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職業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法論文

淺談職業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法論文

論文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職業中學各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在教育學中如何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合理的師生互動,豐富的教學方法、手段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是當前教師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淺談職業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法論文

關鍵詞: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 學習興趣 學習動力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勢,計算機應用在人們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加強職業中學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普及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十分緊迫的任務。如何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呢?下面談談自己的點滴經驗。

一、課程分析是前提: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已成為職業中學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之一,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典型機型和操作技術,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從中英文的輸入、Windows的基本操作到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電子表格、數據庫和Internet的使用的順序由淺入深編寫的,不能夠按“部”就“搬”來教學,一味地傳授操作步驟,認為只要學生能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般操作技能就算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孤立地、機械地操作,缺乏知識的內在邏輯關係,學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記憶性差,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在學習中難以尋找規律,自學時看不懂、學不會、用不熟,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標。而是應該根據課程安排、學生學習情況、學習內容的側重點等的實際情況調配好理論與操作課程,這樣才會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瞭解學生是基礎:

職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不同於普通高中學生,也不同於短期培訓學員,更不同於理論研究型的大學生。職業中學的學生有學習態度上和學習基礎上的先天不足,學生的起點較低,他們的計算機知識及應用能力基本處於起步階段,甚至有些學生是計算機“文盲”。新入學的學生一些小學時學過信息課程,來自邊遠地區的僅知道有計算機而沒有上機操作過。同時還有厭學的通病,表現在上課睡覺,看小説,上機實習時總喜歡做與教學無關的事等,學生不動起來。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提高應用能力,讓學生學得滿意,瞭解學生是基礎。

三、科學的方法、技巧是關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任何一門課,都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才能讓學生主動去學。上機是融閲讀、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於一體的過程,學生剛開始學習時還有興趣,但慢慢熱情就會下降,甚至不感興趣。代寫碩士論文這就要求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新生學習五筆字型時,興趣高漲,真正練習打字速度時,又感到枯燥、不耐煩,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軟件供學生們練習,使枯燥乏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打字的速度明顯提高。

〈二 〉、 改變觀念、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首先發揮學習主動性。就是要把學生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將學生由知識的“容器”轉變為知識的“發生器”。其次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自主性,就是要減少學生在教師的支配下被動學習,提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在次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要從一刀切和整齊劃一的教學向個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學轉變。

<三>、精講理論,讓學生從生活中理解概念

傳統授課多為講解+板書+講解,而計算應用教學是操作為主,講台上是無法向學生講明白的,既使老師講得手舞足蹈,繪聲繪色,空洞地介紹計算機的組成、功能,學生並沒有感觀的認識,還是滿臉茫然,一頭霧水,聽完也就忘完了。俗話説“百聞不如一見”,必需打破傳統教學,如在講硬件的基本構造及功能時精心設計理論部分的教學課件,從網上下載所有硬件的圖片,主板、硬盤、CPU、內存條等,並把學校機房閒置不用的計算機打開,讓學生直接面對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體,再講解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學生就容易掌握了。

〈四〉、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職業中學的學生在基礎知識、接受和理解能力、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別,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多數,缺少培優輔差環節,導致優生不優,差生越學越差。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呢?進行適當的分層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差異,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備課時充分考慮到每個層次,對差生作最基本的要求,達到什麼目標,對優等生作高級的要求,充分挖掘其潛能,在教學及練習中進行分層,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式、方法以中等生為標準,注重對優生的引導和對差生的輔導,對差生降低要求,多點關心、指導和鼓勵,讓其看到了學習的進步,在成就感中前進,增強其學習興趣和信心。給優生一定的爬坡度,引導其去不斷創新、提高,滿足其求知慾,讓其“吃飽喝足”。教學質量也就大面積提高了。

〈五〉、人機交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計算機基礎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親自上機動手實踐,,遠比聽老師講要有效得多。對知識進行必要的講解、演示後,立即結合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佈置練習,讓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而且根據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掌握程度不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次學生做練習的時候,都要隨機輔導,把學生薄弱的地方總結出來,再演示、講解,每節課的疑難問題,都能隨時解決,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問題探究法 ,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探究法是一種以學生共同的知識探索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並提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主動進行假設、探索、驗證、歸納、解釋及討論活動,指引學生主動學習。同時網絡可以為這種學習提供條件和環境,通過各種輔助工具軟件,支持學習者進行問題解決活動,再加上網絡上豐富的資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知識整合平台,強調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主動學習,尋找自主探究學習的模式,培養學生的思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目標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目標驅動”,就是指在教學中,以目標任務為中心,藉助良好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採用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過程。目標驅動教學法具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目標驅動”的特徵。把課堂教學目標物化為具體任務,按照時間順序,將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師以展示目標、分解任務、變式創新、綜合提高等階段加以實施;而學生則以明確任務、初步嘗試、完成任務、技能形成、拓展任務等階段去實現,教師再輔以適當的情感溝通以及興趣激勵,學生就都會相應完成不同層次的任務。通過分析、梳理,細化出完成任務的具體步驟,在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中完成任務,學生的學習有了動力,活動有了計劃,有了步驟,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學目標得以有效實現。

總之,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法是多種多樣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他們學習動力,發揮其潛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將現代教育理論、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靈活運用到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才能真正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出社會需求的人才。

1、周南嶽主編,《計算機應用基礎》

2、2007年10月出版《四川信息技術教育》第149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p79y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