定教師意見和想法,採用鼓勵管理模式的優勢遠遠大於控制管理模式,並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需求制定教學任務,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科學化和務實性。

實施柔性管理模式的具體做法為:第一,管理者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並在日常工作中和教育中做到平易近人、相互尊重、積極溝通。如果幼兒園管理者只重視教學結果,忽略了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辛苦與汗水,就會逐漸讓幼兒園教師喪失工作信心,從而在工作崗位中找不到歸屬感和職業認同感。這就需要管理者積極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與情感交流,站在幼兒園角度和教師角度制定教學任務和管理目標,從而瞭解教師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實際困難。這樣才可以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第二,管理者應積極創建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師資力量。幼兒園管理者在關注教師實際困難時,應加大對教師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的培養力度,並結合不同教師的專業能力統籌安排工作,充分考慮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園教師之間的互助協作。從而做到將教師個人的發展與幼兒園的教學任務和管理目標融為一體。

(二)加強對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視

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是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站在全方位、多角度思考自身的職業選擇、職業目標和預期成就設想等,幼兒園應站在工作崗位、環境條件和教師成長步驟等角度思考和分析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教師職業發展的過程是教師心理契約調整和改變的過程,科學化和合理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對於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和幼兒園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不少幼兒園將教師的職業規劃問題納入了教學管理體系,並要求教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職業規劃書。但是很多教師並不清楚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目標,加之不少教師缺乏職業規劃意識和自我發展意識,導致職業規劃管理作為一種形式上的任務。針對這一問題,幼兒園應聘請專家或者有經驗的教師作為教師職業規劃指導師。指導師依據幼兒園發展實際情況和教師實際需求調整和優化整體發展目標,並制定具有針對性和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計劃。

(三)搭建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平台

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良好心理契約的構建離不開專業平台的支持。通過展開實踐培訓活動可以檢驗心理契約和管理制度是否科學完善,進而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和發展計劃。首先,幼兒園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培訓基地。加大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和素質培養,定期將他們派往實踐基地學習,從而達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目的。其次,在培訓過程中,應展開評價機制。管理者或者園長應時刻關注教師的培訓過程,並充分了解教師的客觀需求,並加強培訓交流,展開評價,進而幫助教師找到自身不足和問題。

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促使幼兒園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心理契約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需要幼兒園改變傳統硬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重視教師的創新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同時,在日常管理中,還應關注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積極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和情感交流,並藉助一切有利條件加大對教師專業能力和自我發展意識的培養,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個人發展與幼兒園發展的目標結合,推動幼兒園教育不斷進步。

第2篇:淺析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的匹配性

一、前言

在我國經濟不斷髮展的背景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企業需要通過激勵員工的方式,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幫助企業從競爭性市場中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由於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之間存在的密切關係,企業需將心理契約類型作為制定及調整員工激勵模式的主要參照依據。

二、心理契約

(一)心理契約的概念

從微觀角度來講,心理契約是指員工將自身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作為基本參照,雙方基於責任、承諾等形成的一些特定信念。從宏觀角度來講,心理契約是指員工與組織、員工與員工之間存在一種無形的心理期望。

(二)心理契約的特徵

從整體角度來講,心理契約的特徵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第一,雙向性特徵。心理契約的雙向性特徵是指,心理契約會在員工與企業兩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當企業通過增加資金投入的方式改善員工辦公環境後,員工的滿意度(心理契約)會發生相應提升。同理,對於業績優秀、能力突出的員工,企業通常會通過提升員工福利待遇的方式,留住員工。

第二,動態性特徵。心理契約的動態性特徵是指,隨着企業的不斷髮展,原本的心理契約可能會發生一定變化。這種變化與員工在當前環境背景下產生的實際需求因素有關。例如,員工原本的心理契約傾向為交易型契約,但在為企業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對該企業的工作氛圍、企業文化產生良好的認同感,其心理契約可能會從交易型轉化為關係型心理契約。

第三,隱蔽性特徵。這種特徵與心理契約的本質屬性有關。無論是就企業的員工還是高層管理者而言,其針對企業發展、自身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特定的要求,這種要求通常不會被主動表露出來。就員工而言,可以將員工心理契約的關鍵看成是員工滿意度。

(三)心理契約的種類

心理契約主要包含關係性心理契約(強調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交易型心理契約(企業與員工之間屬於互惠互利關係)、平衡型心理契約(員工的企業公平行為較多,二者助於平等關係)。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平衡型心理契約的出現頻率相對較少。因此,這裏僅分析交易型心理契約與關係型心理契約兩種。

三、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的匹配性

這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的匹配性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員工心理變量與心理契約類型關係方面

與心理契約有關的員工心理變量主要包含以下幾種:一是員工滿意度變量。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運營經驗可知,員工滿意度水平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二是心理期望變量。以新入職的員工為例,其在剛剛進入一個企業時,通常會根據自身所掌握的企業相關信息,產生相應的心理期望。當企業為該新員工提供的工作環境硬件條件、職責分配等因素無法滿足員工的心理期望時,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將會受到一定影響,某些員工甚至可能做出離職的決定。就常見的交易型心理契約和關係型心理契約而言,構成二者的員工心理期望變量、員工滿意度變量所佔比例各不相同。交易型心理契約以心理期望為主,員工滿意度變量為輔,基於該契約的員工對企業的付出及企業公平行為相對較少。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將基於交易型心理契約的企業與員工關係看成是一種短期合作關係。相比之下,員工滿意度則是關係型心理契約的.主要組成成分。在合作過程中,企業與員工雙方都較為重視情感的培養,雙方都期望通過建立融洽合作關係的方式,獲得長遠利益。

(二)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的匹配性方面

第一,基於企業適用的匹配性分析。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之間的匹配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如果企業習慣通過內在激勵的方式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則較短期激勵而言,長期激勵制度更容易發揮出良好的激勵效果,且員工所受到激勵作用的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二是如果企業較為擅長運用外在激勵的方式(如為員工發放獎金、提供免費旅遊機會等),提高員工參與工作任務的積極性時,則較長期激勵而言,短期激勵策略更容易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員工的工作質量。

第二,基於員工變化的匹配性分析。從員工的角度來講,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之間的匹配性關係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當員工本身較為傾向於關係型心理契約時,為了使得員工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企業應儘量選擇長期激勵措施對員工進行激勵。例如,企業可以事先調查員工的實際需求,為員工制定專業的職業發展計劃,定期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促進員工技能及創造力等工作能力的全面發展。二是當員工對交易型心理契約表現出較高的需求水平時,為促進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業應該儘量選用各類短期激勵措施對內部員工進行合理激勵。例如,當剛剛開展一個新項目之後,企業可以根據新項目的內容設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如視實際情況獎勵對新項目作出積極貢獻的員工800~5000元獎金。由於員工的心理契約為交易型契約,企業的這種激勵方式有效滿足員工的需求。因此,該項目將會在上述短期激勵措施的影響下,得(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到良好完成。

(三)企業的員工激勵模式設定策略

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企業管理者通常會運用以下幾種策略設定有效的員工激勵模式:

第一,員工需求調查分析策略。從本質角度來講,企業設置員工激勵模式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基於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之間的匹配性關係,為實現上述目的,企業需要加強對員工需求的分析。例如,企業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開展不及明天投票活動等方式,獲知員工的真實心理契約信息。如員工傾向於關係型心理契約,則企業需將長期激勵措施作為員工激勵模式的關鍵內容;如員工認為交易型心理契約更符合自身需求,則企業應該通過增設短期激勵策略的方式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

第二,激勵模式應用狀況評價策略。實施員工激勵模式後,為實現長遠發展目的,企業應該對員工激勵模式的實際應用狀況展開評價。為了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有效的激勵模式應用狀況反饋渠道。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對員工反饋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得出真實評價結果。

第三,員工激勵模式優化策略。為實現員工在積極主動狀態下完成工作任務的目的,企業應嚴格根據評價結果對現有員工激勵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剔除員工激勵模式中的不合理部分,逐步提升員工激勵模式與員工實際需求之間的契合性水平。

四、結語

心理契約與員工激勵模式之間的匹配性關係主要體現為,若員工對心理契約類型有明確要求,當企業按照員工的心理契約傾向設定激勵模式時,其激勵效果更加明顯。若企業已經存在既定的激勵類型,則按實際激勵類型選擇激勵模式更容易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所以,不論在任何企業,心理契約跟員工激勵模式都相互關聯,相輔相成,企業只有明白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制定出適合員工的激勵方式,更好的激勵員工,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打好基礎。

第3篇:從心理契約談如何提高高校教師工作績效

一、心理契約

心理契約是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心理學術語。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學者是組織心理學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在著作《理解組織行為》描述下屬與主管之間的關係。盧梭在1996年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契約由交易維度、關係維度和團隊成員維度構成。交易維度是指組織與員工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員工完成職責範圍內工作任務。關係維度是指員工與組織注重雙方長期穩定的關係,促進雙方共同發展。團隊成員維度是指員工與組織關注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環境氛圍。本文結合前人成果,對心理契約理解為:交易責任維度、發展責任維度和關係責任維度。

二、工作績效

在《組織績效管理》理查德·威廉姆斯提到:“員工績效的廣義定義包括工作產出和行為”。關於績效的維度內容,對其機構劃分最基本的理論之一是卡茨和卡恩1978年提出的三維度:①加入組織並留在組織;②達到或超過組織對員工所規定的績效標準;③自發進行組織規定之外的活動。

而在1993年,鮑曼提出著名的“關聯績效-任務績效”二維績效模型。將工作績效劃分為任務績效和關聯績效。任務績效意思是:所規定的行為或者與特定的工作有關的行為。而關聯績效則是隻自發的行為或非特定的工作有關的行為。

只有確定影響績效的因素,方可提出綜合激勵措施,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專職教師的工作績效。

三、心理契約對工作績效的影響

(1)高校教師心理契約交易責任維度滿足度越高,越有助於提高專職教師的任務績效。物質基礎是工作謀生的基本需求。在這個需求層面得以滿足是對工作積極性的提高是有明顯作用的,這可以促使專職教師願意積極工作來回報地方高校給予的物質激勵。

(2)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發展責任維度滿足度越高,越有助於提高教師的關聯績效。物質基礎的滿足,可促進專職教師願意積極工作之餘,還可培養其工作使命感,願意對崗位多奉獻。

(3)高校教師心理契約中發展責任維度得到滿足,能提高對其任務績效。高校通過為教師職業發展提供協助以及建議,這能幫助教師在本職工作中更清晰前進。這無異對專職教師任務績效是有幫助的。

(4)高校教師心理契約中發展責任維度對其關聯績效顯著正相關。高校提高組織管理水平,還為教師提供職業發展意見,除了可以幫助教師在本職工作上有所進步以外,還可以為教師提供社會性、全局性的信息,這有助於教師更全面發展,適應日新月異教育改革的需要。

(5)高校教師心理契約中關係責任維度的滿足,有助於其任務績效的提高。教師在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工作環境中,可以獲得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點有助於教師以主人翁精神努力完成工作任務,願意為集體作出本職工作的貢獻。

(6)高校教師心理契約中關係責任維度越得到滿足,越能提高其關聯績效。教師處在一個良好的辦公環境和和諧的人際環境中,與周圍形成良好的關係。有助於教師輕鬆地、自由地發揮創造能力進行科研。同事之間的良性競爭與互助,也明顯有助於提高專職教師的工作熱情度。

四、提高高校教師工作績效的策略

根據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可以推斷:高校教師心理契約對其工作績效是有顯著影響的。當高校教師心理契約滿足程度越高,越有助於其工作績效的提高。因此,在提出高校教師工作績效提高的策略,本文從心理契約三個維度方面來分別提出建議。

(一)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交易維度

1.構建公平合理的地方高校專職教師薪酬制度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除了在設計薪酬制度上要體現多勞多得的競爭和公平特性外,應當結合教學特點和教師知識層面調整薪酬結構,並構建平台供專職教師瞭解薪酬結構。針對地方高校的特點,薪酬制度設計應該考慮同區域、同等規模院校普遍薪酬水平,還要體現效率性地加大崗位津貼制度改革。

2.完善地方高校專職教師績效考核體系

完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體系,一方面可以為地方高校管理層提供人才使用情況信息和人力資源成本計算依據;另一方面通過公開績效考核情況。這樣能激勵專職教師積極工作、監督地方高校科學用人、完善“制度治校、人才管校”。

3.推進地方高職專職教師轉崗制和淘汰制

高校是需要緊跟社會發展節奏不斷進步的人才搖籃。積極加強對專職教師的師資建設。對不能達到教學條件的專職教師,可考慮暫停其教學任務,對其進行再上崗培訓。而對於有能力、有意向成為專職教師的職工,可以進行崗前考核,達標後可進入專職教師教學一線位置。

(二)地方高校專職教師心理契約發展維度

1.提供多元化培訓機會,創造更多發展深造空間

專職教師為了保持教學水平、提升教學水平,離不開與時俱進,繼續培訓進修深造。這有助於提高其職業競爭力,也有助於提高地方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對於高校而言,需要和鼓勵專職教師進行在職培訓、進修、深造,不僅僅是工作性質的需要,還是人才儲備和人才管理的需要。高校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能讓教師感受到組織對其職業發展的重視和關注,有助於激勵其更努力工作。

2.提供科學職業生涯管理方案,協助地方高校專職教師職業規劃

教師職業生涯管理是學校和教師共同對教師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執行、反饋和修正的過程,是學校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其職業生涯的一些活動。鑑於此,高校為了專職教師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吻合度更高,應對專職教師進行必要的職業引導和建議。

具體可以通過使用專業職業能力測試分析結果,結合學校發展需要、個人特點等,協助專職教師選定職業目標,制定職業發展計劃,幫助專職教師認準目標、清晰進步。特別是對於年輕教師,可以縮短職業迷茫期,提高職業成長速度。

(三)地方高校專職教師心理契約關係維度

1.營造良好的工作人際關係

雖然為人師,經常鼓勵學生、關愛學生;同樣高校教師也需要來自學校領導的支持、信任和關懷,需要來自同事的友好合作、互相交流和互相尊重。因此,高校帶頭尊重專職教師、給予人文關懷,允許專職教師發表意見和看法,支持教師合理的工作創新和改革。教師待在學校有主人翁的歸屬感、安全感,有助於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2.發揮高校教師自主科研創新能力

對於教學中有創新意願和行為的專職教師要多鼓勵、多溝通和協助,積極提供政策上、物質上、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比如,教師科研創新,學校可以提供專利技術申請輔助支持;還可以做好與政府溝通的橋樑,把社會服務的需要性帶進校園,為有科研能力和意願的教師提供信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zmr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