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作文創作作文教學論文

作文創作作文教學論文

一、作文整合與寫作

作文創作作文教學論文

有了交流討論的拋磚引玉,學生的思維如洪湧而來的浪花般躍動而出。此時,學生要整合好自己所掌握的各種信息資料,這是個性作文創作的最好表達方式。從命題立意到謀篇佈局,再到遣詞造句,學生的文采一一透露於文字之間,簡單的複製絕不能達到這種效果,這過程也是文學知識的展現過程。初中作文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定位江蘇省響水縣雙港中學殷曉海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半命題、話題作文,都本着“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説,有話要説”的原則,鼓勵學生尋找源於生活的素材,抒發真情實感,打破傳統單一的作文模式,使之迸發活潑的氛圍,充分給予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想象空間,不囿於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生聯繫各自的生活,產生聯想。這樣,學生就能張開翅膀,在富有創意的萬里晴空看盡萬里山水,從而改變以往千人一面的作文狀況,寫出富有特色,語言流暢的好文章。一方面,對於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説,討論與交流為其帶來寫作思路的來源,發散他們的思維。在此基礎上,他們逐漸模仿然後在加上個人特色,是邁向個人創新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必將努力超脱窠臼,繼承創新,擺脱束縛,另闢蹊徑,將個人色彩溢於文字間,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整合的'文章,凝聚集體智慧,具有可讀性,也閃爍着個人作文創作的火花。若是缺乏討論交流,脱離模仿借鑑,學生的思路不能得到開拓,則作文創作效果不佳。有成就的作家不忌諱模仿,重要是模仿中要有個人特色,才能創作出精彩的文章。

二、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及評改

完成作文創作後,對作文進行批改及評改是重要的一步,而學生對於創作後的文章所存在的缺點不能及時指出,不瞭解對於自己寫出的文章到達什麼程度。這時候只能留給別人評價,畢竟局外者清。這環節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總結經驗教訓,矯正錯誤,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根據傳統教育模式來説,這場劇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在此過程中只能擔當聽眾的一角,不利於學生個人發展,因此,要打破一人獨霸的僵局。按照新課標理念,作文修改主要分為老師面評與學生互評兩種形式。老師面評是要求教師與學生展開關於作文的一個交流過程,相互討論作文中的優點與缺點,這個過程彰顯了師生關係之間的互相平等與互相尊重,而學生互批要求學生之間相互借鑑相互瞭解,因為每個學生的閲歷不一樣,審美觀點、作文功底等都存在差異,所以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相互借鑑與相互學習的過程,使雙方能從各自的文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實驗證明,相比於老師的評語,大部分學生對同學批語的關注程度較為高,再者,相比於老師,學生批改作文更加認真仔細。改變傳統的作文批改方式有教師主評、學生主評與師生共評。師主評是教師作為評講主體,對作文的優點與缺點進行全面的解讀。學生主評是學生作為評講的主體,可由一人進行主評而其他人進行補充的形式進行。學生之間互相借鑑,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生共評是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共同挖掘文章的價值所在。特別要註明的一點是講評要注重激勵,要善於發現長處,找出文中的亮點,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快樂。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進行另類的創新,將特別優秀的作文打印出來,在學生間相互傳遞,讓大家領略到文章的精彩之處。這樣不僅讓小作者感受到當作家的愉悦感,而且激勵學生之間競爭意識,在競爭同時得到作文水平的一定提高。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關係方面,要發展學生個性,激發思維活力,需要理清主體和主導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提倡開放式教學。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首先使自己的角色轉變:努力成為學生生活的促進者,與學生一起經歷各種辛酸,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瞭解學生的動態,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平等對待,寬以待人,相互尊重。教師不要擺出一副高傲在上的樣子,而是要把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自覺克服在寫作中的惰性,從而實現由“要我寫”到“我要寫”的飛躍,只有這樣才能使作文教學達到理想的境界,鑄造出擁有個性,凝聚集體智慧的作品。

三、小結

隨着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深入探索作文教學的方法是每一位語文老師當下的任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寫作是一種極富個性化和創造性的精神勞動,而不是一種學習的負擔,從而使作文課迴歸到應有的精彩,學生找回寫作的動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標籤: 教學 創作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q2e4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