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德育科技創新思路論文

德育科技創新思路論文

一、課題的提出

德育科技創新思路論文

1.課題的界定

“生態.是指自然環境中生物自然生長髮育的態勢;“生態園”則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的相互關聯、穩定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我們所説的“德育生態園’,是借用“生態’、“生態園’的術語.強調以一種生態的眼光、態度、原理和方法來關注、思考德育問題,並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實踐。生態哲學有兩個最基本的觀念:第一,在對待空間關係指向上,主張用聯繫的觀點餚問題,強調世界萬物的依存性。第二,在對待時間關係指向上,主張用運動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強調生命過程的延續性。這些生態哲學觀點,就是我們構建“德育生態園”的理論基石。從這個意義上説,“德育生態園”是一種系統觀、整體觀、聯繫觀、和諧觀、均衡觀、發展觀下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實施策略。

2.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1869年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首先把“研究有機體與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命名為生態學。1935年英國的生態學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本世紀70年代,生態系統的含義逐步廣義化,它不但指生物學上的自然生態系統,而且指人工生態系統,甚至包括任何組織的動態開放系統。二十世紀初,以美國科學家和哲學家萊奧波爾德《大地倫理學》為標誌,人類進入了追求生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考階段,並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態哲學觀念。1976年美國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院長勞倫斯?克留明在(公共教育》一書中提出了“教育生態學’這一概念,從此生態學的基本理論開始滲透到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教育生態學胚芽早就根植於古代的教育之中:“孟母三遷’的故事説明當時人們已經注意到教育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係。我國學者從80年代開始進行教育生態學的研究,1990年吳鼎福、諸文蔚的《教育生態學》是我國第一部教育生態學著作。1998年5月.劉驚鐸、王磊在《教育評論)中撰文首提“生態德育一説。不過,上述生態德育的概念尚侷限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屬於狹義上的理解。2006年《江蘇教育研究》刊載的南京十三中張恆柱剖校長的《關於生態型學校建設的初步思考》一文中“生態型德育’的提法,已經涉及新的意義,但僅僅是初步的思考,還不夠深入,不成系統。

二、本課題的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研究“德育生態園建設”這一課題,是克服傳統德育弊端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1.傳統德育存在諸多弊端

在德育目標上,具有明顯趨高特點.、很少針對不同年齡特點.提出適時適度的情感品質和思想道德要求。在德育內容上,往往會將德育定位於政治教育範疇,忽略對智、體、美、勞諸育中包含的德育資源的開發,也排斥生理科學和心理科學等相關科學的有效介入。在德育方式上.往往過於重視我説你聽,我授你受的説教方式,而不重視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真切體驗,實踐磨練。在德育主體上,往往過分重視學校和教師的育人作用,而忽略對家庭、社會乃至整個環境育人功能以及學生自我教育功能的開發。在德育時機上一般情況下,學校德育工作常常是按制定的計劃去做.很少對學生個體思想行為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跟蹤性研究和預測性分折。在德育效果上.傳統德育往往較多追求轟動效應.追求立竿見影,所以對整體而言.有時重形式勝於重實質;對個體而言.較多采用懲戒處罰的壓服手段,不能潛移默化。傳統學校德育的種種弊端,迫切需要我們作深刻的反思和根本的變革。

2.研究構建新型德育模式是時代的要求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尤其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互聯網等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機遇,而且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了一系列新的挑戰課題。此外,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不僅需要積極推動現有學科教學的改革.而且需要包括德育在內的學校工作的全方位改革。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是一致的。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廣泛宣傳生態校園的重要意義.創建和諧校園,讓學生裏身於進步創新、文明儒雅、健康愉悦、競爭合作、公正科學的德育氛圍之中。

1.創建良好的德育生態環境。

2.打造出一批觀念前喻、師德高尚、具有高超教育技巧的名師隊伍。

3.養成學生和諧人際關係能力及品質。

4.養成學生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品行.使學生得到和諧、均衡全面的發展

5.養成學生誠實守信、團結協作、知難而進等優秀的競爭品質。

6.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優良品質。

四、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更新德育觀念.

1.將過去形式單一,內容孤立的政治德育、人際德育整合成方式靈活內容貫通的有機整體。

2.調整德育工作思路,創立多學科相互融合的科學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3.培養高水平的德育生態園教9稍隊伍。

4.建立相關考核機制和獎勵機制。

五、研究假設

通過對德育生態園的建設.達成校園自然生態環境與校園育人生態環境的完美統一,形成進步創新、文明儒雅、健康愉悦、競爭合作、公正科學的德育氛圍,使德育工作步入健康、科學的發展的軌道。

六、創新之處

1.突出德育的延續性、兼容性、互動性。

2.突出德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及其發展的和諧性。

3.將自然生態與人文資源融為一體。

4.突出教育合力在德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思路:德育生態園是一個巨型的立體的德育教育網絡體系,它有着自己的組成要素和結構系統,其中包括外部環境系統和內部環境系統。創建德育生態園.以生態學、環境科學、教育生態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科學原理為指導,以環境優化、課程教化、過程內化為基本蓬徑,以對個體道德素質的滲透影響為基點,按照系統論的觀點.發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資源.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引導和教師心理健康硫導機制,加強教師情感薰染.滲透學科德育細目,創設生態德育氛圍,構建外部“大德育環境,.豐富生態德育活動,強化學生生活體驗,推動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動態良性和諧發展.促使學生成為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成熟、道德上高尚、行為上文明、心理上健康、文化上有修養的一代新人.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行動研究法:

3.個案研究法鴻

4.網上調查法;

5.吸收借鑑法。

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技術路線:理論創建與認證調研—課題確立—實踐探索—理論驗證’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07年20月—2007年22月設計方案:啟動、籌備。檢索研讀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文獻.起草方案。‘確定方案:調查考證.確立課題,撰寫方案。修改方案:組織討論、論證,併成立課題組.申報課題.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人員培訓:由教研處組織培訓課題組成員,瞭解、思考課題,為課題研究做充分準備。

2.實施階段:2007年12月—2009年2月(l)第一階段:2007年12月-2005年6月按照研究目標.初步實施方案.由點到面.分段實施,展開研究,邊實踐邊收集資料,邊總結經驗,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完善操作方法。(2)第二階段:2008年7月-2009年2月全面實施方案,深入展開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認真研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德育生態園建設的狀況,進行深入研究。3.總結階段:2009年3月—20()9年10月對課題研究、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總結,形成適合校情、具有可操作性、富有推廣價值的德育生態模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9gx4ww.html
專題