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分析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分析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林業是廣義農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森林保護、造林、育林、採伐。林業不僅是工礦、交通、建築用材的重要來源,而且是一些輕工業與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更重要的是它屬於可更新的自然資源,具有改造大自然的多種功能。如果一個地區森林覆蓋率能達到30%以上,且分佈均勻,可以顯着改變農牧業生產條件,減少或避免風、沙、早、澇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促進農業穩產高產,反之,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分析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一、我國林業概況

我國幅源遼闊,氣候多樣,森林資源豐富。我國林業貫徹“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戰略思想,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指導方針,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取得了顯着成績。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與第五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比較表明:森林面積持續增長:森林面積增加1596.83萬hm2,森林覆蓋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長了1.66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淨增8.89億m3,年均淨增1.78億m3,全國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長,森林質量有所改善,林種結構漸趨合理,林業所有制形式和投資結構趨向多元化,局部地區生態狀況明顯好轉。

二、我國林業管理

由於我國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在開展林用地保護時,必須在科學性、實用性、長期性、穩定性原則的前提下有所側重和區別。在西北幹早地區要以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為目標;在華北、中原等土地利用率高的平原地區,不但應該保護現有的林地,綠化荒山和退耕還林,還應該重點抓道路兩旁、河渠兩旁及城鎮和村莊周圍及內部的綠化;在南方丘陵地區,則通過加強保護林地和綠化荒山、退耕還林等措施,在保護和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前提下,更多考慮如何合理開展林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林業建設存在不少具體困難和矛盾,首先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我國北方地區,由於缺乏水資源,自然條件惡劣,人們連吃飽和生存問題都未解決。在華北和南方地區,由於人們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制定有效的`措施來解決綠化荒山和退耕還林工作與短期經濟利益的矛盾。特別是在山區還需要妥善解決移民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必須從以下多個方面同時採取措施才能有利於林業的發展。

(一)採用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宣傳力度

林地保護和綠化祖國不能只靠幾個部門、靠少數人來實現。必須進行全民動員,對羣眾的宣傳應該廣泛利用電視、電影、廣播和報紙等信息傳播的主渠道,宣傳綠化的意義和我國的林地保護政策用羣眾理解和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如採用實例報道、編制宣傳片等方式。特別是在每年3月12日植樹節前後,進行一週集中宣傳,讓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二)加強法制管理,加大經濟處罰力度

毀林事件基本都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發生的,在很多毀林事件中都可看到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上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劃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林業保護和綠化的規劃可參考這種方法,也可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步進行。為了保證規劃的切實可行並能順利實施,規劃可採用先由下至上彙總規劃指標和方案,然後再由中央制定規劃指標,並逐級調整規劃,最終將指標落實到村或責任人。

(三)國家應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林業生產具有生產週期長、收益遲、經濟利益低等特點,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才能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如:建立綠化補償基金,對已承包荒山者,實行退耕還林者,要在經濟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和關照。鼓勵不同所有制的投資者進行開發,可採用租賃、承包、股份合作、“四荒”使用權拍賣和獨資、合資等各種形式進行多元化的投人與開發。林地使用權至少保持50-70年不變,承包者在經營期有繼承權,允許轉讓。

(四)森林保護和綠化工作要有科學的方法指導

開展全民綠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因此在實施森林保護的過程中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如自然保護區內嚴格禁止採伐;其它公益林採取以保護為主,有計劃的進行少量的間伐並更新;經濟林堅持植樹與採伐相結合,採用輪伐、間伐的方式,嚴格控制短期內的採伐數量,避免採伐破壞生態平衡,實現以林養林的目的。總之,我國林業工作應該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嚴格管理”的政策,真正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高。

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包括林地生產力和森林再生產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持久地保持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不斷提高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等。

(一)建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體系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關注林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效益,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政府調控和政策的支持。要完善產權制度,保障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調動社會各界造林的積極性。同時,政府應採取多種方式對林業產業的投資者給予合理補償,保障投資者利益,如: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繼續對林業實行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有關金融機構對個人造林育林要適當放寬貸款條件等。

(二)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

在政策的基礎上,只有法律的強制實施作為保障,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儘管我國頒佈了《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但是人們的林業法律觀念不強,違法經營管理森林資源的現象比較嚴重。在具體工作中存在執法不嚴、有法不依、以權壓法的現象,使黨和國家有關保護森林資源的政策難於落到實處。因此,為使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順利實施,就必須在立法上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的原則,在生態利益與經濟利益發生衝突時,優先考慮生態利益。在執法方面,加強管理,堅持依法治林,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的規範化和制度化。

(三)轉變經營管理模式,實行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

轉變政府職能,把森林資源管理職能從企業中剝離出來,使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同時要不斷增加對林業的技術投入,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生態技術創新,從而提高林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還面臨着許多困難,只有借鑑國外林業的先進經驗,才能建立和完善林業發展的新機制,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隨着時代發展,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改革林業管理及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是各級政府和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當務之急。提高企業持續的競爭能力,增加其持續競爭優勢。

標籤: 林業 論文 管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mkwe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