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現階段中小企業創新策略選擇論文

現階段中小企業創新策略選擇論文

【摘要】本文在對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緊迫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基於戰略的高度將我國中小企業現階段條件下所應採取的創新發展的模式與路徑定位於權變式的適應性創新。文章最後提出了通過創新求生存與發展的策略選擇。

現階段中小企業創新策略選擇論文

【關鍵詞】現階段中小企業創新策略選擇

一、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緊迫性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依靠勞動力、土地等資源優勢以及靈活的經營,我國的中小企業以強大的生產力支撐起了“中國製造”。但是,這種要素導向型經濟的弊端也正在日漸顯現。由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的生產模式引發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由西方發達國家頻繁發生的專門針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封鎖,到國際產業界頻繁發生的專門針對我國企業的專利費索取案例,林林總總,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很顯然,告別傳統的要素導向型經濟的發展模式,推動中小企業向創新導向型經濟轉變,已經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佔據全國企業總數的99.6%,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9%,提供的出口佔出口總額的68%,交納的税收佔全部税收收入的48%,並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顯然,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就業擴大的重要基礎,並以其靈活的運行機制和市場適應能力,成為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然而,鑑於科技創新的高投入、高風險,以及技術能力的內生性、累積性,以及我國廣大中小企業長期形成的技術上的“路徑依賴”等矛盾和問題,短期內簡單、籠統倡導所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也必須一概地在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上實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趕超和創新戰略,是既不太現實,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因此,研究如何促使正處於產業技術鏈下游且還不具有開發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的我國多數中小企業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直接掌握和運用當代科技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策略性地選擇那些最適合自身狀況的關鍵技術領域及其創新路徑與模式進行創新開發,在此過程中獲取創新能力的積累與提升,進而縮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最終實現自主創新水平的超常規趕超,無疑就是本文所試圖要解決的問題。

二、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戰略定位

自1912年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創新”(innovation)這一概念至今,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和系統的創新理論體系,並在引領世界各國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熊彼特看來,“創新”包括以下內容:(1)引入一個新產品或提供一種新的質量;(2)引進新技術,即新的生產方法;(3)開闢新的市場;(4)開拓並利用原材料新的供應來源;(5)實行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例如建立一種壟斷地位。由此可見,熊彼特的創新概念包含的範圍很廣,涉及技術性的創新(如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及非技術性的創新(如服務創新、組織管理創新或制度創新)兩大方面。

然而,目前對於創新的理解,無論是在產業界還是政府部門,甚至學術界,人們的首先反應往往就是原始創新、根本性創新。因此,基於創新的不可預測性或明顯不可管理性以及大投入、高風險性,導致了我國的企業,特別是大量的中小企業,都視創新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實際上,創新並不意味着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這就好比做麻婆豆腐不必從種豆子開始一樣。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僅在於能產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轉化、產業化應用和市場開拓。所以,我們必須要突破對於創新模式的狹隘理念與誤區,拓寬視野,從一個更加廣泛的維度來思考創新的模式。

誠然,現階段條件下,對於我國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説,在技術創新的戰略定位上,總體而言無疑應當倡導、鼓勵和支持其在核心技術領域裏實施創新,開發並爭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但與此同時,當前更要注意引導廣大中小企業關注並及時跟蹤核心技術的發展趨勢,積極地同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爭取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優惠地取得核心技術的使用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充分認識到,企業所謂的獨特的競爭優勢,它的產生往往具有形成的累積性、環境的匹配性和整體組合性,離開了企業特定的歷史因素和環境條件,往往就產生不出其特有的效果,亦即別的企業所“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在強化企業的非核心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要特別提倡加強非技術方面的創新,諸如經營觀念、營銷手段、服務質量、管理模式等許多方面。國內外許多知名企業之所以成功,很多並不完全是其技術方面如何世界領先,而是在這後一方面內容的不斷創新發展,有其獨到之處。

三、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策略選擇

1、準確的'市場細分與定位

市場不敗的祕訣在於是否選準了免予競爭的領域。從西方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發展的實踐看,中小企業的成功,依賴於它在特定市場領域中的科學定位,依賴於企業在市場中能否尋找到處於領先地位和免於競爭的“生存空間”。美國經營學家保羅·索爾曼曾提出,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應尋求“生態空間”。因此,基於企業自身實際,科學的市場細分與準確定位就成為了中小企業尋找市場成長空間的重要方法。

對於我國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説,提出並運用“生存空間”的創新理念,實際上就是要在大企業涉足的邊緣地帶、企業之間相互協作的生存空間、其他企業進入之外的自然生存空間、市場夾縫生成的空白地帶、潛在的科技產品市場領域、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綜合應用以及特殊資源的利用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能力和專業化優勢,爭取在一些特殊產品市場和技術上成為佼佼者。

2、潛心掌握技術轉化為商品和市場的手段與方法

技術是企業盈利的手段。然而,技術本身永遠不應該是目的。追求技術的原動力是市場和競爭,但市場和競爭同時也可能成為追求技術進步的一個制約因素。企業在技術上的領先,並不一定就能夠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利益。因此,企業懂得如何開發技術固然重要,但如何應用這些技術,並把它和市場更好的結合,同樣是一個重大挑戰。

現階段條件下,我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創新生存與發展的威脅,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並不是我們技術創新能力的不足,而是技術商業化能力的嚴重缺失。中國科協《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2003年)》所顯示的數據對此現象給予了有力的佐證: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或者應用於生產的項目數,人均僅為0.78件;其中成果轉換為產品或者應用於生產的項目數為零的高達74.5%。相比之下,日本等發達國家專利和科技成果轉化率一般卻高達70%至80%。因此,對於我國廣大的中小企業而言,不僅要潛心於核心技術的研發,更要潛心於掌握把技術轉化為商品的方法,尤其

是掌握如何有效地把技術轉化為商品並推向市場的方法。這正是一個企業積累技術能力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企業走向成功所必須遵循的發展規律。

3、重點尋求“know-who”而不是“know-how”

創新活動的結果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研發的早期階段更是如此。目前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現狀決定了我們的創新策略必須要實現從尋求“know-how”(技術訣竅)到尋求“know-who”(合作者)的轉變。

如果説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競爭能力的關鍵在於縮短從開發到實際投產的時間,以求快速響應客户的需求。那麼,在技術和市場變化快速,產品壽命週期日漸縮短,研究開發項目越來越耗時耗資的今天,以至僅關注企業內部關鍵技術開發已不能再產生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力已經更加取決於有效學習、取得和運用最新知識的能力以及將發明轉變為突破性創新的能力。

日本是少數達到西方國家工業發達程度的東方國家。日本的崛起曾引起西方社會的極大震動。因為在過去的40多年中,日本恰恰在西方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技術領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並在許多領域打敗了西方的大企業。而其中的成功祕訣之一就是,在西方公司非常強調本公司自己的發明創新(know-how)的時候,日本公司則十分清楚自身的弱項,通過大量的正式與非正式手段,尋求外部的知識支持,也就是説強調“know-who”的尋找。佳能、索尼和豐田三公司就通過技術突破的外源化,從大學、供應商和海外實驗室補充專業技能等手段,競相“尋求合作者”(know-who)而妥善地解決了技術和產品創新兩方面日益增長的難題。日本企業這種通過向外部企業“借用”技術源的做法,應該成為我國企業學習的楷模。

4、戰略性運用反向工程技術

學習競爭者創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對“反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技術的戰略性運用。國外的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在一定階段,通過反向工程實現企業創新能力的積累和提升是一個國家創新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一項針對500多家歐洲企業所做的調查研究表明,接近50%的企業認為,通過反向工程所積累的技術知識對企業自身的創新活動極其重要。日本的豐田公司就通過非直接的技術移植,或反向工程進行原創性產品開發的做法,獲取成功。遠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KiichiroToyoda就確信他能複製和兼容福特、雪弗萊和克萊斯勒各家之長。他發現這種做法能迅速、有力地加強他的工程師的適應力,即使在豐田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堅實地壯大了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這一傳統。

目前,“反向工程”作為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一種基本途徑,在我國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反向工程”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其往往不是單個企業就能夠獨立完成或有能力承受的。因為“反向工程”的費用通常也需要到原始開發成本的60%到70%,而且需要大約三年的時間才能夠成功。因此,為了促使企業能夠更快地通過“反向工程”的實施獲取技術創新能力的跨越式發展,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對企業集成性“反向工程”系統的開發建設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在此,日本和韓國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鑑的成功經驗。當然,對於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説,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反向工程”學習、消化、吸收已有的先進技術,進而研製與開發出“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新產品,同時通過專利保護手段的及時採用,擺脱對於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以最終實現“突破性創新”的真正跨越。

【參考文獻】

[1]張雅:中小企業登上大舞台[N].經濟日報,2006-9-14(13).

[2]良平:中小企業是最活躍的創新基因[N].文匯報,2005-01-06(5)

[3]張玉利:企業家型企業的創業與快速成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84

[4]PrakkeF.,TheManagementoftheR&DInterface,DoctoralDissertation,MIT,1974.

[5]吳貴生:技術創新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0

[6]Teece,D:(1986)Profitingfromtechnologicalinnovation:implicationsfor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andpublicpolicy’,ResearchPolicy,15,285-305

[7]計紅梅:成果轉化究竟難在何處.[DB/OL]:

[8][瑞典]西格法德·哈里森(SigvaldHarryson).華宏慈、李鼎新、華宏勛譯:日本的技術與創新管理:從尋求技術訣竅到尋求合作者[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7j0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