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職業教育的論文

職業教育的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教育的論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職業教育的論文

職業教育的論文1

摘要:分析了網絡多媒體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的優勢和對傳統職業教育的衝擊。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教育;傳統教育;網絡;教師;學生

21世紀是高科技時代,是信息化時代。隨着計算機處理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多媒體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信息化己深入影響到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對當代職業教育的影響更大,其一,因職業教育本身要求受教育對象動手能力強;其二,當前職業教育對象文化基礎普遍較低。這就使得網絡多媒體教育更適合他們。

中國是一個有着兩千多年優秀傳統教育的國家,教育的先驅們在長期的育人過程中為我們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温故而知新”等等,這是留給我們後人的一筆珍貴財富。但是,隨着時代的跨越,科技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己無法適應當代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無法適應教育對象的需要。為了讓教育教學與時俱進,教育部確定了一個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研究性課題:《網絡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研究》,這個課題的研討、開發無疑是為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注入的新鮮的血液,讓傳統的教育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換言之,網絡多媒體教育的運用讓傳統教育插上了奮飛的翅膀。

誠然,網絡多媒體教育在給我們傳統職業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帶來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也給我們傳統職業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衝擊。

1網絡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育的相互促進

對網絡多媒體教育的認識,即使在教育界,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甚至不少人認為,發展網絡多媒體教育等於砸了現在老師的飯碗,以致擔心將來會不會失業。其實不發展網絡多媒體教育可能也不免有教師失業,教師失業並不和網絡多媒體教育直接產生關係。發展網絡多媒體教育只會昇華傳統教育的效果,使傳統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教師如能更多適應她的話,很可能還會緩解教師因其他原因失業的概率。

1.1教學資料組織,媒介多樣藝術化,交互靈活性

其實,任何教學,不論是否通過網絡,永遠要有老師。只是老師組織教學材料的方法、採用媒介物的門類的適當程度,在網絡多媒體教育過程中可以不受教室空間大小、上課時間長短的限制。而且,網絡多媒體教育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充分交流的可能。有問題,學生可以不擔心面對真實人的教師時的恐懼,可以直接向計算機裏的教師發問。信息傳到老師這裏,可以即時回答,也可以緩時用E-mail回答。各種媒體展現知識的產生,演示物質文化的經歷,遠比傳統教育豐富許多。與其擔心網絡多媒體教育取代傳統教育,不如説網絡多媒體教育使教師擺脱了傳統教育在組織教學資料上的束縛,昇華了教師備課表達知識的想象力。各種知識信息、各種時空感受、各種邏輯結構的展現過去只能用嘴説,現在多了許多的表現方法,有了過去無法想象的表現手段。

1.2學科體系市場化,優化教學資源

傳統教育學科體系受計劃控制,常常使計劃跟不上市場的變化,學校培養的人才要麼是市場不需要的,要麼市場上急需的又沒有。有些專業市場急需,學校也有,但是教師不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等到招進老師,需求又過去了。教學資源的配置總也跟不上市場的需要。網絡多媒體教育可將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網絡多媒體教育緊追市場,發現急缺的專業可以緊急組織本校甚至社會上的師資,利用網絡的優勢,以一當十,滿足市場需求。

1.3社會影響積極

傳統教育有很多有經驗的教師,用一生積累了很有價值的教學經驗和學術造詣。然而,在傳統教育環境中他們年過花甲,風燭殘年,身體體力不允許他們再像年輕時那樣,長時間從事教學活動,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社會價值了。但是,在網絡多媒體教育環境中他們可以大展身手,用數字光盤可以把他們的身姿教態固化下來,永遠留存下去,發揮作用。網絡可以把他們的教學繼續傳送到無數個學生面前,讓學生一睹他們的風采,領略大師們的智慧。網絡多媒體教育不僅不會讓老年教師提早退出講台,恐怕還要不斷地請他們幫助網絡多媒體教育的經營者解決各種教學難題。只不過必須要有相應的機制,以保證:即使教師不接觸學生,只要有他的參與就要有他的相應權益;老年教師可能對計算機特種軟件不熟悉,需要與課件製作部門合作,使這些老教師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勞有所得,知識得到應有的尊重。

2001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研究院發表的2000年度“國際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的國民素質、科學技術、和國際競爭力在世界的排名連續下滑,分別從1998年的24、13、24位。下滑到29、28、31位。説明:不是我們的老師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或教師的水平不適應社會的需要。

2網絡多媒體教育對傳統職業教育的衝擊

我國正式成為WTO第143個成員國後,除了各種企業要受到發達國家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技術的衝擊外,教育業也不可避免地將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職業技能教育。發達國家在網絡多媒體教育方面已日趨成熟,乘此機會可能會大舉進入我國。網絡在實現教育功能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本身具備的優點,比如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實踐方面,都是我們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無法比擬的`。而我們中等職業教育又更注重教育對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大侷限。又比如,我們現在職業教育中培養一個技術人員,可能需1、2年時間,甚至更長,而網絡多媒體教育可能只需幾個月,幾十天,甚至更短。這體現出網絡多媒體教育的高效性。

那麼網絡能為職業教育做些什麼,我們中等職業教育又應如何面對逐步成熟與完善的網絡多媒體教育。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網絡導致職業教育革命

簡單地説,網絡就是通過因特網進行學習。但是,它絕不僅僅是將傳統意義上的課本和習題進行電子化後搬上因特網,或者僅僅是通過網絡向遠方傳送講課的錄像。網絡多媒體教育的對象從小學生、初高中生、中專生到大學生和研究生不等,教育形式也有正規學校教育和非正式的業餘培訓,其大致可分為3大類:普通學校學習,高等大學教育及各種職業技能培訓。

事實上,遠程教育已有多年曆史,如我們熟悉的廣播電視課程和函授學校等。網絡多媒體教育和這些遠程教育相比,其最大優勢在於網絡的互動性,可以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面對網絡多媒體教育的產生,我們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必須在概念、方法、管理以至整個體制上進行變革。從某種意義上講,網絡多媒體教育是自學校教育產生以來,教育領域的一次革命。

這一優勢對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尤為有利。現在職業學校面對的教育對象文化基礎普遍較低,普遍存在厭學的情緒,只有這種互動性網絡教學方法,對他們才有更大的吸引力。我們採用黑板和粉筆進行傳統教學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當某學生在某一環節上聽不懂時,他可能會放棄繼續聽下去,但傳統教學只是老師一人講,全體學生一起被動聽,如果個別學生沒有聽懂,老師根本不知道,即使知道,這時老師也不能一個一個學生地指導,因為時間不允許。可見傳統教學方法不利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2.2網絡多媒體教育將在我國職業教育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國有很多學生因學校規模、經濟方面等諸多因素而無法獲得更多的教育機會,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的山區。另外還有許多人需要掃盲,利用衞星、光纜、電視及各種雙向式電子通信技術建立的現代遠程網絡多媒體教育,有利於構建終身學習以及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體系。據悉,教育部和中國電信總局在推動網絡多媒體教育上正展開全面合作。而今年,幾所著名國內大學已在網上開辦了網上學歷班,各種職業培訓更是在網上如火如荼地展開。而各類學校計算機也在不斷增加和更新,並向網絡化、多媒體方向發展。今年我國對“文盲”又有新的定義,即除過去所定義的文盲外,將21世紀不懂電腦和英文的人也視為新世紀的文盲,可見今後網絡多媒體教育將越來越重要。那麼,我們中等職業教育更應注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以期今後他們能適應網絡多媒體教育,可以繼續學習和發展。

2.3網絡多媒體教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

我們現行的職業教育,依然採用的是傳統課堂教育,是由學校和教師根據經驗定製,向學習者傳授一套預定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並沒有太大的選擇餘地,而網絡多媒體教育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不用為工作或其它原因暫時脱不開身影響學習進度而煩惱;即使生活在交通不發達的偏僻地,也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通過網絡,可以向最優秀的教師請教。

在許多行業和公司,網絡培訓實際已實現,一些公司內早已佈滿網絡線路,而因特網更是越來越深入到家庭中,網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高速的工作效率意味着從職人員必須以更快的速度掌握新信息。而這些新信息的獲得,不是向身邊的同事討教,也不是我們耗時耗力的傳統職業培訓,而是隨時隨地在網上尋求的。

這對我們現在的職校的學生更適合。現在的中專生,往往是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着,而且精力過剩,玩計算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通過網絡多媒體教育,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不會出現不想學的時候,而且他們可能不喜歡黑板和粉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喜歡通過計算機的趣味橫生的網絡教學。

重要的是,網絡多媒體教育的內容可以不斷更新,以跟上社會進步的速度,同時,網絡多媒體教育不僅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個人學習的費用。這可能對我們目前的中職教育衝擊最大。我們很多中職教師總在以他們一成不變的模式、知識向學生灌輸,而且傳統教育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教育者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

誠然,網絡多媒體教育確實有它的長處,對傳統教育產生不小的衝擊,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心灰意懶。更應認清形勢,大膽改革,不斷學習,中職教育也有光明的前途。作為一種新型事物,網絡多媒體教育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它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依靠受教育者自己來掌握,如果教育者自身能力或素質不足時,往往會影響到教育質量;另外,傳統教學方式可以營造出強烈的學習氛圍,而網絡上學習多數是在孤獨的環境中進行,需要學習者有較強的自律性。再就是,目前網上教育良莠不齊,而最多的是各類型考試資訊和試題庫,有違教育和考試的根本目的;並且網絡硬件還不夠完善,網速太慢,影響效果,如像視頻播放在網上還難以實現,在線答疑有待改進和完善。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保持清醒。網絡多媒體教育作為一種發展趨勢,其前景將會越來越好。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我們職校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適應網絡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紀寶成.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制高點[N].光明日報,2001.-04-05-B3

[2]于品海.網絡多媒體教育——加速實現全民教育[N].光明日報,2001.-04-05.

職業教育的論文2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們職業教育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對具體的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呼籲人們重視職業教育工作,對於將來通過職業教育走向社會的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分析了企業對於未來員工的需求,就如何培養所需人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主要是面向職業的教育,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壓力下,職業教育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重要。但是中國固有傳統教學備受尊崇的傳統,對於職業教育,彷彿提起來就不如傳統教育如本科、普高、碩士等有吸引力,比人矮一截,社會上對於職業教育有偏見。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當前經濟普遍不景氣,企業也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作為企業,最大的希望是培養出一批具有良好職業素質,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但是,企業更需要的是具有職業道德的職業人員。現在的企業用人有些所謂的黃金法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與人們常説的,做事先做人是同樣的一個道理,這裏充分説明了,職業品德及素養的重要性。所以對於我們職業教育者來説,要讓學生懂得,在當今的社會,要想獲得認可,首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好一個人,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分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處理好人際關係,理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顧全大局。在以後走上社會時,能夠直面社會上的種種誘惑,不受其他競爭企業或對手的誘惑,能夠保持對於企業的忠誠。與企業共同發展和進步,使學生能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一、素質教育,既是在未來社會工作中企業對於員工的要求,也是學生進行人生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當然主要依靠的是教育,在學校當中,進行的就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一種規範化的教育,是標準化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是具有強烈目標性的教育,這種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今世界,以人才素質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漸激烈,對於全民的素質提高成為當前最緊要的任務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職業教育作為大多數年輕工作者工作前的最後一課,更顯得尤為重要和謹慎。

(二)針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首先應該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學生正處於心理不成熟的階段,容易感情用事,比較急躁和毛躁地處理事情。因此在以後的職業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可以定期安排專業人士開辦講座,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素質教育受後天因素的影響較大,尤其是人的毅力主要來源於後天的培養,人的動力,主要來源於自我的追求。年輕人正處在可塑性很強的學生時代,正是這一點為素質教育提供了依據和可能。人的素質受環境的影響,這裏的環境概括起來不外乎包括社會地位、階級屬性、時代背景等方面。從工業經濟時代到現在的全球化一體經濟時代,競爭越來越大,對於個體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國家要在全球性的經濟浪潮中站穩自己的腳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資金和技術,因為資金可以積累,技術可以發明和創造,但是人口素質無法引進,必須靠我們自己慢慢提高。

所以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只有擺正自己的良好心態,才能在素質教育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全方位地發展,以提高自己的素質來適應時代的需要。其次要注意身體素質的培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制度,擁有良好的紀律性,正常的體育愛好和良好健康的體質,這不但是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需要,也是人適應其他組織形成和發展的生理基礎。現代社會隨着最新的科學技術不斷髮展,新技術和新機器的應用大大減少了人們的體力勞動,但是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工作,強健的體魄是必需和優先重要的基礎之一。而且,擁有良好的體魄才能全面地發展,也是人類獲得幸福的必要基礎。對於青年學生來説,這一點更為重要,學生時代也是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的時代。所以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智育的發展,同時也不能忽視體育的發展,要糾正教學當中單純注重對於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體質的培養,要使學生的身體素質真正得到發展。最後就是要對道德教育進行重點培養和督促。

普遍來講,現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進行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進行道德教育,德育就是要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培養青少年具有遠大的抱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通過人的行為規範教育來提高自我的健康人格。學校中的校園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也是學生培養良好道德的土壤和外在環境。職業教育構建了當代中國國民經濟發展龐大的教育系統。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學有專長,訓練有素,作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力量,職業教育是專門為培養此類學生而成立的專業教育機構。職業教育的對象比較複雜,包括學生,社會青年,等等,要把這些人培養成有用的人才,除了教授必要的文化基礎和專業技能,更要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青年學生由於生活視野狹隘、人生經歷蒼白、道德價值觀不十分穩固等因素,在面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衝突碰撞時,部分學生價值取向的天平就會搖擺,而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就會出現道德的困惑與混亂。再面對處於轉型期的企業經營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暫時經濟困難,縮減福利,縮減員工,等等,就會使他們聯想到自己的未來,不禁茫然若失。不能夠堅定自己的信仰對企業缺乏信心。

面對充斥利己主義、功利主義、物質攀比的世界,金錢至上、物質至上、享受至上的實用主義浪潮,他們不得不去思考,金錢與真理哪個更正確,孰輕孰重,而由於經驗的匱乏,他們往往分不清楚二者之間的關聯與矛盾。我們可以看到,當今社會有許多非主流或者是不勞而獲的人,通過欺騙和欺詐來實現自己的經濟目的,而且有些人看起來生活得還很好,他們通過自己的所謂聰明頭腦,不勞而獲,但是其本質註定了,它只是經濟發展中的沉渣,註定將在經濟大潮湧動中被淘汰。要加強教育,社會改革的全面成功才能為我們國家重建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加大加強教師隊伍的道德建設,師德是高素質教師的核心,只有不斷加強道德建設,教師才能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素質高的人才。教育工作做得再好,也需要學生的自我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和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注重加強提高學生的實用技能

(一)在職業教育中培養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指工作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具有相對專業的知識和文化及技術,能夠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處理出現的基本問題,並在實際工作中快速處理,是企業所需基本人才,要想成為企業所需要的高級技能型人才,要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所有的技術都要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大量的實踐工作來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夠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要針對特定的崗位掌握特定的技能,技能型人才是和工作崗位相聯繫的,這就是所謂的專業技能,也就是職業教育工作當中的專業分配以及各種系別。在具備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具有職業遷徙能力,技能型人才不僅需要具有工作技能,更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沉澱、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所説的智力,因此在工作單位的大量實際工作中所積累的工作經驗,也適用於以後不同的工作崗位。所以,一般不會導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在無路當中找到出路。

(二)在職業教育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根植於生產一線的具有創新思維的高技能人才,是技術創新與科學成果產業化的關鍵人才。在製造業發達地區,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培訓大批高技能人才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企業高速發展,建立製造業強國的關鍵因素。進入2017年以來,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促進了製造業向綠色製造發展,科技發展確定了以後的製造是基於科學的製造,是經驗型單一追求生產效率向可預測型未來行業發展的高科技含量產品的開發與生產,是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完美融合。由於自動化和流水線的出現,對一線工人的技能要求相對下降,但對於產品的創新和理解能力要求增加,因而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不能夠只具有簡單的工作積累經驗,要能正確轉化,具備全面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生產技術的多種技能。由企業發展的被動者向主動者轉變,提高自己的綜合技術和創新能力,需要有高超的崗位技能和專業技術,同時還要具有腦力、心智技能的較強理解。能夠通過自己對於專業的理解和實際工作當中的發現,為企業提供實際可行的方案和方法,提升產品或服務標準,提高核心競爭力,既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也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擁有良好的素質,過硬的技術,來到企業就能夠勝任一般的技術工作,以優秀的內在素質為核心,以技術為手段,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我們希望通過職業教育工作者對於職業教育的深刻認識,讓人們普遍認可職業教育,成為民族富強不可缺少的途徑,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深入研究企業對於未來工作人員的需求,來確定未來的培養方向,以幫助企業獲得優秀稱職的專業人員,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晉銀峯.論成人教育的職業化[J].成人教育,2005(1):19-20.

[2]左家奇.職業教育要為先進製造業培養技能型創新人才[J].教育探索,2010(7):146-147.

[3]陳卉.大學教師如何履行育人職責的幾點思考[J].陝西教育(高教),2010(6):14-15.

[4]楊豔.淺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11(6):20-21.

[5]田蕾.當前大學生誠信狀況及問題研究[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1(4):31-33.

標籤: 教育 論文 職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d07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