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藥學服務在骨科患者圍術期合理用藥的作用教學論文

藥學服務在骨科患者圍術期合理用藥的作用教學論文

“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管理模式和藥學服務已逐漸成為醫院藥學發展的新方向,臨牀藥師開展的藥學干預、藥學指導、藥學服務等項工作,不僅在提高臨牀合理用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藥學管理與藥學服務也已成為醫院藥學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本文就2011-2014年在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19例患者的臨牀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藥學服務在骨科住院患者圍術期合理用藥中的作用。報告如下。

藥學服務在骨科患者圍術期合理用藥的作用教學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牀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年齡44~81歲,平均(65.7±9.4)歲;其中股骨頸骨折88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9例,陳舊性股骨幹骨折10例,強直性骨脊柱炎並髖關節強直2例;合併高血壓39例,冠心病27例,糖尿病24例,慢性支氣管炎及肺心病9例;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38例,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81例。以開展藥學服務的時間為分界點將119例患者分為2011年3月~2012年6月開展藥學服務前入院的對照組和2012年7月~2014年9月開展藥學服務後入院的`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7例,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齡(66.4±8.1)歲;其中股骨頸骨折27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6例,陳舊性股骨幹骨折3例,強直性骨脊柱炎並髖關節強直1例;合併高血壓1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氣管炎及肺心病3例;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11例,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26例;觀察組82例,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齡(64.8±7.7)歲;其中股骨頸骨折61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3例,陳舊性股骨幹骨折7例,強直性骨脊柱炎並髖關節強直1例;合併高血壓27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17例,慢性支氣管炎及肺心病6例;行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27例,雙側全髖關節置換術5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平均年齡、骨折類型與治療方法、合併症等臨牀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指徵,均接受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且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採用標準術式治療與整體護理,對照組在圍術期常規應用鎮痛劑、抗生素及治療併發症的藥物,觀察組在圍術期增加藥學服務,由臨牀藥師指導、干預臨牀用藥。藥學服務措施包括:(1)藥師深入科室,積極參與科室的會診、查房和藥物應用方案的制定。一是瞭解每位患者和整個科室的用藥情況,對於藥物應用不合理情況進行登記、分析,實施藥物品種、數量的使用監督,檢查及限制等藥學干預服務措施;二是開展合理使用藥物相關知識的講座、培訓與合理用藥諮詢工作,更好地普及合理使用藥物的相關知識,提高臨牀醫生對合理使用藥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三是對科室臨牀用藥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尤其是術後鎮痛劑、抗生素及其他特殊藥物的應用,要反覆核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對藥物應用不合理情況及藥學干預服務結果進行歸納、分析、總結,上報醫院並反饋給科室及責任醫生,責成其整改並跟蹤檢查,將考核結果與科室及責任醫生的經濟利益掛鈎。(2)積極開展藥學服務,臨牀藥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掌握藥學領域的新動態,努力提高藥學服務質量;在有新藥應用於臨牀時,要及時與臨牀醫生進行交流、溝通,講解新藥的優點、應用方法、注意事項等,確保藥物使用安全、經濟、高效。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圍術期的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抗生素使用情況和臨牀治療效果及患者對治療與藥學服務的滿意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兩組均數比較採用t檢驗,率比較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圍術期不合理用藥和藥物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率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

2.2兩組圍術期抗生素使用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圍術期抗生素使用種類數、使用天數和藥物費用等指標均明顯高於觀察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兩組臨牀治療效果比較

術後6個月至3年隨訪,依據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1]評價手術效果,其中對照組髖關節功能優良率為81.08%,觀察組髖關節功能優良率為80.49%,兩組臨牀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4兩組患者滿意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對治療及藥學服務的滿意率為85.36%,對照組患者對治療及藥學服務的滿意率為70.27%,兩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726,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着藥物治療學專業化、科學化的不斷髮展,臨牀藥師開展的藥學干預、藥學指導、藥學服務等項工作,在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藥物治療效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臨牀藥學服務是在面向臨牀、以病人為中心、服務患者的前提下,以達到提高藥物治療水平、促進藥物合理應用、保障患者用藥安全、促進臨牀藥學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臨牀藥師在藥學服務與藥學干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與重要職責,尤其是在指導臨牀合理用藥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我院開展藥學服務前後在骨科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19例患者的臨牀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的不合理用藥情況、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抗生素使用情況、臨牀治療效果、患者對治療及藥學服務的滿意情況等指標,探討開展藥學服務在促進臨牀合理用藥方面的價值。結果顯示,開展藥學服務後,雖然兩組患者的臨牀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不合理用藥發生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圍術期抗生素使用種類、使用天數、所需費用等指標也明顯好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此外,觀察組患者對治療及藥學服務的滿意率也較對照組明顯提高。由此表明,開展藥學服務對於降低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有重要意義,能夠明顯改善圍術期抗生素合理使用情況。臨牀藥師在開展藥學服務、減少不合理用藥方面發揮的作用包括(1)充分體現了臨牀藥師的作用,臨牀藥師能夠透徹掌握臨牀藥物的用途,可從專業角度干預患者用藥,避免重複用藥和濫用藥物事件的發生;(2)可以及時向醫護人員介紹新藥信息和指導新藥的臨牀應用、監督,確保用藥安全、高效、合理;(3)能夠以專業人員的身份為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原理、機制和用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避免患者不規範用藥。綜上所述,開展藥學服務對於降低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率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有重要價值;而臨牀藥師深入科室,直接參與臨牀藥物使用,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經濟的藥品,而且可以與臨牀醫生及患者直接溝通,提高工作質量與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毛賓堯.人工髖關節外科學[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2:218-29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w0n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