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天然林保護下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論文

天然林保護下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論文

所謂天然林,就是最為原始林或其遭受自然災害被破壞後自然恢復和更新及人為破壞後通過封山育林形成的天然再生林。天然林是生態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組成,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的調節器。湖南省是我國天然林資源分佈最為重要的一個省份,截止目前,森林面積達到105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9.69%,其中天然林有500萬公頃。湖南省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天然林主要是常綠闊葉林,植物數量豐富多樣。本文主要對湖南省天然林的保護情況進行系統探討。

天然林保護下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論文

一、湖南省天然林保護規劃

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結合林業發展分工論,依據湖南省天然林的分佈情況和植物特點,遵循保護作前提,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兼顧的原則,將全身的天然林資源進行保護區劃分:一是重點保護區,即禁伐區,範圍為湘、資、沅等幹流及生態較弱的一級支流兩邊的山脊線和各大水庫、湖泊周邊。二是一般保護區,即緩衝區,主要是禁伐區和商品林區間。三是商品林區,主要是地勢平緩,立地環境良好,對生態環境影響不大的森林帶。該類林區主要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種植和培育,包括工業用材、果樹種植、草本藥物等經濟林木。

二、天然林保護對湖南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一)更新認識,促進產業結構轉變

在計劃經濟時期,往往將經濟效益放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前,但是林業產值在湖南農業生產總值中佔比仍很小。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有助於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產業結構。換言之,就是根據森林資源的屬性和實際需要,進行分類管理。天然林主要進行生態公益管理,追求生態效益,人工林則作為主要的經濟林,實行規模化、科學化經營管理,追求經濟效益,如此推進了森林產業結構的優化,建立立體化、科學化的森林資源體系。

(二)以小促大,發展森林生態旅遊

隨着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經濟收入的提高,對生活質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森林生態旅遊有助於滿足人們迴歸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湖南省重要的天然林,比如:張家界、大圍山等地區,均處於羣山峻嶺、山水一色間,有着險、奇、幽、秀等特色。與此同時,湖南省人文景觀豐富,有着濃厚的文化氣息。這些都促進了湖南省生態旅遊的發展,有助於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降低災害,提高森林資源效益

人工商品林的發展推動了湖南省林業經濟的增加,但是也帶來諸多問題。大批量單一樹種的人工培育林,加大了森林蟲害和火災的發生率,導致巨大的森林資源經濟損失。而天然林有諸多林木種類,樹種複雜多樣,病蟲害天敵多,具有良好火災防禦力,自我恢復能力較強。所以,天然林保護可提升森林安全係數,減少無效消耗。

(四)遏制災害,充分發揮林業效益

湖南省在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嚴重影響到該省林業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天然林保護建設,可最大限度保留生態功能強的植被種類,遏制水土流失,從根源上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率,減少損失。同時,還可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助於推進湖南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湖南省天然林保護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專業保護機構,強化管理

天然林保護工作覆蓋了湖南省各大林場、林木企業,影響範圍較廣,政策性顯著,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保護工程。為了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建設和開展,應儘快建立一套科學、適用、效率的管理機制,從管理決策層到一線基層均能積極有效的運行。當前,湖南省已建立多個天然保護中心,隨着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各縣市也逐步建立相應的保護管理機構,實行專人專崗,建立科學合理的保護工程管理組織,為天然林保護給予組織保障。

(二)加強天然林保護宣傳,提升認識

湖南省的天然林區主要分佈在南部和西部地區,而這些地區為偏遠山區,基層羣眾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經濟基礎較弱。在“四水”流域的源頭地區,大部分羣眾仍以“靠山吃山”為主,日常生活中木材應用較多。而這些區域均為天然林保護的重要點。所以,在對於這些地區不但要給予他們農業生產技術的支持,以及生活安置和補償外,更要加強對該地區的人民羣眾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保護天然林的重要性,並做好解釋工作,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主動參與到保護工程中去,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建設。

(三)落實森林分類經營,提高效益

天然林保護和森林資源的分類經營具有重要的關聯性。應根據經營的具體目的和性質,以及社會對林業發展的需求,加強分類管理。對於禁伐區的生態林及人工種植林,均應嚴禁砍伐,加強人工種植和封山育林的監管。對於國有林場和集體林場應組織專人進行保護,預防病蟲害和森林火災,對濫砍濫伐現象嚴厲制止。而對於商品林區則應實行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以市場作為導向,加大資金、技術及人力等方面投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科學有效的森林分類經營,是促進湖南省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多層級參與保護,推進建設

現階段,湖南省天然林保護需要的經費大部分是由國家財政支持,但是僅僅依靠該項經費難以推進保護工程的發展。所以,應推進多層級參與,各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多找路子,從社會、企業等方面獲得資金,滿足經費需求,推進天然林保護建設。四、結語天然林保護是一項長期性工程,需要社會、政府及羣眾一同參與。林業管理部門應積極轉變理念,認識到保護工作中的問題,加強保護機制建設,落實分類經營,增強監督管理,並強化對天然林區人們的宣傳,進一步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d0e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