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論水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淺論水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摘要:水問題關係到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存、關係到我們子孫後代、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是否能傲立於民族之林。為此我們應以普遍聯繫的觀點,從大自然的循環方面認識水問題,從人口、資源、環境的角度研究問題,並從提高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識入手,才能解決好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

淺論水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關鍵詞:水可持續發展

如何處理好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成為人類尤其是貧水國或準貧水國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分析我國當前面臨的水問題入手,剖析水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提出解決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一些想法。

一、我國當前面臨的幾個主要水問題及其原因淺析

由於我國水資源、降雨量時空分佈的不均勻性,加之受歷史及人為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當前面臨的水問題主要表現及原因淺析如下:

(一)旱澇災害頻繁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七大江河都曾發生過大洪水。進入90年代,我國又連續發生幾次大水。1991年江淮流域發生大水;1994年,珠江、長江、遼河和黃河流域均發生大洪水;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又發生大洪水。

不僅是水災,進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積竟達0.27億hm2,比50年代增加一倍半以上,成災面積增加3倍。華北平原每年有1/4的耕地遭受乾旱之害,1/6耕地沙化嚴重。我國可利用的草原面積有2.2億hm2,其中可灌溉的草原僅33.3萬hm2。目前全國農村有7000多萬人、6000多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城市有300多座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約有108座。

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的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因為我國降雨量時空分佈不均,年降雨量變化較大,從而導致降雨期容易出現洪澇災害,枯雨期又出現旱災。同時由於歷史原因,江河湖堤及水庫大壩等水利工程防洪標準低,有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有些工程在設計、施工中由於人為原因,甚至出現“豆腐碴”工程。其次,由於資金限制,我國許多地方水利工程不健全,建設維護資金匱乏。再者由於水土資源過度開發,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環境的破壞又會影響到氣候,從而加大了惡劣氣候發生的概率。歷史上由於人們不斷地圍湖造田、修堤防洪,從而導致洪水渲瀉和調蓄的空間減小,另外一個方面,加高堤防等於抬高了洪水位,從而使防洪負擔和防汛風險進一步增加,萬一出事,將造成更大的災害。

(二)沙漠化觸目驚心

1994年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沙漠面積已達168.9萬km2,而且每年正以2460km2的速度擴展,荒漠化不僅威脅着北京城,而且影響到全國近1/3的國土,受影響人口近4億。去年連續發生在我國北方的沙塵暴天氣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將引起許多耕地被損,許多城市甚至包括我們首都北京都將成為“樓蘭古城”。沙漠化嚴重及其驚人的發展速度最重要的原因是森林植被覆蓋率極低,而根本原因就是水資源的潰乏。其實上述現象是相互影響的,植被及森林覆蓋率少必將影響區域氣候,減少土壤含水率,而缺水也必將減少植物存活的機會,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三)水環境繼續惡化

到了90年代中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約為367萬km2,佔國內面積的38%,每年流失水土50億t,相當於全球水土流失總量的12%。據測定僅黃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帶走的氮、磷、鉀就有400萬t,相當於我國全年生產化肥的總量,一到暴雨期,多少條大小“黃河”令人觸目驚心。有人擔心:如不注意,長江也可能變成第二條黃河。

水土流失不但造成土壤貧瘠、生態環境惡化,而且給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減少水災害帶來困難,如河牀抬高、大壩(堤)防洪能力減少、增加防洪難度;水庫淤積,降低防洪標準和興利效益等。

據1997年《中國水資源公報》,全國廢污水的排放總量為584億t。在10萬km的評價河段中,水在Ⅳ類以上的污染河長佔47%。北方遼、黃、海、淮等流域,污水與地表徑流的'比例高達1∶14~1∶6,全國湖泊約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約有53%以上受到顯著污染。根據全國118座大城市淺層地下水的調查,97.5%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

水污染嚴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學技術及經濟條件還相對落後,同時人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所至。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生產、生活污水排放量明顯地要高於其它國家。再者水污染和大氣及環境污染是密不可分的,空氣中的諸如硫的氧化物經溶解在水中或經降雨形成酸雨污染水體,環境中的金屬、磷等化合物經氧化、分解作用最終也會成為水體的污染源。另外我國森林覆蓋率低,不能對大氣、水進行充分的淨化也是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用水效率不高和水浪費現象並存

雖然我國面臨較大的水問題,但與此同時,用水效率不高、用水嚴重浪費的現象也普遍存在。我國的用水總量和美國相當,但GDP僅為美國的1/8。全國農業灌溉水的利用係數平均約為0.45,而先進國家為0.7甚至0.8。1997年全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136m3,是發達國家的5~10倍。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據統計為30%~40%,實際可能更低,而發達國家為75%~85%。全國多數城市用水器具和自來水管網的浪費損失率估計在20%以上。

二、可持續發展

筆者認為可持續發展可以理解為人類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及資源不斷得到改善或保護,人類的生產關係、文明程度不斷地進步、提高。

由於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構成地球物質循環的基本載體,是工農業生產的基礎,因此可以説沒有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沒有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水的角度,研究水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三、水與可持續發展

要想解決好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就必須應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把水與人類、水與生態系統聯繫起來。解決好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解決生態系統及資源的良性循環問題。眾所周知,水的三態變化是在太陽能作用下的循環,人類生存過程是生物循環的組成部分和特例。地球資源也是在一個大的循環系統之中,在這個循環中水作為載體、太陽作為動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的生產、生活只有在不破壞這個循環的環節和物質基礎的條件下才能使自身得到發展。從普遍聯繫的觀點將水作為生態及資源循環的一個環節加以研究,瞭解水循環、人類生存發展及生態系統的關係,將有利於上述問題的解決。

(一)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水、生態及物質循環規律

據研究,世界上所有與水有關的問題,如旱災、洪災、污染和水土流失,不外乎是因為打破了大自然的循環。為此,我們必須充分掌握自然規律和先進科技,在發展生產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要減少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影響,使自然和人類發展融為一體,互為促進。

水資源研究要將地理、地質、氣象、水文、農業、林業、水利、土壤、環境、社會、經濟等學科結合起來。加大科技力度,首先要充分研究導致水資源、水環境惡化的原因,減少污水排放量和生產使用環境污染物,加大封山造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等力度。同時加強下面幾個方面的研究並建立相關機構。

(1)建立全國的水資源調度及監測中心,負責全國水資源規劃利用和水質監測,同時負責與氣象、環境及大氣等部門的協調和配合。

(2)加強洪水及災害(包括海嘯、颱風等)中長期預報、沙漠化治理、堤壩隱患發現和加固技術研究和應用。

(3)加速污水處理及水循環體系研究,合理優化工農業生產(包括採用節水高效農業)及生活用水(包括水質和水量),加大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作用,倡導建立農村及城市生態保護圈。

(4)加強國際合作做好地球資源保護工作,提高科技水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水資源

由於水資源是按水系劃分的,沒有行政上的區域劃分,水存在於地面也可存在於地下,水有固態、液態、也有氣態。於是合理利用水資源就要進行整體規劃、合理調度。全面規劃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液態水與氣態水、鹹水與淡水的合理規劃。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近年來實現的引大入秦、引黃濟津和即將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地理上全面規劃。許多海濱城市採用海水衝廁是鹹淡水的合理利用。廣西地區許多為巖溶地質,地下水資源豐富,於是地下地上聯合調度就是必須的。當然採取地下水時一定要考慮到可能的副作用,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由於過分開採地下水導致了地面沉降等問題。

(三)加快依法治水步伐

完善水法制建設,充分利用經濟杆槓,加速水的商品化和治水法制化。

四、結語

水問題關係到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存、關係到我們子孫後代、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是否能傲立於民族之林。為此我們應以普遍聯繫的觀點,從大自然的循環方面認識水問題,從人口、資源、環境的角度研究問題,並從提高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識入手,才能解決好水與可持續發展問題。

標籤: 論文 淺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rvrg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